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他是奸细 > 第13章 萧太后和韩德让(一)

他是奸细 第13章 萧太后和韩德让(一)

作者:藏宝猎人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7 14:26:5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张信来白云寺,还是十年前的事。

那时,他已经来到了东厂,但还不是主要负责人,是个副督。

正督是山东德州人,已经在这个职位上干了多年,马上就要退休了。

退休后,他的职位将由张信接任。

一切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张信的副督就是一个过场,由于东厂责任重大,他在就职主角前,很有必要了解一下东厂的运转过程,熟悉一下环境,为未来高强度的工作做好准备。

这天,他被即将卸任的老大叫到了书房。

里面有一位客人,正是他的老上司,原来的信王,现在的崇祯皇帝。

原来朱由检自上位后,发现朝廷需要解决的事太多了,为了把积压的问题理顺,他加班加点地拼命忙碌着。

甚至还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到下边各职能部门检查。

怕他们偷懒,不作为。

东厂是他最为倚重的机构,当然十分关心,这己是他登基后二次来这儿了。

祟祯问二人:“来自山海关的军事压力越来越大,后金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国内经济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你们了解吗?”

这个问题老百姓可以不用去关心,但崇祯不行,他是皇帝。

山海关占用了他那么多的军事资源,他当然想知道这个对手有多强大,以便在未来的决策中,能更准确地对症下药,不浪费国家宝贵的资源。

二人尴尬地摇了摇头,表示不清楚。

虽然作为国家顶级的情报部门,这些他们应当有一些了解,但相对于国内复杂的局面,他们要做的事太多了,人手远远不够。

只能专注于国内了。

但既然崇祯有想知道敌对国方面的情报需求,他们就得无条件地满足了,。

最后决定派人去密访,完了之后写上奏折,交到宫中供皇上决策使用。

崇祯认为这个方法可行,当即拍板这个任务由张信去完成。

张信是他最信任的人,在数据上不会造假,他提供的情报自然最具价值。

接到任务后,张信把自己关在书房,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来研究后金的经济状况,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为进入对方的土地做足表面功夫。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便出发了。

当时正是春季,春暖花开,很适合旅行。

他在后金大概旅行了两个月,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任务圆满完成。

下一步使是返回国内,把所搜集到的情报,编纂成册,送皇上审阅。以供他在未来的对后金作战中,提供更多,更详细的信息。

为了掌握更多的一手资料,看民间到底隐藏着多少军事潜力,张信在回国时,走了一条与来时完全不同的路线。

一边走,一边访问。

对沿途有重大影响的古迹,从不放过,哪怕多走些,也要拜访一下。

在一个叫许家窑的地方,看了古窑址,在向居民打听周边情况时,听村民说,在前方有一个白云寺,很是出名。

如果张信有兴趣,可以到那里走走。

同时白云寺也是当年辽太后和其情人韩德让谈情说爱,长期幽会的地方,很值得一看。

这一下子提醒了张信,他在国内查看大辽历史资料时,确实看到了有关萧太后和韩德让的故事。

说韩德让乃汉人,自小聪明绝顶,后来成为大辽重臣。

当时景宗去世,萧绰主政,是为辽太后。孤儿寡母的,受到原皇室宗亲的排挤,几被下野。

后来在韩德让的帮助下,击退了反叛分子,稳固了政权。

韩德让不但帮其稳定了政权,还帮助萧太后发展经济,稳固国防,对辽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二人长期在一起商议国家大事,孤男寡女的,时间一长,互生爱慕,便由等级森严的君臣关系,演化成更为亲密的情人关系。

虽然没官宣,但这是国人都知道的事,己不是什么秘密了。

帮萧太后稳定政权后,韩德让为避嫌,主动提出去各地巡视民情。

在巡视中发现白云山下有一大型溶洞群,很是喜欢,便在这儿住了下来。

除了必要的事上朝外,一般情况下都在这儿居住。

把那个洞称为白云洞,自己则称为白云山人。

每天除了在白云山流恋山水美景,便是到北面的白云湖垂钓,远离了政治旋涡,过的轻松愉快。

萧太后想念他的时候,也会到这儿小住。

后来受韩德让影响,也喜欢上了这儿。

于是派来工匠,对这儿的山洞进行了改造,称之为第二行宫。

后来,又专拨款项,在头顶的白云山,修建了一座禅院,取名白云寺。

并在白云山主峰修建了一个高十三层的白云塔。

肖太后去世后,韩德让再未上朝,专心在这儿着书。

一年后病逝。

死后没有安葬回老家,而是埋到了西峰里一个叫鹿回头的峰上。

那儿风光秀丽,是韩德让在这儿居住时去的最多的地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他是奸细请大家收藏:()他是奸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死后以风景如画的地方,作为长眠之地,也算是无愧人生,结局圆满。

可是后来人们发现,事情远非看到的这么简单。

韩德让去世一百多年后,大辽被后金所灭。

为了消除大辽的影响,在取得政权后,金皇室开始有步骤地消除辽国的影响。把早期一些有影响人物的住所,墓葬,开始大规模地破坏,销毁。

在这期间,韩德让的墓也受到了破坏。

人们打开了他的墓,认为里面一定有陪葬品,并且极其丰富。

因为尽管为人低调,但韩德认的富有却是出了名的。

当然,老韩为人很正派,不会去搞贪腐那一套的。

既不贪腐,又不经商,他的巨富从何而来呢?

当然从合法渠道。

除了一部分是来自薪水外,大部分来自于萧后的赏赐。

萧后和韩德让情真意切,形同夫妻。把这儿视为第二行宫后,为了使这儿的生活更具情调,萧太后每次来这儿,都会带来大量的贵重物品。

最后这些物品都被韩德让视为私人所有,尽收归囊中。

他死后这些东西应当作为陪葬品在墓中被发现才对。

可是墓里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别说陪葬品了,连棺木也没有。只有一个木柜子,放了几件朝服。

明显地这就是个衣冠冢,并不是真实的坟墓。

当时人们都惊呆了。

人们修衣冠冢,一般都是为失踪人口修的,因为找不到他的尸骨了,只好如此。

但韩德让不是失踪人口,他的死亡有确凿的记载。又不是人失踪找不到了,没必要修衣冠冢。

有人说韩德让有两个墓地,一真一假。

这个被人们挖出的是假穴,真墓不知在哪儿。

历史上这样的传说不少,如曹操七十二疑穴。

但那是奸佞之人才做的事,只有自己做了太多的恶,怕后人报复,才使用这一招。

真正的仁人君子,是被后人敬仰的。就像韩德让这样的人,一生廉洁,是不会为自己设立一个疑穴的。

但是他的墓却被证明是假的,这里面肯定有原因。

人们开始从各方面找线索,试图破解其中的谜团。

据说,韩德让生前并没有留下后人。

死后也是圣宗给他办的丧事。

于是,人们就怀疑,是不是圣宗在里面使了坏。

原因是,圣宗对其母和韩德让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十分厌恶,并一直怀恨在心。在其死后,为了报仇,把其丢到了山后的白云湖里。

只是象征性地弄了座小墓,以遮人耳目。

这种论点,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同,但经过查阅史料,发现是站不住脚的,没有道理的。

真实的圣宗,其实和韩德让关系很好,形同父子。

如果不是韩德让鼎力相助他们母子,他们母子的政权可能早就被宗室人员推翻了。

因此对韩德让一直心存感激。

所以对于他和萧后之间的事,非但从不横加干涉,反而十分支持。

有人因此认为,其实圣宗就是韩德让和萧绰的儿子。在萧后还未入宫时,二人是一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恋人。

只是后来出了变故,萧绰被征入宫中,二人才棒打鸳鸯,断了缘份。

后来萧绰在宫中站稳了脚,他不忘旧情,又把韩德让带到宫中,二人得以重续前缘,其后产下一子,便是圣宗。

喜欢他是奸细请大家收藏:()他是奸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