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孙二娘的包子铺 > 第275章 二娘挥刀辨真假

孙二娘的包子铺 第275章 二娘挥刀辨真假

作者:凌霄异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08 20:25:4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郓城县的秋露重得很,把孙二娘包子铺的窗纸浸得发潮。她正蹲在灶前翻检柴火,指腹蹭过松木的裂纹,能觉出里面藏着的松脂,是黑风岭深处砍来的老松,烧起来烟都是青的。

“当家的,你看这笼屉底的竹篾,”孙二娘用刀背敲了敲蒸笼,竹片发出“空咚”的闷响,“怕是得换了,昨儿蒸包子时,底都塌了半笼。”

张青蹲在门槛上搓草绳,绳头在掌心勒出红痕:“等过了这阵忙的,去后山砍些毛竹来编。前几日朱都头说,济州府要往东京送批官粮,路过郓城时,定会来咱铺子里打尖,到时候可不能出岔子。”

话音未落,铺子门板“吱呀”一声被推开,冷风裹着个人影滚进来,“噗通”跪在地上。那人穿着件浆硬的青布衫,袖口磨出了毛边,怀里紧紧抱着个蓝布包,抖得像秋风里的蚂蚱。

“孙……孙二娘当家的,救……救命!”来人抬起头,脸上沾着泥,左额肿起个紫包,正是陈阿狗的小徒弟狗剩。

孙二娘抄起灶边的剔骨刀,刀光在他脸上晃了晃:“慌什么?天塌下来有老娘顶着。说,出了啥事?”

狗剩把蓝布包往地上一掼,露出里面的瓷瓶——瓶身是陈家窑新烧的“清白瓷”,釉色泛着冷光,瓶口却缺了个角,像是被人硬生生砸的。“师父……师父被人绑了!说他烧的瓷是假的,要……要拆了陈家窑!”

张青猛地站起来,草绳从手里滑落在地:“谁这么大胆子?”

“是……是县里新来的王通判!”狗剩的声音带着哭腔,“他带了伙人闯进窑里,说师父的瓷仿了官瓷样式,犯了忌讳,还说……还说从窑里搜出了这个。”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打开一看,是块碎瓷片,胎质发灰,釉色暗沉,与陈家窑的瓷判若云泥。

孙二娘捏起碎瓷片,指尖碾了碾,粉末簌簌往下掉:“这是黄河滩的淤土烧的,连釉料都掺了铅,烧出来的东西能看?王通判眼瞎了?”

正说着,门外传来马蹄声,三匹快马踏碎了晨露,为首的官差勒住缰绳,腰间的铜铃“叮铃”作响:“孙二娘在吗?王通判有令,让你去陈家窑认认,这假瓷是不是你铺子里用的!”

张青往灶里添了把柴,火星溅到地上:“不去!俺们铺子用的都是陈家窑的真瓷,哪来的假货?”

官差冷笑一声,鞭子往门板上一抽:“不去?那就是抗令!来人,把这铺子封了!”

孙二娘按住张青的手,把剔骨刀别在腰后:“去就去!俺倒要看看,这王通判耍的什么鬼把戏。”

一、窑前的劫

陈家窑的场院上,十几名官差正围着陈阿狗,他被捆在晾坯架上,嘴角淌着血,却梗着脖子:“俺的瓷烧了十年,真的假的,一敲便知!”

王通判站在窑口,穿着件孔雀蓝的官袍,手里把玩着个玉扳指,见孙二娘来了,皮笑肉不笑:“孙当家的来得正好,你日日用陈家窑的瓷,该认得真假。”他指了指地上的碎瓷,“这些是不是陈阿狗烧的?”

孙二娘没理他,径直走到陈阿狗身边,解开他身上的绳子:“阿狗,伤着哪了?”

陈阿狗咳出一口血沫:“没事……就是他们把刚出窑的‘松鹤瓶’砸了,那是要给柴大官人送的贺礼。”

“贺礼?”王通判眼睛一亮,“柴进?他竟敢私通反贼?看来这假瓷的事,没那么简单!”他冲官差喊道,“把陈阿狗和孙二娘一并拿下,押回县衙大牢!”

官差们刚要上前,孙二娘猛地拔出剔骨刀,刀光在晨雾里划出冷弧:“谁敢动?”她一脚踹翻旁边的瓷坯架,几十只素坯“哗啦啦”摔在地上,“陈家窑的瓷,胎里掺了黑风岭的铁砂,摔在地上只会裂,不会碎成齑粉!你们自己看!”

地上的素坯果然只裂了缝,没碎成渣。而王通判带来的碎瓷片,轻轻一碰就成了粉末。

“这……”官差们都愣住了。

王通判脸色发青,厉声喝道:“胡扯!她是想包庇反贼!给我打!”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断喝:“住手!”只见武松提着哨棒,带着几个梁山弟兄大步走来,“王通判,你在陈家窑撒野,问过俺武松的拳头没?”

王通判见了武松,吓得腿肚子发软——他早听说这行者杀了西门庆,连官府都敢冲撞。“武……武都头,这是朝廷公务……”

武松哨棒往地上一戳,震得尘土飞扬:“公务?俺看是你收了柳家余孽的好处,故意来找茬!”他指着王通判身后的一个随从,“那不是柳画师的徒弟冯六吗?怎么,改行当差了?”

那随从脸色一白,转身想跑,被武松一把抓住,像拎小鸡似的扔在地上:“说!是不是你们把假瓷藏进窑里的?”

冯六被吓得魂飞魄散,结结巴巴道:“是……是王通判让俺干的,他说……他说只要毁了陈家窑,就让俺当窑监……”

二、刀下的真

王通判见事败露,拔刀就想杀冯六灭口,孙二娘早有防备,剔骨刀脱手飞出,“当”的一声磕掉他手里的刀。“王通判,你勾结奸佞,诬陷良民,该当何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官差们见主官犯了错,都放下了刀。陈阿狗走到窑前,抓起一把刚和好的瓷泥:“这土是黑风岭的山土,混了郓城的河沙,烧出来的瓷敲着像铜锣响。”他往地上摔了只成品碗,“当啷”一声脆响,碗身裂了,却没碎。

“你们再听听这假瓷。”孙二娘捡起块冯六带来的碎瓷,往石头上一磕,“噗”的一声闷响,成了粉末。“这就是你们说的‘仿官瓷’?连乡下土窑的东西都不如!”

武松一脚踩在王通判背上:“说!柳家给了你多少好处?”

王通判疼得龇牙咧嘴:“没……没有……是冯六骗了我……”

“还嘴硬!”张青从窑里拖出个木箱,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银锭,“这是从你随从身上搜出来的,上面刻着‘柳记’二字,你还想抵赖?”

王通判面如死灰,瘫在地上。武松对跟着来的朱都头道:“朱都头,这人交给你了,按大宋律法处置!”

朱都头拱手道:“武都头放心,下官定如实上报。”

冯六被官差捆着,哭喊道:“是柳成让俺干的!他说只要毁了陈家窑的名声,就让俺接管窑厂……”

陈阿狗听得目眦欲裂:“柳成?他还敢回来?”

武松拍了拍他的肩膀:“阿狗放心,俺这就带人去黑风岭搜,定把那厮揪出来!”

孙二娘往灶里添了把柴,火光映着她的脸:“先别忙,这窑里还烧着一窑‘松鹤瓶’,等出了窑,送柴大官人补上贺礼再说。”

陈阿狗望着窑口的火光,眼里重燃了暖意:“对,不能让柴大官人等急了。”

三、火里的信

傍晚时分,新窑开了。陈阿狗戴着粗布手套,小心翼翼地抱出一只“松鹤瓶”,釉色青白,鹤翅上的羽毛用了“描金”技法,在夕阳下闪着微光。“这只比之前那只还好。”

孙二娘用布擦了擦瓶身:“等送了柴大官人,再烧些给咱铺子用,省得总有人拿假瓷来糊弄。”

张青往车上装着瓷,笑道:“以后咱的瓷底都刻上‘十字坡’三个字,看谁还敢仿。”

武松喝着酒,哨棒靠在门边:“俺跟你们一起去送贺礼,顺便看看柴大官人。”

陈阿狗把“松鹤瓶”放进锦盒:“有武都头同行,俺们就放心了。”

夜色降临时,一行人往柴府赶去。月光洒在官道上,像铺了层白瓷。孙二娘摸了摸腰间的剔骨刀,刀鞘上沾着点瓷粉——那是今日辨真假时蹭上的。她突然觉得,这世道就像烧瓷,火候到了,真的假的,一照便知。

柴府的灯笼在远处亮着,像窑火般温暖。陈阿狗抱着锦盒,脚步轻快,他知道,只要这窑火不灭,清白就永远烧得出来,就像孙二娘的刀,总能劈开那些见不得光的龌龊。

往柴府去的路上,月亮越升越高,把官道照得像条白瓷带。陈阿狗抱着装“松鹤瓶”的锦盒,指尖总忍不住摩挲盒面的暗纹——是孙二娘用烙铁烫的缠枝莲,针脚粗粝,却比官窑的雕花更见筋骨。

“阿狗,你这瓷瓶真能值半座城?”武松喝得半醉,哨棒在手里转着圈,“俺在阳谷县见的官瓷,釉色发闷,哪有你这青白透亮。”

陈阿狗嘿嘿一笑,把锦盒往怀里紧了紧:“武都头有所不知,这瓷坯入窑前,得用黑风岭的泉水泡三日,釉料里掺了松烟墨,烧出来才带这股清劲。柳家那些假瓷,用的是黄河水,釉里混了铅,看着亮,日子久了能渗黑渍。”

孙二娘在马背上哼了一声:“说这些他也不懂,他只知道哪个瓷碗经摔。”她从包袱里掏出个油纸包,往武松怀里一扔,“刚出锅的肉包,堵上你的嘴。”

武松接住就咬,肉汁顺着下巴淌,含糊道:“还是二娘懂俺。”他突然勒住马,耳朵动了动,“前面有动静。”

众人顿时警觉,张青抽出腰间短刀,孙二娘摸向剔骨刀,陈阿狗把锦盒藏进马鞍下的夹层。月光里,道旁的树林突然窜出十几个黑影,为首的举着刀喊:“留下瓷瓶,饶你们不死!”

是柳成的人!陈阿狗心里一沉,这伙人竟追来了。

武松大笑一声,哨棒横扫而出,“啪”地打断最前面那人的刀:“就凭你们?也配抢柴大官人的东西?”他翻身下马,如猛虎入羊群,哨棒翻飞,转眼间就打倒三个。

孙二娘也不含糊,飞刀直取为首那汉子的手腕,刀光闪过,对方的刀“哐当”落地。“柳成呢?让他滚出来!”

那汉子捂着流血的手腕,嘶声道:“给我上!抢不到瓷瓶,回去都得喂狼!”

张青护着陈阿狗往马车后躲,却见两个喽啰绕到车后,举刀就砍。陈阿狗急中生智,抱起车边的备用瓷泥桶,劈头盖脸泼过去,泥汁糊了对方满脸,趁机一脚踹倒一个。

正混战间,远处传来马蹄声,火把如长龙般涌来。“柴府护卫在此!”喊声震得树林里的夜鸟乱飞。

柳成的人见状不妙,虚晃一招就想跑,武松哪里肯放,哨棒舞得风雨不透,把退路堵得死死的。“往哪跑?留下命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柴府护卫赶到时,喽啰们已被捆成一串。为首的护卫头领翻身下马,对武松拱手道:“武都头,让您受惊了。我家官人听闻路上不太平,特意让小的带弟兄们来接应。”

武松指了指被捆的汉子:“问问他,柳成藏在哪。”

那汉子被打得鼻青脸肿,哆哆嗦嗦道:“在……在黑风岭的老窑里,他说……说要等你们送瓷瓶路过,一把火烧了……”

孙二娘往地上啐了口:“狗改不了吃屎!”

陈阿狗摸着马鞍下的锦盒,心有余悸:“多亏武都头和护卫来得及时。”

护卫头领笑道:“陈师傅放心,前面就是柴府地界,再无人敢放肆。”

到了柴府,柴进早已在门口等候,见众人平安到了,松了口气:“一路辛苦了。听闻柳成那厮又来作祟?”

武松把经过说了,柴进听着,眉头越皱越紧:“这柳成留着始终是祸害,明日我便派人去黑风岭剿了他的老巢。”他看向陈阿狗怀里的锦盒,“那‘松鹤瓶’没受损吧?”

陈阿狗小心翼翼地打开锦盒,月光照在瓶身上,鹤眼的描金闪着细碎的光:“完好无损,柴大官人请看。”

柴进接过瓷瓶,指尖抚过瓶身的纹路:“好手艺!这松针的笔法,有当年陈阿翠的影子。”他叹了口气,“阿翠若还在,见你把窑厂重兴起来,定会高兴。”

陈阿狗鼻子一酸,低下头去。孙二娘忙打岔:“大官人,夜深了,先让弟兄们歇歇,明日再议剿匪的事。”

柴进笑道:“是我怠慢了。来人,备酒备菜,为武都头和陈师傅接风。”

席间,柴进说起近日济州府的动静,说高俅派了心腹来查访各府,怕是要找借口搜刮钱财。“陈家窑的瓷如今名气大了,难免被盯上,你们得多加小心。”

陈阿狗道:“俺已在新瓷底加了暗记,用松烟在‘松三针’里藏了个‘忠’字,官府的人看不出来,自家人一照便知。”

武松拍着桌子:“谁敢来捣乱,俺武松第一个不答应!”

孙二娘白了他一眼:“少喝酒,多吃菜,明日还得去黑风岭呢。”

窗外的月光淌进屋里,落在“松鹤瓶”上,瓶身上的鹤影仿佛活了过来,正展翅往光亮处飞。陈阿狗望着瓷瓶,突然觉得,阿姐和阿娘的影子,或许就藏在这釉色里,看着他把日子过成了该有的模样。

夜渐深,酒意浓,柴府的灯却亮了很久,像黑夜里的一窑旺火,烘着这些江湖儿女的热肠,也烘着那些藏在瓷纹里、说不尽的牵挂。

(全文约字)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