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唐时明月宋时关 > 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军压城城欲摧

翌日,薄雾尚未散尽,汴京城外的地平线上已涌出层层铁浪。

三十万吴军列阵而来,旌旗如海,甲胄映日,马蹄踏起的尘沙遮天蔽日。里三层外三层,壕沟、拒马、连营绵亘数十里,把偌大的汴京围得水泄不通。

外城四门紧闭,吊桥高悬;城内烽烟未起,却已是风声鹤唳,仿佛被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感。

外者不得入,内者不得出,唯余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悬于城头,须待血与火判定胜负。

此役吴军兵势空前,而宋室勤王之师早已踌躇不前,京畿左右再无援军可期,苏宸自然握紧了天下咽喉。他把三十万大军分为四路,各攻一门。

北城外,由潘美挂帅,麾下三万重甲步骑,强弓劲弩俱列;

西城外,潘仁彻督战,擅水攻火攻,已暗引汴河支流,预备灌壕;

南城外,林仁肇统领舟桥、冲车,专备云梯百尺,欲夺外城瓮城;

东城外,则由曹彬以降将新附之锐,号六万“归义军”,先声夺人,专事招降纳叛。

除此之外,苏宸更拨沈虎子三万轻骑,沿黄河北岸疾趋滑州——若辽人趁虚南下,便以铁骑遮其锋,使胡马不得饮马汴梁。

至于太史昭、荆泓、边展玉、李塞冬、柴嵩云、马东临、马战超、伍彦柔、靳晖、潘惟正等十数名青壮将领,俱是苏宸数年来亲手拔擢于行伍、磨砺于沙场之新锐。

他们或掌一军,或领一翼,分隶四大元帅麾下,皆为得力裨将、指挥使,这几年也经历了许多大战锻炼,成长速度非常快。

巡营的号角声已远,中军大帐前的旗纛却仍猎猎作响。苏宸交代完最后一道军令,揉了揉酸胀的眉心,天色已经接近黄昏,晚霞像一轴金红色的绸缎,自天边缓缓铺到营门前。

苏宸卸了重甲,只穿月白战袍,袖口还残留一点墨渍,走出帅帐,派人召来三位姑娘,要带她们溜达一下散散心。

孟羽彤仍是一身淡青儒衫,玉簪束发,眉目如画,洒脱飘逸。

彭菁菁也是男子装束,腰悬短剑,身材高挑,肤白貌美,夕阳把她的笑映得格外鲜亮。

永庆公主襦裙淡雅,碧绫披帛,有倾城之姿,低头时耳坠轻晃,像一泓春水被风惊动。

这三女之中,两个是苏宸的娇妻,一位属于未婚妻,所以,都是很亲近的关系。

只是永庆跟苏宸只是口头的协议婚约,还没有那么多感情,至少苏宸对永庆并不算了解,但永庆却依旧喜欢了苏宸多年,从小就背诵他是诗文,看他的侠义,听到他诸多传奇经历,属于梦中的男神。

所以,永庆跟在苏宸的身边,一直有种恍如做梦之感。

四人沿营外缓坡而上,远处那座天下第一雄城在暮色里渐渐亮起万点灯火,宛如银河倾落人间。彭菁菁忍不住勒马惊叹:“那就是汴京?比画上还要壮阔!从小到大,我都没有去过,听说很繁华,比金陵、杭州都繁华。”

她自幼长在金陵,见惯秦淮烟雨、玄武垂柳,却从未踏足这座北方的心脏。此刻极目远眺,只见外城郭如巨龙盘亘,城头垛口密集如鳞;内城楼台层叠,飞檐刺破晚霞;汴河、蔡河似两条银带穿城而过,千帆隐现,灯火流动。

孟羽彤、永庆都在汴京生活过,所以,倒是对汴京有一些了解。

孟羽彤轻挽缰绳,含笑道:“菁菁莫被表象迷了眼。汴京之大,一日走不遍;可若论精致婉转,终究不如江南。金陵有钟山晚照、乌衣夕照,杭州有西子潋滟、断桥残雪,这是北地少有的。”

她语气虽淡,却也掩不住一丝故地重游的怅惘。当年她以男装行走汴梁,操控间谍,在樊楼醉酒,如今旧地仍在,人事却已天翻地覆。

永庆落后半步,悄悄抬眼去望苏宸的侧脸——那道被夕阳镀亮的轮廓,与她在深宫里描摹过千万遍的“苏郎”渐渐重合。她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缰绳,心里像揣了一头小鹿:原来真的有一天,可以与他并肩看同一片暮色。

“我……从未去过江南。”她的声音轻得像风,“只在诗里读过‘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还有‘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也很想去那里看看,是否像和诗词里写的那样美。”

话音落下,她悄悄抬眼,视线掠过苏宸的侧脸,又慌忙垂下。那一点少女心思,被残阳照得透明。

孟羽彤没有接话,因为她是蜀国的公主,蜀国灭国,家破人亡,就是因为永庆的父亲关系。

尽管这不怨永庆,也跟她没什么关系,但是毕竟两者还是有因果联系的,孟羽彤因为永庆父亲而导致灭国,跟家人生离死别,孟羽彤也设计对付了赵匡胤兄弟和赵德昭,加速他们之间决裂。

所以,这份因果还是很大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现在孟羽彤跟永庆都会是苏宸的女人,以后也会朝夕相处,与仇人之女要共侍一夫,命运何其促狭。

“等你与苏郎完婚,我们便下江南。三月的苏堤柳、六月的秦淮水、九月的钱塘潮,一处也落不下你。那时我做东,咱们泛舟听歌,醉里看花。”

她说得轻巧,实则把每个人都安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如今的彭菁菁倒是成熟许多,也不嫉妒多一个女人嫁给苏宸,因为苏宸太厉害了,注定不是她一个女人能驾驭的,未来做了帝王,彭菁菁只是贵妃娘娘之一,连皇后也难争。

彭菁菁觉得现在赵家兄妹对苏宸的帮助很大,劝降了十万宋军归降,日后苏宸要在中原立足,还需要大宋旧臣支持,如果有赵德昭、永庆的关系,可以更好被大宋百姓和臣子们接受,因此,会多照顾一下永庆。往后宫墙深远,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于是,她的话像一条柔软的绸带,把隐隐绷紧的气氛轻轻缠住。

永庆低下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缰绳,耳尖却悄悄红了。

苏宸抬眼,见远处汴京的灯火一点点亮起,像银河坠入人间。

他忽地伸手,一左一右握住彭菁菁与永庆的缰绳,朗声道:“走吧,明日便要攻城了,等这里的大事一了,以后我们也不用整日打仗了。”

三女心中都有一些向往,她们也不愿意这样生活在军旅之中,时刻绷紧着神经,还是期待相夫教子、岁月静好的和平日子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