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 > 第229章 自然与科学

张宅书房的三盏陶豆灯结出烛花。

张勤从博古架顶层抱下紫檀木座的地球仪,底座落地时发出沉闷的声。

陶土烧制的球体在昏黄光线下泛着釉光,上面用黛青颜料勾勒出蜿蜒的线条。

周小虎踮脚凑近,手指刚触到木轴就了一声:这轴会转!

他小心地转动檀木手柄,球体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韩芸突然扑到球前,鼻尖几乎贴上陶面:找着长安了!

她的指尖点着一处朱砂标记,瞧,这红点比米粒还小。

慢些转。张勤伸手稳住晃动的球体。

这陶胎烧了七次才成,摔不得。

他引孩子们看球面的凹凸,凸处是山,凹处是海。

韩其用指腹摩挲岭南位置:这儿滑溜溜的,像抹了油。

烛火跃动时,球面上的渤海湾泛起粼粼光斑。

周小虎突然发现球体是斜的:咋歪着脖子转?

张勤取过烛台靠近底座:地轴本就是斜的。你看,如今北边正对烛火......

他慢慢转动球体,等转到这个角度,南边就离火近了。

韩芸伸手在球顶比划:这儿好冷吧?

她呵出的白气在陶面上凝成薄雾。

里屋忽然传来杏儿的啼哭,原来尿布湿了。

苏怡抱着孩子出来时,见地球仪在烛光中缓缓旋转,忍不住轻笑:这陶球倒比以前我爹书房中的沙盘还精巧。

张勤执铜烛台更凑近地球仪,火光在陶土球面投下晃动的影子。

看这处,他指尖轻点长安位置的朱砂标记。

此刻西时已过,城楼开始敲暮鼓。

周小虎凑到球体前,疏勒在哪儿?

张勤缓缓转动檀木轴,烛光掠过葱岭的刻痕:在这儿。你看,仿佛日头还照在这片山脊上。

韩芸伸手摸西域位置的凹凸:这山刻得真细,连山沟都划出来了。

仔细看光影。张勤将烛台稍侧,球面明暗交界线缓缓移动。

等烛光照到疏勒城时...他继续转动地球仪,烛光渐次掠过波斯湾。

东海已现鱼肚白。韩其突然发现球背完全陷入黑暗:这儿永远照不到光?

烛光恰转到球体背面,杏儿突然止哭,睁大眼睛盯着转动的影子。

张勤取水盂放在球体东侧:这是东海。

又拈起一粒粟米搁在西域位置,看,当烛光转到这儿时,水盂正好在暗处。

韩芸突然指着球顶:这儿好亮!

烛火正照在北极位置,陶土反光刺眼。

周小虎伸手去挡光,影子投在球面,恰似云遮日光。

韩其踮脚指向地球仪顶端:这儿白茫茫的,终年冰封?

张勤转身从冰鉴镊出块碎冰,地按在陶球北极点。

冰碴顺着刻痕滑落,在紫檀底座上化成一滩水渍。

漠北十二月,呵气成冰。他朝冰面哈出白雾,又引韩其手指摸向岭南位置,这儿冬日还能摘柑橘。

孩子指尖触到温润陶面,惊讶地缩回手:真的!这边是暖的!

韩芸凑近球体,手掌整个包住秦岭区域:这些疙瘩是山?

她指甲抠着凹凸刻痕,比娘亲的绣绷还糙。

张勤执她食指沿山脉走向轻抚:北麓种麦,南麓植稻——

忽从笔山抽支狼毫,用笔杆横压山脊,山挡寒风,南坡便暖三分。

周小虎突然把烛台凑近球面,热浪烤得陶土发烫。

张勤急挡,你当烤胡饼呢?

取过铜尺横在山脉南北。

北坡收一季麦,南坡收两季稻。尺影投在墙上,恰似山影分界。

苏怡抱着孩子给几位添茶。

见地球仪上冰水交融,笑指北极点:这倒像郎君去年在终南山见的冰瀑。

韩芸忙问:冰瀑可甜?

张勤趁机取糖霜撒在球面:漠北冰层,千年不化。

他又拨亮灯芯,对韩其招手:执稳烛台,莫晃动。

少年双手捧住铜烛台,火光在球面沿海刻线上投下跳跃的光斑。

看仔细了。张勤缓缓转动地球仪,陶土球体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当烛光掠过扬州海岸线时,他抓了把香炉里的柏叶灰,从尺高撒下。

灰烬在热浪中打着旋儿,大部分飘向刻着田畴的陆地方向。

白昼陆热生风。张勤用竹签指向灰迹。

炊烟向田野飘,便是此理。继续转动球体,待烛光移到海岛背面阴影处,又撒出第二把灰。

这次灰烬悠悠沉向刻着波浪的海域。

入夜海暖引风,渔家称回南风

周小虎突然拍膝:难怪水师巡海要候潮!去岁见楼船张帆,专等向岸风才起锚。

韩芸好奇地伸手试风,烛火烤得她缩回指尖:夜里掌灯行船,岂不喝逆风?

吃饱喝足后的杏儿恰见第三把灰撒下,灰粒在烛影中如萤飞舞。

她睁大眼睛盯着飘散的灰烬。

张勤借机转动球体:你瞧,这风随日头转,与杏儿啼笑一般有定时。

喜欢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请大家收藏:()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