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逃荒后,在京城开了家活死人医馆 > 第121章 义诊起风波

当晨光如轻柔的薄纱,缓缓漫过京城南墙,那缕温暖的金色光辉,悄然洒落在苏晚身上。她的蓝布裙角还沾着山路上残留的草屑,那些细碎的草屑,仿佛在诉说着一路的奔波与艰辛。

苏晚仰头,目光落在老槐树下支起的竹棚上。竹架上挂着的“活死人医馆”木牌,正被微风轻轻拂动,发出细碎的吱呀声,仿佛是在向过往的行人轻声诉说着什么。那木牌上的字迹,是小川用烧红的铁签子精心刻下的,他满心期许,盼着全城南的人都能清楚地看见。

“苏姐姐!”虎子扛着半袋药草,急匆匆地跑过来,额角豆大的汗珠子,“吧嗒吧嗒”地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微的尘土。“魏大哥说灶火生好了,药罐能支上了!”

苏晚赶忙蹲下身,轻柔地帮他理了理歪掉的布带,眼神中满是关切。“别急,先把金银花和连翘分开放。”她的目光顺势扫过空地上陆续聚集的人群:几个光脚的孩子正好奇地扒着竹棚的竹条,小脑袋使劲往里探,眼中闪烁着天真与好奇;一位穿着补丁衫的妇人,紧紧攥着破布包,站在最前头,眼神里透着因长久贫困而形成的谨慎,仿佛对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警惕。

“这城里大夫都不来,你们能行?”一个粗哑的声音,从槐树下悠悠传来。

苏晚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灰布裤脚沾着泥的老头,正拄着拐棍,皱巴巴的脸因怀疑而拧成了核桃状。她记得,这是城南村的王老头,昨天在破庙外见过,当时他背着生病的孙女儿,无助地蹲在墙根,只因药钱不够又不肯赊账,一脸的无奈与窘迫。

“我只救人。”苏晚缓缓站起身,袖管里露出的腕疤,在晨光里泛着淡淡的粉色,宛如新生的花瓣。她的声音虽不高,却如同山涧中沉稳的石头,坚定有力,砸得王老头原本紧皱的眉头不自觉地晃了晃。

这时,魏五从竹棚另一侧转了过来,手里紧紧攥着块木板当作登记册。他腰间的短刀随着他的动作,轻轻碰撞在木牌上,发出清脆的“当”的一声,在安静的氛围中格外清晰。“王伯,您孙女儿要是还烧着,让苏姑娘瞧瞧?她在青萝谷采的九节莲,退热最管用。”

王老头听了,手中的拐棍在地上重重地顿了顿,沉默片刻,既没接话,却也没有离开,仿佛在心中权衡着什么。

随着日头渐渐爬到树顶,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烘烤着大地,竹棚前等待看病的人,已经排到了巷口。队伍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人群中不时传来孩子的哭闹声和大人的交谈声。

苏晚的额头沁出了一层薄汗,细密的汗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她的指尖轻轻搭在一个五岁男孩的腕上,专注地感受着脉象。那脉象跳动得如同急促的擂鼓,一下又一下,仿佛在诉说着身体的痛苦。她伸手掀开男孩的衣襟,只见胸前有零星的红点,和刚才看过的第三个孩子的症状一模一样。

“魏五。”她的声音依旧平稳,可手下却不自觉地攥紧了药铲,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把高热的孩子都带到后边竹席区,别混在一块儿。”

魏五立刻扯着嗓子大声喊道:“抱娃的往前靠!烧得厉害的跟我走!”他粗黑的眉毛紧紧拧成了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就在这时,他的余光瞥见街角有两个穿皂衣的身影晃了晃,手下意识地按上刀柄,全身的肌肉瞬间紧绷起来。

“谁让你们在这胡闹?”一个刺耳的公鸭嗓突然炸响,仿佛一道惊雷,打破了原本就有些紧张的气氛。

苏晚正往药罐里添最后一把柴胡,听到声音,她缓缓抬头,只见张二狗带着四个衙役,气势汹汹地踹开挡路的木凳,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他们皂衣上的“衙”字,因长时间被太阳暴晒,颜色已经发白,显得有些斑驳。

苏晚认得这张二狗,上个月在医馆门口,他收了药商的好处费,便蛮不讲理地硬说她的药铺占了官路。

“疫病扩散,你们担得起?”张二狗嚣张地用刀尖挑开竹棚的布帘,一阵带着浓郁药香的风,猛地扑到他脸上。“赶紧收拾东西滚,否则......”

“若真有疫病,更该早发现、早控制。”苏晚不慌不忙地抄起一块干净的布帕擦了擦手,目光敏锐地扫过张二狗腰间的银酒壶——和上个月药商送的那把一模一样。她向前迈了半步,竹棚的阴影恰好罩住张二狗的刀尖,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对抗。“张差爷不妨看看这些孩子,高热不退、身上起红疹子,要是现在不管,等传到大户人家......”

张二狗听了,握着刀尖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他下意识地瞥了眼竹席区里那些哭哭啼啼的妇人,又瞪了眼苏晚腕上的疤——那道疤他记得清清楚楚,上个月医馆门口有个农妇难产,这姑娘竟毫不犹豫地举着碎瓷片冲了进去,出来时鲜血顺着袖子不停地往下淌。

“行啊。”他突然猛地收回刀,冲手下使了个眼色,眼神中带着一丝不甘。“老子倒要看看你能折腾出什么花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逃荒后,在京城开了家活死人医馆请大家收藏:()逃荒后,在京城开了家活死人医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日头渐渐偏西,橙红色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万物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竹棚后的空地上,多了一圈草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苏晚蹲在草绳边,耐心地教几个妇人用陶碗盛了热水,声音轻柔而温和:“碗要煮够半柱香,孩子的旧衣裳都拿到这儿烧。”她指了指角落的火盆,盆里的火星子正欢快地舔着破旧的布片,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喝了这碗药再走,凉了就没效了。”

“苏姐姐!”小梅的声音从草绳里传来,带着一丝虚弱却又透着些许欣喜。这姑娘昨天还烧得说胡话,此刻正倚在草席上,原本苍白的脸,泛起了淡淡的粉晕,宛如冬日里初绽的梅花。“我、我能喝第二碗吗?”

苏晚走过去,轻轻摸了摸她的额头,烫人的温度已经退了大半,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欣慰。“能,喝完再歇会儿。”她转身时,看见王老头正蹲在火盆边,默默地往里头扔孙子的破肚兜,嘴里还嘟囔着:“烧就烧吧,总比再染病强。”

三日后的清晨,薄雾还未完全散去,给京城蒙上了一层梦幻的轻纱。竹棚前的人已经少了大半,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几个。

苏晚正仔细数着剩下的药包,这时,她听见王老头的拐棍声“笃笃”地敲了过来,那声音在寂静的清晨里格外清晰。“我孙女儿能吃稀粥了。”他说着,把一个布包塞到苏晚手里,里头是一把带着新鲜泥土的青菜,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昨儿在后院挖的,你收着。”

苏晚刚要推辞,就见魏五从巷口快步走来,腰间的短刀碰撞着木板登记册,发出“啪啪”的声响。他匆匆凑到苏晚耳边,声音压得极低,仿佛生怕被旁人听见:“张二狗今早去了知县府,怀里揣着个红布包,看着像......”

“像银子。”苏晚替他说完,目光平静地扫过竹棚上被风吹得翻飞的布帘。远处传来卖糖葫芦的吆喝声,那声音在空气中悠悠回荡,可她却听见另一种声音——细弱,却越来越清晰,像是有人在巷子里嚼舌根,那些字眼儿随着微风飘了过来:“......散瘟婆娘......”

“我们才刚开始。”她轻声说,指尖轻轻抚过木牌上“活死人医馆”的刻痕,仿佛在抚摸着一份坚定的信念。风轻轻掀起她的裙角,露出腕上那道淡粉的疤,在晨雾里泛着暖光,宛如希望的火种。

竹棚外,不知谁的布帕被风吹上了槐树。那方蓝布在枝桠间晃啊晃,像一片悬在半空的云,轻盈而自在;又像一团未燃尽的火,充满了炽热的力量,仿佛预示着苏晚和她的“活死人医馆”,将在这充满挑战的道路上,继续燃烧,永不熄灭。

喜欢逃荒后,在京城开了家活死人医馆请大家收藏:()逃荒后,在京城开了家活死人医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