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 > 第164章 柳主事的算盘

《九边防务策》——这五个字,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让林远山烦乱的心绪瞬间沉静下来。他挥了挥手,屏退了周围还在争吵的下属,整个公房内顿时安静了许多。

他翻开册子,立刻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

这并非一份临渴掘井的应急之策,而是一份筹谋已久、数据详实的系统性报告。开篇并非空谈战略,而是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

“嘉靖三十年至今,大同镇共列装‘威远大将军’重炮一百二十门,其中,因炮管铸造瑕疵,五年内出现裂纹者,四十五门,占比三成七。操演之中,发生炸膛事故一十二起,致我朝炮手阵亡五十八人,重伤一百一十二人。此炮,名为‘威远’,实为‘威我’之器。”

“宣府镇库存三眼火铳八千支,经抽检,其中两千余支因保养不善、常年锈蚀,引火孔堵塞,已不堪使用。剩余六千支,十步之外,不能穿透双层牛皮甲。鞑靼骑兵,多披双甲,此铳临阵,与烧火棍无异。”

“蓟州镇每年上报军械损耗钱粮二十万两,然其中十之七八,皆为空耗。以弓弦为例,武库所存之牛筋弦,多以劣质麻筋替代,淋雨即软,遇寒则脆,战时十箭九废……”

一桩桩,一件件,全是数据。没有一句抱怨,没有一句空话,只是冰冷而精确的数字。这些数字,林远山过去只在下级的奏报中看到过模糊的影子,却从未有人像柳凝霜这样,将它们如此系统、如此尖锐地摆在台面上。

这已经不是在谈防务了,这简直是在揭开整个大明军备体系那块早已腐烂流脓的遮羞布!

林远山看得心惊肉跳,后背阵阵发凉。他知道,这些问题都存在,但他没想到,已经严重到了这个地步。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神色平静的女子,眼神中充满了复杂。

“凝霜,这些……这些数据,你是从何而来的?”

柳凝霜微微躬身,语气平淡:“回大人,职方清吏司之责,本就是‘掌天下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叙功、核过’。这些数据,皆来自各镇上报的武库月报、军械损耗清单、操演伤亡记录以及工部营造清吏司的铸炮存档。只不过,它们散落在数千卷文书之中,下官只是将它们找出来,算了一遍而已。”

说得轻巧,但林远山知道,这“算一遍”的工作量,以及背后所需要的洞察力和毅力,绝非常人可比。

他继续往下看。

在罗列完问题之后,柳凝霜的笔锋一转,开始提出解决方案。而方案的核心,直指一个所有人都极力回避,却又无法绕开的名字——代王朱衡。

“代王朱衡,于大同设工坊,所产之燧发枪,经臣派人暗中勘验,其激发之速,三倍于我朝鸟铳;有效射程,远及百步;雨雪之中,亦可击发。此乃利器。”

“据大同镇塘报,近半年来,鞑靼小股游骑袭扰二十七次,皆为装备此枪之巡边营所挫败。累计毙敌三百余,俘获一百二,而我军伤亡不过数十。此二十七战,护佑边民十余万,使其免遭掳掠。此乃实功。”

“故,臣以为,应对此次大同危局,上策非是抽调京营或他镇之兵,远水难救近火。而是应立刻下旨,命代王工坊全力生产,朝廷则以银钱、粮草、生铁、煤炭易之。以战养战,就地补给,方为上策。”

最后,报告的结尾,是一份详尽到令人发指的预算清单。

“燧发枪每支成本约七两白银,弹丸火药每百发成本约一两。若要装备大同镇三万步卒,需枪三万支,计银二十一万两。配发弹药五十万发,计银五万两。合计二十六万两。”

“另,代王工坊有新式火炮,名曰‘虎蹲’,重不过百斤,可由两人抬运,发射霰弹,五十步内可覆盖扇形区域,专克骑兵冲阵。此炮成本约五十两,若能配备五百门于大同城头及各处关隘,需银二万五千两。”

“总计,二十八万五千两白银。以此二十八万五千两,可换大同镇战力倍增,可救十万将士性命,可保北疆数年安稳。敢问户部诸公,这笔账,划算否?”

林远山看完,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感觉自己手里拿着的不是一份奏疏,而是一把出鞘的利剑。这份《九边防务策》,逻辑清晰,数据扎实,有破有立,直指核心。它不仅为兵部解了围,更是将皮球狠狠地踢给了户部,甚至将之前对朱衡的弹劾,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好,好一个‘这笔账,划算否’!”林远山忍不住击节赞叹,他看着柳凝霜,“凝霜,你可知,将这份东西呈上去,你会得罪多少人?”

柳凝霜的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大人,在其位,谋其政。在其司,尽其责。下官只知算账,不知人情。”

林远山沉默了片刻,随即站起身,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你不是一个人在算账。走,随我上殿!我倒要看看,当着这铁一般的事实,谁还敢说三道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请大家收藏:()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个时辰后,乾清宫再次开殿。

这一次,气氛比之前更加凝重。内阁、六部九卿皆已到齐。户部尚书已经准备好了一套哭穷的说辞,准备和兵部好好扯皮。

林远山手持《九边防务策》,昂首立于殿中,朗声说道:“陛下,臣已会同各司,草拟应对之策,请陛下御览。”

嘉靖皇帝示意太监接过奏疏。

然而,林远山却没有将奏疏递出,而是侧过身,对着身后一名青衣小官说道:“柳主事,你来为陛下和诸位大人,讲解此策。”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远山身后那个身影上。当他们看清那是一个女子时,整个大殿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一个女人?在乾清宫,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的面,讲解军国大策?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林尚书!你疯了不成!”户部尚书第一个跳了出来,指着柳凝霜,气得胡子都在发抖,“此乃朝堂重地,岂容一介女流在此饶舌!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是啊,林大人,此事万万不可!”

“请陛下治林远山失仪之罪!”

文官集团瞬间炸开了锅。他们可以容忍武将的粗鄙,但绝不能容忍一个女人站在这里,挑战他们千年以来形成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纲常伦理。

宁王朱宸濠的眼中也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化为一抹冷笑。他觉得林远山真是昏了头了,竟然想出这种昏招。这下好了,不用他出手,光是这满朝的唾沫星子,就能把林远山和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淹死。

然而,柳凝霜却对周围的斥责和鄙夷充耳不闻。她向前一步,从林远山手中接过那份奏疏,对着龙椅的方向,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

“臣,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柳凝霜,参见陛下。”

她的声音不大,却有一种独特的穿透力,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嘉靖皇帝眯起了眼睛,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个胆大包天的女子。他没有发怒,只是淡淡地问道:“你要讲什么?”

“回陛下,臣不讲兵法韬略,臣只为陛下,算一笔账。”

柳凝霜打开奏疏,清冷的声音在殿内回响。

她从大同镇的旧炮炸膛开始说起,每一组数据都像一记重锤,敲在户部尚书和那些主张“节流”的官员心上。当她说到五十多名炮手死于自己人的炮口之下时,殿内的武将们个个双拳紧握,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

紧接着,她话锋一转,开始阐述朱衡的燧发枪和“虎蹲炮”的优越性。她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去吹捧,而是用一场场小规模战斗的胜利,用一个个被解救的村庄,用那“护佑边民十余万”的赫赫实功,来证明这些新式武器的价值。

最后,她将那份二十八万五千两的预算,清清楚楚地报了出来。

“……二十八万五千两,看似靡费。但请问户部尚书,若大同镇失守,鞑靼铁骑长驱直入,劫掠山西、河北,朝廷需要花费多少银两去抚恤灾民,重建城池?若十万边军将士因军械不利而伤亡惨重,朝廷又要花费多少抚恤金,又要从何处再征召十万精兵?”

“一笔是二十八万五千两的投入,换来的是一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大胜。另一笔,是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两的损失,换来的是生灵涂炭,国本动摇。孰轻孰重,这笔账,我想在场的每一位大人,都算得清楚。”

她讲完,将奏疏高高举起,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之前还叫嚣着“成何体统”的官员们,此刻都哑口无言。柳凝霜的论述,如同一座无法撼动的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她没有跟他们谈纲常伦理,也没有谈男女之别,她只谈利弊,只谈数字,只谈现实。

而现实,往往是最有力量的。

宁王脸上的冷笑,早已僵住。他惊愕地发现,这个女人的出现,不仅没有让林远山陷入窘境,反而以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彻底扭转了局势。她用最简单、最直接的算术,将所有反对的声音都堵了回去。

良久,龙椅上传来嘉靖皇帝那不辨喜怒的声音。

他没有看那份奏疏,也没有看那些面红耳赤的官员,他的目光,一直锁定在柳凝霜的身上。

“柳卿,”他缓缓开口,“你一介女流,何知兵事?”

这个问题,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在了刚刚燃起希望的武将们心头。皇帝的质疑,比一百个言官的反对还要致命。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喜欢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请大家收藏:()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