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唐诗宋词漫话 > 第207章 中秋抒怀

唐诗宋词漫话 第207章 中秋抒怀

作者:丙叔佩史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20 15:48:09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中秋节,古老佳节,八月十五夜,月满团圆时。古往今来,赏月、品饼、玩灯谜,寓意家国平安,岁月静好。今夕何夕,明月共赏,月饼甜蜜,家人相伴,天涯海内,同享温情,文化承继,心系千里,共绘华夏梦——

《中秋抒怀》

@莫春炳(微信位置可查询莫大哥)

写于甲辰年中秋佳节

玄鸟依稀别梦时,

雁阵行空过高枝。

稻花飘香黄金甲,

西风醉美红叶诗。

奎璧双星朝天阙,

婵娟独秀登瑶池。

一缕乡愁何处寄,

四海明月盼归期。

……

赏析

《中秋抒怀》,一首由莫春炳先生在甲辰年中秋节所着的优美诗篇,字里行间流淌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与深邃的情感表达,恰似一幅描绘秋日景象与思乡情怀的水墨画。

在这首诗意盎然的篇章中,"玄鸟依稀别梦时,雁阵行空过高枝"无疑是最触动人心的开头。细品之下,仿佛可以看见秋日黄昏之际,一群群燕子振翅南翔,它们穿梭于青翠的树林之间,偶尔掠过高耸的树梢,织就一幅壮丽的生态画卷。燕子的离开,不仅是自然规律的展现,更寓意着离别,一种季节变换带来的淡淡忧伤。"依稀别梦时",四字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那是对过往时光的回味,对旧日温馨场景的模糊记忆,恍惚间似乎还能听见燕子的呢喃,却已是遥不可及。

古人常以鸟的迁徙寄托情感,特别是离别的情绪。在这首诗中,燕子的南迁就如同诗人在外漂泊的心灵写照,代表着远离故乡、远离亲友的孤独与思念。诗人通过如此细腻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界的现象中,让读者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也不自觉地感受到了那种深深植根于心灵深处的乡愁。

不仅如此,这种离别之意并不局限于对物理距离的描述,更是对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依稀别梦时"亦指向那些已经淡去的记忆,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如今只能在梦中追寻。这种情感超越了地理界限,触及所有经历过分离与重逢的人们的共鸣,使得诗句的情感深度得以升华。

进入金黄的秋日田野,一幅丰收的画卷徐徐展开——"稻花飘香黄金甲,西风醉美红叶诗",这句诗以丰富的色彩与细腻的情愫,勾勒出了秋天最为绚烂的一幕。金色的稻穗,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摆动,仿佛披上了一层流动的黄金盔甲,闪耀着耀眼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芳香,那是大自然赐予的甘美礼物,唤醒了人们对生活的无限感激与喜悦。

而在此背景之下,一抹抹红叶点缀其间,宛如诗篇中的点睛之笔。枫叶或是柿树的叶片,经秋风染成鲜艳的红色,它们与金黄的稻田相互映衬,形成鲜明对比,犹如画家精心调配的色彩,构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画卷。每当西风吹过,红叶轻舞,仿佛吟诵着秋天的赞歌,每一片落叶都载满了故事,讲述着岁月的温柔与变迁。

这一景象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种感官的全方位享受。稻香与红叶的组合,带来了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满足,将秋天独有的美感推向极致。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更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深热爱与赞美。在他眼中,秋天不只是收获的季节,更是充满生命力与艺术美的世界,值得用心去感悟与珍藏。

随着夜幕低垂,诗人引领我们的目光转向星空深处——“奎璧双星朝天阙,婵娟独秀登瑶池”,这几句诗歌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梦幻境界。奎璧双星,在中国古老的天文传说中被视为吉祥之星,预示着人间的繁荣与安宁。它们高悬苍穹,向天宫之门致敬,星光闪烁间透露出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似乎在默默守护着世间万物,为大地带来祥瑞与和谐。

与此同时,“婵娟”一词,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月亮的雅称,她此时独自傲立于广袤夜空,散发着柔和而又清冷的光辉。不同于尘世的喧嚣繁华,月亮在这里被赋予了仙子般的气质,悄然降临至传说中的瑶池仙境。瑶池,这个出自古代神话的地方,被认为是神仙居住之所,四周环绕着云雾缭绕、仙气氤氲,令人心生向往。诗人以此来形容月亮,无疑是对月亮无瑕之美的一种极致赞美,同时也为整首诗增添了几许神秘与浪漫的色彩。

通过这样一番描绘,我们可以想象到,在这样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天上星辰与人间月色交织成一幅绝美的画面。诗人借由“奎璧双星”的寓意与“婵娟登瑶池”的想象,传达出对理想世界、完美社会的憧憬。这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间太平盛世的深深期望,以及对团圆美满、天下大同的理想图景的不懈追求。在诗人看来,每一个人都能从这片璀璨的夜空中寻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无论是遥望远方的亲人,还是正在经历挑战的朋友,都能在这一刻感到彼此的心灵相连,共同沐浴在和平与爱的光环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唐诗宋词漫话请大家收藏:()唐诗宋词漫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月光如水,洒满大地,中秋之夜的诗意渐渐浓郁。“一缕乡愁何处寄,四海明月盼归期”,这几句深情的文字,如同深夜中最柔软的呢喃,轻轻地敲打着每一位游子的心房。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无论身在何方,那一缕缕难以割舍的乡愁便如轻盈的烟雾般萦绕心头,找寻着可以安放的角落。那遥远的家乡,那熟悉的炊烟袅袅升起的小村庄,亦或是街巷里嬉戏玩耍的孩童笑声,都在这缕缕乡愁中被一一唤醒,成为了心底最温柔的牵绊。

诗人选择以“四海明月”作为意象,寓意深远。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高楼,还是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无论我们踏足何地,举目所见的是同样的皓月当空,同一轮圆月照亮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人们的脸庞。它既是连接每一个异乡人的纽带,也是承载着每个人对家乡深深眷恋的见证者。在这一刻,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被这份真挚的情感紧密相连,不分国度,不问东西,唯有心中的那份温暖与期待,如同潮汐一般涌动。

“盼归期”三字道尽了游子的心声,每一次眺望天空,每一回思绪翻飞,都藏着对回归故土的热切盼望。那份对亲人的挂念,对童年纯真的回忆,甚至是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怀旧,都汇聚成了“盼归”的强烈愿望。明月之下,无数颗心紧紧相扣,即使山川阻隔,也无法阻挡灵魂之间的亲近与呼唤。于是,我们看到,在每个中秋之夜,无论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人们都会停下脚步,抬头凝视那轮明亮的圆月,默默地许下一个又一个心愿,希望有一天能在团圆的歌声中,重新踏上那条通往家乡的路。

整体来看,《中秋抒怀》既描写了秋日的景色之美,又融入了深厚的情感表达,充分展示了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所承载的团圆、思乡主题,读来令人感慨万千。诗中既有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间情感的细腻刻画,可谓意境悠远,韵味无穷。

……

喜欢唐诗宋词漫话请大家收藏:()唐诗宋词漫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