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41章 忧心徭役夜难眠 稚子求方试古剂

------

第四十一章 忧心徭役夜难眠 稚子求方试古剂

这一夜,陈彦躺在自己的小床上,辗转反侧,久久无法入眠。

窗外月色清冷,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模糊的光斑。屋内,弟弟妹妹们早已进入梦乡,发出均匀的呼吸声,而陈彦的脑海里,却反复回响着祖父和父亲那沉重的话语,以及那些关于徭役悲惨景象的描述。

炎热夏季,烈日灼烤,无遮无拦的工地……沉重的劳役,监工的鞭笞,馊臭的食物……中暑、脱水、热射病……一个个可怕的词汇在他脑中盘旋。

他尤其揪心于“中暑”。在这个时代,医疗条件极其有限,中暑(古称“发痧”或“中暍”)一旦处理不当,极易迅速转为重症,死亡率极高。缺医少药,加上恶劣的环境和超负荷的体力消耗,中暑几乎成了徭役场上索命的无常。

“必须做点什么!”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家人、看着乡亲们可能踏上那样一条不归路。自己虽年幼,无力改变朝廷法令,但或许……或许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增加一点他们生存下来的希望?

前世的知识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他猛地想起了一样东西——藿香正气水(或散)!这是应对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乃至预防和缓解中暑症状的经典方剂!其组成药材大多常见,药理明确,效果显着!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第二天一早,陈彦依旧按时到了赵府,但眉宇间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和心不在焉。

细心的赵文渊很快察觉到了爱徒的异常。在讲解了一段《孟子》后,他放下书卷,温和地问道:“彦儿,今日似乎心神不宁,可是家中遇到了难处?”

陈彦起身,恭敬行礼,脸上带着恳切:“回老师,学生确有一事相求。昨日家中得知朝廷徭役将至,家父、叔父恐需应役。学生忧心夏日酷暑,役所艰苦,人易中暍(中暑),家中却无备无防。学生曾于杂书中偶见一古方,云可解暑辟秽,想尝试配制些许,以备不时之需。故斗胆向老师告假半日,欲去镇上的药铺寻购些药材。”

赵文渊闻言,微微一怔,看向陈彦的目光中充满了惊讶与更深沉的赞赏。他没想到这孩子不仅学业优异,更有如此孝心和仁念,竟能想到为即将服役的家人提前准备药物!这份心思之细腻、考虑之周全,远超寻常孩童,甚至许多大人都未必想得到。

“难得你一片孝心,虑事竟如此周全。”赵文渊捻须颔首,眼中满是欣慰,“此乃人子之本分,为师岂有不准之理?半日怎够?寻药试方,非仓促可成。予你两日假期,专心办理此事。若有所需,或遇难处,亦可来寻为师。”

“谢老师成全!”陈彦大喜,深深一揖。老师的理解和支持,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放学后,陈彦坐上三叔陈延岳的驴车,却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说道:“三叔,我们先不回去,去镇上的药铺一趟。”

陈延岳正甩着鞭子,闻言一愣,诧异地回头:“去药铺?大侄子,你哪儿不舒服了?可是在学堂累着了?”脸上立刻露出关切之色。

“不是的,三叔,我没事。”陈彦摇摇头,小脸上露出与年龄不符的郑重,“我是想去买些药材。”

“买药材?”陈延岳更糊涂了,“买那玩意儿干啥?咱家没人生病啊?是不是娘还是嫂子身子不爽利?”他立刻想到了家里两位身体相对较弱的女性。

“也不是。”陈彦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用三叔能听懂的方式解释,“三叔,昨天爷爷不是说徭役快来了吗?您想想,那徭役干活,肯定是在大太阳底下,最热的时候!人顶着那么毒的日头干重活,很容易中暑的!就是‘发痧’,弄不好会死人的!”

陈延岳虽然神经大条,但“发痧会死人”这话他是听过的,脸色也凝重了些,点了点头:“嗯,这倒是……往年夏天地里干活,也常有人发痧。”

“所以,”陈彦继续道,“我想去买些药材,试着配一点防中暑、解暑气的药。要是爹和叔伯们真要去服役,带上一点,说不定关键时候能顶大用!就算用不上,有备无患也是好的。”

陈延岳瞪大了眼睛,像是第一次认识自己这个大侄子一样,上下打量着他,好半晌才咂咂嘴道:“好家伙!大侄子,你这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连这都想到了?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行!三叔听你的!你说去哪家药铺,咱就去哪家!”

他被陈彦的话说服了,同时也觉得这事儿挺新奇,甚至隐隐有种“我大侄子要干大事”的兴奋感。

驴车拐了个弯,来到了镇上最大的“济世堂”药铺。

一进药铺,浓郁复杂的草药气味便扑面而来。伙计见是一个半大少年带着一个年轻汉子进来,虽觉奇怪,但还是上前招呼。

陈彦深吸一口气,走上前,仰头对伙计道:“伙计哥哥,我想买些药材。”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张事先写好的纸条,上面是他凭借记忆默写出的“藿香正气散”的基础配方,包括:藿香、白芷、紫苏、茯苓、半夏、陈皮、甘草、大腹皮等十余味药材,并注明了大致所需的分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伙计接过纸条一看,上面字迹工整,药名、分量写得清清楚楚,不禁有些惊讶地看了陈彦一眼:“小兄弟,你这方子……是家里大人让你来抓的?”他很难相信这么详细的药方是一个孩子开出来的。

陈彦早有准备,镇定地回答:“家中长辈知晓。麻烦哥哥按方抓药即可,每样先来……三剂的分量吧。”他不敢一次买太多,一来钱不一定够,二来也需要先试验一下。

伙计虽仍有疑虑,但见陈彦对答流利,条理清晰,旁边的陈延岳也一副“听我大侄子”的模样,便不再多问,道了声“稍候”,便转身去称药抓药。

陈延岳好奇地凑到柜台前,看着伙计将那一样样或干枯或切片或成块的药材用小秤称好,用油纸分包,只觉得眼花缭乱,低声对陈彦道:“大侄子,这些树皮草根真的能防发痧?”

陈彦小声解释:“三叔,这不是树皮草根,是药材。它们配在一起,有的能解暑,有的能化湿,有的能和胃,正好对付又热又湿的环境引起的毛病。”他尽量说得浅显。

很快,药包好了,算下来竟花了将近一百文钱!陈延岳咋舌不已,但还是痛快地付了钱(陈彦出发前向母亲要了钱,张桂娘虽不知儿子具体要做什么,但相信儿子,还是给了)。

抱着几大包药材坐上驴车,陈彦心中既有些激动,又有些忐忑。方子是前世验证过的,理论上没问题,但具体到这个时代药材的炮制工艺、药效强度,以及最终配制出来的效果,都还是未知数。

回到家,面对家人疑惑的目光,陈彦没有过多解释,只说是老师布置的课业,需要认识些药材。他将药包仔细收好,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用明天的假期,悄悄地尝试配制他的“藿香正气水(散)”了。

他知道,这只是对抗残酷现实的第一步,但无论如何,他必须尝试。

------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