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泰昌大明 > 第629章 汉阳潜流(九)

泰昌大明 第629章 汉阳潜流(九)

作者:魔法龟Revo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18 01:57:05 来源:抖音小说网

“你在说笑吗?”李尔瞻瞪大眼睛,“你忘了李公励是因为什么事情而被罢官流放的吗?”

“那还不是你害的。”张晚白了李尔瞻一眼。

“我就是死了他们也回不来。”李尔瞻委婉的说道。

张晚愣了一下,接着深深地叹出一口气。“我要怎么帮你?”

“动员一场渐进升温的弹劾。”李尔瞻说道。

“什么时候?”

“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差不多到李参赞回国复命的时候把我弹下来。”李尔瞻说道。“然后再把他举上去。”

张晚想了一会儿,重重地点头道:“好。我答应你!”

————————

虽赦还经年,但李贵仍未复起。这倒不是因为他找不到路子——郑仁弘早不是领议政了,当初那些因为攀附郑仁弘而弹劾他的司宪府谏官也是大树躺倒、殃及猢狲,多被黜落。用李贵自己的话说,就是“当此门庭更迭之际,若欲起复,不过输金鬻爵耳”。李贵拖到现在还没当官,纯粹是没想好该去哪里做个什么官。

其实不当官也没什么,反正延安李氏家底厚实,不在乎那点微不足道的俸禄权势,要是没有好的机会闲着也就闲着。但没官做也有一点不好,那就是没法参朝听政,只能蹲在家里等同党给他传递消息。

临近午时的时候,同党过来了,那是在京待职的嘉善大夫李曙,和曾经领受宣祖遗命保护永昌大君的“遗教七臣”之一韩浚谦。

“你们都走吧。没有我的招呼,谁也不准进来!”李时白站在门口斥退端茶倒水的仆人,待确定仆人全部离开,他才合门转身。

“二位,”李时白还没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李贵就迫不及待地开口问话了:“今天的形势怎么样?”

“正如先生所料,殿下仍旧不肯严惩姜、金二将及其家人。纵使张洛西公、李月沙公据理力争。也被柳、朴二昌一唱一和地挡了下来。”李曙当即接言,他表情如常,但眼神里却闪烁着某种狂热。

“李月沙公?”李时白坐下问道,“他怎么也掺和进去了?”

“张好古没有找李圣征商量起事?”韩浚谦面露疑惑。

“没有。”李时白摇头道。

“他怎么会掺和进去呢,”李贵也说道:“这个事情只要稍微绕两下就能往去年辩诬不力上靠啊。”

“也确实如此。朴承宗就是在往辩诬不力上靠,但李圣征非但没有退缩,反而硬顶了上去。听他那个意思,就差直接承认自己辩诬不力,然后请罪了。所以我才觉得张好古和李圣征可能提前商量过。”韩浚谦说道。

“确实没有。至少我没听说过。”李时白再一次强调道。

“那就是不约而同了。”韩浚谦点头。

“这宣政殿上到底发生什么了?”李贵接着问道。

“有些复杂,恐怕一两句话说不清楚。”韩浚谦说。

“那就多说几句。”

韩浚谦想了想:“殿下一坐下就点名让李尔瞻‘论忠’,李尔瞻说了一通肉麻至极的马屁话,殿下紧接着就借题发挥,说妄自离间王家骨肉就是不忠。”

“殿下这是在打张好古和李尔瞻的联盟啊。”李贵眼神微动。

“对。”韩浚谦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他们是的怎么答的?”李贵低头吃了一口茶。

“李尔瞻直接就请辞职了。”韩浚谦说道,“而且还不只是口头上的,李尔瞻带了一封辞表过来。张好古没有。”

“请辞?”李贵愕然,“殿下批准了吗?”

“当然没有。”韩浚谦说道,“殿下让李圣征答话。李圣征便以国家多事为由,请求殿下不要在这时候罢去礼、兵二曹的大臣。”

“他倒是一如既往的明事理、识大体。”李贵倒也不意外。

韩浚谦亦颔首。当时在大殿上,韩浚谦就是少数几个并不为李廷龟的回护举动而感到错愕的人。

“之后呢。”李贵接着问。

“之后,殿下就传了郑忠信来‘论信’。”韩浚谦说道。

“论姓?论哪家的姓?”李贵不解。

“不是‘姓’,是‘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那个‘信’。”说着,韩浚谦还伸出手在空中比画了一下。待李贵点过头,他又接着道:“郑忠信接上话后只是随便说了两句,刚扯到诚实不欺上面,殿下便借题发挥,问他的那封奏疏是谁帮他写的了。”

“那封奏疏是洛西公帮郑佥使写的。”李时白插话说道,“我当时就是在他们身边,亲眼见到洛西公把写好的奏疏交到郑佥使的手上。想来,应该是写得太雅了,让殿下察觉到不对了。”

“应该是了。”韩浚谦点头。

“那郑忠信是怎么说的?”李贵的心不由得往上提了提。“他把张好古抖出来了吗?”

“郑忠信没有把张好古抖出来,但张好古自己站出来了。”韩浚谦面露钦佩之色,“他不但承认了郑忠信呈上的那封奏疏是他写的,还反过来借题发挥震声高谏。然后事态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一发不可收拾?闹得很凶吗?”李贵追问。

“对!”韩浚谦说道:“我觉得殿下用‘信’这个字来敲打郑忠信,无非是为了敲山震虎,警告郑忠信不要结党。但张好古不但自己站了出来,还带着十几个人当殿高喊,非要请求殿下严惩姜、金二将及其家人。于是,殿下就只能把柳、朴二昌召唤出来,以‘上安天心,下止奴兵’为由表示反对。双方争执不下,张好古的言辞也是越来越激烈,闹到最后,甚至连宋末少帝跳海殉国的典故都引出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