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逃生三国 > 第10章 包拯骂天子

逃生三国 第10章 包拯骂天子

作者:懒先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4 16:05:48 来源:全本小说网

垂拱殿外,王仲修刚送完同窗好友,转身便瞧见自家府中的老仆跌跌撞撞奔来,脸色惨白如纸。

“公子,大事不好!” 老仆扑通跪地,声音带着哭腔,“老爷他…… 他被陛下罢了官,即刻就得离京回乡!”

王仲修身形一晃,手中的书卷 “啪” 地坠地。他自幼跟随父亲出入朝堂,见惯了官场的风云变幻,却从未想过这般雷霆之怒会骤然降临在自家头上。“到底出了何事?你且细细说来!” 他一把揪住老仆的衣领,急切问道。

老仆喘着粗气,将殿上仁宗斥责王珪、命其致仕的事一五一十道出。王仲修只觉耳畔嗡嗡作响,眼前的世界天旋地转。父亲为官数十载,虽被人诟病为 “三旨宰相”,可对皇家的忠心日月可鉴,不过是几句对戍边战事的议论,竟换来如此重罚?

“那…… 爵位呢?” 王仲修颤抖着声音问,心存一丝侥幸。

“陛下说,由公子您承袭。” 老仆抬起满是泪痕的脸,眼中却并无欣喜,“可没了老爷在朝堂撑着,这爵位…… 又能保多久?”

王仲修松开手,踉跄后退几步。他望着巍峨的皇宫,心中五味杂陈。自幼,他便在父亲的期许中饱读诗书,盼着有朝一日能如父亲般在朝堂上长袖善舞,光耀门楣。如今,父亲的仕途戛然而止,自己却要在这风雨飘摇之际接过重担。

“收拾行囊,即刻回家。” 王仲修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先安顿好父亲,再从长计议。”

回到王府,府中一片混乱,下人们神色慌张地搬运着行李。王仲修走进父亲的书房,只见王珪瘫坐在太师椅上,形容憔悴,往日的威严已消失殆尽。

“父亲……” 王仲修轻声唤道。

王珪缓缓抬起头,眼中满是疲惫与不甘:“儿啊,为父一生谨小慎微,没想到……” 他顿了顿,长叹一声,“如今我已失势,那些往日的‘好友’怕是避之不及。你承袭了爵位,往后行事千万要小心。”

王仲修跪在父亲面前:“孩儿明白。只是这朝堂…… 孩儿该如何自处?”

王珪目光空洞地望着窗外:“如今北地战事正紧,陛下重用狄青、杨会等武将。你若想重振王家,需放下身段,与他们修好。切不可再像为父,只知守着旧规矩,被文官们的迂腐之气迷了眼。”

王仲修重重叩首:“孩儿谨遵父命。”

此时,一阵寒风吹过,吹落了书案上的几页诗稿。王仲修捡起,见是自己前些日子所作的宫词,辞藻华丽,尽是些风花雪月之语。他苦笑一声,将诗稿揉成一团,丢进了炭火盆中。从这一刻起,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已随着父亲的罢官,彻底改变了方向。而他,必须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变局中,为王家寻出一条新的生路。

暮色沉沉,包拯刚踏入相府,寒风便卷着枯叶扑在他黢黑的脸上。朱漆门扉在身后缓缓闭合,却隔绝不了朝堂上王珪被罢官的惊涛骇浪在他心底翻涌。他习惯性地整了整獬豸冠,抬脚往内院走去,却发现府中丫鬟仆役神色慌张,行色匆匆。

“包勉公子呢?” 包拯唤住一名小丫鬟,声音里带着几分平日少见的急切。

丫鬟扑通跪下,声音发颤:“回…… 回大人,自打您今早出门,公子便没了踪影,书房、后院都寻遍了,就是不见人!”

包拯心头猛地一沉,眉头拧成了个 “川” 字。包勉自幼父母双亡,一直由他抚养长大,虽性子跳脱了些,却也知书达理。平日里即便外出,也定会告知去处,如今突然失踪,莫不是…… 他不敢再往下想,抬脚便往包勉的书房奔去。

书房门虚掩着,包拯推门而入,一股墨香扑面而来。书案上,宣纸散落,砚台里的墨汁早已干涸,几支毛笔随意地搁在笔架上。他一眼瞥见案头压着的半张字条,字迹潦草凌乱:“叔父勿念,侄儿自有分寸。”

“胡闹!” 包拯攥着字条的手青筋暴起,心中涌起一阵不安。最近朝堂动荡,北地战事吃紧,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包勉这孩子,该不会卷入什么是非了吧?

“来人!” 包拯厉声喝道,“速速派人去公子常去的茶楼、书院、勾栏瓦肆找寻,务必在天黑前将人寻回!”

管家匆匆应命而去,包拯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那幅《包拯铡美案》的画卷。画中他铁面无私,怒铡陈世美,可此刻,面对失踪的侄儿,他却满心焦虑,全然没了朝堂上的威严镇定。

窗外,夜色渐浓,寒风呼啸着拍打着窗棂。包拯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默默祈祷:“勉儿,你可千万不要有事啊……” 而他不知道的是,包勉的失踪,或许将在这原本就不平静的局势中,掀起又一场惊涛骇浪。

暮色如墨,包府门前灯笼摇曳,下人们提着灯笼,脚步匆匆,脸上满是焦急之色。狄青正巧骑马经过,见此情形,心中疑惑,翻身下马,一把抓住一个跑得气喘吁吁的小厮:“你们包府出了什么事?如何如此惊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逃生三国请大家收藏:()逃生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厮被拽得一个趔趄,抬头见是狄青,慌忙行礼,声音带着哭腔:“我家大人侄儿包勉公子不见了,大人正遣我们寻找哩!府里上下都急疯了,把京城翻了个遍,还是没半点消息!”

狄青闻言,不禁哑然失笑,松开了手,抬手拍了拍小厮的肩膀:“那没事了,你们不必寻了。包勉是被天子寻去的,你回去跟你家大人说一声,让他不要急。”

小厮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一时竟忘了行礼:“啊?被…… 被天子寻去的?狄将军,您说的可是真的?”

狄青点了点头,嘴角带着笑意:“自然是真的,今早天子与我提及此事,说是听闻包勉公子才学出众,特命人将他带进宫去,想考校考校他的学问。你速速回去告知你家大人,免得他忧心。”

小厮这才反应过来,连连作揖:“多谢狄将军!多谢狄将军!小的这就回去禀报!” 说罢,转身便往府里跑去,边跑边喊:“别找了!别找了!包勉公子是被天子叫去的!”

看着小厮远去的背影,狄青翻身上马,望着包府紧闭的大门,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他轻夹马腹,朝着皇宫方向而去,心中暗自思忖:天子突然召见包勉,怕是另有深意。如今朝堂风波不断,北地战事吃紧,不知这包勉的入宫,又会给局势带来怎样的变数?

紫宸殿内熏香袅袅,青玉兽炉中升腾的烟雾缠绕着盘龙金柱。然而,这静谧的氛围却被一阵震耳欲聋的脚步声撕破。包拯怒目圆睁,眼中血丝密布,官袍下摆被带起的风掀得猎猎作响,他如同一头发怒的雄狮,大步闯入殿中,腰间的獬豸佩饰随着剧烈的动作撞出铿锵声响,甚至未行叩拜之礼。

“陛下!” 包拯一声怒吼,声若惊雷炸响,震得梁间琉璃灯剧烈晃动,烛火明灭不定,殿内众人耳膜生疼。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仁宗面前,青筋暴起的手指几乎戳到天子鼻尖,唾沫星子随着暴怒的话语如暴雨般飞溅而出,“您这轻飘飘的一句考校,可比女真的箭矢还要锋利!您可知包府上下为寻包勉,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乱作一团?嫂娘年逾古稀,急得旧疾复发,躺在床上气若游丝,险些丢了性命!您这是要了她老人家的命啊!”

仁宗手中的茶盏 “当啷” 一声磕在青玉盏托上,温热的茶水如蜿蜒的小溪,浸湿了绘着瑞鹤的桌布。他面色骤变,眼底闪过一丝愠怒,却又在触及包拯通红眼眶中燃烧的怒火时,生生将斥责咽回喉咙。

“包卿,你这是何意?” 仁宗沉声道,努力维持着天子的威严,“朕不过是听闻包勉才学出众,想要考校一二,并无恶意。”

“并无恶意?” 包拯怒极反笑,笑声中满是悲怆与愤怒,胸膛剧烈起伏,蟒袍下的官服被冷汗浸透。他猛地转身,指向跪坐在地、面色惨白的包勉,脚步踉跄却依旧气势如虹,“陛下可知,臣自幼父母双亡,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是嫂娘解开衣襟,用温热的乳汁将臣从死神手中夺回!是她背着臣走过泥泞的山路,供臣读书;是她在油灯下一针一线缝补,为臣换来笔墨纸砚。包勉与臣虽无血缘,却一同在嫂娘背上长大,情同手足!您不发旨意,私自将他召来,这与山匪在光天化日之下掳人孩童,又有何分别?您这是将臣的一片孝心、将包家的天,都给掀翻了!”

包勉浑身颤抖,额头几乎贴到冰凉的地砖上,声音带着哭腔:“叔父息怒…… 陛下待我极好……”

“住口!” 包拯猛然回头,一声怒吼如雷霆万钧,让包勉浑身一僵,声音在空旷的紫宸殿内久久回荡,“朝堂之上,岂有你插言的份!这里不是包家小院,容不得你多嘴!” 他又转向仁宗,单膝重重跪地,膝盖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却依旧昂首直视天子,眼中满是倔强与执着,“臣冒死进谏,陛下贵为天子,一言一行关乎天下苍生!今日能瞒着臣召见包勉,他日是否也要瞒着天下人决断大事?是否要让黎民百姓都如坠迷雾,不知陛下圣意?若要治罪,臣甘愿领罚,但求陛下给个说法!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殿内陷入死寂,唯有炭火噼啪作响。仁宗望着包拯因愤怒而扭曲的面容,想起三日前狄青所言 “包大人重情重义”,心中怒意渐渐消散,转而泛起一丝动容与无奈。这位铁面无私的御史中丞,即便面对皇权,也丝毫不肯退让半分,仿佛要用这一身正气,为在乎之人撑起一片天。

紫宸殿内的尴尬气氛几乎凝成实质。赵祯望着包拯额角暴起的青筋,忽然哂笑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龙袍上的瑞鹤纹,面上却难掩尴尬:“包卿言之有理,是朕有失计较。”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忽然提高声音:“陈伴伴!”

“奴才在!” 尖细的嗓音从殿外传来,总管太监陈林一路小跑着进来,冠上的孔雀翎羽抖得簌簌响。

“你去请宫中最好的御医,随朕一同去包府。” 赵祯起身时龙袍扫过桌案,未喝完的茶盏歪倒,茶水在金砖上蜿蜒成细流,“包夫人之疾因寡人而起,寡人岂能坐视不理?” 他转向包拯,目光掠过其紧绷的下颌线,“包勉才学出众,朕破格提拔为庆州转运使,协助狄青筹备冰墙粮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逃生三国请大家收藏:()逃生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包拯愕然抬头,与赵祯目光相撞。他看着天子袍角上未干的茶渍,想起方才自己指尖几乎戳到对方咽喉的失礼之举,喉结滚动着却说不出话来。

“包卿,走吧。” 赵祯已迈出殿门,忽又驻足回头,嘴角微扬,“若再让嫂娘等下去,怕是要连寡人的龙椅都砸了。”

雪粒打在紫宸殿的琉璃瓦上沙沙作响。包拯跟在天子身后,望着赵祯头顶明黄的冕旒,忽然想起幼年在嫂娘怀里听的说书 —— 原来天子也不是铁打的金身,也会有尴尬到手足无措的时候。

包府门前,老管家扶着嫂娘站在阶下,见御驾亲临,惊得险些跌倒。赵祯亲自搀住老人颤抖的手臂,语气里带着几分少见的柔和:“老人家勿怪,是朕惊吓了您。往后包勉若敢偷懒,您尽可以拿拐杖敲他的脑袋,便是敲到寡人面前,寡人也只当没看见。”

嫂娘望着赵祯身后低头不语的包拯,又看看跪在雪地里的包勉,忽然笑出泪来:“陛下折煞老身了…… 勉儿自小就说要做个像他叔父一样的好官,如今……”

“他叔父是好官,他自然也要是。” 赵祯转身示意御医上前,又从袖中取出一方产自交趾的暖手炉塞进嫂娘手里,“这炉子填一次碳能暖三个时辰,回头让陈伴伴再送几箱碳来。北方的冬天啊,就得暖烘烘的才舒心。”

包拯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眼眶发热。他想起方才在紫宸殿里,自己几乎要将天子逼到墙角的模样,此刻却见赵祯像寻常晚辈一样,握着嫂娘布满皱纹的手嘘寒问暖。雪落在天子的冕旒上,落在自己的官帽上,竟像是给这君臣二人都披上了一层柔软的纱。

“还愣着做什么?” 赵祯回头瞥了他一眼,“还不扶老人家进去?寡人可是听说,嫂娘酿的梅子酒连狄青都惦记着,今日说什么也要讨一碗尝尝。”

包拯猛然惊醒,慌忙上前搀住嫂娘另一只手臂。穿过垂花门时,他听见赵祯低声说:“包卿,明日早朝,记得带两坛酒来。寡人不是贪杯,是想让满朝文武都尝尝,什么叫‘铁面包拯家的甜头’。”

雪越下越大,却挡不住包府里渐渐升腾的暖意。包拯望着赵祯与嫂娘相谈甚欢的背影,忽然明白 —— 这朝堂之上,从来不是只有雷霆雨露,还有这藏在天子袍角里的人间烟火。而他包拯,终究是遇着了一位肯听臣子怒吼、肯为百姓弯下腰的明君。

喜欢逃生三国请大家收藏:()逃生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