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 > 第58章 女仙三

太平广记白话故事 第58章 女仙三

作者:富家尔尔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时间:2025-11-13 08:57:06 来源:全本小说网

琉璃心

任城魏府深宅里,别的闺秀抚琴弄绣,少女魏华存却独坐幽窗。指尖划过庄子的逍遥游,心神早已游于八极之外。她是晋朝司徒魏舒的掌上明珠,名门贵女,偏生一副离尘骨骼。自豆蔻之年,庄老玄言便如清泉注心,五经百史不过案头尘灰。她吞服胡麻散,炼化茯苓丸,吐纳间熔炼天地精气,幽室独坐便是整日整月。

父母双眉渐锁。女儿耽于玄虚,拒见宾客,竟至请求独居清修。世家贵媛岂能如此?二十四岁这年,一道无可违逆的婚命落下——她成了南阳刘幼彦之妻。红烛高烧的洞房夜,华存闭目调息,仿佛那喧闹喜乐是隔世的潮声。

人伦之责终究难辞。她为刘家诞下二子,璞与瑕。丈夫刘幼彦外放为修武县令,她随任官邸。白日里相夫教子,是温良恭俭的县令夫人;更深漏尽,万籁俱寂时,那扇紧闭的别院斋门内,素衣女子焚香独坐,一呼一吸牵引星辰流转。炉中青烟是她寂寥的伴侣,案上《黄庭经》是唯一的对话者。丈夫渐觉那道门后气息幽邃,终不敢扰,只当夫人秉性清冷。

待儿子稍长,能行能言,华存心底蛰伏的道心再难按捺。她郑重请别内室,辟出后园最幽僻一间静室。从此,斋戒修行,隔绝尘寰。府中仆役只知夫人室中常飘异香,偶见窗棂透出隐隐清辉,却无人敢窥探究竟。

如此三月,她静坐如古潭深水。直至一夜,月华如练铺满庭院,斋室门窗无风自启。清辉涌入的刹那,七道身影踏月而至——

为首者白髯垂胸,气度如昆仑雪峰,正是太极真人安度明;其左青衣少年神光内蕴,乃东华大神方诸青童;右侧神王金甲粲然,扶桑碧阿阳谷神王威仪赫赫。后随三位仙真:景林真人似古松凝翠,小有仙女若芙蕖含露,清虚真人王褒衣袂飘然如流云回雪。

清虚真人王褒的目光落在魏华存身上,如寒泉浸玉:“闻子密纬真气,注心三清,精诚感格,勤苦至矣。”他声如金玉相叩,“扶桑大帝君敕命,授尔神真之道。”

青童君亦上前,声若幽谷清磬:“清虚天王特命我等降此尘寰,授子《太上宝文》《八素隐书》《大洞真经》凡三十一卷——此乃昔日在景龙之墟,九天太真所撰,秘于天宫玉笈,非凡骨可窥。”

神王朗笑如洪钟震荡:“勤修此经,他日当登紫虚之位,乘云鸾以游太极!”余下众仙皆含笑颔首,满室异香馥郁,似有琼林仙葩瞬间绽放。

华存伏拜于地,喉间哽咽。数十载幽室孤灯,半生尘网挣扎,此刻皆化作仙真足下缭绕的云气。真人安度明广袖轻拂,三十一卷玉笈金书次第浮现案上,经文流转紫金光芒,照得她素衣如披霞帔。

“此乃琼札玉章,非人间楮墨。”王褒真人指尖一点,灵文如活泉涌入华存眉间,“另有神丹秘要,当助汝炼形易质。”他取出一函玉匣,内盛金丹数粒,异彩灼灼,“此丹采扶桑朝霞,合碧海月魄,九转方成。汝可依法服食,涤荡脏腑浊秽。”

神王自怀中托出一尊小鼎,非金非玉,隐隐有龙纹游动:“此太乙精金鼎,移自昆仑玄圃。置丹炉中,可引三昧真火,炼九转还丹。”小鼎落于案上,室中温度骤升,如蕴骄阳。

小有仙女素手轻扬,数枚玉符悬于空中:“此乃飞行羽章,佩之可腾云驾雾,瞬息万里。”玉符清光流转,隐有凤鸣。

景林真人则取青玉净瓶,倾出半盏琼浆:“此甘露饮自瑶池,涤心洗髓。”液如月华,异香沁骨。

众仙授毕,华存依古礼拜谢。真人王褒忽道:“汝宿植仙根,然尘缘未尽。二子璞、瑕亦具道骨,他日当承汝道脉。”他目光似穿透岁月长河,“汝名华存,当存天地至华于心。待功行圆满,南阳桐柏山顶,自有青鸾迎迓。”

语毕,七仙身形渐淡,如晨雾消散于曦光之中。异香久久不散,案头金书玉鼎流光溢彩。华存独坐斋室,窗外晨曦初染,心头如明月洗过。

她轻轻抚过冰凉的玉笈。数十载沉浮,嫁娶生养,人伦枷锁曾似万钧山石。可原来那红尘中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灯下展卷,每一次对月调息,都是对琉璃心一寸寸的打磨。天命所授的仙经道法,终究要落在凡胎俗骨日夜淬炼出的基座上。此刻晨光透窗,照亮案头一粒金丹——那里面熔铸的,正是她穿越尘网而不染的魂魄之光。

斋室寂静,唯余紫檀香灰寸寸跌落。华存闭目凝神,一缕先天真气自丹田升起,如春蚕吐丝,温柔而坚韧地缠绕住那卷《大洞真经》。天梯已降,而真正的飞升,始于足下每一寸不曾虚度的泥泞。

众仙授法后,魏华存独坐静室。案头玉笈流光,太乙精金鼎隐有龙吟。她指尖抚过《黄庭内景经》帛卷,忽忆起王褒真人临别赠言:“学者当先除病。”甘草谷仙方的清气自丹田升起,涤荡着产育儿子时残留的沉疴。

此刻,南阳官邸的晨光漫过窗棂。长子刘璞的读书声隐隐传来,次子刘瑕的嬉笑穿廊而过。她研墨提笔,腕底隶书如鹤舞霜天,将小有王君所传道法详录成册,又为《黄庭经》添注,青精饭方亦录于帛上——仙缘不可私藏,当化为人间灯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广记白话故事请大家收藏:()太平广记白话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几年后她迁居江南,抚州并山深处新辟的静室尚未染尘,便再感仙召。这夜烛火无风自动,虚空浮现紫微夫人身影:“裴清灵真人锦囊中《宝神经》,吾有西宫定本。”万卷珍文如星河倾泻,华存闭目承接,只觉灵台涌入浩荡天风:“若夫仰掷云轮,总辔太空……”真言烙入骨髓时,她忽睁眼望向北方——那是两个儿子栖身的尘世。

待真文录毕,紫微夫人声转肃穆:“修道者不欲见血肉,避之不如不见。”华存心头一刺,想起幼彦病逝时棺木的阴沉。仙人续道:“昔有再饮琼液而尸身叩棺,一服刀圭却躯体溃烂。鹿皮公吞玉华而尸虫出户,贾季子咽金液而恶臭百里。黄帝铸鼎升天,荆山仍留衣冠冢;季主服云散潜行,首级与足各分东西……”仙音如冰水浇顶,“得道者或显或隐,托体遗迹本是常情。但若精而不勤,能而不专——纵得仙方,终落三官考校!”

华存伏地长拜,冷汗浸透素衣。紫微夫人吟诵真诗消散后,她推窗见月,恍然彻悟:那卷《宝神经》不是登天捷券,而是悬顶利剑。修道之要,在“吝心消豁,秽念疾开”,在“困烦以领无”。张良三赴桥下方得真传,自己又怎能懈怠?

从此她脚踏两界。白日里,抚州静室常有青烟直上,樵夫传言魏夫人驾云采药;入夜则秉烛疾书,将仙法译为凡骨可承的文字。长子刘璞官至侍中后,她召其密晤:“琅琊王舍人杨羲,护军长史许穆,此二人可承道脉。”待璞引杨、许二人入山,她亲授《大洞真经》,许穆之子玉斧随侍在侧,竟先于众人得窥天机。陶弘景撰写《真诰》时,屡见“南真”降笔——那正是华存分神化念,穿越千山点拨后学。

兴宁三年春,她降神杨羲丹房,袖中似带东海涛声:“裴真人《宝神经》在此,然修道贵专,尔当勤望三秀,吝心消豁……”杨羲抬头时,只觉满室星斗落入怀中。

岁月在江南山水间流过。她在临汝水西筑起的醮坛,渐渐被野草吞没。某日春雨初霁,八十岁的女冠黄灵徽踏泥而来。这老妪面若婴孩,道号“花姑”,竟在荒草丛中精准清理出魏夫人当年的石坛。当夜华存入梦,花姑惊醒时怀中多了一卷《黄庭内景注》。后来花姑坐化,乡人见白鹤驮其西去。

大唐大历三年,抚州石坛遗址前,鲁国公颜真卿驻足长叹。墨汁飞溅间,碑文铭记着百年前那位穿梭仙凡的女子:她为稚子熬过药,为亡夫守过灵,最终在江南烟雨中辟出贯通天人的路。道童指着碑上“魏夫人”三字问:“既已成仙,为何留迹人间?”颜真卿掷笔一笑,指向远山道观檐角:“你看那琉璃瓦——日光穿透时,才知它本非顽石。”

仙人遗踪终湮没于荒草,凡俗碑铭却将天光引向尘泥。原来最深的道法,不在霞举飞升的刹那,而在人间烟火里以心为鼎、以志为火的长久熬炼。那方没入蒿莱的石坛,正是魏华存留给世间的太乙精金鼎:淬炼一颗琉璃心,自可照破山河万朵。

喜欢太平广记白话故事请大家收藏:()太平广记白话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