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103章 家宴话别情难舍 千里之行始足下

------

第一百零三章 家宴话别情难舍 千里之行始足下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陈家的小院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厨房里飘出阵阵饭菜的香气,伴随着锅碗瓢盆的轻响和家人的笑语,充满了寻常却温馨的生活气息。

今日的晚饭格外丰盛。张桂娘和王氏婆媳俩使出了浑身解数,炖了香浓的鸡汤,炒了腊肉,蒸了鲜鱼,还做了陈彦最爱吃的几样小菜。一家人围坐在堂屋的方桌旁,连平日里难得上桌的小弟陈彦平,也被抱在了张桂娘怀里,咿咿呀呀地挥舞着小手。

陈满仓拿出了一壶平日里舍不得喝的老酒,给自己和儿子陈延峰各倒了一小杯,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陈松和陈秀早已迫不及待,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桌上的菜肴。

“来,都动筷子!”陈满仓作为一家之主,率先举起了酒杯,虽然只是浅浅一抿,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吃饭咯!”陈松欢呼一声,夹起一块腊肉就往嘴里塞。

陈秀则乖巧地先给爷爷奶奶、爹娘和大哥碗里各夹了一筷子菜,才自己吃起来。

一家人说说笑笑,气氛热烈。陈彦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暖意。他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时光,但心中那件即将宣布的事,却像一块石头压在心底。

饭至中途,大家吃得正酣,陈彦放下筷子,深吸了一口气,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亲人,声音平静却清晰地开口道:“爷,奶,爹,娘,有件事,想跟你们说一下。”

热闹的谈笑声渐渐平息下来,大家都看向陈彦,等待着他的下文。

“院试之后,今日我去拜访了赵先生。”陈彦继续说道,“与先生商议后,决定十日后,我便启程,前往长沙府的岳麓书院求学。”

话音落下,饭桌上瞬间安静了下来。仿佛一阵凉风吹过,刚才还热烈温馨的气氛,陡然凝滞。

祖母王氏手中的筷子“啪嗒”一声掉在桌上,她愣愣地看着孙子,嘴唇哆嗦着:“什……什么?十天后就走?去长沙府?那……那得多远啊?”她的声音带着颤音,眼眶瞬间就红了。

母亲张桂娘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筷子,目光紧紧盯着陈彦,充满了不舍与担忧:“岳麓书院?娘听说过,那是顶好的书院……可是,彦儿,你这才刚回来几天啊?府城离咱们这就够远了,长沙府……那得走多少天啊?你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她的话没说完,声音已经哽咽。

连一向活泼的陈松和陈秀也安静下来,眨巴着眼睛,看看大哥,又看看爹娘和奶奶,似乎感受到了离别的气氛,小脸上露出了茫然和不安。小弟陈彦平似乎也感觉到气氛不对,停止了咿呀,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大人们。

陈延峰眉头紧锁,闷头喝了一口酒,没有立刻说话。陈满仓则沉默着,吧嗒吧嗒地抽起了旱烟,烟雾缭绕中,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陈彦看着家人瞬间变化的情绪,心中一阵酸楚。他连忙解释道:“爷,奶,爹,娘,你们别担心。岳麓书院是天下有名的书院,那里名师汇聚,藏书丰富,能学到真本事。而且,这次不是我一个人去,修远师兄也会同去,我们彼此有个照应。石头也会跟着我,路上和书院里都能照顾我。”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柔和:“书院也不是不让回家。每年有假期,比如田假、旬假,还有年节,我都会回来的。到时候,就能回来看你们了。你们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从府城回来了吗?”

尽管陈彦努力宽慰,但饭桌上的气氛依旧有些沉闷。长沙府,对于这个世代居住在小山村的家庭来说,实在是太遥远、太陌生的地方了。

沉默了许久的陈满仓,终于磕了磕烟袋锅子,发出清脆的声响,将众人的目光吸引过去。他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向陈彦,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都别拉着个脸了!”他的目光扫过老伴、儿媳,“彦儿说得对。岳麓书院,那是读书人向往的地方!咱们彦儿能有这个机会,是好事!是天大的好事!”

他看向陈彦,眼神中充满了期许和决断:“好男儿志在四方!咱们老陈家的长孙,是读书的料,是将来要成大器的!不能总窝在这小山沟里!家里有我们,有你爹你娘,有你三叔,还有你弟弟妹妹,不用你操心!你只管放心去!去那岳麓书院,好好学!学出个名堂来!给咱们老陈家,给咱们清河县,争更大的光!”

祖父的话,像定海神针一般,稳住了家人浮动的心绪。王氏抹了抹眼泪,努力挤出笑容:“对……对,你爷说得对。长孙有出息,是好事……奶就是……就是舍不得……”

张桂娘也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舍,强笑道:“爹说的是。彦儿,娘支持你去。到了那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天冷加衣,别光顾着读书累坏了身子……有空……有空就捎个信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延峰也开口道:“去吧,家里有我。”

陈松似乎也听懂了,大声道:“大哥,你去吧!我会帮你照顾爷奶和爹娘的!”

陈秀也怯生生地说:“大哥,你要早点回来……”

看着家人虽然不舍却全力支持的眼神,陈彦心中暖流涌动,重重地点了点头:“爷,奶,爹,娘,你们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也会常写信回来!”

接下来的十天, 转瞬即逝。陈家仿佛又进入了另一种忙碌。张桂娘和王氏几乎日夜不停,赶着为陈彦缝制新衣新鞋,从贴身的里衣到厚实的棉袍,一针一线,都缝进了无尽的牵挂。张桂娘还精心准备了许多耐存放的吃食:熏好的腊肉、晒干的菜干、自家磨的面粉、甚至还有一小坛她亲手腌的酱菜。“外面的饭菜不合口味的时候,就吃点这个。”她细细地叮嘱。

陈满仓和陈延峰则检查了马车,备好了路上所需的盘缠,又特意多准备了一些,让陈彦带上,以备不时之需。“穷家富路,多带点钱,心里踏实。”陈满仓将沉甸甸的钱袋塞到孙子手里。

启程的日子,终于到了。

清晨,天色微明,村口的老槐树下,已经聚满了人。不仅陈彦一家全来了,老族长陈德善、许多乡邻也都自发前来送行。

马车已经套好,行李装了满满一箱,除了书籍文具,更多的是家人准备的衣物和吃食。

陈满仓拉着石头的手,走到一边,神情严肃地叮嘱道:“石头,彦儿这次远行,身边就你一个贴心的人。你一定要照顾好他!路上注意安全,到了书院,凡事多留心眼。少爷年纪还小,读书辛苦,生活上你要多担待些!记住了吗?”

石头用力点头,拍着胸脯保证:“老太爷您放心!石头一定把少爷照顾得妥妥当当的!有石头在,绝不会让少爷受半点委屈!”

张桂娘和王氏一左一右拉着陈彦的手,眼泪终究还是没忍住,簌簌落下,一遍遍地整理着其实早已整理好的衣领,絮絮叨叨地重复着那些叮嘱的话:“……要吃饱……要穿暖……别熬夜……常写信……”

陈彦心中酸涩,强忍着离愁,一一应下。他蹲下身,抱了抱弟弟妹妹:“松儿,秀儿,在家要听话,帮爹娘干活。彦平,要乖。”陈松和陈秀用力点头,眼圈也红了。

“好了,时辰不早了,该启程了,别耽误了赶路。”陈满仓深吸一口气,挥了挥手,声音有些沙哑。

陈彦最后看了一眼亲人,目光扫过祖父坚毅的面容、祖母和母亲含泪的双眼、父亲沉默的注视、弟弟妹妹不舍的眼神,还有众多乡邻关切的目光,他深深一揖,然后毅然转身,和石头一起登上了马车。

“驾!”石头一扬马鞭,马车缓缓启动,驶离了村口。

陈彦探出车窗,用力挥手。身后,是亲人们久久伫立的身影和不断的叮咛声,直到马车拐过山坳,再也看不见。

马车沿着熟悉的土路,向着镇上前行。车厢内,陈彦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故乡景色,心中百感交集。有对家人的不舍,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一种踏上新征程的豪情。

到了赵府,赵修远早已准备妥当。师母又拉着两人叮嘱了一番,塞了不少路上吃的点心。赵文渊先生将写好的引荐信郑重交给陈彦,又勉励了几句。

辞别赵先生一家,两辆马车汇合,正式踏上了前往长沙府的官道。车轮滚滚,载着两位年轻的秀才,向着那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向着他们人生中更广阔的天地,疾驰而去。故乡的炊烟渐渐消失在身后,前方的路,漫长而充满希望。

------

(第一百零三章 完)

------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