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他是奸细 > 第45章 三个木匠(二)

他是奸细 第45章 三个木匠(二)

作者:藏宝猎人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7 14:26:50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三天前,德康正在唱经,一个小沙弥勿勿地走来,问他寺院里的木质家具要不要修。

原来来了三个木匠,到寺院里寻活路来了。

这三个木匠年纪都差不多,都四十多岁,每人带着一一个大袋子,里面放满了木工用具。

据他们说,他们老家河南,都是出色的木匠。

由于两省很近,就隔一条黄河,陕豫一家亲,河南就成了李自成最喜欢的地方,时不时到这边跑马溜溜,把中原大地闹得天翻地覆,不得安宁。

本来木匠在当地是个很受欢迎的职业,由于打仗,人们便都不搞建设了,使得本来用工很紧张的木工行业,一下子进入了寒冬模式。

为了养家湖口,木匠们便纷纷组团逃离。

有的去了相对富庶平静的江浙,更有的远走广东。

老张和一些族人,通过商议,决定北下京城。

说天子脚下,当官的多,富商多,有钱人更多。在木工市场,需求很大。既然河南市场不行了,不妨北上碰一下运气。

他们一块来了十几个人,共同租住在一个大院里,以三人为一个单位,外出寻活。

有大的活大家一块儿干,没有大的活便化整为零,分头走街串巷,干些杂活。日子虽苦,但每天都有收入,因此大家还是比较高兴的,对现状比较满意。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刚打开局面,李自成便攻打北京城,把他们刚步入正轨的生活,又彻底给打乱了。

战争期间,谁也没心情再美化家园了,他们已经几天没活路了,吃饭都成为了问题。

为了打破困境,他们把目光瞄向了一些寺院。

这些寺院都是清静之地,十分地富有,且又不受战争的影响。到他们那儿找点活路,是渡过眼下困境的最佳方法之一。

于是他们经过打听,使来到了广元寺。

找到了德康,说他们是河南来的木匠,由于打仗,被困在这儿,脱身不得。但每天仍要吃饭,消耗不起。请求德康,以慈悲为怀,收留他们于寺内,让他们干点活,赏口饭吃。

说寺里只要是木质的东西,不管哪儿坏了,他们都可以维修。至于报酬,只要管他们一日三餐,再多少给点就行了。

德康见几个人说的可怜,就同意了。

经过一天的观察,他认为三个木匠的活还可以,于是决定把寺庙里那些年代久远,似坏未坏的木质东西,重新修一遍。

现在已经是他们来这儿的第三天了,东西修了不少。但寺院太大了,需要修的东西太多了。大到建筑门窗,小到桌椅等生活用品,估计还得一段时间。

这座修建于永乐时期的寺院,已二百多岁了。许多木质的东西,确实已破败不堪,需要修整。

张信当时没说什么,心里却打了一个大大的疑问。

他己收到确切情报,宋献策确实带人进入了北山,开始寻找永乐大帝时留下的宝藏。

北山很大,不同的信息来源,会使他们走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地域。

因此一路走来,张信一直在观察着沿河两岸的情况。并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是为了发现宋献策,看他们在那儿活动。

他们的身影出现在那儿,就说明他们把那儿当做了寻宝的热点地区。

从他们所活动的地区,可以看出他们对宝藏所处位置的评估情况,以及这地块是否有无参考价值。

一路之上并没有看见陌生人,他以为自己所谓的宝藏之地,并没有和宋献策心目的寻宝地发生重合,正暗自高兴呢。寺院里出现了三个木匠,不能不引起他的注意。

从刚才看到老张在大雄宝殿里拿着小锤鬼鬼祟祟的动作,他就知道大事不好,很明显这人在找东西。

如果是寻宝,只能是宋献策的部下了。

看来事情要比实际情况复杂的多,宋献策已把黑手伸向了广元寺。

老张逐个在大雄宝殿的地面,以及墙壁敲打,一定是在找洞穴什么的。

看起来这帮人胃口很大。

据德康说,他们来这儿已经三天了,以维修门窗为借口,一定摸遍了广元寺的角角落落。

看来宋献策的情报还是相当准确的,虽然他和张信的判断有所差距,但误差不大,根本上都锁定这个地方。况且,宋献策的十人小组,仅仅出现了三人,其它的那些人呢?

他决定会会这几个木匠。

德康见他对上午饭不感兴趣,使自己走了。临行,把三个木匠临时休息的地方指给他。

三个木匠独自住在一个小院里,里边堆满了各种待修的木质小物件。,

老张己回来了,此刻三个人正围在一起,小声地议论着什么,显得极不正常。

当他们看到进来一个人时,便都站了起来,由于不认识,三个人显得很紧张。

“师父,你找谁?”一个胖点的人问道。

“我不找谁,”张信回答道,“我是一名游客,今天刚到这儿,听说咱们三个工匠来自河南,特来看看。我也是来自河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他是奸细请大家收藏:()他是奸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您来自河南哪里?”

“洛阳。几位呢?”

“我们来自三门峡。”

“那我们都来自豫西,是真正的老乡关系了。”

“哪是,哪是,亲不亲,故乡人。在这样的地方,遇到老乡真的很高兴。请问老乡在这儿何干。”

“做些布匹生意。”

“这生意好,利润空间大,兄弟发财了。”

“这年头,啥事都不好做,顶多也就混个温饱。几位,你们从家乡一共出来多少人啊。”

“有十多人吧。”

“他们几个人为什么不到这儿来呢?听德康大师说,这儿的活很多,你们三个人,十几天也做不完。”

“他们那些个人,嫌这地方太封闭,不想到这儿来。”

“原来如此。我今天回京,正好我准备做些货架,肥水不流外人田,因此我准备把这些活让家乡的人干,也算是为乡亲们做的一点实事。至于价钱,家乡人,绝对不亏待大家。”

“甚好,甚好。”

“那请说出你们住的地方,我到了京后,马上去联系他们。”

几个人听后,面面相觑,没有马上回答。

停了一下,还是老张打破了尴尬,“我们都是下苦人,怎么好意思叫您去访问我们。您说个地扯,过几天我们正好回家,我们去拜访您,随便把您活,也给干了,岂不好?”

无论张信怎么努力,都不肯说出在京的地址。

为了试探他们对京城的熟悉度,张信又说了京里几个很有名的地方,他们一概不知道。

很显然,他们来京时间不长。绝对不会是来自河南的木匠。

如果是木匠,走街串巷这么长时间,对于张信说的这几个地方,他们不会一无所知。

三个人的身份己基本可以确定,他们是宋献策寻宝小组的成员。

现在叫张信担忧的是,包括宋献策在内的其它人呢?

喜欢他是奸细请大家收藏:()他是奸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