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孙二娘的包子铺 > 第241章 旧秤砣藏新恩怨

孙二娘的包子铺 第241章 旧秤砣藏新恩怨

作者:凌霄异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7 23:42:52 来源:全本小说网

郓城县的秋阳斜斜地照在孙二娘包子铺的门板上,把“童叟无欺”四个红漆字晒得发亮。张青正蹲在门槛边磨菜刀,刀锋划过磨石,发出“沙沙”的轻响,他脸上的疤痕在阳光下泛着浅褐的光,倒比往日温和些。

“当家的,把那杆旧秤找出来。”孙二娘在案前揉面,面团在她手里翻卷如浪,“今儿个李屠户送肉来,说要换两笼包子,那厮总爱占便宜,得用咱那杆准星最严的秤称。”

张青应了一声,转身往杂物堆里翻。角落里积着层薄灰,他扒开几个破麻袋,露出个黑黢黢的秤砣——黄铜打造,沉甸甸的,秤杆上的刻度已磨得模糊,唯有秤尾刻着个“鲁”字,还能看出些轮廓。

“找着了。”张青拎起秤,忽然“咦”了一声,“这秤砣底下咋有道缝?”他翻过来细看,见秤砣底座有圈细密的刻痕,像是被人用錾子凿过。

孙二娘凑过来看,指尖在刻痕上划了划:“怪了,这秤是前两年从关二爷庙后身的旧货摊买的,当时那摊主说是什么‘百年老秤’,难不成里面藏着东西?”

正说着,铺门口传来一阵咳嗽声。一个穿青布长衫的老者拄着拐杖站在那里,鬓角霜白,手里拎着个蓝布包袱,眼神直勾勾盯着张青手里的秤。

“这位老丈,买包子?”孙二娘笑着招呼,“刚出笼的肉包,热乎着呢。”

老者没接话,颤巍巍走到张青面前,指着那秤砣:“这秤……你从哪得来的?”

张青把秤往案上一放:“旧货摊淘的,怎么了?”

老者的手突然抖得厉害,指着秤尾的“鲁”字:“这字……是你刻的?”

“不是,买来就有。”孙二娘擦了擦手,“老丈认识这秤?”

老者突然老泪纵横,往地上一坐:“俺找这秤找了三十年啊!这是俺爹的秤!当年他就是用这秤在十字坡开杂货铺的,人称‘鲁铁秤’,说他的秤比官秤还准……”

张青和孙二娘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惊讶。十字坡?张青年轻时在十字坡落脚,怎没听说过有个“鲁铁秤”?

“老丈,您别急。”孙二娘把老者扶到凳上,倒了碗热水,“您爹叫啥?当年十字坡的杂货铺,是在快活林东边还是西边?”

“东边!就在那棵老槐树下!”老者喝了口热水,声音渐渐稳了,“俺爹叫鲁大山,当年十字坡的人都知道,他卖盐从不掺沙子,称布总多给一寸。可三十年前,突然来了伙歹人,说俺爹私通梁山,把铺子烧了,人也……也被抓走了,再也没回来……”

张青的心猛地一沉。三十年前的十字坡,正是他和孙二娘开黑店的年月。虽然后来改了邪性,但那段往事像根刺,总在不经意时扎得人疼。他攥着秤砣,指节泛白:“那伙歹人……长啥模样?”

“领头的是个独眼龙,脸上有道疤,”老者的声音带着恨,“还有个胖婆娘,手里总拎着把菜刀,笑起来比哭还吓人……”

孙二娘的脸“唰”地白了。独眼龙?是当年盘踞在十字坡的匪首王奎!那胖婆娘,正是王奎的婆娘!当年她和张青杀了王奎夫妇,占了他们的地盘,才开起了人肉包子铺……难道这鲁大山,是被王奎所害?

“老丈,”孙二娘的声音有些发紧,“您爹被抓走前,没留下啥话?”

“留了!”老者解开蓝布包袱,里面是件泛黄的棉袄,他从棉袄夹层里摸出张皱巴巴的纸,“这是俺爹托人捎回来的,说‘秤砣藏着清白,等俺儿长大,拿它去告官’。可俺当时才十岁,官府哪会理一个娃的话?这些年俺走南闯北,就想找着这秤,给俺爹洗冤……”

张青接过那张纸,上面是几行歪歪扭扭的字,说王奎想霸占他的杂货铺,诬陷他通匪,还抢了他积攒的五十两银子,藏在“秤心”里。

“秤心?”孙二娘盯着那秤砣,“难道这秤砣里藏着银子?”

张青找来把小錾子,顺着刻痕轻轻一撬,“咔哒”一声,秤砣底座竟真的开了。里面果然藏着个油纸包,打开一看,却是几块碎银,加起来不过十两,还有张字条:“王奎贪赃,栽赃鲁某,此银为证,望遇善人,代为昭雪。”

老者看着碎银,哭得更凶了:“俺爹一辈子老实,哪有五十两?定是王奎抢了银子,只留下这点给俺爹‘做证’,好让官府更信他的鬼话!”

张青的手不住地抖。他杀王奎,本是为了抢地盘,却没想到阴差阳错,竟让这桩冤案沉了三十年。他看着老者鬓角的白发,想起自己当年在十字坡的狠辣,喉结动了动,却说不出一个字。

孙二娘把碎银和字条小心包好,递给老者:“老丈,这证物您收好。王奎那伙人,三十年前就被俺们……被人杀了,可您爹的冤屈,不能就这么算了。”

“杀了?”老者猛地抬头,眼里闪着光,“谁杀的?俺要谢他!”

孙二娘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避开老者的目光:“是……是路过的好汉。老丈,您要是信得过俺们,这告官的事,俺们帮您办。郓城县的朱仝都头是个清官,只要有证物,他定会帮您爹洗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青突然开口,声音哑得像生锈的铁:“俺陪您去。这秤是俺找着的,俺该去做个见证。”

老者看着他脸上的疤,又看看孙二娘,忽然叹了口气:“俺看你们不是寻常生意人。这秤尾的‘鲁’字,是俺爹亲手刻的,他说‘鲁’字像把刀,做人得有锋芒,却不能伤了良心。你们……有这锋芒,也有这良心。”

正说着,铺门口一阵喧哗。李屠户扛着半扇猪肉走进来,大嗓门震得人耳朵疼:“二娘,张大哥,换包子来!今儿个的五花肉,肥得流油!”他一眼瞥见那杆旧秤,突然笑道,“哟,这秤不是当年王奎家的吗?俺爹说,王奎用这秤坑了不少人,后来被人剁了,秤也不知去向,咋到你们手里了?”

老者猛地站起来,指着李屠户:“你爹认识王奎?”

李屠户把猪肉往案上一扔:“咋不认识?当年俺爹在十字坡杀猪,亲眼见王奎放火烧了鲁家杂货铺,还抢走了一箱子银子!那老东西,坏得流脓!”

“你爹在哪?”老者抓住李屠户的胳膊,“俺要找他作证!”

李屠户被他抓得发疼:“老丈松手!俺爹前年就没了!不过他临死前跟俺说,王奎抢了鲁家的银子后,分给了当时的县太爷一半,那县太爷才睁只眼闭只眼,定了鲁大山的罪。”

张青和孙二娘对视一眼,都明白了。这冤案不仅是王奎作恶,还有官府包庇,难怪三十年沉冤未雪。

“李屠户,”张青拿起那秤砣,“你爹还说啥了?”

“说那鲁大山是个好人,”李屠户挠挠头,“当年俺娘难产,还是他请的稳婆,分文没收。可惜啊,好人没好报。”

老者听到这话,哭得更凶了。孙二娘拍着他的背,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她想起小时候听娘说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一桩冤案,牵动多少人,拖垮多少家?如今这鲁大山的案子,不也是如此吗?

“老丈,”孙二娘扶着他,“您放心,就算县太爷那边有麻烦,俺们也有办法。朱仝都头不行,还有梁山的弟兄,总有说理的地方。”

张青把秤杆上的灰擦干净,指着刻度:“这秤虽旧,准星还在。就像人心,哪怕蒙了灰,只要肯擦,总能亮起来。”

当天下午,张青陪着老者去了县衙。朱仝都头见了证物和字条,又听了老者的哭诉,当即拍了桌子:“此等冤案,岂能容忍!当年的县太爷虽已离任,但他的后人还在济州府,俺这就上报济州府,定要还鲁大山一个清白!”

消息传回包子铺,孙二娘正在给笼屉盖布,闻言松了口气,手里的布却滑落在地。她想起当年杀王奎时的狠劲,只觉得是替天行道,如今才知,那一刀下去,斩不断的是陈年旧怨,补不齐的是无辜者的伤痛。

傍晚,张青和老者回来了。老者手里捧着朱仝写的“昭雪文书”,虽然只是张纸,却比那秤砣还沉。“俺爹……可以瞑目了。”他对着西方磕了三个头,起身把文书递给孙二娘,“这文书,该由你们收着。是你们让俺爹的清白见了天日。”

孙二娘没接,指着那杆秤:“还是让它陪着秤吧。老丈,您要是不嫌弃,就在俺们铺子里住下,咱给您养老。”

老者摇摇头,把秤往张青手里一塞:“这秤留着给你们做生意。俺要回十字坡,把这文书烧在俺爹坟前,告诉他,公道来了。”

张青把老者送到街口,回来时手里多了个小布包。他递给孙二娘:“老者给的,说是他娘当年绣的平安符,让咱留着。”

布包里是个红绸符,上面绣着个歪歪扭扭的“鲁”字,针脚细密,透着股暖意。孙二娘把符挂在秤上,忽然笑了:“你说这秤,前半生跟着王奎作恶,后半生倒成了洗冤的证物,也算造化弄人。”

张青往灶里添了把柴,火光映着他的脸:“就像咱哥俩,前半生在十字坡害人,后半生在郓城做包子,不也是想赎点罪吗?”

夜里关了铺门,孙二娘把那杆秤挂在墙上,秤砣上的“鲁”字在油灯下泛着光。她忽然想起老者说的“鲁字像把刀”,是啊,刀能伤人,也能裁断是非,就看握刀的人,存着啥心思。

第二天一早,李屠户又来送肉,见墙上挂着那杆秤,笑道:“这秤挂着倒好看,就是准星旧了,称东西怕是不准。”

孙二娘笑着取下秤:“准不准,得称了才知道。给你称两斤包子,用它称。”

秤杆一挑,不多不少,正好两斤。李屠户咂咂嘴:“奇了,这老秤还真准!”

孙二娘把包子递给他:“老物件有老物件的道理,就像老理儿,哪怕过了三十年,该在的,还在。”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秤杆上,把那些模糊的刻度照得清晰了些。街上的人渐渐多了,买包子的、打招呼的,热热闹闹。孙二娘看着眼前的光景,忽然觉得这包子铺里的烟火气,比十字坡的血腥味好闻多了。那些藏在旧秤砣里的恩怨,就像笼屉里的热气,散了,也就淡了,留下的,是实实在在的日子,和心里那点越来越亮的光。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