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88章 游赏江陵暂舒怀 金榜再题显英才

------

第八十八章 游赏江陵暂舒怀 金榜再题显英才

府试那场持续近六个时辰的鏖战,耗费了陈彦和赵修远极大的心神。交卷之后,两人都感到一种从内到外的疲惫。回到“悦来居”客栈,匆匆用过晚饭,向赵先生详细汇报答题情况后,便各自回房,几乎是头一沾枕头就沉沉睡去,这一觉睡得格外香甜深沉。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入房间,陈彦才自然醒来。经过一夜的休整,他只觉神清气爽,连日来的紧张和疲惫一扫而空。推开窗,府城清晨的空气带着一丝湿润和凉意,远处街市传来的喧嚣也显得不那么刺耳了。

用早饭时,赵文渊先生看着两位弟子恢复了不少精神,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温和笑意,开口道:“府试已毕,阅卷放榜尚需数日。这几日,你们也不必终日枯坐客栈,徒增焦虑。江陵府乃历史名城,人文荟萃,有不少值得一游之处。今日起,便让延岳带着你们,在府城内外走走看看,开阔眼界,舒缓心情吧。读万卷书,亦需行万里路。”

陈彦和赵修远闻言,都是又惊又喜。他们早就对府城的繁华与名胜心生向往,只是碍于备考,不敢分心。如今得到先生的首肯,自然是求之不得。连一旁的陈延岳和石头也兴奋起来。

“多谢先生(父亲)!”两人齐声应道。

于是,接下来的几日,在陈延岳这位虽然不算精通文墨却热情十足的“导游”带领下,陈彦一行人开始了对江陵府的游览。

他们首先登上了位于城北的雄楚楼。此楼高耸入云,飞檐翘角,气势磅礴。站在楼顶凭栏远眺,整个江陵府城尽收眼底。但见屋舍鳞次栉比,街巷纵横如棋盘,浩荡的长江如一条玉带绕城而过,江面上帆樯如林,百舸争流。远处青山如黛,云雾缭绕。此情此景,令人心胸为之一阔。赵修远兴奋地指指点点,陈彦则默默感受着这“极目楚天舒”的壮阔,心中对于“江山如画”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随后,他们泛舟于城西的镜湖之上。镜湖水面开阔,波光粼粼,四周垂柳依依,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舟行湖上,清风拂面,荷香阵阵。与雄楚楼的雄浑相比,镜湖显得格外清幽雅致。他们甚至在湖心岛上的古寺中,看到几位老僧在菩提树下静静弈棋,更添几分禅意。这份宁静,让连日来紧绷的神经得到了很好的放松。

他们还特意去参观了 江陵府学宫和文庙。府学宫规模宏大,建筑庄严,碑刻林立,弥漫着浓厚的书香气息。文庙更是庄严肃穆,供奉着至圣先师孔子及其门下贤哲。置身其中,不由得让人心生敬畏,对圣贤之道、对学问本身产生更深的敬意。陈彦在孔子像前恭敬行礼,默默许下继续潜心向学的愿望。

当然,他们也少不了去府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市逛了逛。这里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从精美的丝绸瓷器、罕见的海外奇珍到各种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陈延岳给每人买了些当地特色的点心,石头更是对街边杂耍看得目不转睛。

这几日的游览,让陈彦和赵修远不仅放松了身心,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江陵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蓬勃的生机,眼界大为开阔。陈彦心中暗叹,这“行万里路”确实与“读万卷书”相辅相成,对增长见识、陶冶性情大有裨益。

(视角转换)

与陈彦等人悠闲游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陵府衙内的紧张与忙碌。

府试结束的第二天,所有的试卷便在知府大人的亲自监督下,完成了糊名、誊录等程序,进入了紧张的阅卷阶段。阅卷地点设在府衙内一处戒备森严的厅堂,由知府大人坐镇,数位府学教授、训导以及从各县聘请的资深学官共同批阅。

厅堂内鸦雀无声,只有纸张翻动和毛笔划过的沙沙声。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和一种无形的压力。每位阅卷官都神情专注,仔细审阅着每一份试卷,时而点头,时而蹙眉,时而摇头叹息。

“唉,此卷帖经错漏百出,墨义牵强附会,经义更是离题万里,不堪入目!”一位老学官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眉心,将一份试卷归入“下等”。

“咦?这份策问倒是有些意思,对漕运之弊分析得颇为透彻,提出的‘官督商运、分段负责’之策,虽略显稚嫩,但思路新颖,切中要害!可圈可点!”另一位学官则对一份试卷露出了赞赏之色,在上面画了个圈。

“诗赋……平平无奇,辞藻堆砌,意境全无。”有人评价道。

阅卷过程持续了数日,经过初阅、复阅、交叉审阅等多轮筛选,最终,一批最为优秀的试卷被挑选出来,呈送到知府周大人案前,由他最终裁定名次,尤其是确定本次府试的“案首”。

周知府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目光锐利,为官以严谨公正着称。他一份一份地仔细审阅着这些优等卷,看得非常仔细。当他看到一份经义文章时,目光凝住了。这篇文章论述的正是“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之关系”,破题精准,引经据典恰当,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最后归结于“知行合一”,文笔流畅,见解深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好文章!”周知府忍不住低声赞道,“根基扎实,义理明通,非熟读深思者不能为也!”

接着,他又看到此卷的策问,关于疏通漕运、平抑物价的对策,条理分明,务实可行,既有宏观视野,又注重细节,远超一般童生见识。再看诗赋《江陵夜泊》,意境苍茫开阔,对仗工整,格律严谨,一股才子之气扑面而来。

“此子之才,经义、策问、诗赋,俱是上乘!综合观之,实为本次府试翘楚!”周知府抚须沉吟。他又对比了其他几份优卷,虽各有千秋,但论及综合实力与文章气象,皆稍逊于此卷。

最终,他提起朱笔,在此卷上郑重地写下了“甲上”的评语,并圈定为本次府试的案首。

随后,书吏们当众拆开糊名。当“清河县,陈彦”的名字显露出来时,几位参与阅卷的学官面面相觑,既觉惊讶,又觉在情理之中。

“竟是此子!年仅十一岁的县案首?”

“果然名不虚传!真乃神童也!”

周知府眼中也闪过一丝惊异,随即化为欣赏:“少年英才,难得!难得!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视角转回)

几日悠闲的时光转眼即逝。放榜之日,终于在期待与忐忑中到来。

这一日,府学宫照壁前再次被人潮围得水泄不通,气氛比县试放榜时更为热烈和紧张。毕竟,府试的通过者将成为“童生”,具备了参加院试考取秀才的资格,意义更为重大。

陈延岳再次发挥了他人高马大的优势,奋力挤到了最前面,瞪大了眼睛,心脏“咚咚”狂跳,在红榜上急切地寻找着名字。赵修远和石头则紧张地在外围等候,陈彦和赵文渊先生站在稍远处,神色相对平静,但眼神中也难免带着一丝期待。

“有了!有了!”陈延岳猛地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音都激动得变了调,“彦儿!又是第一!府案首!咱们家彦儿是府案首啊!!!”

他这一嗓子,顿时吸引了周围无数羡慕、惊叹的目光!

“又是他?清河县那个十一岁的神童?”

“了不得!连中两元!院试再中,就是‘小三元’了!”

陈延岳顾不上旁人的议论,又赶紧寻找赵修远的名字,很快再次喊道:“修远贤侄!第三名!高中第三!”

消息传出,赵修远和石头也兴奋地跳了起来!赵文渊先生捻须微笑,眼中充满了欣慰之色。

陈彦听到三叔的喊声,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悦涌上心头。府试案首!这意味着他的学问得到了更高层次的认可,通往秀才的道路已经铺平了一大半!

回到客栈,众人喜气洋洋。陈延岳张罗着要好好庆祝一番。席间,赵文渊先生看着两位得意弟子,语重心长地说道:“彦儿,修远,你二人此次府试,双双高中前列,彦儿更蝉联案首,为师甚慰。这证明你们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根基打得扎实。”

他话锋一转,神色变得严肃起来:“然而,切不可因此而生出骄矜之心。府试通过,只是取得了童生资格,真正的难关——院试,还在后面。院试由学政大人亲自主持,汇聚一省之英才,竞争之激烈,远非府试、县试可比。而且,院试之后,还有乡试、会试、殿试,道阻且长。”

“你们需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此番成绩,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望你们戒骄戒躁,回返家中后,稍作休整,便需投入更加刻苦的学习之中,精研经史,磨砺文章,以备院试。”

陈彦和赵修远闻言,心中的狂喜顿时收敛了不少,齐齐肃容应道:“学生谨遵先生(父亲)教诲!定当再接再厉,绝不辜负先生期望!”

是的,荣耀属于过去,未来的挑战已然在望。短暂的庆祝之后,他们将再次踏上求索之路。

------

(第八十八章 完)

------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