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太平洋底来的人 > 《太平洋底来的人》(271-280集)

第271集:“爱拆家”的海獭

“苏青!你昨天刚修好的水下机器人,怎么又散架了?”林小满举着一堆零件冲进实验室,齿轮、导线、螺旋桨散落一地,最显眼的是零件上沾着的几撮银灰色毛发——不用想,又是观测站的“拆家小能手”海獭“银狐”干的。

苏青刚把“水母振动预测仪”校准完,一看地上的零件,瞬间炸毛:“这是我熬了两个通宵才拼好的‘深海采样机器人’!上周它拆我工具箱,上上周拆小满的声波翻译器,这次居然敢拆机器人!”

两人循着水迹追到海边的红树林,果然看见银狐正趴在一块礁石上,用爪子抱着机器人的电路板,嘴里叼着一根导线,旁边还围着三只小海獭,正用爪子抢着玩螺旋桨,活像一群拆了玩具车的熊孩子。

“银狐!你又拆我的机器!”苏青叉着腰,银狐抬头看了她一眼,不仅不慌,还用爪子把电路板推到小海獭面前,像是在“教它们怎么玩”。林小满赶紧凑过去,指尖碰了碰银狐的爪子,耳麦里传来它理直气壮的声音:“你的机器‘不好玩’,拆开看看里面有什么,说不定能做‘小玩具’!”

原来,银狐最近觉得“无聊”,看见什么都想拆——它拆工具箱,是觉得扳手能当“小鱼叉”;拆声波翻译器,是觉得耳麦能当“小帽子”;这次拆机器人,是觉得电路板上的灯一闪一闪的,像海里的荧光藻,想拆下来给小海獭当“夜灯”。

“拆机器不能当玩具!你看,机器人坏了,我们就不能去深海采样本,以后就没有小鱼干给你们吃了!”林小满假装严肃,银狐歪着脑袋想了想,突然叼起电路板,往苏青面前送,还用爪子拍了拍她的手,像是在说“我帮你装回去”。

接下来的画面让两人哭笑不得:银狐用爪子抱着零件,小海獭们帮忙递螺丝,可越装越乱——螺旋桨装反了,导线缠成了一团,最后居然把机器人的外壳装成了“敞篷版”。苏青看着这堆“半成品”,叹了口气,干脆拉着银狐一起修:“看好了,这个齿轮要装在这里,导线要接红色的接口,不能乱碰!”

银狐居然学得很快,跟着苏青的手势,用爪子小心翼翼地递螺丝、扶零件,虽然偶尔还是会把导线碰掉,但总算没再拆。修好机器人后,苏青特意在机器人外壳上钻了几个小孔,装了几个会闪的小灯:“以后这机器人给你当‘玩具’,但只能看,不能拆,好不好?”银狐立刻点头,用脑袋蹭了蹭苏青的手,还叼来一条小鱼干,放在她的脚边——算是“谢礼”。

从此,妙探组的实验室多了个“监工”——银狐每天都会趴在窗边,看着苏青做实验,只要苏青拿出新机器,它就会凑过去闻闻,再也不拆了;偶尔苏青修机器时,它还会帮忙递工具,活像个“合格的小助手”。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原来‘拆家’不是调皮,是对世界的好奇——只要耐心引导,再调皮的小生命,也能变成最靠谱的伙伴。”

第272集:“会跳舞”的虾

“小满!快来看!我的‘深海生物探测器’捕捉到奇怪的声波!”苏青的声音从实验室传来,林小满跑过去一看,屏幕上显示着一串起伏的声波,频率欢快,像是在“唱歌”。

两人跟着探测器的信号,来到一处深海热泉口——这里生活着一群红色的“磷虾”,可奇怪的是,它们没有在觅食,而是排成整齐的队伍,跟着热泉口的气泡节奏,一起一伏,像是在“跳舞”:有的虾举起钳子,跟着气泡“打节拍”;有的虾互相碰触角,像是在“伴舞”;最中间的几只大虾,居然还会旋转身体,活像一群专业的舞者。

“它们在跳什么舞?”林小满潜到热泉口旁,耳麦里传来磷虾们欢快的声音:“今天是‘热泉节’!每年这时候,热泉会喷得最高,我们要跳舞庆祝,才能有更多的食物!”

原来,这群磷虾每年都会在热泉口喷得最旺盛的时候,跳“热泉舞”——它们觉得,跳舞能“讨好”热泉,让热泉喷出更多的浮游生物,这样它们就能吃饱肚子。林小满把这个发现告诉苏青,后者立刻拿出“生物行为分析仪”,对着磷虾们扫描:“不对,不是讨好热泉,是热泉喷得高时,海水的流动会带动浮游生物聚集,它们跳舞是为了把浮游生物圈在一起,方便捕食!”

为了验证,苏青用探测器模拟热泉的气泡节奏,果然,磷虾们跟着节奏跳得更欢了,而周围的浮游生物,真的被它们的舞步圈成了一团,磷虾们趁机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林小满看着好笑,也跟着磷虾们的节奏,在水里摆了摆手臂,耳麦里立刻传来磷虾们的欢呼:“一起跳!一起跳!这样食物更多!”

可没过多久,热泉口的气泡突然变少了,磷虾们的舞步也慢了下来,显得很失落。“怎么办?热泉不喷了,它们是不是跳不了舞了?”林小满着急地问,苏青灵机一动,拿出随身携带的“声波播放器”,播放刚才捕捉到的欢快声波——磷虾们听见后,立刻又跳了起来,虽然没有热泉的气泡,但跟着声波的节奏,还是把浮游生物圈在了一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青趁机记录下磷虾的“舞蹈规律”:它们的舞步能根据声波和水流的节奏调整,每跳一次,就能圈出一片浮游生物,捕食效率比平时高50%。“这哪里是跳舞,是最聪明的‘捕食策略’!”苏青兴奋地在笔记本上画图,林小满则跟着磷虾们跳了半天,上岸时腿都软了:“没想到跳虾舞这么累,比陪鲸鱼宝宝玩还累!”

当天晚上,妙探组的观测站里,播放着磷虾们的“跳舞声波”,屏幕上是它们欢快的舞步。沈星看着画面,笑着说:“太平洋底的每一种‘舞蹈’,都是生存的智慧——磷虾用舞步圈住食物,也圈住了属于它们的快乐,这才是最动人的‘海洋之歌’。”

第273集:“怕疼”的珊瑚

“不好了!彩虹礁的珊瑚又‘装死’了!这次比上次还严重,好多珊瑚都变白了!”渔民的电话让妙探组立刻出发——彩虹礁就是第251集珊瑚给棱皮龟过生日的地方,平时生机勃勃,可现在,一半的珊瑚都失去了颜色,像一片片枯萎的树枝。

“是不是海水污染了?”苏青测了测海水,水质正常;“是不是温度太高了?”沈星看了看温度计,也没问题。林小满潜到珊瑚礁旁,指尖碰了碰一丛变白的鹿角珊瑚,耳麦里传来它虚弱的声音:“疼……好疼……不能碰……”

“哪里疼?是不是有人伤害你们了?”林小满着急地问,珊瑚的声音带着委屈:“是‘小刀子’划的……好多‘小刀子’落在身上,疼得我们不敢呼吸,只能变白躲起来。”

林小满顺着珊瑚指的方向一看,远处的海面上飘来一群“塑料袋”——不是普通的塑料袋,是渔民丢弃的“塑料渔网碎片”,边缘锋利,像一把把小刀子,被海浪冲到珊瑚礁上,划破了珊瑚的表皮,让它们疼得“装死”变白。

“快把碎片捡起来!”沈星立刻组织渔民和妙探组一起清理,苏青还特意做了个“塑料收集网”,把海面上的碎片都捞了上来。可珊瑚们还是没恢复颜色,林小满趴在珊瑚礁旁,耐心地安慰:“碎片都捡走了,不疼了,你们快变回来好不好?”

珊瑚们犹豫了半天,终于有一丛鹿角珊瑚慢慢恢复了粉色,接着,脑珊瑚、石珊瑚也跟着变了颜色,最后,整个彩虹礁又恢复了往日的鲜艳。一只脑珊瑚用触手碰了碰林小满的手,耳麦里传来它的声音:“以后别让‘小刀子’再来了,我们怕疼。”

苏青看着珊瑚礁,突然有了个主意:她用3D打印了一批“珊瑚保护罩”——透明的塑料罩,边缘圆润,罩在珊瑚礁上,既能挡住塑料碎片,又不影响珊瑚吸收阳光和海水。她把保护罩安装在彩虹礁周围,珊瑚们立刻用触手碰了碰保护罩,耳麦里传来它们的欢呼:“安全了!不疼了!”

为了感谢妙探组,珊瑚们还特意在晚上集体发光,排成了一个大大的“心”形,把整个彩虹礁照得像一片蓝色的星空。林小满看着这一幕,笑着说:“原来珊瑚也怕疼,也需要保护——以后我们要好好守护它们,不让‘小刀子’再伤害它们。”

沈星在日志里写道:“珊瑚不是没有生命的石头,它们有感觉,会疼,会害怕,也会开心——太平洋底的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对待,因为它们共同组成了这片海的美好。”

第274集:“会偷菜”的海鸥

“嘎嘎!你给我站住!那是我种的生菜!”林小满拿着菜篮子,在观测站的小院子里追着一只海鸥跑——正是第259集当“纪录片主演”的嘎嘎,它嘴里叼着一片生菜叶,翅膀扑棱着,还不忘回头对着林小满“嘎嘎”叫,像是在“挑衅”。

自从嘎嘎成了“海洋明星”,就越来越“嚣张”——不仅每天要吃无限量的小鱼干,还盯上了林小满在院子里种的“小菜园”。刚开始只是偷几片生菜叶,后来变本加厉,居然把林小满种的小番茄也啄了几个洞,连苏青种的薄荷都没放过。

“你怎么回事?小鱼干不够吃吗?为什么要偷菜?”林小满终于追上嘎嘎,捏住它的翅膀,看着它嘴里的生菜叶,又气又笑。嘎嘎委屈地把生菜叶吐出来,用脑袋蹭了蹭林小满的手,耳麦里传来它的声音:“小鱼干好吃,可生菜叶也好吃,甜甜的,比小鱼干脆!”

原来,嘎嘎最近吃腻了小鱼干,看见林小满种的蔬菜绿油油的,就想“换口味”——它觉得生菜叶脆,番茄甜,薄荷清凉,比天天吃的小鱼干有意思多了。林小满哭笑不得,只好和嘎嘎“谈判”:“可以给你吃蔬菜,但不能偷,要跟我说,我摘给你吃,好不好?”嘎嘎立刻点头,还用翅膀拍了拍林小满的手,像是在“保证”。

可第二天早上,林小满发现,她种的黄瓜还是少了一根——嘎嘎居然趁她没醒,偷偷啄了一根小黄瓜,躲在桅杆上吃,黄瓜皮掉了一地。“嘎嘎!你又偷菜!不是说好了要跟我说吗?”林小满叉着腰,嘎嘎赶紧把黄瓜藏在翅膀下,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在“认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青看着好笑,给林小满出了个主意:“你在菜园旁边围个小栅栏,再挂个小牌子,写‘嘎嘎专用蔬菜区’,把它能吃的蔬菜种在里面,它就不会偷了。”林小满照着做了,在栅栏里种了生菜、番茄、黄瓜,还挂了个牌子,上面画着一只海鸥,写着“嘎嘎的小菜园”。

嘎嘎果然不偷菜了,每天都会站在栅栏旁,等着林小满摘蔬菜给它吃;偶尔林小满忘了,它还会用翅膀拍一拍牌子,提醒她“该喂我了”。有一次,林小满种的番茄熟了,摘了一个给嘎嘎,它居然叼着番茄,飞到银狐面前,分给它一半——看来是学会了“分享”。

从此,观测站的小院子里,多了个“和谐的画面”——林小满在菜园里浇水,嘎嘎站在栅栏旁,等着吃蔬菜;银狐趴在旁边,偶尔也会蹭点番茄吃;苏青则坐在门口,看着它们,笑着记录实验数据。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原来‘偷菜’不是调皮,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当你愿意给它一片专属的小天地,它就会变成最听话的小伙伴。”

第275集:“会认人的”海龟

妙探组最近在跟踪一只老年绿海龟“老绿”——它已经100多岁了,每年都会来观测站附近的沙滩产卵。可今年,老绿却迟迟不肯上岸,每天都在海面上徘徊,像是在“等什么人”。

“是不是沙滩上有人,它害怕了?”苏青用望远镜观察,沙滩上没有游客,很安静;“是不是海水温度不对?”沈星测了水温,和往年一样。林小满潜到海里,靠近老绿,耳麦里传来它虚弱的声音:“我等‘小丫头’……她每年都会来接我,今年怎么没来?”

“小丫头是谁?”林小满疑惑,老绿的声音带着回忆:“就是那个扎着马尾辫,给我喂海带的小丫头,每年我来产卵,她都会来陪我……”林小满突然想起,十年前,有个叫“阿妹”的小女孩,经常来沙滩上喂老绿海带,后来跟着父母搬去了城里,就再也没回来过。

“阿妹姐姐搬去城里了,不能来陪你了,我陪你好不好?我也给你喂海带。”林小满轻声说,老绿犹豫了半天,终于点了点头,跟着林小满往沙滩上游。可刚到沙滩边,它又停住了,看着沙滩,像是在“怀念”。

苏青看着老绿,突然有了个主意:“我们给阿妹打个电话,让她跟老绿说句话,说不定它就肯上岸了。”林小满立刻联系上阿妹,阿妹听说老绿在等她,激动地对着电话喊:“老绿!我是阿妹!你别怕,小满姐姐会陪你产卵,我明年就回去看你!”

神奇的是,当老绿听见电话里阿妹的声音,居然慢慢爬上岸,在沙滩上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开始挖洞产卵。林小满和苏青在旁边守着,老绿产卵时,还时不时抬头看看林小满,像是在说“谢谢你陪我”。

产卵结束后,老绿并没有立刻回到海里,而是爬到林小满身边,用脑袋蹭了蹭她的手,耳麦里传来它的声音:“明年……阿妹会回来吗?”“会的,她说了,明年一定回来陪你。”林小满点头,老绿这才慢慢爬回海里,还时不时回头看看沙滩——像是在“约定”。

苏青把老绿产卵的过程拍了下来,发给了阿妹,阿妹回了一张照片——照片里,她手里拿着海带,笑得很开心,旁边写着“老绿,明年见”。林小满把照片打印出来,贴在沙滩边的牌子上,旁边写着“老绿的约定:每年夏天,这里等你”。

从此,每年夏天,妙探组都会在沙滩上等着老绿,给它喂海带,陪它产卵;阿妹也遵守约定,每年都会回来,和老绿一起在沙滩上晒太阳。沈星在日志里写道:“100岁的海龟,记得十年前的约定,记得那个喂它海带的小丫头——原来生命中最珍贵的,不是时间的长短,是那些被记住的温暖和约定。”

第276集:“会治病”的海藻

“这海藻也太神奇了!居然真的不疼了!”苏青摸着肚子,刚才的冷汗全消了,甚至能坐起来翻实验笔记。林小满蹲在旁边,手里还攥着几片没煮的绿海藻,耳麦里传来海藻慢悠悠的声音:“别大惊小怪,我们可是‘海底小药箱’,治个肚子疼算什么!”

苏青立刻来了精神,抓过海藻就往实验室跑,连鞋都差点踩反。她把海藻切成碎末,放进“成分分析仪”里,屏幕上的曲线飞快跳动,没一会儿就跳出一串数据——这种绿海藻(她临时命名为“疗愈藻”)含有一种罕见的“海洋抗菌肽”,不仅能精准杀死肠胃里的有害菌,还不会伤害有益菌,比市面上的益生菌药片温和十倍;更妙的是,藻体里的黏多糖能保护胃黏膜,刚好对应苏青熬夜受凉导致的胃黏膜轻微损伤。

“这简直是天然肠胃药!”苏青兴奋地拍桌子,转头就想再煮点海藻汤验证,却被林小满拦住:“先别急!海藻说‘不能多吃,每天一片就够,吃多了会胀气’!”果然,刚才帮苏青摘海藻时,耳麦里就反复传来提醒,只是当时着急没细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为了保险,苏青找了三个最近闹肚子的渔民做“实验”——每人每天喝一小碗疗愈藻汤,连续喝三天。第一天,渔民们就说肚子不疼了;第三天,腹泻完全停止,连平时的便秘都好了。有个老渔民笑着说:“这汤比我家老婆子熬的姜汤管用,还没怪味儿!”

可没过几天,林小满发现礁石上的疗鱼藻少了一半——附近的渔民听说海藻能治病,都偷偷来摘,有的甚至连根拔起。“你们不能这样摘!拔了根,海藻就长不出来了!”林小满赶紧拦着,耳麦里传来疗愈藻委屈的声音:“疼……它们拔我的根,好疼……以后不能帮大家治病了……”

苏青立刻想了个办法:她在礁石旁立了个牌子,写着“疗愈藻采摘须知:只摘叶片,不碰根部,每人每天限摘3片”;还和林小满一起,用海藻的孢子培育了一批幼苗,种在附近的浅滩上,专门供渔民采摘。为了方便管理,她们甚至在幼苗区围了圈绳子,挂了个小盒子——渔民们摘完海藻,会主动放几颗小鱼干在盒子里,说是“给海藻的谢礼”。

现在,观测站的实验室里多了个“海藻药箱”——苏青把晒干的疗愈藻磨成粉,装在小袋子里,谁闹肚子就给一袋,用温水冲开就能喝。林小满则每天都去礁石旁看看,和疗愈藻“聊聊天”,听它们说今天又帮了谁治病。有一次,疗愈藻还特意让林小满带话:“告诉那个戴眼镜的丫头,下次熬汤别煮太久,不然我的‘力气’(抗菌成分)就跑了!”

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药’,藏在每一株海藻、每一颗珊瑚里——它们不是人类的‘资源’,是愿意帮忙的朋友。懂得珍惜,才能让这份善意一直延续。”

第277集:“会吃醋”的章鱼师傅

自从章鱼师傅成了观测站的“艺术家”,每天都准时来实验室画画,苏青也习惯了给它准备颜料和黑板。可最近,章鱼师傅突然不来了——苏青等了三天,黑板上连个墨点都没有,潜水去找,也没在它平时待的洞穴里看见它。

“它是不是生气了?”林小满潜到海里,对着洞穴喊:“章鱼师傅,你出来呀!苏青给你买了新颜料,红色的!”过了半天,洞穴里才伸出一条触手,晃了晃又缩回去,耳麦里传来闷闷的声音:“不出去!她有新‘朋友’了,不喜欢我了!”

“新朋友?”林小满纳闷,突然想起三天前——苏青捡了只受伤的小章鱼,放在实验缸里养着,还给小章鱼买了迷你颜料盘,教它在纸上画画。当时章鱼师傅来看过,看见苏青抱着小章鱼,转身就走了,原来它是“吃醋”了!

“苏青没有不喜欢你,她只是在帮小章鱼治病!”林小满赶紧解释,章鱼师傅还是不出来,直到苏青拿着新颜料和小鱼干赶来,趴在洞穴口说:“章鱼师傅,我错了,不该忽略你。你看,这是你最喜欢的蓝色颜料,还有你爱吃的鱿鱼干,比小章鱼的鱼干大两倍!”

洞穴里终于有了动静——章鱼师傅慢悠悠地爬出来,用触手推开苏青手里的鱿鱼干,却一把抢过蓝色颜料,在黑板上画了个大大的章鱼,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章鱼,还用墨汁把小章鱼的眼睛涂成了黑色,活像在“丑化”小章鱼。林小满看得直笑:“你这是吃醋了,还嫉妒小章鱼是不是?”

章鱼师傅居然点了点头,用触手拍了拍苏青的手,又指了指黑板——意思是“我画得比小章鱼好,你只能看我画”。苏青哭笑不得,只好答应它:“以后每天先陪你画画,再陪小章鱼,好不好?你画的画,我都贴在最显眼的地方!”

从那以后,实验室里每天都上演“有趣的竞争”——章鱼师傅画画时,小章鱼就趴在缸边看,偶尔用触手沾点颜料,在纸上画个小圆圈;章鱼师傅看见,就故意画个更大的圆圈,把小章鱼的圈盖住;苏青则在旁边当“裁判”,左边夸章鱼师傅画得好,右边夸小章鱼有进步,忙得不亦乐乎。

有一次,小章鱼不小心把颜料弄洒了,苏青赶紧拿纸巾擦,没顾上夸章鱼师傅的新画。章鱼师傅立刻生气了,用触手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还把颜料盘推到地上,扭头就往海里爬。林小满赶紧追上去,哄了半天,还答应给它当“专属模特”,章鱼师傅才消气,回来画了一幅“林小满和章鱼”的画,画里的林小满被画成了圆脸蛋,逗得大家直笑。

现在,观测站的墙上贴满了章鱼师傅的画,最显眼的一幅是“全家福”——章鱼师傅画了自己、苏青、林小满、小章鱼,还有嘎嘎和银狐,旁边写着歪歪扭扭的“我的家”(苏青教它写的)。苏青看着画,笑着说:“原来章鱼也会吃醋,也怕被忽略——不管是人类还是海洋生物,都需要被放在心上。”

第278集:“会记仇”的海胆军团

“刺球老大!你们怎么又偷我的营养液!”林小满举着空荡荡的玻璃罐,冲进礁石区——第261集偷营养液的海胆军团,这次居然变本加厉,不仅偷了营养液,还把苏青放在礁石上的实验笔记咬了几个洞,纸上全是黑刺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刺球老大(最大的那只黑海胆)缩在石缝里,用棘刺对着林小满,耳麦里传来理直气壮的声音:“谁让你们不给我们海带了!你上周说好了给我们带海带,结果只给了嘎嘎(海鸥)!”

林小满这才想起——上周她去城里买物资,本来答应给海胆们带新鲜海带,结果回来时海带被嘎嘎偷吃了一半,剩下的不够分,就先给了生病的老绿(海龟),把海胆们的忘了。“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林小满赶紧道歉,“我现在就去给你们买海带,买双倍的!”

可刺球老大不依不饶,带着海胆军团把实验室的窗户堵了——几十只海胆趴在窗台上,用棘刺敲玻璃,有的还往窗户缝里塞小石子,吵得苏青没法做实验。“你们别闹了!小满已经去买海带了!”苏青开窗喊,刺球老大立刻用棘刺夹起一张小纸条递过去——是林小满上次写的“海带欠条”,上面还留着海胆的刺印,像是在说“欠我们的,必须还”。

等林小满扛着两大袋海带回来,海胆们立刻围上来,用棘刺小心翼翼地夹起海带,运回洞穴里。刺球老大却没去吃,而是爬到林小满面前,用棘刺碰了碰她的手,耳麦里传来它的声音:“下次再忘,我们就偷你的声波翻译器,让你听不见我们说话!”

“好好好,我再也不忘了!”林小满赶紧保证,还和海胆们“拉钩”——用手指碰了碰刺球老大的棘刺,算是约定。苏青看着好笑,给林小满出了个主意:“你在实验室里放个‘海胆专用盒’,每天早上放一把海带进去,它们自己会来拿,就不会偷东西了。”

林小满照做了,每天早上都在盒子里放新鲜海带,海胆们果然不偷营养液了,甚至还会“回报”——有时候盒子里会多一颗漂亮的小石子,有时候是一颗小珍珠,据说是刺球老大特意挑的“礼物”。有一次,林小满忘了放海带,晚上回来发现盒子里有一张用海藻粘的“纸条”,上面画着一只海胆,旁边画了个叉,像是在“警告”她。

现在,观测站的实验室窗台上,每天都能看见几只海胆趴在盒子旁,等着吃海带;刺球老大则会定期“检查”盒子,要是海带少了,就用棘刺敲敲玻璃,提醒林小满“该补货了”。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原来‘记仇’不是小心眼,是怕被忘记——海胆们用自己的方式提醒我们:答应的事,就要做到。这份简单的‘执着’,比任何承诺都珍贵。”

第279集:“会导航的”浮游生物

妙探组最近在追踪一群“迁徙的磷虾”,可追踪到一半,磷虾突然改变方向,钻进了一片浓雾里——这片雾叫“迷航雾”,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出现,进去的船要么迷路,要么撞礁石,渔民们都绕着走。

“怎么办?磷虾进去了,我们的追踪数据就断了!”苏青看着雷达屏幕,一片白茫茫,什么都看不见。林小满潜到雾边,刚要进去,耳麦里突然传来密密麻麻的声音:“别进去!里面找不到路!跟我们走,我们带你找磷虾!”

是一群浮游生物——它们小得像针尖,却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在雾边形成了一条蓝色的“小路”。“你们能在雾里认路?”林小满惊讶,浮游生物的声音很欢快:“我们能‘闻’到海水的味道,雾里的海水味道不一样,跟着味道走,就不会迷路!”

原来,迷航雾里的海水含盐量和外面不一样,浮游生物能通过身体上的“味觉传感器”分辨味道,还能根据磷虾留下的“气味”(分泌物)追踪方向。林小满赶紧让苏青把科考船开过来,跟着浮游生物形成的“蓝路”往里走——果然,船在雾里走了半小时,不仅没迷路,还顺利找到了磷虾群。

苏青趁机用探测器记录浮游生物的“导航规律”——它们每走十米,就会有一批浮游生物停下来,等着后面的同伴,确保“蓝路”不会断;遇到礁石,它们会集体往旁边绕,形成一个“拐弯的箭头”,提醒船只避让。“这简直是天然的‘雾中导航仪’!”苏青兴奋地说。

可没过多久,一艘渔船闯进了迷航雾——渔民老张想抄近路,结果雾太大,船撞在了礁石上,螺旋桨坏了,动弹不得。“救命!有人能听见吗?”老张在船上喊,浮游生物们立刻分成两拨:一拨继续给妙探组带路,另一拨则往渔船的方向走,形成了一条“救援路”。

妙探组跟着“救援路”找到老张时,他正坐在船舷上着急得直搓手。苏青赶紧用工具修好螺旋桨,老张看着船边的“蓝路”,惊讶地说:“这是什么东西?亮晶晶的,居然能指路!”林小满笑着说:“是浮游生物,它们是雾里的‘小向导’,以后再进雾,跟着它们走就对了。”

现在,渔民们都知道迷航雾里有“蓝路”——只要看见蓝色的浮游生物群,就跟着走,再也没出过事。苏青还在观测站的墙上画了张“迷航雾导航图”,标注着“跟着蓝色浮游生物走,遇弯就拐,遇停就等”。林小满则每天都去雾边看看,和浮游生物“聊聊天”,听它们说今天又带了哪艘船出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有一次,浮游生物还特意让林小满带话:“告诉那个开船的丫头,下次别开太快,我们跟不上!”苏青听了,笑着把船速调慢了一半——现在,科考船跟着浮游生物走的时候,船员们还会在船边撒点鱼卵,算是“给导航员的报酬”。

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向导’,不是高大的鲸鱼,不是聪明的海豚,是小到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它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海,也守护着在海里航行的人类。永远别小看任何一个小生命,它们藏着你想不到的智慧。”

第280集:“会开会的”海洋生物

最近,观测站附近的海洋生物们有点“奇怪”——珊瑚不发光了,海豚不送信了,连平时最热闹的海葵湾都安静了,所有生物都往彩虹礁聚集,像是在“开大会”。

“它们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林小满潜到彩虹礁,看见所有生物都围成一个圈:中间是老绿(海龟)、浪花(鲸鱼妈妈)、刺球老大(海胆),还有章鱼师傅和嘎嘎,像是“代表”;周围是珊瑚、海藻、浮游生物,密密麻麻的,连平时怕黑的海星都来了。

耳麦里传来老绿的声音:“安静!今天开会,是要商量‘给人类的礼物’——它们帮了我们很多,我们也要帮它们!”林小满愣住了——生物们居然要给人类送礼物?

原来,最近妙探组帮珊瑚挡塑料、帮海胆种海带、帮章鱼师傅找颜料,渔民们也开始珍惜海洋,不随便扔垃圾了。生物们觉得“要谢谢人类”,就聚在一起开会,商量送什么礼物。

“我送‘平安’!”浪花说,“以后人类的船遇到危险,我就用鲸歌提醒它们,让它们别撞礁石!”

“我送‘好吃的’!”刺球老大说,“我让我的兄弟们别偷营养液,还帮人类看着海藻,让大家都有海藻吃!”

“我送‘好看的’!”章鱼师傅说,“我每天都画画,让人类开心,还帮苏丫头修机器,让她别熬夜!”

“我送‘导航’!”浮游生物们说,“以后迷航雾里,我们天天带路,让所有船都平安出去!”

“我送‘健康’!”疗愈藻说,“谁生病了,我就帮谁治病,让人类都健健康康的!”

最后,老绿说:“我们把‘礼物’放在彩虹礁,让人类来看——珊瑚们晚上发光,摆成‘谢谢’的样子;海豚们带着磷虾,在海面跳‘感谢舞’;章鱼师傅画一幅最大的画,挂在礁石上!”

当天晚上,妙探组和渔民们都来到彩虹礁——只见珊瑚们集体发光,摆成了四个大大的蓝色汉字:“谢谢人类”;海豚们带着磷虾,在海面跳出银色的弧线,像是在跳舞;章鱼师傅在礁石上画了一幅“全家福”——里面有人类,有鲸鱼,有章鱼,有所有的海洋生物,周围画满了珊瑚和海藻,漂亮极了。

林小满看着这一切,眼泪都快出来了——耳麦里传来所有生物的声音:“我们是朋友,以后要一起保护这片海!”苏青拿着摄像机,不停地拍,嘴里说:“这是我见过最棒的‘科研成果’,比任何数据都珍贵!”

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礼物’,不是珍珠,不是珊瑚,是生物们的信任和善意。当人类把它们当成朋友,而不是‘资源’,这片海就会变成最温暖的家。蓝海妙探组的故事,还在继续——因为朋友之间的约定,永远不会结束。”

那天晚上,观测站的灯亮了一夜——林小满在写“海洋朋友日记”,苏青在整理今天的“礼物照片”,沈星则在规划明天的“海洋保护计划”。窗外,珊瑚的光还在闪烁,海豚的歌声还在传来,嘎嘎站在桅杆上,对着海面“嘎嘎”叫,像是在说:“明天见,我的朋友们!”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