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天才与废材 > 第89章 红枣

天才与废材 第89章 红枣

作者:阿般卜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8-03 11:28:14 来源:全本小说网

那一年,妈妈和爸爸种上了邻居的田地。靠着山的最下角处,全是枣树。

每年枣树上的果子成熟后,就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

可能摘了吃觉得很有趣,可若是多了,摘的时候还不能摔,那么就有些为难了。

枣树上带着刺,一不小心就会划伤。

从家里出发,走到山脚,差不多二十来分钟,接近半小时。

这路程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大多都是下午三点后从家里出发,或者是天刚蒙亮就出门。毕竟摘枣子的事不是特别的正事。

摘枣子,不是特别劳累的,背回家才是。

看着满树挂着星星点点的大圆枣,对其他事暂时也不用考虑。再怎么,也得先摘上一个特别大和表皮特别红的枣子喂进嘴里。

我更喜欢那种被鸟雀吃过的,或者蜜蜂方才落过的红枣上,因为这颗枣一定很甜。

我们这里的红枣更像那种冬枣,也有那种椭圆形的枣。乌红和砖红,有的则是一半青,一半红。太阳晒过的会更红。

我们背着小背篓,妈妈背着大背篓。

没多一会儿,就能摘满。这些硕大好看的红枣自然不是摘回去吃的,而是明日的日期,正好是集市,得早早地背去卖。

“背”这个字眼,落在这里我都感觉肩膀疼。那竹条勒进肉里,磨得通红。

这条集市的日期是三、六、九。我们这个地方算是公路的尽头,可来这条集市并没有公路。

凌晨两点多从家里出发,那个时候睡得早,天一黑就睡了,所以起得早。

我们和妈妈一起从老屋场轻声地走过,房屋静悄悄的,很多人都还在沉睡中。

跟着山路慢慢下到大沟,记忆之中,那会三岁左右,这条大沟原来的模样是很平的,而且是很大一个滩子,中间用着很多小石块踩水过去。只不过后来一次泥石流,这条大沟就变成当时的一条深沟,先下到沟底,然后又向上爬。

走路都累,何况还是背着一背篓红枣。

这里也是后来读初中,每周要走的路,最不喜欢的则是夏天,背着大米和咸菜,在星期日的下午一点左右,下到沟底又往上爬,真的很憋气。

最难得爬的还是要数第二条沟,那一条沟过了就一直要爬上这一座山,背着东西走走停停,要爬接近两个小时,真的一点也不夸张。

背上的红枣很重,厚重的呼吸声是这座山上蜿蜒小道的另一种唤醒。

这里上上下来,来来往往的人们,都喜欢在半山腰歇一脚。

这里有块“将军石”,所谓这个名字,就是与其一地风俗有关。

很多小孩子生病不容易好转,所以就有懂行的人在那种大石块上刻着一把弓,然后拉着三支箭。需要找干爹的人家就天不亮埋伏在石头后面,等一个人从这石头经过的时候,就点燃第一发鞭炮。

这个情况,就算路过的人再不情愿认干爹,那也得认。而且还得从身上取下一样东西当信物,说明这是初次见面,干爹给干儿子或者干女儿的礼物。以后逢年过节,都得相互往来。

那个时候,我每次路过大石块,总害怕有人从后面钻出来。

因为妈妈说,认干爹干妈的都是帮着挡灾的。

我妈妈有干爹,她后来觉得这些习俗很不好,所以我们便没有这些流程。

只有十三舅舅小时候,我的外婆替他去讨了百家米,用金银花给他收工做了一个庇护香囊。只不过后来也记不得了,那个香囊到底长什么样。

再后来时代的变迁,就没有这些习俗了。

坐在大石块这里,天上的星光零星点点,可与现在对比,那时候的夜晚真的要亮很多,月光下的路,格外宁静明亮,夜晚山里的风是凉的,但很甜的味道,就是这种味道。

这时候,会从背篓里拿出几个红枣解解渴,顺便补充点体力,然后一股作气爬上上山顶。接近山顶的地方有一股清泉,路过的行人一定会在这里打卡,不管一年四季都是如此,因为冬天爬上这一座山,也得出一身汗,所以喝一口清泉,心窝子都是甘甜凉爽的。

后来,我从这里经过,清泉还在,只不过路人稀少,已经无人打理那个小小的水潭了,里面全是雨后堆积的泥沙。

用手把泥沙挖了出来,等着自动滤掉浑水,味道大不如以前的那份甘甜了。

那些上坡的光滑的石板上,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也就慢慢长出了青苔,那一次走后,一晃又是好多年了。

有可能那条路只会封存在记忆里了,再也没有机会去走上一遍了,或许以后那条路再也不复存在了。

上到山顶,去到集市的一段路就是平坦的了,但弯弯曲曲也是需要走上半个多小时了。

最喜欢的莫过于刚上山顶后,就有一户人家,真的,爬上一座山,都看不到住户,人的心会很空。

屋后有一个蓄水池,还种着两棵紫薇树。当时这种树是很特别的存在,觉得很名贵。

看着紫色,粉色,白色的花朵压在枝头上,特别漂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才与废材请大家收藏:()天才与废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过再往前走,脚步就要放轻很多,因为这家有一只特别大的狗,每次发出的叫声都让我们惶恐不及,而且人往着路沿走。

不知为啥,有时这家人也不把狗拴着,有次和十三小姨送电风扇去集市的一个堂哥帮着修理,就被这只大狗追着好一顿吓着了。

然后一直往前走,就到了初中的学校。这个镇上有两个初中部。当年我是读的下面那一个,我们去集市经过的是上面一个。

我们背着红枣从下面经过,就要很注意宿舍了,教学楼相对于距离宽一点,宿舍楼就在路沿,时不时会有学生泼水下来。尤其是晚上,洗脚水或者是其他,你也不知道。

走完学校,又到了一个很大的堰塘,说实话,每次走这个堰塘,总是感觉阴森森的,这里面水很深,差不多这片区域每年的稻田都是它灌溉的。

但这里面淹死过人。堰塘的边缘是一条大道,就是必经之路。每次走,我都靠外沿,与这水对视,我就觉得像是快掉入深渊那般恐怖。

堰塘的外面,也就是这条路的毕竟之处,有个房间,夏天这里面有人守堰塘,里面有鱼。他们会摆着雪糕卖,那时的雪糕可是孩子的最爱,但经济条件的原因,多少舍不得买。

我们背着这么多红枣去卖,也就卖一块多到两块多一斤,背上这么远的路程,赚这么点钱,本就是要贴补家里用的开销,所以这点钱哪舍得买东西。

但妈妈每次还是会买上几支,我们都解解馋。

我记忆之中,虽经济不太好,但吃的穿的,妈妈和爸爸从来没有太苛刻我们,我很小就吃了很多糖果,因为爸爸是手艺人,所以出门干活总会带着很多平时舍不得又吃不上的糖果,米泡,水果这些。

衣服很小的时候穿过补丁,但被人笑过后,我再也不穿了,而妈妈也会每年给我们买新衣服。当然,这些我已经记不住了,是从妈妈嘴里说出来的。

那个时候,我们平时很少去集市,对金钱的使用也很少。所以有时难得陪妈妈去集市卖东西,会很局促,而且不安。那种感觉,现在都还能有记忆。

卖红枣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是,一个打扮得体漂亮女人拿着一百元钱,我说没钱找怎么办?

然后那个女人来了一句,卖东西没有零钱卖什么,说话的语气趾高气扬。

妈妈当时真的反应灵敏,妈妈说:“要零钱,你再拿几百块,我都能给你换零。”

果然妈妈称了称,接过一百元看了真假,转身就在旁边的副食店换了零钱找给她。

这是第一次卖东西,也是最后一次。再后来,我就没怎么在家里待了。更没怎么去接触这些东西了。

所以,我生在底层,却被养在了中层。就算那时候一个人喂出了四头猪,带弟弟妹妹上学,上山砍柴火,下地除草,割牛草,天黑背着比自己高个头的红薯藤,其他和我同龄的同学在家看电视。

我的回忆里甘甜比苦味多,虽然有叹息,但依旧能够用现在的心态去治愈那些遗憾和难过的事。

当时妈妈没有给我解释也没有说我其他什么。之所以记忆深刻,是想起那时的认知,还有所见到的东西真的很少。

然后对于金钱的管理和认知太缺少了。阶层的信息差,真的很重要。

妈妈很会卖东西,卖得也快。后面还剩些,妈妈直接送给那些她认识的店主了。卖了东西然后又再买些日用品回来。以前的那种秤砣至今都还不太会认,但我长大后,还专门去学过,打算盘也是。

去年过年,我还在和十三外公说,让他教十三打算盘。

小时候,每天打算盘学习很晚,当时还是打出来了,后面这东西慢慢脱离了生活需求,也就忘记了。

时代是掩埋在岁月里的沙,握不住只能扬了它。不过当被封尘的一些东西,它们又像是一串串老酒,厚重而浓烈。

喜欢天才与废材请大家收藏:()天才与废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