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168章 归府洗尘话贡院 互对答卷期金榜

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陈彦、柳云卿、赵修远三人终于回到了太孙所赠的宅邸。九天贡院方寸之地的煎熬,几乎耗尽了他们所有的心力。踏入熟悉的院门,一股温暖安心的气息扑面而来,与贡院内那阴冷、污浊、压抑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苏幕婉早已带着仆役在门前焦急等候,看到三人虽然面色苍白、眼窝深陷、步履虚浮,但总算全须全尾地回来了,一直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下来。她连忙迎上前,眼中满是心疼,却强忍着没有多问,只是柔声道:“热水已经备好了,饭菜也一直温着,快先进屋歇歇。”

石头也赶紧上前,接过三人手中空空如也的考篮,连声道:“少爷,柳先生,赵公子,辛苦了!辛苦了!”

此刻,什么功名利禄、锦绣文章,都抵不上一次痛痛快快的热水澡和一顿热乎乎的饭菜。三人也顾不上多礼,各自回到房中。早已备好的大木桶里,热气蒸腾,水中还飘着几片舒筋活络的草药。陈彦褪下那身沾染了九天贡院复杂气味的儒衫,将整个人浸入温热的水中,顿时,一股难以言喻的舒泰感从四肢百骸蔓延开来,连日的疲惫和紧绷的神经,仿佛都在这氤氲的热气中缓缓溶解、消散。

洗去一身风尘与疲惫,换上干净的便服,三人来到花厅。桌上已摆满了清淡却精致的菜肴:熬得糯软的米粥,几样清爽的小菜,炖得烂熟的鸡汤,还有易消化的面点。没有大鱼大肉,却正合他们此刻虚弱的脾胃。

九天来,第一次坐在宽敞明亮的厅堂里,用着洁净的碗筷,吃着热腾腾的家常菜,三人都有些恍如隔世之感。起初,谁也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快速地吃着,填补着九天来被干粮和冷水亏待的肠胃。

直到一碗热粥下肚,身上有了暖意,赵修远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把积压在胸口的浊气都吐了出来。他放下筷子,揉了揉依旧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开始了他标志性的“吐槽”:

“我的老天爷!这九天,真真不是人过的日子!”他声音还有些沙哑,但情绪已经上来了,“你们说,那号舍是人待的地方吗?转身都难!晚上睡在那两块硬板子上,硌得浑身疼,冻得直哆嗦!吃的喝的更是别提了,啃了九天的冷饼子,我现在看见干粮都想吐!”

他越说越激动,手舞足蹈起来:“最要命的是那股味儿!虽说咱们没分到臭号,可架不住风往这边吹啊!一到下午,那味儿……啧啧,还得在这种环境下琢磨圣人之言,写锦绣文章?简直是折磨!我现在都觉得我身上还有那股子怪味!”

柳云卿虽然年轻,不过二十多岁,但性子比赵修远沉稳许多,此刻也忍不住苦笑着摇头附和:“修远所言,虽是夸张,却也是实情。这贡院九天,对心志体魄确是极大的考验。那号舍阴寒狭窄,饶是我这般年纪,也觉得腰酸背痛,难以舒展。能坚持下来,全凭一口气撑着。”

陈彦听着两人的抱怨,也深有感触地点点头。他年轻体健,尚且觉得艰难。他咽下口中的食物,缓缓道:“赵兄,师兄,你们说的没错。贡院九天,确是艰辛无比,堪称读书人的一道炼狱。狭窄、寒冷、污浊、饮食粗劣,无不在考验我们的极限。”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平和而深远:“然而,我们或许更应想到,这科举之途,本就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逆旅。天下读书人何止千万?寒窗十载、数十载者比比皆是。有多少人,终其一生,连秀才功名也难以企及,更遑论举人、进士?我等能一路过关斩将,站在这会试的考场之上,已是万千士子中的幸运者了。这九日之苦,相较于那些皓首穷经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的同道,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番话,如同清凉的泉水,浇熄了赵修远心头的躁火,也让柳云卿露出了深思的神色。赵修远怔了怔,讪讪一笑:“彦弟说的是……是我矫情了。想想那些连考场都进不来的同窗,咱们能坐在里面考九天,确实已经是祖上积德了。” 柳云卿也颔首道:“维岳此言大善。能至此地,已蒙皇恩,承祖荫,当怀感恩与敬畏之心,岂可一味抱怨环境艰苦?”

见气氛缓和,苏幕婉适时地为众人添上热茶。饭后,极度的疲惫感再次如潮水般涌来,三人也顾不上再多聊,便各自回房休息。

陈彦回到自己房中, 只见屋内烛火温暖,床铺已经铺好,被褥松软,散发着阳光晒过的味道。苏幕婉正背对着他,微微俯身,仔细地将被角掖好,动作轻柔而专注。看着她纤细的背影和那细心体贴的模样,陈彦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深深的感动。这九天在贡院中所受的艰辛、压抑和孤寂,仿佛在这一刻都被眼前这温馨的画面所抚平。

他轻轻走上前,柔声唤道:“幕婉。”

苏幕婉闻声转过身来,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公子,床铺好了,快些歇息吧。”

陈彦凝视着她的眼睛,真诚地说道:“幕婉,谢谢你。这九天,辛苦你了。若不是你里外操持,事事想得周全,我岂能如此安心应试?你的体贴和照顾,我……我都记在心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幕婉被他如此郑重地道谢,脸颊微微泛红,低下头,声音轻柔却坚定:“公子言重了。这些都是幕婉分内之事,能为你做些小事,我心里……心里是欢喜的。公子快别站着了,赶紧躺下歇息吧。”

陈彦点了点头,心中满是温情。他确实累极了,在苏幕婉的催促下,躺倒在柔软舒适的床上。几乎是头一沾枕头,浓重的睡意便席卷而来,他最后看了一眼苏幕婉在灯下收拾衣物的模糊身影,便沉沉睡去。

这一觉,直睡到次日晌午。充足的休息如同灵丹妙药,当陈彦再次睁开眼时,只觉得神清气爽,连日的疲惫一扫而空,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但精神已然恢复了大半。来到花厅,见柳云卿和赵修远也已起身,虽然面色仍有些憔悴,但眼神已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用过午饭后,三人坐在院中晒太阳,喝着清茶。温暖的阳光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也让他们有了心情开始回顾那九日的“战果”。

赵修远最先按捺不住,开始回忆自己的答题情况,尤其是几道策问题,他自觉发挥不错,引经据典,提出了不少“犀利”的见解。柳云卿则捻须听着,不时插话点评几句,或补充自己的思路,他经义功底深厚,文章老成持重,自觉中规中矩,未有疏漏,中式应当有望。

最后,话题自然落到了陈彦身上。赵修远迫不及待地问:“彦弟,快说说,你觉得如何?尤其是那经义和策问,你素有急智,见解不凡,此次定然又是下笔如有神助吧?”

柳云卿也投来关切和期待的目光。

陈彦沉吟片刻,没有立即自夸,而是将自己几场考试中几道关键题目的破题思路、论证逻辑以及策问中对时弊的分析和对策,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他语气平和,但内容却条理清晰,见解深刻,尤其策问部分,结合临安实践与一路见闻,所提之策既引经据典,又切实可行,显示出远超同龄人的视野和格局。

赵修远听得眼睛发亮,拍案叫绝:“妙啊!我就知道!你这策论,尤其是关于漕运革新与边镇互市之议,眼光独到,切中肯綮!我看这会元之位,非你莫属了!”

柳云卿也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赏:“维岳之才,我向来深知。经义根基扎实,又能学以致用,策问更能理论联系实际,发前人所未发。观此番作答,沉稳大气,理据充沛,确是会元之才的气象。若无意外,名列前茅当无悬念。”

陈彦连忙谦逊道:“二位兄台过誉了。考场之上,瞬息万变,文章亦需合考官眼缘。天下英才济济,岂敢妄自尊大?能中式,便是万幸。” 他虽如此说,但眉宇间那抹从容与自信,却透露了他内心的判断。就答卷而言,他确实已竭尽所能,发挥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

一番交流下来,三人心中的忐忑去了大半。柳云卿和赵修远自觉发挥稳定,中式希望很大;而陈彦,则无疑是冲击会元乃至前三甲的强力人选。一种轻松而充满期待的氛围,在小小的院落中弥漫开来。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漫长的等待。放榜尚需时日,他们便利用这段时间,或闭门读书,温故知新;或与“露会”成员小聚,交流考场心得;或由苏幕婉陪着,在洛阳城中闲适地游览,舒缓紧绷了数月的心情。一切都仿佛暂时平静下来,但每个人心底,都在默默期待着那决定命运的金榜张挂之日。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