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天机地脉道 > 第100章 山地剥卦象解

天机地脉道 第100章 山地剥卦象解

作者:番茄小学生三木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31 21:36:21 来源:全本小说网

山地剥卦象解

此卦尉迟将军与金牙斗争,卜得之,不利男子。

图中:

妇人床上坐,风中烛,葫芦在地,山 下官人坐,冠巾挂木上,一结乱丝。

去旧生新之课 群阴剥尽之象

尽贲饰之道,而后可亨。但饰之终,不戒,则必剥,故为之序。卦体为五阴一阳,乃意阴 始自下生,渐长至极盛,群阴皆受剥于阳也。天地之间,山乃高大,但仍附于地上,此为颓剥 之象也。外止内顺,招剥之象也。而顺且止,为处剥之道。

卦图象解

一 、妇人床上坐:必有暗灾,阴人得势,阳道衰弱,小人为主官。

二、烛在风中:险也。

三、葫芦:医药无救也;有暗计也。

四 、缫丝:事务繁冗。

五、山下官人坐:有靠山,但阴人为祸。

六、冠巾挂木上:求去之象;又有乐之象。

山地剥卦:阴阳失衡的古老预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星空中,《周易》犹如一颗璀璨的北极星,其六十四卦犹如环绕它的星宿,各自闪烁着洞悉世事的智慧光芒。而山地剥卦,便是其中一颗预示着阴阳消长、秩序更迭的特殊星辰。它并非简单的占卜符号,更像是一台精密运转的“阴阳八卦吐槽机”,以其独特的卦象结构和爻辞寓意,专门针砭时弊,揭示当阴柔势力过度膨胀、阳刚正气渐趋衰微时,天地间所呈现的种种异象与危机。要理解这一卦的深意,我们首先需回溯《周易》成书的背景。这部凝聚着上古先民智慧的典籍,诞生于商周之际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彼时天命更迭、王权动荡,人们迫切需要一套能够解释宇宙规律、指导人生实践的哲学体系。剥卦,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土壤中,对“盛极而衰”“物极必反”的宇宙法则做出的深刻诠释,它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用隐晦而精准的语言,向后世子孙倾诉着秩序崩坏时的警示与箴言。

《周易·剥卦》的卦象解析与尉迟将军的警示

《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皆有其特定的序列与深意,剥卦位列第二十三,上承贲卦之文饰,下启复卦之新生,恰如其分地处于事物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其卦象为“山地剥”,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描绘的是高山沉稳地坐落在广袤大地之上的景象。按常理推断,山凭地而高,地承山之重,本该是稳如磐石、固若金汤之态,象征着国家根基深厚、社会秩序井然。然而,剥卦的精髓恰恰在于揭示这种表象之下的危机——那看似巍峨的高山,实则内部已被侵蚀得千疮百孔,如同一位酩酊大醉的壮汉,脚步虚浮,随时可能轰然倒塌。

深入剖析其爻象,这一危机便昭然若揭:六爻之中,前五爻皆为阴爻,唯有上九一爻为阳爻,孤零零地悬置于卦象顶端。这“五阴在下,一阳在上”的格局,形象地勾勒出阴柔势力(小人、邪祟、衰败之气)如潮水般涌来,层层剥蚀着阳刚正气(君子、正道、生机之力)的凄惨景象。那五阴爻,宛如一群贪婪的白蚁,从下至上啃噬着国家的梁柱;又似一群饥饿的狼群,将那仅存的阳刚之气团团围住,使其孤立无援,危在旦夕。这仅剩的上九阳爻,就像狂风暴雨中摇曳的烛火,微弱却又倔强地闪烁着,代表着乱世中仅存的希望与坚守。

文本中提及的尉迟将军与金牙斗争时卜得此卦,获“不利男子”之警示,这绝非偶然。在古代卜筮文化中,“男子”常象征阳刚、主动、主导力量,而“不利男子”则直白地点明了当前局势的核心矛盾——阴盛阳衰,小人得势,正人君子步履维艰。这好比一锅精心熬制的美味高汤,即将大功告成之际,却不慎掉入了一只令人作呕的苍蝇,瞬间败坏了整锅汤的品质。这不仅仅是对尉迟将军个人命运的警示,更是对整个时代氛围的精准诊断:当朝堂之上奸佞当道,忠良被排挤;当社会之中歪风邪气盛行,正义被践踏,便是剥卦的应验之时。此时此刻,逞匹夫之勇非但无法扭转乾坤,反而可能加速自身的毁灭。

剥卦意象的多维解读:从妇人独坐看阴柔僭越

剥卦的卦象犹如一幅内涵丰富的抽象画,其中蕴含的意象纷繁复杂,每一个细节都折射出秩序崩坏时的种种乱象与警示。“妇人独坐,跟个女王似的霸占着床榻”,这绝非对普通家庭生活场景的简单描摹,而是对阴柔势力过度膨胀、僭越阳刚正统地位的辛辣讽刺。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伦理与宇宙观中,“男主外,女主内”、“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此处的“妇人独坐床榻”,并不仅仅指代女性掌权,更深层次地指向一种非正常的权力结构——即本应处于辅助、顺从地位的阴柔力量(如宦官、外戚、奸臣等),凭借不正当手段窃取了核心权力,盘踞在本该属于阳刚力量的位置上作威作福,颠倒乾坤。

历史上诸多王朝的覆灭,都印证了这一意象的深刻洞察力。汉末的十常侍乱政,便是典型的“阴盛阳衰”之祸。汉灵帝时期,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二个宦官,玩弄权术,垄断朝政,他们架空皇帝,横征暴敛,迫害忠良,使得原本就风雨飘摇的东汉王朝雪上加霜。这些宦官,作为“刑余之人”,在传统观念中属于“阴类”,他们窃取皇权,正如“妇人独坐床榻”,彻底打破了正常的统治秩序,最终引发了黄巾起义,拉开了三国乱世的序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机地脉道请大家收藏:()天机地脉道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无独有偶,唐中后期的宦官之祸更是登峰造极,他们甚至发展到可以废立天子的地步。从唐肃宗时期的李辅国开始,宦官的势力逐渐渗透到军政大权。宪宗、敬宗皆为宦官所弑,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等皇帝的废立,也几乎全由宦官操纵。这些宦官,如同剥卦中的阴爻,一步步蚕食着皇权这仅存的“阳爻”,使得大唐王朝从辉煌的顶峰一路跌落,最终走向灭亡。这些历史事件,无一不是“阳道衰弱”的大型“翻车现场”,其惨烈与混乱,与剥卦所预示的景象如出一辙,令人扼腕叹息。

风中残烛与委地葫芦:剥世危机四伏之象

剥卦的意象群中,“风中烛”与“葫芦委地”堪称描绘剥世凶险局势最生动的两幅图景。先言“风中烛”:一点微弱的烛火,在狂风之中被吹得东倒西歪,摇曳不定,光芒忽明忽灭甚至随时可能熄灭。这烛火,象征着乱世之中岌岌可危的正道、真理、或是仅存的良知与希望火种;而那呼啸的狂风,则代表着强大的黑暗势力、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心的浮躁险恶。置身于此种境地,个体的命运便如那风中残烛一般,脆弱得不堪一击;整个局势更是凶险万分如同走在万丈悬崖边的钢丝之上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深渊粉身碎骨。

汉末三国时期着名的“党锢之祸”便是风中残烛的真实写照。当时,以李膺为代表的清流士大夫,为了维护汉室正统匡扶社稷,与以宦官为代表的浊流势力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如同点点烛火,试图照亮被黑暗笼罩的朝堂。然而,在强大的宦官势力(狂风)面前,这些士大夫的力量显得如此单薄。他们或被罢官免职,或被流放禁锢,甚至惨遭屠杀。李膺、范滂等名士之死,犹如烛火被狂风吹灭,换来的是“天下英雄,闻风丧胆”,汉王朝的最后一点希望之光也随之黯淡。

再观“葫芦委地”,这一意象更是充满了讽刺与悲凉。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它常与“悬壶济世”相联系,代表着医者的仁心、救世的良方、以及能够承载福祉的器物。悬壶于市,意味着医者以其医术救济世人;而葫芦委地,则是指这救世的象征被随意丢弃在地上,无人问津,蒙尘受辱。这背后折射出两种可能:其一,是世道衰败到了极点,百姓病入膏肓已无药可救,即便有良方妙法,也无力回天;其二,则是虽有救国救民的良策妙计,却因小人当道、贤臣被贬而无法实施,如同明珠暗投,被弃置于垃圾桶中,任其蒙尘腐朽。

更令人忧虑的是,当葫芦委地之时往往也是阴谋诡计滋生蔓延之际。那些窃据高位的阴柔小人,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不断释放着致命的毒药。他们结党营私,陷害忠良,篡改律令,搜刮民脂民膏。整个社会就像一个布满了陷阱的巨大迷宫,人们在其中艰难跋涉,稍不留意便会落入圈套,家破人亡。明末崇祯年间,朝政被温体仁、周延儒等奸相把持,他们排斥异己,党同伐异,使得袁崇焕这样的国之干城蒙冤而死,孙传庭等良将处处受制。此时的大明王朝,便如那委地的葫芦,虽有救国之志士,却无可用之良策,最终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轰然倒塌,“葫芦委地”的悲凉景象令人唏嘘不已。

缫丝之乱与山下官人:剥世中君子的困境与愚者的幻象

剥卦所呈现的混乱世象,不仅体现在宏观的政权更迭与社会动荡,更深入到了个体命运与日常事务的层面。“缫丝那一堆乱丝”,便是对“事务繁冗,纠缠不清”状态的绝妙隐喻。缫丝本是将蚕茧抽出丝线的过程,需耐心、细致与条理。然而,当丝线缠绕成一团乱麻,毫无头绪时,便象征着社会秩序的崩坏,规章制度的废弛,以及各种事务的堆积与混乱。在这样的境况下,即便是心怀正道、智虑深远的君子,一旦陷入其中,也如同掉进了深不可测的沼泽地。

他们的精力被无休止的琐碎事务、无意义的争论、以及小人的攻讦与倾轧一点点消耗殆尽。今天要应对朝堂上的明枪暗箭,明天要处理地方上的扯皮推诿,后天又要面对突如其来的诬告陷害。他们疲于奔命,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国家大计、民生根本等真正重要的事情。久而久之,棱角被磨平,锐气被挫消,原本清明的头脑也变得昏沉,最终可能身陷囹圄,甚至同流合污。

晚明时期的“东林党争”便是“缫丝之乱”的典型代表。东林党人起初以清流自居,聚集于东林书院,评议朝政,针砭时弊,试图挽救明王朝的颓势。然而,随着斗争的深入,他们逐渐偏离了初衷,与齐党、楚党、浙党等其他派系陷入了无休止的党争。双方围绕着“国本之争”、“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等事件互相攻讦,翻旧账、扣帽子、搞人身攻击,将朝政搅得乌烟瘴气。原本旨在匡扶社稷的正义之举,最终演变成了意气用事、争权夺利的工具。无数有识之士在这场漫长的“乱丝”纠缠中耗尽了心血,明朝的政治活力也因此丧失殆尽,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机地脉道请大家收藏:()天机地脉道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