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金刀赠常何
常何接到调令,
调任左屯卫翊府中郎將。
接到这道调令的时候,常何正驻守在西北原州,他是河南汴州人,大业年间风起云涌,也上了瓦岗,凭著驍勇善战,被李密授为上柱国、雷泽公。
后来在谷州被李逸劝降,仍被授上柱国、雷泽公,还授以清义府驃骑將军。
只不过当初谷州和秦琼九將归唐,九將还和李逸结义。
但入唐这几年,秦琼程咬金罗士信他们几个一直跟著秦王,击刘武周平王世充灭竇建德,早积功为国公。
而常何这几年则在东宫,先后隨刘弘基、宇文颖等出征,功劳却没多少,这几年官职也没怎么动过。
倒是这体重增长了许多,
四年前他刚降唐时,还不到二百斤,如今却已经胖了好几十斤。
说实话,
秦琼罗士信程咬金他们封国公了,常何挺为这些老兄弟们高兴的。
这几年,他本来也有机会的。
毕竟当初叔宝他们进了秦王府,他却是进了东宫。
而太子这几年掛帅领兵机会也不少,可偏偏每次太子掛帅,他每次满怀期待的跟著出兵,结果最后总是没能立功。
河北如此,河东不是如此,来原州还是如此。
常何出身普通,连寒门都算不上,只是平民小户,跟张亮出身差不多。
天下大乱,胆子很大的他主动上瓦岗,凭著勇猛敢战,给自己挣了个雷泽县公之爵,还给他死去的爹挣了个五品朝散大夫的追封。
他爹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一辈子,甚至都不曾拥有一块自己的田地,做了一辈子佃户。
年轻时,常何不甘心一辈子种地,更不甘心一辈子做佃户,忙忙碌碌一年,连肚子都填不饱。
地里收成大半要给地主缴租子,甚至每年还得给地主帮很多工。
一碰上点天灾,或是生病,那就得借债。
得向地主磕头求情,最后背上沉重的利息。
常何不甘心,
隋末大乱,看著种了一辈子地的父亲,最后饿死,还死守了一小袋种子不肯吃。
看著年幼的妹妹,被迫一斗小米就卖掉。
常何最终一狠心去投了流贼。
一晃十来年过去,
曾经那个瘦弱如竹竿般的佃户之子常何,如今是驃骑將军。
还刚刚升了正四品的中郎將,要调回长安了。
以前种地的时候,常何几乎没吃过饱饭,一天两顿稀的,农忙的时候,能有顿乾的。
吃惯了各种各样的野菜,就不曾见过细粮白面。
后来上了瓦岗,拿命搏杀,慢慢有了地位,白面蒸饼不再缺,甚至肉食也不缺了。
他块头也壮了起来,他本来个头也较高,身上有了肉就魁梧起来。
而这几年,
比较閒散,肉长的更多了,甚至长出了一身肥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