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 > 第64章 风起青萍末,山雨欲来时

宣府的秋风,比往年似乎来得更早,也更刺骨。

卢秉坤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尘土飞扬的官道。那里,一队队挂着瓦剌旗帜的马队正缓缓靠近一个新开辟的集市。他们没有携带弯刀,没有露出狰狞,只是牵着一匹匹膘肥体壮的战马,眼中带着一丝警惕和渴望。而在集市的另一头,大明士兵正将一袋袋粮食从车上卸下,堆成一座座小山。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祥和,战马的嘶鸣和粮食倾倒的闷响,取代了往日的金戈之声。

“将军,第一批三百匹战马已经验看过,都是上等的好马。瓦剌那边也清点完了粮食,交易……很顺利。”一名副将小心翼翼地禀报道,他不敢去看卢秉坤的脸色。

卢秉坤没有说话,只是将手死死地按在冰冷的城砖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顺利?这所谓的“顺利”,就像一根根烧红的铁针,扎进他的心里,扎进他身为大明边军统帅的骄傲里。他,卢秉坤,镇守宣府十年,斩敌无数,如今却要站在这里,亲眼看着自己的部下,用军粮去“喂养”那些曾经屠戮过他袍泽的敌人。

圣旨如山,他不得不从。但每交易一匹马,每送出一袋粮,都像是在剐他的心头肉。他甚至能想象到,那些瓦剌人拿到粮食后,会如何嘲笑大明的软弱;他更能想象到,千里之外的大同府,那个叫朱衡的年轻藩王,此刻会是何等得意。

“呵。”卢秉坤从牙缝里挤出一声冷笑,那笑声比风还冷。他输了,但事情还没完。他将这份屈辱,连同那道圣旨,都牢牢记在了心里。他派往京城的亲信,带去的不仅仅是他的述职报告,还有一份详细记录了“以粮换马”全过程的密信,里面字字泣血,将此事描绘成了“开门揖盗,资敌养患”的千古奇耻。

他扳不倒朱衡,总有人能。他就不信,满朝的文武公卿,那些饱读圣贤书的御史言官,能容忍这等荒唐的“国策”!

与宣府的压抑肃杀不同,此刻的大同府代王府,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从瓦剌换来的战马,源源不断地送入新扩建的马场。这些草原良驹,将大大提升大同护卫的机动性和战斗力。而更让王二麻子等人欣喜若狂的,是城外那些矿山的产出。

随着宣府封锁的解除,商路彻底打通。从矿洞里挖出的煤和铁,不再需要偷偷摸摸地运送,而是光明正大地装上大车,一车车地运往南方,换回了堆积如山的银子、布匹和各种物资。王府的库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充盈起来。

“王爷,您真是神了!”王二麻子捧着一本厚厚的账簿,脸上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菊花,“这才个把月,咱们赚的银子,比过去十年府里所有进项加起来都多!照这么下去,别说养活三万护卫,就是再养三万,都绰绰有余啊!”

他一边说,一边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口水,仿佛那账簿上的墨迹,都是香喷喷的肉包子。

魏师傅坐在一旁,慢悠悠地喝着茶,脸上也带着几分笑意。他不像王二麻子那般外露,但看着王府日益兴旺,心中也是踏实无比。只有他知道,王爷在这盘大棋上,走得有多险,如今的局面,又是何等来之不易。

朱衡却没有他们那般兴奋。他坐在书案后,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目光落在一片干枯的柳叶上。这是他让手下人从京城送来的,与那份密奏信封上的标记一模一样。

“京城里,查得怎么样了?”他问道。

王二麻子立刻收敛了笑容,神色一正:“回王爷,查了。锦衣卫北镇抚司那边,咱们的人使了银子,旁敲侧击地打听。据说送那份密奏的,是个生面孔,扔下信就走了,没留下任何线索。于谦于尚书那边,也派人查过,同样是一无所获。这个人……就跟凭空出现的一样。”

“凭空出现?”朱衡拿起那片柳叶,放在指尖捻了捻,叶脉的纹路清晰可见,“这世上,没有谁能凭空出现。越是干净,就说明手脚越是利落。”

此人能洞悉他的全盘计划,能精准地把握朝堂和边境的脉搏,还能通过锦衣卫的渠道直达天听,其身份和能量,绝不简单。

这个人,究竟是谁?是敌是友?

若是友,为何要藏头露尾,为何要将他的计划,变成朝廷的国策,让他朱衡从一个主动的棋手,变成了被动执行的棋子?

若是敌,那便更可怕了。一个能看穿他所有心思,还能借力打力,将他置于风口浪尖的敌人,远比卢秉坤那种直来直去的莽夫要棘手百倍。

“王爷,您是担心……”魏师傅看出了朱衡的疑虑。

“不是担心。”朱衡摇了摇头,眼中反而燃起一丝灼热的战意,“是兴奋。下棋,总要棋逢对手,才有趣。”

他有一种预感,这位“柳叶先生”,他们很快就会再“见面”的。

就在朱衡思索着这位神秘对手时,千里之外的京城,一场针对他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都察院内,气氛凝重如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请大家收藏:()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十几名监察御史,正围坐一堂,个个面沉似水。为首的,是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陈恪。此人年过五旬,面容清癯,眼神锐利,是朝中有名的“铁面御史”,以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着称。

在他面前的桌案上,摊开的正是卢秉坤从宣府八百里加急送来的那份“泣血陈情书”。

“诸位都看过了吧?”陈恪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宣府总兵卢秉坤,泣血陈情。代王朱衡,名为皇室宗亲,实为国之巨蠹!他先是擅开铁矿,私铸兵器,以利诱边军,形同谋逆。后又巧言令色,蛊惑朝廷,行此‘以粮资敌’之策,置国家大义于不顾,置边关将士性命于不顾!此等行径,与叛国何异?”

“陈大人所言极是!”一名年轻御史激愤地站了起来,“我大明立国百年,何曾有过用军粮去换取和平的先例?这哪里是和平,这分明是屈辱!瓦剌人今日得了我十万石军粮,明日便能休养生息,卷土重来。届时,他们兵强马壮,吃的正是我大明的粮食,杀的正是我大明的子民!代王此举,是饮鸩止渴,祸国殃民!”

“不错!于少保(于谦曾任兵部左侍郎,加少保衔)也是一时糊涂,竟会采纳此等荒谬之策!我等身为言官,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岂能坐视此等祸事发生而不管不问?”

“必须弹劾!不但要弹劾代王朱衡,连兵部也要一并问责!”

群情激奋,唾沫横飞。在这些以“气节”和“道义”为毕生追求的言官眼中,朱衡的行为,已经触碰了他们最不能容忍的底线。他们或许不懂边境的实际情况,或许不明白瓦剌和鞑靼之间的复杂关系,但他们懂《春秋》,懂“夷夏之辨”。在他们看来,对“蛮夷”的任何一点退让,都是对国家的背叛。

陈恪冷静地听着众人的议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agis的满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缓缓抬起手,压下了众人的声音。

“诸位的忠义之心,老夫深感佩服。”他沉声道,“但是,此事干系重大,牵扯到皇室藩王,又涉及兵部尚书。我等若要上奏,就必须同心同德,形成合力,方能声震朝野,令陛下无法忽视!”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明日早朝,老夫将为首,联名上奏,弹劾代王朱衡‘私开矿山,擅结边军,资敌叛国’三大罪状!请圣上彻查严办,以正国法,以安边境!诸位,可愿与老夫一同署名?”

“我等愿追随陈大人!”

“为国除害,万死不辞!”

十几名御史齐刷刷地站起,拱手行礼,声若洪钟。

而在京城一处不起眼的府邸深处,一名锦衣华服的中年男子,正悠闲地品着香茗。他听着手下的密报,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容。

“陈恪这把刀,果然够硬,也够蠢。”他喃喃自语。

此人,正是宁王朱权一脉的后人,当代宁王。同为太祖血脉,代王一系偏居北地,人丁单薄,而他宁王一系,却根深叶茂,在朝中颇有势力。他一直将同样有野心的朱衡视为心腹大患。

“告诉山西巡抚孙文岳,”宁王放下茶杯,眼中寒光一闪,“就说朝中风向已变,代王朱衡倒台在即。他若想自保,或是……分一杯羹,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让他找个由头,立刻查封大同府的所有矿场。记住,要快,要狠,莫给朱衡留下任何喘息之机。”

“是,王爷。”黑影一闪,消失在黑暗中。

宁王重新端起茶杯,吹了吹漂浮的茶叶,自得地笑了。

朱衡,你不是能耐吗?又是开矿,又是练兵,又是搅动草原风云。可你终究只是个远在边疆的藩王。在这京城,在这权力的中心,我要你死,你便活不成。

一张由朝堂言官、地方大员和宗室亲王共同编织的大网,正无声无息地,朝着大同府的朱衡,当头罩下。

山雨欲来风满楼。

喜欢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请大家收藏:()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