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孙二娘的包子铺 > 第252章 麻绳捆出旧恩怨

孙二娘的包子铺 第252章 麻绳捆出旧恩怨

作者:凌霄异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22 01:14:5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郓城县的夏雨总带着股蛮劲,劈头盖脸砸下来,把街面浇得冒白烟。孙二娘包子铺的门板关得严实,只留条缝透气,炉上的蒸笼“呜呜”响着,把水汽憋在铺子里,墙上都洇出了水痕。张青蹲在地上编麻绳,黄麻在他手里绕成紧实的绳股,指尖的老茧磨得麻皮发亮,他时不时往墙角瞥——那里堆着些从杂货铺收来的旧物,其中一捆麻绳,绳头缠着块红布,泡在漏下的雨水里,红得发暗,像凝固的血。

“当家的,把那捆旧麻绳解了晒晒,”孙二娘用布擦着蒸笼壁,白汽裹着她的声音,“昨儿个李木匠来说,他修桥缺些粗绳,这旧的搓搓还能用。”

张青应着,起身踩着水洼过去。那麻绳是黄麻混着棉线编的,格外结实,红布缠得死紧,像是特意做的记号。他拽着绳头往石墩上磕,想把红布震松,突然“嘶”地吸了口凉气——麻绳里竟嵌着根细针,针尖沾着点黑垢,像是涂过东西。他用指甲挑开绳股,里面掉出个油纸包,裹得三层外三层,拆开一看,是半片牛角梳,梳齿断了两根,梳背刻着个“苏”字,还沾着几根灰白的头发。

“苏?”孙二娘凑过来,指尖抚过梳背,“是不是十五年前在南街开绣坊的苏巧娘?听说她是苏州来的绣娘,一手苏绣出神入化,后来绣坊着了场大火,人就没了。有人说她卷了客商的定金跑了,也有人说她被仇家所害,尸骨都烧成了灰。”

张青把牛角梳翻过来,梳齿缝里卡着点丝线,是极罕见的孔雀蓝:“这线是贡品,当年只有苏巧娘能用得起。我记得她绣坊的招牌,就用这线绣了只凤凰,说是她女儿的嫁妆。”

孙二娘往灶里添了块炭,火苗“腾”地窜起来:“她女儿叫苏小鸾,当年才十岁,火后也不见了,有人说跟着她娘跑了,也有人说……被烧死在绣坊里了。”

正说着,铺门被“咚咚”砸响,力道猛得像要把门撞碎。孙二娘刚拉开条缝,一个穿粗布裙的妇人就挤了进来,浑身湿透,发髻散了半边,手里攥着半片牛角梳,梳背同样刻着“苏”字,断齿的位置与张青手里的正好对上。她看见张青手里的梳子,突然“啊”地尖叫一声,手里的梳子掉在地上,与另半片合在了一起,严丝合缝。

“这梳子!是俺娘的!”妇人的声音抖得像风中的蛛网,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俺找这梳子找了十五年!俺是苏小鸾!当年那场火,不是意外!”

孙二娘连忙把她往炉边拽,炉上的热水“咕嘟”响着,烘得人身上的寒气渐渐散了。“妹子,你慢慢说,当年到底咋回事?”

苏小鸾捧着合在一起的牛角梳,眼泪混着雨水往下淌:“俺娘当年接了笔活,给县太爷的小妾绣嫁衣,用的就是这孔雀蓝丝线。县太爷的小舅子赵三,见丝线金贵,就来抢,俺娘不给,他就放话说‘让你绣坊变火场’……”

“赵三?”张青攥着麻绳的手猛地收紧,绳股勒得掌心生疼,“是不是后来做了粮行掌柜的赵老三?听说他发家快得蹊跷,十年前突然成了郓城首富。”

“就是他!”苏小鸾的声音带着恨,“火起那天夜里,俺躲在绣架下,看见赵三带着两个家丁,往柴房泼火油!俺娘把俺塞进地窖,自己拿着这把梳子冲出去,说要跟他拼命……地窖口被横梁压住,俺挖了三天才爬出来,绣坊早就成了一片焦土,俺娘的尸骨都没找着……”

孙二娘的心沉了下去。她想起小时候听娘说的“窦娥冤”,只道是天地不公,却不知这人间的恶,能把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掩得像场意外。她看着苏小鸾粗布裙下的脚踝,那里有道狰狞的疤,像条扭曲的蛇,是被地窖里的碎石划的。

“这些年你在哪?”张青追问。

“俺逃到了乡下,被个老绣娘收养,”苏小鸾从怀里摸出块绣帕,上面绣着只凤凰,只是尾巴缺了块,“俺凭着记忆学绣活,就想有朝一日能回来,用这凤凰帕引出赵三。可他现在势力大,县太爷都得让他三分,谁肯信俺一个乡下妇人的话?”

张青把那捆麻绳往地上一摔,绳头的红布浸了水,像团血疙瘩:“这麻绳是从赵三粮行后院收的,红布是你娘绣坊的记号吧?她当年定是把证据藏在了里面。”

苏小鸾突然想起什么,抓起麻绳就往灶边凑,用火星燎绳股:“俺娘说过,重要的东西会‘藏火里’!”火苗舔过麻绳,黄麻烧成灰烬,露出里面裹着的一小卷绸布,上面用苏绣绣着几行字:“赵三欠银百两,抵孔雀蓝丝线;五月廿三,见他与家丁运火油入绣坊后巷……”

“这就是证据!”孙二娘拍着桌子,白汽震得晃了晃,“当年的老绣娘、送丝线的货郎,肯定还有人记得!”

正说着,街面上传来马车声。赵三穿着件绸缎褂子,坐在马车上,摇着扇子,后面跟着四个家丁,正往铺子这边来。他显然是听见了动静,隔着雨幕喊:“孙二娘,听说你这来了个绣娘?正好,俺新纳的小妾缺件嫁衣,让她来试试手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小鸾吓得往张青身后躲,手里的凤凰帕掉在地上。赵三的目光扫过帕子,突然眼睛一亮:“这凤凰绣得好眼熟……像极了当年苏巧娘的手艺。”

张青把苏小鸾护在身后,捡起麻绳挡在身前:“赵掌柜认错人了,她就是个乡下绣娘,哪懂什么苏绣。”

“是吗?”赵三从马车上跳下来,靴底碾过积水,溅起的泥点落在孙二娘的围裙上,“让她抬起头来,俺瞧瞧。”

苏小鸾咬着牙抬起头,雨水顺着她的脸颊往下流,露出与苏巧娘如出一辙的眉眼:“赵三,你不认得俺了?当年你放火烧绣坊时,俺就在地窖里看着!”

赵三的脸瞬间白了,随即又冷笑:“哪来的疯妇!满嘴胡言!给俺拿下,送官治罪!”

家丁刚要上前,被张青一麻绳抽在手腕上,疼得嗷嗷叫。张青的麻绳在手里转得飞快,绳头带着风声:“十五年前的火,十五年前的债,今天该清算了!”

“清账?”赵三从怀里摸出个玉佩,往地上一摔,“俺有的是钱!砸了你的铺子,再买通官府,让你们俩跟苏巧娘一个下场!”

围观的街坊从门缝里探出头,有人喊:“赵三当年确实抢过苏绣娘的丝线!”

“俺爹是更夫,那天夜里见他家丁鬼鬼祟祟往绣坊后巷去!”

雨越下越大,打在门板上“噼啪”响,像无数只手在拍门。孙二娘突然想起什么,往灶膛里扒了扒,掏出块烧红的烙铁:“赵三,你看看这是什么!”烙铁上的烟疤,正是当年苏巧娘绣坊的印记——她爹是铁匠,给女儿的烙铁打了个独特的记号。

赵三的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你……你从哪弄来的?”

“从你粮行的地基里挖出来的!”孙二娘把烙铁往石墩上一戳,火星溅了赵三一脸,“当年你烧了绣坊,就把这烙铁埋在地基下,想镇住冤魂,是不是?”

这话其实是她编的,但赵三做贼心虚,竟吓得腿一软:“不是俺!是县太爷让俺干的!他想要苏巧娘的孔雀蓝丝线,苏巧娘丝线,他就……”

话音未落,巷口传来马蹄声,朱仝都头带着衙役来了。原来张青早让隔壁的王婆去报了官,说赵三强抢民女。朱仝看着地上的证据,又听了街坊的证词,当即喝令:“拿下赵三!”

赵三还想挣扎,被张青一麻绳捆了个结实,绳头的红布正好勒在他脖子上,像条血咒。“十五年了,”张青的声音冷得像雨,“这麻绳,终于捆对了人。”

苏小鸾捡起合在一起的牛角梳,对着雨幕喊:“娘,你看,凶手抓到了!”雨水落在梳齿上,像极了眼泪。

案子审了三天,赵三供出了当年与县太爷合谋的经过——县太爷的小妾非要孔雀蓝丝线做嫁衣,苏巧娘丝线相让,两人就放火烧了绣坊,还伪造了苏巧娘卷款潜逃的假象。县太爷被革职查办,赵三的家产被充公,其中就有一箱子没开封的孔雀蓝丝线,被苏小鸾收了起来。

苏小鸾在原址重建了绣坊,招牌上的凤凰用那箱丝线补全了,飞得栩栩如生。她常来包子铺帮忙,孙二娘教她做包子,她教孙二娘绣帕子,铺子里总飘着肉香混着丝线的味道。

有天,苏小鸾给张青和孙二娘各绣了个荷包,上面用孔雀蓝绣着麻绳,绳头系着红布。“这是谢礼,”她说,“麻绳能捆住恶人,也能系住情义。”

孙二娘把荷包挂在腰间,摸着上面的针脚,忽然觉得这包子铺的故事,就像那捆旧麻绳,看着粗糙,却藏着最结实的道理——恩怨或许会被雨水泡得发涨,但只要有口气在,总有把它解开、捆对的那天。

夏雨渐渐歇了,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在铺子前的水洼里,映出片清亮的天。张青编着新的麻绳,苏小鸾坐在炉边绣着帕子,孙二娘的包子出笼了,热气腾腾的,把三个人的影子融在一起,像幅最踏实的画。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