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 > 第521章 雷动风随,火明水润

两岸的粉墙黛瓦都染上了一层朦胧的诗意。

白桃的脚步在经过一处石栏时自然而然地停了下来。

一群七八岁的学童正蹲在地上,用捡来的粉笔头在青石板上兴致勃勃地画着格子。

那不是寻常跳房子的方格,而是一组依循东南西北方位错落排布的图形,粗看杂乱,细辨之下,竟是一幅被极致简化的后天八卦方位图。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单脚立在代表东方的“震”位格子里,屏住呼吸,用力将一块小瓦片向前扔去。

瓦片“啪”的一声,稳稳落入代表北方的“坎”位。

孩子们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接着,他们手拉着手,一边笨拙地模仿着跳跃的步伐,一边齐声唱起一支节奏明快的歌谣:“雷动风随,火明水润!跳进坎里淹不死,踩到艮上站得住!”

童音清脆,回荡在秦淮河畔的薄雾之中,那音调的起伏顿挫,竟与“震、巽、离、坎”这四正卦的纳甲节奏隐隐相合。

白桃心头猛地一颤。

这歌谣她认得,又认不得。

认得的是它的源头——正是去年端午,那位在夫子庙口说评弹的老先生,为烘托气氛即兴编出的一段收尾韵白。

而如今,这段本该随风而逝的评弹尾韵,竟被孩子们自发地改编、简化,成了他们游戏中的口令。

他们不知何为震,何为坎,更不懂什么纳甲音律,只是觉得这样唱、这样跳,顺口又好玩。

守护,当它脱离了沉重的使命感,变成了一场无忧无虑的玩耍时,它才获得了最坚韧的生命力。

白桃没有上前,没有去诊任何人的脉,更没有去触摸发间的银针。

她只是静静地站在晨光里,像一个真正的过客,望着这些不知其意却又本能传唱着的身影。

她忽然彻底明白了祖父那句“忘了钥匙的人才走得最远”的真意。

当所有人都忘记了自己手中握着一把钥匙时,门,其实已经为所有人敞开了。

与这份生机盎然的宁静形成惨烈对比的,是雨花台刑场外的肃杀之气。

日军布下了三层岗哨,荷枪实弹的士兵面容冷酷,机枪的黑洞对准了每一个可能出现骚乱的街角。

陆九被两名士兵架着押出牢房,连日的审讯与折磨让他脚步虚浮,但他那根挺直的脊梁,却像一杆宁折不弯的标枪。

行至观刑的人群前,他的脚步刻意放缓。

目光没有在任何一张惊恐或麻木的脸上停留,而是缓缓扫过街角那家仍在营业的茶肆,扫过远处民房屋檐上栖息的鸽子,扫过更远处那一缕笔直升入阴沉天空的炊烟。

他看到了,那茶肆的伙计正有条不紊地将茶碗摆成“兑”泽的阵型;那群鸽子在起飞前,振翅的频率恰如“巽”风的三段式;而那道炊烟,在微风中飘散的姿态,正应了“离”火上炎之象。

他的唇角,竟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身旁的看守以为他是在濒死的恐惧中精神崩溃了,却不知,陆九正在用他生命最后的气息,感应着整座城市的脉动。

就在昨夜子时,金陵城内,从城南到城北,十七个他曾亲手布下的节点,所有居民在同一时刻于梦中惊醒,心跳的节律诡异地同步波动,不快不慢,持续了整整十二息——那正是《护愿文》开篇首段的诵读时长。

他以身为阵眼,用自己的死亡作为最后的激发,而这座城市,回应了他。

“香没断……”他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声呢喃,“门开了。”

话音未落,天空飘下一滴冷雨,自他破旧的军帽帽檐滑落,不偏不倚,正好敲在他颈侧的动脉上。

那一触的冰凉与震动,轻、重、轻,节奏分明,宛如“兑”卦的三连断爻。

像是这座城,在用它独有的方式,为他送行。

同一时间,藏身于城北一家旧书坊夹层里的周砚,正小心翼翼地整理着最后一册手抄的残本。

窗外,忽而传来一阵货郎的吆喝声,那调子有些古怪,不成曲,不成调,三声短促,一声悠长,尾音还拖曳出一丝如叹息般的颤音。

周砚誊写的手猛然顿住,抬头侧耳细听。

这调子,正是他当初为了将《净口咒》化于无形,特意编撰出来,托付给一位相熟的剃头匠的变调。

原是用于刮脸时安抚客人情绪的哼唱,如今,竟被这走街串串巷的货郎,当成了叫卖的曲儿。

更奇的是,他这古怪的吆喝声刚落,隔壁粥铺里那位正在揉面的妇人,像是被勾起了什么习惯性的记忆,顺口就接了一句:“天清地宁汤要滚!”

两人隔着一堵墙,一个在街上,一个在铺内,没有任何交流,甚至彼此都未察觉,却将那段咒文“起承转合”的四句结构,天衣无缝地对上了。

周砚怔了半晌,缓缓合上了手中的书卷,不再誊写。

他将那刚写了几行的纸页仔细折成一只小小的纸船,轻轻放入窗台木格的积雨中。

纸船载着未干的墨痕,摇摇晃晃地漂向屋檐的排水沟,最终消失在城市的脉络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请大家收藏:()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播火者已经完成了使命,种子,已在最意想不到的土壤里,自己发了芽。

数日后,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部高调召开“大东亚文化归顺”促进大会,强令南京城内各界代表及市民参加。

会场设在伪政府的礼堂内,气氛压抑。

一名日本军官站在台上,用生硬的中文宣读着旨在磨灭民族精神的训词。

扩音器里的声音刚刚响起,后排的人群中,忽然有一个孩童清亮地哼起了一段稚嫩的小调:“米下锅,火要和,天清地宁保家多……”

声音不大,却像一颗投入死水湖面的石子,瞬间荡开层层涟漪。

先是那孩子邻座的一位老者,手指下意识地在膝盖上跟着打起了节拍。

紧接着,前排几位正在打盹的主妇嘴唇微动,竟也无意识地跟随着哼唱起来。

再后来,仿佛是某种听不见的指令,整个礼堂中,竟有数十人都在低声吟哦,声音此起彼伏,汇成一股温润而坚韧的暗流,将那扩音器里的训词冲刷得支离破碎。

台上的日本军官勃然大怒,厉声命令宪兵查究声源。

可当他们追到那孩子面前时,他早已忘却了刚才哼的是什么,只是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怯怯地说:“不记得了,奶奶说,这是睡觉前要念的,念了就不做噩梦。”

镜头无声地拉远,越过礼堂的屋顶,掠过整座金陵城。

在同一时刻,夫子庙大成殿的屋檐角兽上,一滴积蓄已久的雨水终于坠落,敲在下方的功德碑上,发出“叮、咚、叮”三响,清越空灵,恰成完整的“离为火”卦象之音。

而在城南观象台的废墟之上,那块碎裂基石上的苔藓,早已将最初的“乾”字覆满,在无人察觉的时光流转中,悄然演化成六道断开的阴爻——坤。

天行健,地势坤。仿佛大地本身,在沉静地翻开了新的一页。

风波过后,日子终究要归于寻常的脉动。

白桃在城西搭起的义诊棚里,为一位愁容满面的老妪把脉。

她不再去感应什么城市共鸣,只是回归为一个医者最本分的样子,凝神静气,指尖的触感变得前所未有的敏锐。

她的手指搭在老妪枯瘦的腕上,从寸口到关尺,一截截摸过去。

忽然,白桃的眉头微微一蹙。

喜欢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请大家收藏:()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