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逃生三国 > 第3章 老爹,谁给你的脸封泰山?

逃生三国 第3章 老爹,谁给你的脸封泰山?

作者:懒先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4 16:05:48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夜色如墨,开封府的灯火在雨幕中明明灭灭。包拯站在铁丘坟前,看着最后一具骸骨被移出,沉重地合上了手中的案卷。泥土之下,数百条冤魂终于得以重见天日,而庞籍一党在大牢中发出的哀嚎,也渐渐平息。

三日后,赵祯站在宣德楼前,望着重新焕发生机的汴梁城。秋风卷着枯叶掠过他的龙袍,忽然想起了那句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低声呢喃:“如今庞籍已倒,这大宋的‘秋’,也该来了。”

呼延瓒带着呼延家众人跪在楼前,铁枪重重叩地:“陛下!庞贼虽死,但勾结辽人、构陷忠良的余党仍在。请陛下准我等为先锋,扫平奸佞,夺回燕云十六州!”

高思继与杨信对视一眼,同时抱拳:“我等高家、杨家愿与呼延家同进退!” 三大家族数百将士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赵祯抬手示意众人起身,目光扫过这些浴血重生的忠勇之士:“好!朕赐你们虎符,三日后出兵!待得胜归来,朕要让整个天下都知道 —— 大宋的菊花,该开了!”

秋风呼啸,吹得城楼上的 “宋” 字大旗猎猎作响。这场始于朝堂的风暴,即将化作席卷天下的铁骑,向着燕云十六州奔腾而去。

紫宸殿内,檀香袅袅,烛火摇曳,群臣肃立,气氛庄严肃穆。赵祯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平静,目光却在接过大臣们呈递上来的尊号奏疏时,微微一滞。那奏疏之上,洋洋洒洒罗列着为他老爹拟定的尊号,而其中提及的 “封泰山” 一事,如同一根刺,瞬间扎进了他的心里。

他垂眸,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奏疏边缘,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大汉皇帝封泰山,那是何等的功绩。汉武帝北击匈奴,开疆拓土,使大汉威名远扬;光武帝中兴汉室,结束乱世,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他们封禅泰山,是天下臣民心服口服,是对其卓越功绩的认可与歌颂。秦始皇封泰山,更是以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雄才大略,奠定了千秋基业,成为万古一帝,他的功绩,彪炳史册,为后世所敬仰。

可自己的老爹呢?赵祯在心里冷笑一声。如今这大宋,不过是半壁江山。北方强敌环伺,边境战事不断,时不时还要向辽、西夏纳贡求和。这哪有封泰山的底气与资格?封禅泰山,本是古代帝王彰显功绩、沟通天地的大典,需得天下太平、四海臣服,方可举行。可老爹此举,在赵祯看来,无疑是自不量力,脸皮厚得可笑。

“还封泰山?” 赵祯心中的吐槽如同汹涌的潮水,难以抑制。他抬眼扫视了一圈下方的群臣,只见众人满脸谄媚,纷纷进言,夸赞着即将拟定的尊号何等尊贵,封泰山之举又是何等英明。赵祯只觉得一阵厌烦,这些大臣,为了迎合圣意,早已没了半点骨气与原则。

他沉默良久,心中暗自思量,这封泰山之事,若真成了,后世又该如何评价?只怕会沦为天下人的笑柄吧。可如今满朝大臣都在鼓吹此事,他又该如何阻拦?赵祯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与无奈之中,而紫宸殿内的气氛,也愈发压抑起来。

紫宸殿外暴雨骤歇,青石板上蒸腾着湿热雾气。赵祯指尖捏着奏疏,玄色龙袍袖口扫过御案时带起轻微的沙沙声。这具年轻躯体的记忆正在与他脑海中建安年间的金戈铁马激烈碰撞 —— 七百年前,他是陈琦,在铜雀台畔与曹昂对弈,看曹丕弯弓射落北雁,而此刻,他却要面对这荒谬的封禅奏请。

“陛下,泰山封禅乃天命所归……” 礼部侍郎的颂词如绕梁燕语,赵祯恍惚看见七百年前父亲陈群捧着《魏律》在许昌宫进谏的模样。那时曹氏天下三分有二,曹操至死未敢行封禅大礼,反倒是被后世称为 “篡汉” 的曹丕,也只是在受禅台草草祭天。可眼前这些大宋臣子,竟要为偏安一隅的先帝粉饰太平?

他摩挲着奏疏上 “应天顺道” 四字,想起建安二十五年洛阳的残阳。曹昂临终前将虎符塞在他掌心的余温,曹丕登基时握着他的手说 “表哥当为孤守好北疆” 的郑重,与此刻殿内大臣虚浮的谀辞形成尖锐对比。曹操西征张鲁、北征乌桓,每一寸土地都是将士浴血换来;而大宋年年岁币,用百姓血汗钱换来的 “和平”,也配封禅泰山?

“当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赵祯突然开口,声音惊破殿内谄媚的暗流。群臣愕然抬头,只见年轻帝王凝视着远处蟠龙柱上蜿蜒的金鳞,“武皇帝平黄巾、讨董卓、破袁绍,纵横九州三十载,直至病逝也只说‘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方才还激昂陈词的大臣,“朕观先帝生平,可有武皇帝十之一二功绩?”

殿内死寂如坟。赵祯垂眸看着案上《太祖实录》,恍惚又看见建安年间竹简上的墨痕。那时的曹魏,朝堂上有荀彧谏止称公,有崔琰直言立储;而此刻的大宋,满朝皆是揣摩圣意的弄臣。他忽然有些想念铜雀台上的风,带着漳河的水汽,裹挟着战士的呐喊,远比这熏香弥漫的宫殿要真实得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逃生三国请大家收藏:()逃生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将奏疏留中吧。” 赵祯挥退群臣,独坐在空荡荡的大殿。暮色爬上蟠龙藻井,恍惚间他仿佛看见曹昂骑着踏雪乌骓从时光深处奔来,而眼前是汴河上摇摇晃晃的商船,载着数不尽的岁币流向北方。两世记忆在暮色中交织,封禅与否的抉择,恰似横亘在两个王朝间的迷雾,让他这个来自建安的魂魄,在嘉佑年间的朝堂上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包拯从铁丘坟归来的第七日,汴梁城的秋意愈发浓重。赵祯坐在御书房内,手中把玩着刚收回的虎符,目光扫过案头三大家族拟定的北伐方略,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就在这时,贴身太监急匆匆地奔入,声音里带着一丝惊慌:“陛下,襄阳王赵珏求见!”

赵祯的手微微一顿,“宣。” 他抬眼望向窗外飘零的落叶,心中暗自警惕。这位皇叔虽辈分高,但在这朝堂之上,君臣之礼大过宗亲之情,此时突然来访,定有蹊跷。

片刻后,赵珏身着金线绣蟒的锦袍,靴子踏在青砖上发出 “咚咚” 的重响,大摇大摆地踏入书房。他连行礼都懒怠,只微微欠了欠身,目光径直落在赵祯手中的虎符上:“陛下这御书房,倒是比往日热闹了些。” 说着,他毫不避讳地走到军事地图前,用袖口随意擦过地图上燕云十六州的位置,“听说陛下要重用那群死人北伐?”

赵祯眼神一冷,却依旧沉稳:“皇叔这话说得难听,那都是朕的忠良之臣。”

“忠良?” 赵珏突然仰头大笑,折扇 “啪” 地展开,挡住半张脸,眼中却满是讥讽,“庞籍没倒之前,不也自称忠良?陛下可别忘了,汴梁城的安稳,可不是靠几个死人就能守住的。”

“皇叔的意思是?” 赵祯握紧虎符,指节微微发白。

赵珏猛地将折扇狠狠拍在案几上,震得笔墨四溅,砚台都险些跌落。他逼近两步,身上龙涎香混着酒气扑面而来,居高临下地盯着赵祯:“臣愿为陛下分忧!” 他故意咬重 “臣” 字,伸手就要去夺赵祯手中的虎符,“这汴梁城,还是得自家人守着才放心。陛下只管带着你的大军北伐,后方就交给我 ——” 话音未落,他一把抓起案上北伐方略,嗤笑一声撕成两半,碎纸如雪片般飘落,“至于这劳什子计划,还是改改再用吧。”

赵祯猛地起身,龙袍扫翻了一旁的茶盏,怒喝道:“皇叔慎言!”

“陛下别动怒啊。” 赵珏掸了掸因撕扯方略沾上墨迹的袖口,似笑非笑地后退两步,故意整理着衣袍上的蟒纹,“臣不过是担心陛下年轻气盛,误了大事。” 他慢悠悠行了个礼,却丝毫不见恭敬,转身时还故意用肩膀撞开赵祯身侧的屏风,“臣告退,陛下好好想想吧。”

待赵珏离去,赵祯一脚踹翻了椅子,冲着暗处喝道:“包拯!即刻彻查襄阳王!” 而襄阳王府内,赵珏正把玩着从御书房顺走的半块兵符,对着铜镜冷笑:“赵祯,你终究太嫩了些。”

暮色沉沉,开封府大堂内烛火摇曳。展昭一身劲装,望着包拯案头堆积如山的密函,剑眉微蹙:“大人,莫非又有大案?”

包拯将最后一封密信重重拍在案上,青铜铡刀的阴影在他铁面上映出森冷的光:“事涉皇家,皇家可无小事。” 他伸手取下墙上的惊堂木,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襄阳王赵珏,近日与庞籍余党、江湖势力往来频繁,陛下命我彻查。”

展昭瞳孔骤缩,腰间巨阙剑发出清鸣:“襄阳王贵为皇叔,若当真谋反……”

“正因如此,才更要小心行事。” 包拯打断他的话,从袖中掏出半截带血的布条,“这是昨夜在襄阳王府外发现的,上面绣着铜网阵的标记。那铜网阵专收江洋大盗,如今却与王府扯上关系,绝非巧合。”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王朝匆匆入内,神色凝重:“大人!城郊发现三具尸体,皆是朝廷暗探,身上有襄阳王府的腰牌碎片。”

包拯猛地起身,官服下摆扫落案上竹简:“果然动手了!展昭,你即刻带人潜入襄阳王府,暗中搜查证据;马汉、张龙,封锁汴梁城各门,严防消息走漏;王朝,去请三大家族派人协助,就说……” 他压低声音,“开封府需要几位将军的虎符调令。”

夜色渐深,襄阳王府内灯火通明。展昭如鬼魅般掠过屋顶,忽闻一阵阴森笑声传来。他伏在屋脊上望去,只见赵珏正与几个黑衣人推杯换盏,桌上赫然摆着伪造的传位诏书,“赵祯小儿不知死活,等他北伐离京,这皇位……” 赵珏的话被酒杯碎裂声打断,展昭握紧剑柄,却见暗处闪过一道寒光 —— 竟是有人设下天罗地网,就等他自投罗网!

展昭施展轻功,足尖轻点屋檐,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在汴梁城的夜色中穿梭。身后的追兵穷追不舍,那人的气息如影随形,让展昭心中暗自警惕。他转过几条街巷,见前方是一片荒僻的城郊野地,便加快速度,想要彻底甩开对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逃生三国请大家收藏:()逃生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那追兵的轻功竟丝毫不逊于他,无论展昭如何加速,始终无法将其摆脱。终于,展昭停在一处废弃的破庙前,转身面对追兵。月光洒下,照见来人面容,竟是一位锦衣华服的美少年。少年眉目如画,唇红齿白,却带着几分桀骜不驯的气质,腰间还挂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白玉,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那少年双手抱胸,上下打量着展昭,嘴角勾起一抹挑衅的笑意:“你就是御猫?我白玉堂可不服你。若你不叫御猫,我锦毛鼠倒也可以结交一番。”

展昭闻言,微微皱眉,拱手道:“在下展昭,不知阁下为何苦苦相逼?”

白玉堂冷哼一声:“哼,御猫之名,传遍江湖。人人都说你展昭武功高强,义薄云天,可在我白玉堂看来,不过是徒有虚名。你既入了官场,成了皇家的走狗,便失了江湖人的洒脱自在。”

展昭神色平静,沉声道:“在下虽在官府任职,但从未忘记江湖道义。行侠仗义,本不分官场江湖。阁下对我有误会。”

白玉堂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却依旧嘴硬道:“误会?我看未必。你今夜潜入襄阳王府,究竟所为何事?莫不是又在替那昏君卖命?”

展昭心中一紧,没想到白玉堂竟知晓自己的行踪,但他面上依旧镇定:“襄阳王图谋不轨,危及社稷,我奉包拯包大人之命,调查取证,此乃为天下百姓,并非为一人一姓。阁下若也是江湖儿女,当知大义所在。”

白玉堂微微一怔,随即大笑起来:“好一个为天下百姓!说得倒是好听。不过,襄阳王的事,与我无关。我今日追你,只为与你一较高下,看看你这御猫,到底有几分本事。”

话音未落,白玉堂身形一闪,如同一道流光般朝着展昭攻来。他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把折扇,扇骨翻转间,带着凌厉的劲风。展昭不敢大意,迅速抽出腰间佩剑,施展开精妙的剑法,与白玉堂战在一处。

两人在月光下你来我往,招招凶险。白玉堂的招式奇诡多变,尽显灵动之妙;展昭的剑法沉稳大气,暗含浩然正气。一时之间,竟难分胜负。

激战数十回合后,展昭突然虚晃一招,跳出战圈,道:“阁下武功高强,展昭佩服。但如今正事要紧,若阁下执意相逼,展昭也只能得罪了。”

白玉堂收住招式,眼中露出一丝欣赏,又带着几分不甘:“算你有些本事。今日暂且放过你,不过,御猫之名,我白玉堂迟早要夺了去。下次见面,定要与你分个高下!”

说罢,白玉堂转身施展轻功,如同一道白色的影子,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展昭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微微摇头,随即整理衣衫,朝着开封府的方向疾驰而去。他知道,这一场相遇,不过是个开始,与这锦毛鼠白玉堂之间,日后恐怕还有更多的纠葛。

喜欢逃生三国请大家收藏:()逃生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