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27章 夯土筑新居 炊烟暖乡情

------

第二十七章 夯土筑新居 炊烟暖乡情

决定既下,陈家盖房的工程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陈家老屋前的空地上便已人声鼎沸。得到消息的村民们,尤其是那些登记了的壮劳力们,早早便扛着自家的铁锹、锄头、扁担、箩筐等工具赶了过来。老族长请来的赵老匠人带着两个徒弟也到了场,正拿着长长的麻绳和木桩,围着划定的宅基地来回比划,用石灰粉撒出基础的轮廓线,不时高声指挥着:“这边!再往东挪半尺!”“这个角要打直喽!”

陈满仓和陈延峰作为主家,更是忙得脚不沾地。陈延峰力气大,负责最累的活计——和泥。他赤着上身,露出古铜色结实的臂膀和脊背,挥动着巨大的钉耙,将挖出来的黄土与铡碎的麦秸、水混合在一起,反复搅拌、踩踏,直到变成黏稠富有韧性的泥浆。汗水沿着他棱角分明的脸颊和胸膛不断滑落,滴入泥中,他却浑然不觉,只偶尔用搭在肩头的汗巾胡乱抹一把脸,眼神专注而有力。看着往日低矮破败的老屋地基被清理出来,看着崭新的墙基线被划定,他心中充满了为家人筑造新巢的干劲和责任感。

陈满仓则负责统筹协调和材料调度。他一会儿指挥着几个年轻后生从河边挖来细腻的河沙,一会儿又安排人去搬运提前订好的青砖(虽然大部分墙体会用夯土,但关键部位需用砖石加固)。他仔细检查着木材的质量,和赵老匠人商量着房梁的尺寸和门窗的位置。虽然忙碌,但他眉宇间却不见往日的愁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稳的喜悦和期待。每一次夯土的号子响起,每一次看到墙基又垒高了一寸,他仿佛都能看到新屋拔地而起的模样,看到儿孙在新房里安居乐业的情景,心里便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陈延岳(老三)和陈延岭(老二)也各自分工。陈延岭跟着大哥一起和泥、挑土,沉默寡言却肯下力气。陈延岳则负责一些需要巧劲和跑腿的活,比如帮着匠人打下手、传递工具,或者照看那头新买的母牛,用它来驮运一些较重的物料。他性子活络,一边干活还不忘跟相熟的伙伴吹嘘几句陷阱捕猎的“惊险”经历,引得周围人阵阵惊呼和羡慕的目光。

工地上,男人们吆喝着号子,夯土的声音沉闷而有节奏:“嘿——哟!嘿——哟!”铁锹铲土的沙沙声,扁担吱呀声,砖石碰撞声,匠人的指令声,还有男人们互相打趣、闲聊家常的说笑声,交织成一曲充满力量与生机的劳动交响乐。

“张老五,你这泥和的稀了,想偷懒是不是?”

“放屁!老子这泥稠得能粘掉牙!是你小子没吃饱饭吧!”

“哈哈哈!”

“听说李家坳昨天下雨了,咱们这儿愣是一滴没下,今年这天气怪哩……”

“可不是嘛,但愿别耽误秋收……”

另一边,临时搭建的简陋灶棚下,则是另一番忙碌景象。王氏和张桂娘成了总指挥,几个前来帮忙的邻居妇人正忙得团团转。几口大锅灶火烧得旺旺的,锅里煮着满满当当的米饭和菜蔬,蒸汽氤氲,香气四溢。

王氏一边麻利地往灶膛里添着柴火,一边和旁边洗菜的妇人唠着家常:“他婶子,多亏你们来帮忙,不然就我们娘俩,可真转不开了。”

“老嫂子说的啥话,满仓哥家盖房是大事,咱们能帮衬点是点。再说了,你们家伙食开得这么好,我们是来沾光的!”那妇人笑着回应,手里洗菜的动作不停。

张桂娘正挥舞着大锅铲,翻炒着锅里油汪汪的青菜,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容。她听着男人们干活的方向传来的号子声和笑声,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偶尔会抬头望一眼工地,寻找丈夫的身影,看到他结实的身影在人群中忙碌,便觉得格外安心。

妇人们一边忙碌,一边也叽叽喳喳地说着闲话。

“瞧见没?延峰干活真是一把好手,那身板,那力气!”

“桂娘好福气哟!”

“延岳那小子,嘴皮子利索,将来准能忽悠个媳妇回来!”

“延岭老实,就知道闷头干活,也该说亲了……”

“听说新屋盖好就准备给他说了?”

“那可不,新房新气象嘛!”

灶棚里不时爆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与工地上的号子声遥相呼应。

陈彦也没闲着,他人小,重活干不了,便迈着小短腿,充当起小小的“后勤兵”。他一会儿抱几根柴火递给奶奶,一会儿用葫芦瓢给忙碌的大人们端去晾凉的白开水,小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快乐。他尤其喜欢听三叔陈延岳在那里吹牛。

只见陈延岳被一群半大小子和孩子们围着,正唾沫横飞地比划着:“……说时迟那时快!那獾子‘嗷’一嗓子就扑过来!我眼疾手快,抡起柴刀就这么一挡!再往前这么一送!嘿!你们猜怎么着?正中那畜生的鼻子!当时它就懵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惊呼连连,看向陈延岳的目光充满了崇拜。陈彦也混在其中,虽然知道三叔肯定添油加醋了,但依旧觉得与有荣焉,小胸脯挺得高高的。

到了晌午,开饭的钟声(其实就是敲一块铁片)一响,工地上瞬间沸腾了!干了一上午重活的男人们早已饥肠辘辘,纷纷放下工具,洗了手脸,围拢到灶棚前。

今天的午饭格外丰盛!大桶里是冒着热气、晶莹剔透的白米饭管够!大锅里是油水十足、炖得烂烂的萝卜白菜,里面竟然还有不少切得大块的肥肉片子!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对于平日里的农家来说,这已经是过年般的伙食了!

王氏和张桂娘给每个人碗里都盛上堆尖的米饭,浇上满满的菜和油汤。男人们接过碗,也顾不上找地方坐,有的蹲在墙根,有的干脆席地而坐,便迫不及待地大口扒拉起来。

“香!真香!”

“这肉炖得入味!”

“满仓叔,你家这伙食太硬了!比镇上东家给的都好!”

“是啊!太仁义了!”

众人一边狼吞虎咽,一边由衷地赞叹着。那五十文的工钱已经让他们觉得占了便宜,没想到伙食还开得如此实在!这让所有来帮忙的人心里都暖烘烘的,觉得不给主家拿出十二分的力气干活,都对不住这碗油汪汪的饭菜。

陈满仓和陈延峰也端着碗,和乡亲们蹲在一起吃。听着大家的夸赞,看着大家满足的吃相,他们心里也格外舒坦。陈满仓觉得,钱赚来就是花的,花在刀刃上,花得让大家念个好,比什么都强。陈延峰则想着,大家出力流汗,吃饱吃好是应该的,这样房子才能盖得结实。

陈彦捧着自己的小碗,里面是母亲特意挑的瘦肉和软和的米饭。他挨着奶奶坐着,看着眼前这热闹非凡的场面:男人们大口吃饭,大声谈笑;妇人们忙碌着添饭加菜;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闹;整个工地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汗水的味道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他的心里被一种巨大的温暖和感动填满了。这种淳朴的民风,这种互帮互助的乡情,这种通过辛勤劳动换取美好生活的简单愿望,是如此的真实而珍贵,让他这个拥有两世记忆的灵魂也为之动容。

日子就在这热火朝天的忙碌中一天天过去。夯土墙一寸寸升高,房梁一根根架起,瓦片一片片铺好……半个月后,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崭新的、结实的、亮堂的土坯青瓦房终于矗立在了陈家老宅的原址上!

新房落成,自然要办宴席。这一次,陈家更是毫不吝啬,宰了一口猪,杀了鸡鸭,买了鱼,几乎将半个月来赚的钱又投入了大半,置办了一场极其丰盛的酒席,宴请全村老小。

这一天,陈家新院里院外摆满了桌椅,全村男女老少几乎都来了,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孩子们追逐嬉戏,男人们划拳喝酒,女人们笑着交谈,到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肉香、酒香、饭菜香混合在一起,弥漫在整个陈家沟的上空。

陈满仓和陈延峰端着酒杯,挨桌敬酒,感谢乡亲们的帮衬。老人们拍着他们的肩膀,说着祝福的话;年轻人们投来羡慕敬佩的目光。王氏和张桂娘看着这热闹的景象,看着崭新宽敞的新房,眼角眉梢都是笑意,忙得再累也觉得值了。

陈彦穿梭在人群中,感受着这份浓浓的喜悦和温情。他站在新房的屋檐下,看着眼前这片热闹欢腾的景象,看着家人脸上幸福的笑容,看着乡亲们真诚的祝福,他知道,这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新的房屋,象征着这个家崭新的开始,也凝聚着整个陈家沟最质朴温暖的人情味。

------

(第二十七章 完)

------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