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太平洋底来的人 > 《太平洋底来的人》(171一180集)

第171集:巡展南极站的“冰系乌龙”与“极地鱿鱼串”的暖心热销

“共生平衡环球巡展”第二站,选在了南极的冰鳞族栖息地——这里冰天雪地,却是冰鳞族和企鹅们的乐园,也是联盟净化南极海域的重要节点。出发前,苏晓晓特意研发了“极地限定款鱿鱼串”:用冰系能量腌制鱿鱼,烤时加南极冰藻粉,最后撒上冰鳞族特有的“冰晶盐粒”,烤好的串泛着淡蓝光,咬一口又鲜又凉,不怕在低温下变凉,陆时衍检测后调侃:“这串能当‘冰系能量补给’,吃了能抗冻。”

巡展团队抵达南极时,冰鳞族的族人带着企鹅们,在冰面上排着队迎接——冰鳞族首领穿着冰蓝色长袍,手里举着冰系水晶制成的“欢迎牌”;企鹅们摇摇摆摆地走过来,有的嘴里还叼着小鱼干,像是要送给大家当礼物;鱿大第一次到南极,红光在冰面的反射下格外明亮,用触手碰了碰冰面,好奇地拍打着,结果不小心滑了一下,整个鱿鱼身摔在冰上,像个“红色的大果冻”,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巡展场地设在冰珊瑚城的中央广场,陆时衍搭建的核心模型,在冰面的映衬下,淡紫光与冰蓝光交织,像一颗镶嵌在雪地里的宝石;科研区的研学仪旁,围满了好奇的冰鳞族小朋友,陆时衍演示“能量平衡”时,南极的低温竟让仪器的水晶闪得更亮,他笑着说:“看来核心和南极很投缘,在这里能量更稳定。”

可刚开展,“冰系乌龙”就接连发生——

- 苏晓晓的烤串架,在南极的低温下冻住了,烤串时火焰忽明忽暗,串烤了半天还是半熟。冰鳞族的族人赶紧用冰系能量,在烤架周围凝成一个“冰系保温罩”,火焰才稳定下来,苏晓晓趁机烤了一串“冰罩限定串”,泛着冰蓝光,冰鳞族的小朋友尝了一口,红光闪个不停,说“比冰棒还好吃”。

- 陆时衍的研学仪,在低温下出现了“屏幕结冰”的故障,触摸键按不动,他急得直跺脚,鱿小突然用红光照射屏幕,冰层慢慢融化,仪器恢复正常,陆时衍哭笑不得:“没想到你的红光还能当‘解冻工具’,以后南极巡展,你就是仪器的‘专属解冻员’。”

- 赵铁蛋的“迷你平衡巡逻”体验区,小朋友们穿着迷你守护服,在冰面上巡逻,结果冰面太滑,有的小朋友摔了跤,哭着要妈妈。冰鳞族的族人赶紧用冰系能量,在冰面上冻出“防滑小凸起”,企鹅们也过来帮忙,用翅膀扶着小朋友,巡逻才顺利进行,赵铁蛋给每个摔跤的小朋友都发了一串极地串,说“摔一跤吃串串,以后就不怕滑了”。

最搞笑的是鱿大的“触手转串”表演——它在冰面上表演时,不小心踩滑,触手卷着的串飞了出去,刚好落在一只小企鹅嘴里,小企鹅叼着串,摇摇摆摆地跑远,鱿大急得用触手拍冰面,红光忽明忽暗,像是在说“那是我的串”,苏晓晓赶紧烤了一串新的递给它,才平息了“串被抢风波”。

尽管乌龙不断,“极地鱿鱼串”还是成了巡展的爆款——冰鳞族的族人每天都来排队,有的一次买十串,冻在冰窖里慢慢吃;企鹅们围着烤串架,用翅膀拍打着地面,苏晓晓只好烤了“企鹅专属小串”,不加调料,方便它们吞咽;甚至连南极的海豹,都趴在冰面上,等着苏晓晓扔串,苏晓晓笑着说:“我的串都成了‘南极通用美食’,连海豹都爱吃!”

巡展结束时,冰鳞族首领送给联盟一块“冰系能量水晶”,说“这是南极的心意,能让核心在低温下更稳定”;企鹅们则送给苏晓晓一堆小鱼干,像是在说“下次来,要烤更多串”。苏晓晓抱着小鱼干,笑着说:“下次巡展,我要烤‘鱼干鱿鱼串’,加南极小鱼干,肯定更好吃!” 陆时衍点点头,在巡展日志上写:“南极站,冰系乌龙不断,却温暖满分——原来共生的平衡,就是在冰天雪地里,一起烤串,一起解冻仪器,一起笑对每一个意外。”

第172集:苏晓晓的“鱼干鱿鱼串”研发与“巡展非洲站的香料碰撞”

离开南极后,巡展团队前往第三站——非洲的东非大裂谷附近,这里有一片温暖的浅海,住着印度洋的珊瑚族,也是联盟与非洲环保组织合作的重要区域。苏晓晓惦记着南极企鹅送的小鱼干,决定研发“鱼干鱿鱼串”:把小鱼干烤脆,和鱿鱼串在一起,烤时加非洲特有的“香辣香料”,最后撒上平衡盐晶,她说“这是‘南极 非洲’的融合串,能让大家尝到跨洋的味道”。

巡展团队抵达非洲时,珊瑚族的族人带着当地居民,在海边迎接——珊瑚族首领穿着七彩长袍,头发上插着珊瑚制成的发饰;当地居民举着用棕榈叶做的“共生平衡”标语;小朋友们围着苏晓晓的烤串车,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闻起来好香”。鱿大第一次见到热带海域,红光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用触手碰了碰温暖的海水,舒服地晃了晃身体,像是在说“这里比南极暖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巡展场地设在海边的沙滩上,陆时衍的核心模型旁,放着非洲居民用棕榈叶编的“共生图腾”,淡紫光与阳光交织,格外耀眼;科研区的研学仪,吸引了很多当地的孩子,陆时衍用非洲语言讲解“能量平衡”,虽然说得磕磕绊绊,但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有的还学着鱿鱼模型的样子,用手比划着“转串”。

苏晓晓的“鱼干鱿鱼串”刚烤好,就被抢疯了——

- 当地居民尝了一口,香辣的味道混合着鱼干的鲜、鱿鱼的嫩,纷纷竖起大拇指,说“这是我们吃过最好吃的串”;

- 珊瑚族的族人,用珊瑚能量给串“加持”,串上泛着淡淡的七彩光,吃了后身体的能量更稳定,珊瑚族首领笑着说“这是‘共生能量串’,吃了能和珊瑚共鸣”;

- 最搞笑的是当地的小朋友,吃了串后,学着鱿小的样子,用手比划着“转串”,有的还把串签插在沙滩上,当成“迷你图腾”,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可香料的“碰撞乌龙”还是发生了——苏晓晓烤串时,不小心加了太多香辣香料,串辣得让人直跳脚,一个小朋友吃了后,眼泪都流出来了,苏晓晓赶紧递上冰系冰棒(从南极带来的),小朋友咬了一口冰棒,又咬一口串,说“又辣又凉,太有意思了”。陆时衍检测后发现,“香辣款串”的能量频率竟提升到182Hz,虽然略高,但能促进血液循环,苏晓晓干脆推出“香辣限定款”,标注“能抗寒、能暖身,适合冬天吃”。

巡展结束时,当地居民送给苏晓晓一堆香辣香料,说“下次来,要烤更辣的串”;珊瑚族则送给陆时衍一块“七彩珊瑚水晶”,能增强研雪仪的能量共鸣。苏晓晓抱着香料,笑着说:“下一站,美洲!我要烤‘香辣玉米鱿鱼串’,加非洲香料和美洲玉米,肯定更受欢迎!” 林知寒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暖暖的——巡展的意义,就是把不同地区的味道、文化、心意,像串一样串在一起,形成独一无二的“共生味道”。

第173集:巡展美洲站的“玉米乌龙”与“跨洋共生玉米串”的惊喜诞生

“共生平衡环球巡展”第四站,来到了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这里阳光明媚,沙滩柔软,住着热情的美洲原住民,也是联盟与美洲环保组织合作的“珊瑚保护基地”。出发前,苏晓晓兑现承诺,研发了“香辣玉米鱿鱼串”:用美洲特有的甜玉米,和鱿鱼串在一起,烤时加非洲带来的香辣香料,最后撒上平衡盐晶,烤好的串又甜又辣,玉米的香混合着鱿鱼的鲜,陆时衍调侃:“这串是‘全球味道大融合’,吃一口能尝遍三大洲。”

巡展团队抵达时,美洲原住民穿着彩色的传统服饰,在沙滩上跳着舞迎接——他们手里拿着棕榈叶,唱着欢快的歌;小朋友们围着苏晓晓的烤串车,闻着香味,馋得直流口水;当地的海龟,也慢悠悠地爬过来,趴在沙滩上,像是在看热闹。鱿大第一次见到沙滩,用触手碰了碰沙子,好奇地拍打着,结果沙子钻进了触手缝里,它急得直晃触手,像个“红色的小风扇”,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巡展场地设在沙滩上,陆时衍的核心模型,在阳光的照射下,淡紫光与沙滩的金光交织,像一颗镶嵌在沙地里的宝石;科研区的研学仪旁,围满了当地的孩子,陆时衍演示“能量平衡”时,美洲的阳光让仪器的水晶闪得更亮,他笑着说“核心在美洲也很适应,看来它喜欢温暖的地方”。

可刚开展,“玉米乌龙”就来了——

- 苏晓晓烤串时,不小心把玉米烤焦了,串黑乎乎的,她急得直跺脚,美洲原住民的一位老奶奶笑着说“焦的玉米更香”,她教苏晓晓把焦玉米剥下来,磨成粉,撒在新烤的串上,结果串的味道竟更浓郁了,苏晓晓推出“焦香限定款”,成了当天的爆款,大家都说“焦的比不焦的好吃”。

- 陆时衍的研学仪,在沙滩上不小心进了沙子,屏幕出现了乱码,他急得直冒汗,鱿小用红光照射仪器,沙子慢慢被吸出来,仪器恢复正常,陆时衍哭笑不得:“你真是仪器的‘万能小助手’,在哪都能派上用场。”

- 赵铁蛋的“迷你平衡巡逻”体验区,小朋友们穿着迷你守护服,在沙滩上巡逻,结果有的小朋友把沙子踢进了别人的眼睛,有的不小心掉进了浅水区,赵铁蛋赶紧让美洲原住民的族人,在巡逻路线旁挖了“小水沟”,让小朋友们踩着水沟巡逻,既安全又好玩,小朋友们笑得合不拢嘴。

最惊喜的是“跨洋共生玉米串”的诞生——美洲原住民的老奶奶,看到苏晓晓的串很受欢迎,从家里拿来了自己种的“彩色玉米”(红、黄、蓝三种颜色),教苏晓晓用彩色玉米和鱿鱼串在一起,烤时加美洲特有的“香草香料”,最后撒上平衡盐晶,烤好的串五颜六色,像一串彩色的小灯笼,吃起来又甜又香,还有淡淡的香草味,当地的小朋友们抢着吃,苏晓晓笑着说“这是‘跨洋共生串’,融合了南极、非洲、美洲的味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巡展结束时,美洲原住民送给苏晓晓一袋彩色玉米种子,说“希望你能把它带回太平洋,种在人鱼栖息地,让它也感受共生的温暖”;当地的海龟,也慢悠悠地爬过来,用头碰了碰苏晓晓的手,像是在告别。苏晓晓抱着玉米种子,笑着说“下一站,欧洲!我要烤‘彩色玉米芝士鱿鱼串’,加美洲玉米和欧洲芝士,肯定更受欢迎”。林知寒看着沙滩上的脚印,心里暖暖的——巡展的每一站,都像一颗珍珠,用串的香味、仪器的光、彼此的笑声,串成了“全球共生”的项链。

第174集:巡展欧洲站的“芝士乌龙”与“欧式鱿鱼串”的优雅热销

“共生平衡环球巡展”第五站,来到了欧洲的地中海沿岸——这里风景优美,建筑典雅,也是联盟与欧洲科研机构合作的“共生能量研究基地”。出发前,苏晓晓研发了“欧式限定款鱿鱼串”:用地中海的橄榄油腌制鱿鱼,烤时加欧洲特有的芝士碎,最后撒上平衡盐晶和香草,烤好的串泛着金黄色,芝士融化在鱿鱼上,又香又浓,陆时衍检测后说“这串能量频率180Hz,平衡又美味,适合优雅地吃”。

巡展团队抵达时,欧洲科研机构的代表穿着西装,在港口迎接——他们手里拿着“共生科研合作”的文件,希望能和联盟一起研究平衡因子;当地的居民带着面包和红酒,像是要和大家分享美食;小朋友们围着鱿大,好奇地摸它的触手,鱿大的红光在欧式建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优雅,用触手轻轻碰了碰小朋友的手,像是在打招呼。

巡展场地设在海边的广场上,陆时衍的核心模型,在欧式建筑的环绕下,淡紫光与建筑的白色交织,像一颗镶嵌在城市里的宝石;科研区的研学仪旁,围满了欧洲的科研人员,陆时衍用英语讲解“能量平衡”,他们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提问,有的还拿出笔记本记录,陆时衍笑着说“这里的科研氛围很浓,核心的研究能更深入”。

可刚开展,“芝士乌龙”就发生了——

- 苏晓晓烤串时,不小心加了太多芝士,芝士融化后流到烤架上,烤架粘满了芝士,串也裹成了“芝士球”,她急得直跺脚,欧洲的一位厨师笑着说“芝士越多越香”,他教苏晓晓用芝士球裹住鱿鱼,烤成“芝士鱿鱼球串”,结果串的味道竟更浓郁了,苏晓晓推出“芝士球限定款”,成了当天的爆款,大家都说“这是‘优雅的串’,吃起来像甜点”。

- 陆时衍的研学仪,在欧洲的干燥天气下,水晶出现了“干裂”的迹象,他急得直冒汗,林知寒用控水异能,在仪器周围凝成一层“水膜”,水晶慢慢恢复光泽,仪器恢复正常,陆时衍哭笑不得:“还是林知寒的异能管用,在哪都能救场。”

- 赵铁蛋的“迷你平衡巡逻”体验区,小朋友们穿着迷你守护服,在广场上巡逻,结果有的小朋友把巡逻棍当成了“魔法棒”,有的不小心撞到了欧式建筑的柱子,赵铁蛋赶紧让欧洲的科研人员,在巡逻路线旁放了“优雅巡逻提示牌”,教小朋友们慢慢走、轻轻巡逻,体验区变成了“优雅的巡逻课堂”。

最优雅的是“欧式鱿鱼串品鉴会”——欧洲的厨师,看到苏晓晓的串很受欢迎,组织了一场“串的品鉴会”,教大家用刀叉吃串,搭配红酒和面包,苏晓晓笑着说“我的串终于‘优雅’了一次,以前都是用手抓着吃”。科研人员们一边吃串,一边讨论平衡因子的研究,有的还说“要把鱿鱼串的能量融合,用到科研中”,陆时衍点点头说“这就是共生的意义,科研和美食也能融合”。

巡展结束时,欧洲科研机构送给陆时衍一台“高精度能量检测仪”,能更精准地检测平衡因子;当地的居民送给苏晓晓一箱芝士,说“希望你能把欧式串带到全球,让更多人尝到优雅的味道”。苏晓晓抱着芝士,笑着说“下一站,亚洲!我要烤‘芝士海苔鱿鱼串’,加欧洲芝士和亚洲海苔,肯定更受欢迎”。林知寒看着欧式建筑的夕阳,心里暖暖的——巡展的每一站,都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味道,却都充满了共生的温暖,这就是“全球海陆鱿共生”的魅力。

第175集:巡展亚洲站的“海苔乌龙”与“亚洲风味串”的热闹热销

“共生平衡环球巡展”第六站,落地亚洲东南亚沿海的“椰林海湾”——这里椰树成荫,海风带着咸湿的暖意,海湾里住着擅长“声波共生”的海螺族,也是联盟与亚洲环保组织合作的“海洋垃圾清理示范区”。苏晓晓揣着从欧洲带回的芝士,又采购了东南亚特有的海苔、鱼露、香茅,研发出“亚洲限定风味串”:用海苔裹住鱿鱼,串上切好的菠萝块,烤时刷上蜂蜜鱼露,最后撒上芝麻和平衡盐晶,烤好的串外脆里嫩,海苔的焦香、菠萝的清甜、鱿鱼的鲜,在嘴里层层递进,陆时衍尝了一口,难得夸人:“这串的‘味觉平衡’做得好,咸甜鲜辣都占了,还不冲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巡展团队抵达时,海螺族的族人吹着海螺壳,在海边排成迎接队列——族长穿着绣满海螺图案的棕色长袍,手里托着一颗泛着蓝光的“声波水晶”;当地居民举着用棕榈叶编织的“共生灯笼”,灯笼里点着发光水母的微光;小朋友们围着苏晓晓的烤串车,踮着脚往烤架上看,嘴里念叨着“好香呀,什么时候能吃”。鱿大第一次踩在细软的白沙滩上,触手沾了沙子,痒得它直晃身体,红光在椰树的阴影里忽明忽暗,像个害羞的小太阳;鱿小则好奇地用触手去够掉落的椰子,结果被椰壳砸了一下,委屈地躲到鱿大身后,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巡展场地搭在椰林旁的空地上,陆时衍的核心模型被一圈发光水母围绕,淡紫光与水母的蓝光交织,在夜色里像一片流动的星河;科研区的研学仪前,挤满了当地渔民和环保志愿者,陆时衍用中文夹杂着英语讲解“能量平衡”,海螺族的族人还帮忙翻译成当地语言,虽然偶尔有词不达意的乌龙(比如把“干扰因子”翻译成“调皮的小虫子”),但大家听得格外认真,有个老渔民还举着自己的渔网问:“我的网能不能也‘平衡’一下,多捞鱼少捞垃圾?”

苏晓晓的“亚洲风味串”刚烤好第一波,就被抢得只剩签子——

- 海螺族的族人吃了串,用声波水晶对着串签“共鸣”,串签竟发出了悦耳的“叮咚”声,族长笑着说:“这串的能量和我们的声波很合,吃了后唱歌都更亮了!”

- 当地的小朋友们,有的把菠萝块挑出来先吃,有的把海苔撕下来慢慢嚼,最调皮的一个小男孩,把串签插在沙滩上,对着椰树模仿鱿小“转串”,结果串签倒了,扎了满手沙子,苏晓晓赶紧递给他一串新的,笑着说“下次转串要找平地”。

- 最热闹的是“海苔乌龙”——苏晓晓烤串时,为了让海苔更脆,把烤架温度调得太高,结果海苔全烤焦了,黑糊糊的像炭渣。她急得直跺脚,当地的阿婆却笑着说“焦海苔才香”,教她把焦海苔磨成粉,混合香茅碎撒在新烤的鱿鱼上,没想到烤出来的串带着焦香和香茅的清香,比原来的海苔裹串还受欢迎,苏晓晓干脆推出“焦香海苔限定款”,标注“亚洲特供,越焦越香”。

还有个“声波乌龙”让巡展更热闹——海螺族的小朋友玩陆时衍的研学仪时,对着仪器吹海螺壳,声波竟让仪器的水晶频率从180Hz升到183Hz,屏幕跳出“能量过剩,请求海螺声安抚”的字样(陆时衍之前为了适配海螺族,偷偷加的声波感应功能)。陆时衍哭笑不得,只能让海螺族的小朋友每天吹三次海螺,给仪器“做声波按摩”,仪器的频率反而稳定在了180Hz,他在巡展日志上写:“研学仪在亚洲学会了‘听海螺声’,科研果然需要因地制宜。”

巡展结束那天,海螺族送给联盟一颗“声波平衡水晶”,说能增强核心与海洋生物的声波共鸣;当地居民送给苏晓晓一筐晒干的香茅和海苔,阿婆还塞给她一张手写的“东南亚烤鱼秘方”;小朋友们则围着鱿小,把自己画的“鱿鱼烤串”图画塞给它。苏晓晓抱着秘方,笑得合不拢嘴:“下一站回太平洋!我要烤‘环球融合串’,加欧洲芝士、美洲玉米、亚洲海苔,让大家一口吃遍全世界!” 林知寒望着远处的椰林和海湾,轻声说:“巡展的意义,就是把每一站的心意,都串成共生的故事,现在,我们该回家,把这些故事讲给家人听了。”

第176集:巡展收官站的“环球融合串”与“共生记忆墙”的温暖落成

“共生平衡环球巡展”最后一站,回到了起点——太平洋人鱼栖息地的“共生广场”。历经南极、非洲、美洲、欧洲、亚洲五站,巡展团队带回了全球各族群的礼物:南极的冰系水晶、非洲的香辣香料、美洲的彩色玉米、欧洲的芝士、亚洲的海苔和香茅,还有满满一箱子的“研学日记”“巡展照片”“手写祝福”。苏晓晓决定搞个“巡展收官大狂欢”,核心就是她研发的“环球融合串”:用美洲彩色玉米、欧洲芝士、亚洲海苔裹住鱿鱼,烤时刷上非洲香辣酱和亚洲蜂蜜鱼露,最后撒上南极冰晶盐和全球各地的香料,烤好的串像一串彩色的糖葫芦,泛着五色微光,陆时衍检测后惊叹:“这串的能量频率刚好180Hz,融合了全球五大洲的能量元素,是真正的‘共生串’!”

收官狂欢当天,全球联盟的成员都来了——四大族群的族人穿着传统服饰,在广场上跳着共生舞;鱿鱼族的鱿大带着族人,在浅水区表演“触手转环球串”;赵铁蛋的全球安保队,举着各族群的旗帜,排着整齐的队伍巡游;陆时衍则在广场中央,搭建了一面“共生记忆墙”——墙上贴满了巡展各站的照片:南极冰面上鱿大摔成“红色果冻”的瞬间、非洲沙滩上小朋友们围着烤串车的笑脸、美洲海边彩色玉米串的特写、欧洲广场上用刀叉吃串的优雅场景、亚洲椰林里海螺族吹海螺的画面,还有一张大合照,是巡展团队在每一站的合影拼成的“全球共生地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狂欢的第一个环节,是“环球串品鉴会”——苏晓晓的烤串车前,排起了绕广场三圈的长队,大家都想尝尝“一口吃遍全世界”的串。鱿大第一个拿到串,用触手卷着咬了一口,红光瞬间暴涨,用触手拍了拍苏晓晓的手,林知寒翻译:“鱿大说,这是它吃过最好吃的串,比深海的鱿鱼还香!” 四大族群的首领尝了串,纷纷点头,淡蓝鱼鳞族首领笑着说:“这串里有治愈之光的温和,有生机之光的鲜活,还有冰系能量的清爽,是‘五色能量串’的升级版!”

第二个环节,是“共生记忆分享会”——大家围坐在记忆墙前,分享巡展中的趣事:陆时衍说在南极,研学仪冻住后,是鱿小的红光救了场;赵铁蛋说在非洲,小朋友们把巡逻棍当成魔法棒,追着企鹅跑;苏晓晓说在亚洲,阿婆教她用焦海苔烤串,才发现“乌龙也能变成惊喜”;林知寒则拿出一张照片,是她在欧洲和科研人员一起,用核心模型检测地中海海水的画面:“每一站的故事,都是共生的见证,这些记忆,会像记忆墙上的照片一样,永远鲜活。”

最感人的是“全球祝福传递”——巡展团队把各站收集的手写祝福,贴在记忆墙的空白处,有非洲小朋友画的鱿鱼串、欧洲科研人员写的“共生科研合作计划”、亚洲阿婆的烤鱼秘方、美洲居民的彩色玉米种子祝福,还有南极企鹅用脚印踩出的“感谢”(赵铁蛋帮忙标注的)。林知寒站在记忆墙前,对着全球直播说:“巡展收官了,但共生的故事还在继续,这面记忆墙,会永远留在太平洋,欢迎全球的朋友,来这里看看我们的故事,尝尝我们的串,感受我们的共生。”

狂欢结束时,苏晓晓烤了最后一串“环球融合串”,分给巡展团队的每个人,大家咬着串,看着记忆墙上的照片,心里暖暖的。陆时衍说:“下次巡展,我要把研学仪升级成‘全球记忆版’,能播放每一站的视频。” 赵铁蛋说:“我要把安保队的巡逻路线,扩展到全球,守护每一个共生的角落。” 林知寒握着大家的手,望着远处的盐晶能量核心,轻声说:“回家的感觉真好,这里有我们的家人,有我们的故事,有我们的共生日常。”

第177集:陆时衍的“全球共生记忆仪”研发与“仪器怀旧乌龙”的科研温情

巡展收官后,陆时衍看着“共生记忆墙”前驻足的人群,突然有了新想法——研发“全球共生记忆仪”:把巡展五站的视频、照片、声音(海螺族的海螺声、非洲的歌声、南极的风声)都储存在仪器里,通过“能量共振”技术,让使用者能“沉浸式”体验每一站的巡展日常,还能上传自己的共生故事,形成“全球共生记忆库”,他说:“这是给巡展的‘纪念册’,也是给全球共生者的‘时光机’。”

记忆仪的设计充满“怀旧与科技感”——

- 外形:像一个圆形的“能量相册”,直径30厘米,外壳用透明树脂制成,里面嵌着巡展五站的迷你模型(南极冰屋、非洲沙滩、美洲玉米地、欧洲广场、亚洲椰林),模型之间用五色能量导管连接,通电后,导管会流动着对应地区的光(南极冰蓝光、非洲红光、美洲金光、欧洲白光、亚洲绿光)。

- 功能:分“沉浸式体验”“记忆上传”“能量共鸣”三个模式——

1. 沉浸式体验:戴上配套的“能量耳机”(用平衡盐晶和硅胶制成),选择想要体验的站点,仪器会释放对应地区的能量波动,配合视频和声音,让人仿佛置身巡展现场,比如选南极站,会感受到淡淡的冰系能量,听到企鹅的叫声;

2. 记忆上传:使用者可以通过仪器的“声波采集器”,录制自己的共生故事,或上传照片、视频,仪器会自动分类储存,还能生成“能量记忆标签”(比如“南极烤串乌龙”“亚洲海苔惊喜”);

3. 能量共鸣:放入不同地区的“能量信物”(南极的冰系水晶、非洲的香料、亚洲的海苔),仪器会播放对应地区的记忆,还会释放对应的能量,比如放入海苔,会播放亚洲站的视频,释放温和的绿光。

- 苏晓晓的“怀旧改造”:她嫌仪器太“科技冷感”,在外壳上贴了巡展各站的鱿鱼串贴纸,在能量耳机上喷了鱿鱼味香水(她说“闻着串香看记忆,更有代入感”),还在仪器底部加了个“迷你串托”,说“记忆仪也需要‘吃串’补充能量”,陆时衍这次没拦着,反而在串托旁刻了“巡展限定”四个字。

记忆仪研发成功后,陆时衍先在共生族群学校做“怀旧测试”——他让小朋友们戴上能量耳机,选择“南极站”模式,仪器立刻播放鱿大在冰面上摔跤的视频,配合淡淡的冰系能量,小朋友们笑着说“好像真的在南极,好冷呀”;选“亚洲站”模式,播放苏晓晓烤焦海苔的画面,耳机里传来阿婆的笑声,还有烤串的“滋滋”声,小朋友们都馋得流口水,说“好想再吃一次焦香海苔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测试时,“怀旧乌龙”接二连三——

- 陆时衍播放非洲站的视频时,仪器突然卡住,反复播放苏晓晓加太多香辣香料,小朋友辣哭的画面,耳机里还循环播放“辣辣辣”的喊声,陆时衍急得按暂停键,结果按成了“放大键”,画面里小朋友的眼泪看得清清楚楚,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他后来才发现,是苏晓晓偷偷加了“搞笑片段循环功能”。

- 海螺族的小朋友上传记忆时,对着声波采集器吹海螺壳,仪器竟自动把海螺声和南极站的风声混合,生成了“海螺风记忆”,播放时又有海螺声又有风声,像“跨洋交响乐”,陆时衍检测后发现,两种声音的频率刚好契合,干脆保留了这个“乌龙记忆”,标注为“全球共生之声”。

- 最温情的乌龙,发生在巡展团队测试时——陆时衍播放欧洲站的视频,画面里苏晓晓用刀叉吃串的笨拙样子,耳机里传来欧洲厨师的笑声,鱿大突然用触手碰了碰仪器,仪器竟释放出巡展各站的能量混合光,视频也变成了巡展团队的合照集锦,陆时衍恍然大悟:“记忆仪能感应到我们的‘共生情绪’,知道我们想念巡展的日子。”

陆时衍看着这些乌龙,却觉得格外温暖——他在记忆仪的说明书上,加了一条“怀旧提示”:“仪器可能会播放重复的搞笑片段,可能会混合不同地区的声音,可能会突然播放合照——这些不是故障,是记忆仪在陪你怀旧,是共生的温情。” 苏晓晓举着记忆仪,笑着说:“以后每个月都要搞‘巡展怀旧日’,大家围着记忆仪,吃着环球串,看着老照片,就像又回到了巡展的日子!”

第178集:苏晓晓的“巡展怀旧日”举办与“环球融合串复刻大赛”的欢乐比拼

苏晓晓看着大家对“全球共生记忆仪”爱不释手,决定每月举办一次“巡展怀旧日”——这一天,大家要穿上巡展时的衣服,围在记忆仪旁,看巡展视频,吃对应站点的串,还要举办“环球融合串复刻大赛”,谁能最像地复刻出巡展各站的限定串,就能获得“巡展怀旧达人”称号,奖励“全球串大礼包”(巡展五站的限定串各一串)。

第一个怀旧日,苏晓晓把共生广场布置成“巡展复刻现场”——广场上按巡展五站,搭了五个迷你摊位:南极站的摊位挂着冰系水晶,摆着冰系冰棒;非洲站的摊位挂着香辣香料,摆着棕榈叶标语;美洲站的摊位摆着彩色玉米,插着玉米串签;欧洲站的摊位摆着芝士和红酒杯;亚洲站的摊位挂着海苔和香茅,旁边放着椰子。记忆仪放在广场中央,循环播放巡展的精彩片段,鱿鱼味的香气飘满整个广场。

怀旧日当天,联盟成员们都穿着巡展时的衣服来了——林知寒穿着淡青色长裙,戴着巡展时的珊瑚发饰;陆时衍穿着科研服,口袋里装着巡展日志;赵铁蛋穿着平衡安保服,举着迷你巡逻棍;鱿大穿着巡展时的“触手披风”(苏晓晓用鱿鱼壳做的),红光闪个不停;最搞笑的是鱿小,穿着迷你巡展服,脖子上挂着巡展各站的纪念徽章,像个“小巡展员”。

“环球融合串复刻大赛”开始后,大家都拿出了看家本领——

- 陆时衍复刻“南极极地串”:他严格按照苏晓晓的配方,用冰系能量腌制鱿鱼,加冰藻粉和冰晶盐,烤好的串泛着淡蓝光,虽然卖相不错,但他忘了加苏晓晓偷偷加的“鱿鱼味浓缩液”,串的香味不够,苏晓晓笑着说“你这是‘科研版极地串’,少了点串的灵魂”。

- 赵铁蛋复刻“非洲香辣串”:他加了太多香辣香料,串辣得直冒热气,自己尝了一口,辣得直跳脚,赶紧喝冰系冰棒降温,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他却笑着说“这是‘安保版香辣串’,够劲!”

- 林知寒复刻“亚洲海苔串”:她用海苔裹住鱿鱼,刷上蜂蜜鱼露,烤得外焦里嫩,还模仿阿婆的做法,把焦海苔磨成粉撒在上面,味道和苏晓晓在亚洲站烤的几乎一样,鱿小尝了一口,红光闪个不停,用触手拍了拍林知寒的手,像是在点赞。

- 鱿大复刻“美洲玉米串”:它用触手卷着彩色玉米和鱿鱼,烤时加了美洲香草,虽然串烤得歪歪扭扭,但玉米的甜和鱿鱼的鲜完美融合,苏晓晓尝了一口,笑着说“这是‘鱿鱼版玉米串’,有巡展的味道”。

- 苏晓晓自己复刻“欧洲芝士串”:她用橄榄油腌制鱿鱼,加了双倍芝士,烤好的串裹满了芝士,香得让人直流口水,陆时衍尝了一口,难得夸人:“这次的芝士串味道真棒!

第179集:“共生记忆仪”的全球升级与“跨洋记忆连线”的温暖乌龙

陆时衍看着“巡展怀旧日”上,大家围着“全球共生记忆仪”笑得热泪盈眶,决定启动“记忆仪全球升级计划”——给全球20个共生安保分部、50家鱿鱼美食连锁店,各配备一台升级版记忆仪,新增“跨洋记忆连线”功能:不同地区的人可以通过记忆仪,实时分享自己的共生故事、观看彼此的巡展记忆,甚至能“云一起”烤串(通过记忆仪的全息投影,看到对方烤串的画面),陆时衍说:“这是‘全球共生云聚会’,让远在南极的冰鳞族,也能看到亚洲的椰林,让非洲的小朋友,也能尝尝欧洲的芝士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升级版记忆仪的核心升级点,藏在细节里——

- 跨洋连线模块:内置“五色能量信号发射器”,能穿透海底、跨越大陆,信号稳定度达99%,陆时衍特意加入“鱿鱼味信号增强”(苏晓晓要求的),在记忆仪旁放一串迷你串,信号能增强10%;

- 全息投影功能:投影画面从“平面”升级为“3D全息”,能清晰看到对方的动作、表情,甚至能“摸到”对方递来的虚拟串(投影会模拟串的温度和触感);

- 记忆共享库:全球记忆仪联网,任何人上传的共生故事,都能被其他记忆仪调取,还能给故事点赞、评论,陆时衍给评论区加了“鱿鱼表情”(鱿鱼笑脸、鱿鱼转串、鱿鱼点赞),说“这样评论更有共生味”。

苏晓晓则给升级记忆仪加了“烤串专属功能”——

- 新增“云烤串模式”:选择该模式,记忆仪会投射出虚拟烤架,两边的人可以“一起”烤串,虚拟串烤好后,还能通过记忆仪的“能量模拟”,闻到串的香味(其实是记忆仪内置的鱿鱼味香薰);

- 串托升级为“全球串托”:能识别不同地区的串(南极冰系串、非洲香辣串等),放上对应串,记忆仪会自动播放该地区的巡展记忆,比如放上亚洲海苔串,就会播放苏晓晓烤焦海苔的乌龙画面。

升级记忆仪首批投放到五大洲的关键节点——南极冰鳞族栖息地、非洲东非裂谷浅海、美洲加勒比海沙滩、欧洲地中海广场、亚洲东南亚椰林湾。投放当天,全球同步开启“首次跨洋记忆连线”,主会场设在太平洋人鱼栖息地的共生广场,分会场设在五大洲的五个投放点。

连线启动仪式上,林知寒站在主会场记忆仪前,对着全息投影里的全球盟友说:“今天,我们用记忆仪连接全球,连接的不是信号,是彼此的心意——南极的冰,非洲的沙,美洲的玉米,欧洲的芝士,亚洲的海苔,还有太平洋的鱿鱼串,都是我们共生的记忆,都是我们彼此的牵挂。”

可连线刚开始,温暖的乌龙就接连上演——

- 南极分会场的“冰系信号乌龙”:南极的冰鳞族族人,第一次用记忆仪连线,不小心按成了“能量共振模式”,记忆仪释放出强烈的冰系能量,把主会场的投影画面冻成了“冰面投影”,画面里的苏晓晓,脸变成了“冰系笑脸”,引得全场大笑。陆时衍赶紧远程指导,让他们在记忆仪旁放一串冰系串,信号才恢复,冰鳞族首领不好意思地说:“下次连线,我们一定先吃串再按按钮。”

- 非洲分会场的“香辣串连线乌龙”:非洲的小朋友们,在连线时烤虚拟香辣串,加了太多香料,虚拟串“冒着火”(投影特效),主会场的记忆仪竟真的释放出温热的能量,苏晓晓笑着说:“你们的串太辣,把我们的记忆仪都‘辣热’了!” 小朋友们赶紧加了虚拟冰棒,投影里的串才“降温”,两边的人笑得前仰后合。

- 亚洲分会场的“海苔记忆乌龙”:亚洲的阿婆,在连线时上传了自己烤焦海苔的新方法,记忆仪却自动关联到苏晓晓在亚洲站的海苔乌龙画面,投影里阿婆和苏晓晓的焦海苔画面重叠,像“跨洋焦海苔教学”,阿婆笑着说:“晓晓,你看我现在烤的焦海苔,比你当时的还香!” 苏晓晓赶紧点头:“阿婆厉害,下次我要向您学习!”

最温暖的连线,发生在鱿鱼族与南极企鹅之间——鱿大在主会场,用触手对着记忆仪,播放自己在南极摔成“红色果冻”的画面;南极分会场的企鹅们,看到画面后,用翅膀拍打着地面,记忆仪投射出企鹅们在冰面上滑跤的画面,两边的“摔跤画面”重叠,像一场“跨洋摔跤比赛”,鱿大的红光闪个不停,企鹅们也发出“嘎嘎”的笑声,林知寒翻译:“鱿大说,企鹅朋友,下次我们一起在冰面上烤串,谁摔了谁请客!”

连线结束时,全球的盟友们都对着记忆仪,举起了手里的串——南极的冰系串、非洲的香辣串、美洲的玉米串、欧洲的芝士串、亚洲的海苔串、太平洋的环球串,六串在全息投影里重叠,形成一个巨大的“全球共生串”,淡紫光笼罩着所有画面,像一颗温暖的星球。陆时衍看着记忆仪上的“全球记忆共享库”,里面已经上传了100多条共生故事,他在升级日志上写:“记忆仪的终极意义,不是储存记忆,是让记忆流动,让心意相连,让全球的共生者,都能感受到‘我们在一起’。” 苏晓晓则举着串,对着记忆仪大喊:“下次跨洋连线,我们搞‘全球烤串大赛’,谁烤的串最香,我就给他发‘全球串王’奖杯!”

第180集:“全球共生烤串大赛”的启动与“跨洋串王”的欢乐诞生

苏晓晓的“全球烤串大赛”提议,得到了全球盟友的热烈响应——林知寒牵头成立“大赛组委会”,陆时衍负责设计“跨洋烤串评分系统”(通过记忆仪的能量检测,评分维度包括“能量平衡度”“味道融合度”“创意共生度”),赵铁蛋负责大赛安保(防止有人偷偷加过量香料),鱿大被推选为“全球串王评委长”,负责用红光“品鉴”每一串的味道(红光越亮,说明串越好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赛的规则简单又有趣——

- 参赛资格:全球任何一个共生族群、安保分部、鱿鱼美食连锁店,都能组队参赛,每队3人,必须包含至少两个不同族群(比如人类 人鱼、鱿鱼 冰鳞族);

- 比赛流程:分“地区选拔赛”“跨洋晋级赛”“全球总决赛”三阶段,地区赛在各分会场举行,晋级赛通过记忆仪跨洋比拼,总决赛在太平洋主会场举行,全球直播;

- 核心要求:参赛串必须包含“本地特色食材” “至少一种其他地区食材” “共生能量元素”,比如南极队可以用冰藻(本地) 欧洲芝士(其他地区) 冰系能量(共生元素)。

大赛启动当天,全球50支队伍报名参赛——南极队(冰鳞族 企鹅)、非洲队(人类 珊瑚族)、美洲队(原住民 发光鱼鳞族)、欧洲队(科研人员 淡蓝鱼鳞族)、亚洲队(渔民 海螺族)、太平洋队(鱿鱼族 人鱼族 人类,苏晓晓、鱿小、小镇李大叔组队,队名“全球串王队”),每支队伍都摩拳擦掌,准备拿出看家本领。

地区选拔赛笑点与惊喜齐飞——

- 南极队的“冰系芝士串”:用南极冰藻腌制鱿鱼,加欧洲芝士,烤时用冰系能量降温,防止芝士融化过快,串泛着淡蓝光,鱿大品鉴时,红光亮了80%,点评:“冰与芝士的平衡,有南极的清凉,也有欧洲的浓郁。”

- 非洲队的“香辣玉米串”:用非洲香辣香料腌制鱿鱼,加美洲彩色玉米,烤时用珊瑚能量“加持”,串泛着七彩光,鱿大的红光亮了85%,点评:“辣得过瘾,甜得清爽,珊瑚能量让味道更融合。”

- 亚洲队的“海苔鱼露串”:用亚洲海苔裹住鱿鱼,加南极冰藻粉,烤时刷上蜂蜜鱼露,串泛着绿光,鱿大的红光亮了88%,点评:“海苔的焦香,冰藻的鲜,鱼露的甜,是跨洋的味道。”

- 太平洋队的“环球至尊串”:苏晓晓放大招,用全球五大洲的食材——南极冰藻、非洲香辣香料、美洲彩色玉米、欧洲芝士、亚洲海苔,裹住鱿鱼,烤时用五色共生能量,最后撒上平衡盐晶,串泛着五色微光,鱿大的红光瞬间亮到100%,用触手拍了拍烤架,像是在说“这是串王!”

跨洋晋级赛通过记忆仪举行,全球观众都能通过记忆仪观看——

- 欧洲队VS亚洲队:欧洲队烤“芝士香草串”,亚洲队烤“海苔香茅串”,两边的全息投影重叠,欧洲厨师的优雅烤串,和亚洲阿婆的接地气烤串,形成有趣对比,最终亚洲队以“味道更具共生感”晋级;

- 非洲队VS美洲队:非洲队的“香辣串”VS美洲队的“玉米串”,美洲队在串里加了发光水晶粉,串在投影里泛着七彩光,吸引了大量观众投票,两队打平,最终通过鱿大的红光评分,美洲队以微弱优势晋级;

- 南极队VS太平洋队:南极队的“冰系串”清凉,太平洋队的“环球串”丰富,苏晓晓在记忆仪里,给南极队的队员“云递”了一串环球串,南极队员尝了后,笑着认输:“你们的串太好吃,我们甘拜下风。”

全球总决赛在太平洋共生广场举行,全球盟友通过记忆仪观看直播——

晋级的三支队伍:亚洲队、美洲队、太平洋队,在广场上搭起烤架,同时烤串。亚洲队烤“海苔冰藻串”,美洲队烤“彩色玉米芝士串”,太平洋队烤“终极环球串”(在之前的基础上,加了海螺族的声波水晶粉,串能发出悦耳的“叮咚”声)。

最终评分环节,鱿大作为评委长,用红光依次品鉴——

- 亚洲队串:红光89%;

- 美洲队串:红光92%;

- 太平洋队串:红光100%,还泛出淡淡的五色光,与盐晶能量核心的光共鸣。

“串王诞生!”林知寒宣布,“太平洋队获得‘全球串王’称号,苏晓晓的‘终极环球串’,是全球共生的味道!” 全场欢呼,记忆仪的全息投影里,全球盟友都在鼓掌,南极的企鹅们用翅膀拍打着冰面,非洲的小朋友们举着串欢呼,欧洲的科研人员们竖起大拇指。

苏晓晓抱着“串王奖杯”(陆时衍用平衡盐晶做的,像一串巨大的鱿鱼串),笑着说:“这个奖杯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全球盟友的!以后每年都要办‘全球烤串大赛’,让全球的朋友,都能一起烤串,一起分享共生的味道!” 陆时衍在记忆仪上,记录下这一刻:“全球共生烤串大赛,不是比赛,是全球共生者的狂欢,是串的香味,是记忆的流动,是彼此的牵挂——这就是‘海陆鱿共生’的终极意义:用最平凡的烤串,连接最遥远的距离,用最温暖的味道,守护最广阔的海洋。”

当天晚上,全球的记忆仪都在循环播放总决赛的画面,苏晓晓的“终极环球串”,成了全球共生的象征。林知寒站在盐晶能量核心旁,看着记忆仪里全球盟友的笑脸,心里充满了希望——从深海鱿鱼谷的远古图腾,到全球的共生烤串大赛,从一个人的冒险,到全球的陪伴,“海陆鱿共生”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他们会研发更先进的记忆仪,举办更热闹的烤串大赛,迎接更多的族群加入,但只要串的香味还在,记忆仪的光还在,彼此的心意还在,“海陆鱿共生”的传奇,就会永远写下去,写在太平洋底的每一缕光里,写在全球每一串温暖的鱿鱼串里,写在每一个共生者的心里。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