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孙二娘的包子铺 > 第239章 包子铺里遇旧识

孙二娘的包子铺 第239章 包子铺里遇旧识

作者:凌霄异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7 23:42:52 来源:全本小说网

郓城县的晨光刚爬上孙二娘包子铺的窗棂,张青已在灶前忙活了半宿。大铁锅里的水“咕嘟”冒泡,笼屉堆得像座小山,白胖的包子挤在一起,蒸腾的热气混着肉香,顺着门缝溜到街上,勾得早起的路人直吞口水。

“当家的,再添两笼素馅!”孙二娘系着油渍的围裙,在案前飞快地捏褶,面团在她手里转得比陀螺还快,眨眼就成了圆鼓鼓的包子。她嗓门亮得像铜锣,“昨儿个李屠户送的五花肉忒好,肥瘦相间,剁出来的馅香得能招苍蝇!”

张青“嗯”了一声,往灶里塞了把干柴,火星子溅到地上,映出他脸上那道从眉骨划到下巴的疤。他话少,手里的活却利落,掀开笼屉的瞬间,白雾裹着肉香扑得满脸都是,他眼皮都不眨一下:“素馅的碱放少了点,吃着能显点酸,要不加点糖?”

“加啥糖!”孙二娘手不停歇,“咱这铺子做的是江湖人的生意,酸点才够劲!你忘啦?前阵子路过的阮小五,就爱这口带点酸的素包,说吃着醒酒。”

正说着,街对面传来一阵马蹄声,得得得敲在青石板上,带着股急劲。孙二娘抬头瞥了眼,手里的动作却没停:“这时候来马,怕不是官府的人?”话音刚落,马蹄声在铺子门口停了,一个粗嗓门喊起来:“二娘,张大哥,还认得俺不?”

孙二娘抬头一瞧,当即笑了——门口拴着匹瘦马,马旁站着个黑瘦汉子,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短褂,腰间别着把弯刀,脸上一道疤从眼角斜到耳根,不是别人,正是两年前在十字坡见过的石勇。

“石三郎?”孙二娘擦了擦手,把他往铺子里让,“稀客啊!怎么有空来郓城?”

石勇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黄牙,嗓门比孙二娘还响:“俺来给宋公明哥哥送信,顺道来瞅瞅你们这包子铺——当年在十字坡吃了你家的人肉包子,哦不……”他猛地捂住嘴,又慌忙摆手,“俺说错了!是……是正经肉包,香得俺记到现在!”

张青在灶后闷笑,孙二娘眼一瞪:“少油嘴滑舌!人肉包子那是糊弄官府的幌子,你当俺真敢做?快坐,给你拿热乎的。”说着从笼屉里捡了四个肉包、两个素包,又倒了碗热水,“刚出锅的,垫垫肚子。”

石勇也不客气,抓起包子就往嘴里塞,烫得直哈气:“嘿嘿,就知道二娘实在。不瞒你说,俺这趟来,心里头揣着事呢。”

孙二娘在他对面坐下,自己也拿了个素包:“跟宋江有关?”

石勇点点头,咬包子的动作慢了些:“宋哥哥在柴大官人庄上住得不安稳,最近总有人盯着他,说是当年杀阎婆惜的案子,又被翻出来了。他让俺给朱仝、雷横两位都头送个信,想问问县里的风声。”

张青端着刚煮好的茶过来,放在石勇面前:“县里最近是不太平。前阵子来了个新县尉,姓赵,听说跟济州府的张太守沾点亲,眼睛长在头顶上,天天带着衙役在街上晃,见谁不顺眼就抓。”

石勇咽下嘴里的包子,眉头皱成个疙瘩:“俺就怕这个!赵县尉?是不是左脸有颗痣,说话总爱捏着嗓子?”

“正是他。”孙二娘接话,“前儿个还来铺子里找茬,说俺们的包子馅里掺了不干净的东西,翻来覆去查了半天,没查出啥,倒顺手牵走了两笼肉包,说是‘官差巡查补贴’。”

石勇“呸”了一声:“什么东西!俺在柴家庄听人说,这赵县尉是冲着宋哥哥来的,想拿他的案子邀功。朱仝、雷横两位都头虽是宋哥哥的朋友,可毕竟穿着官府的衣裳,怕是不好明着帮忙。”

孙二娘捏着手里的包子,忽然想起件事:“你还记得当年十字坡那个卖草药的老王头不?他儿子现在在县衙当差,昨儿个来买包子,偷偷跟我说,赵县尉暗地里调了卷宗,还找了个当年给阎婆惜验尸的仵作,不知要干啥。”

石勇的脸一下子沉了:“仵作?那案子都过了三年,仵作早该换了。难道是当年那个姓胡的?”

“就是他。”张青接口,“胡仵作当年收了阎婆的钱,在卷宗里动了手脚,把‘失手杀人’写成了‘故意行凶’。后来他怕事,辞了差使,躲在乡下种红薯,怎么突然被赵县尉找出来了?”

石勇把手里的空碗往桌上一墩:“这不明摆着吗?想翻案重审,给宋哥哥扣个死罪!”

孙二娘没说话,起身往灶后走,掀开最底下一层笼屉——那里藏着个暗格,她从里面摸出个油纸包,打开一看,是半包晒干的苍术。“你还记得这东西不?”她问石勇。

石勇愣了愣:“这不是老王头当年给的解毒药吗?说能解蒙汗药的劲儿。”

“是他。”孙二娘把油纸包收好,“老王头昨儿个说,胡仵作前几天回了趟县城,去药铺买了些安神的药,还跟掌柜的念叨,说‘拿了别人的钱,夜里总梦见阎婆惜来找他’。”

张青在一旁添柴,火光照亮他脸上的疤:“怕不是赵县尉逼他改供词,他心里发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石勇一拍大腿:“准是这么回事!胡仵作那老东西,一辈子贪财又胆小,被赵县尉吓唬几句,再塞点银子,保准啥都敢说。这可咋办?宋哥哥要是被抓了,俺们这些弟兄……”

孙二娘打断他:“急啥?办法总比难处多。老王头还说,胡仵作有个软肋——他小孙子去年得了场怪病,右腿没了力气,走路一瘸一拐,找了好多大夫都没治好。他现在最盼的,就是有人能治好他孙子。”

石勇眼睛一亮:“二娘的意思是……”

“俺娘家有个偏方。”孙二娘慢悠悠地说,“当年俺娘还在的时候,跟个游方郎中学的,专治小儿腿软的毛病,用的都是寻常草药,就是熬起来麻烦点。老王头说,胡仵作天天去城隍庙烧香,求孙子好起来呢。”

张青往灶里添了最后一把柴:“你的意思是,咱们帮他治孙子,换他说实话?”

“不止。”孙二娘嘴角勾起一抹笑,那笑容里带着当年在十字坡开店的机灵劲儿,“赵县尉想让他改供词,无非是想拿宋哥哥的案子当梯子往上爬。可他忘了,胡仵作当年做的手脚,不光宋哥哥的案子,还有三年前张屠户儿子被人打死的案子——那回他收了凶手的钱,把‘他杀’写成了‘意外’。”

石勇的眼睛瞪得溜圆:“你咋知道的?”

“老王头的药铺挨着县衙,当年胡仵作喝醉了,在药铺里跟人吹过牛,被老王头听见了。”孙二娘端起碗喝了口热水,“那案子的受害者家属,现在还在到处喊冤呢。要是把这事捅出去,赵县尉还敢用他当证人?怕是躲都来不及。”

正说着,铺子门口又热闹起来。一个穿灰布衫的小厮跑进来,见了石勇就喊:“石大哥!俺找你半天了!朱都头让你去趟城隍庙,说有急事!”

石勇起身要走,孙二娘叫住他:“等等。”她从灶后摸出个布包,“这里面是俺按偏方配的草药,你带给胡仵作,就说是‘路过的好心人听说孩子病了,送的方子’。别提我们,也别提宋哥哥。”

石勇接过布包,沉甸甸的:“二娘放心,俺懂。”

“还有。”张青递给他一把短刀,“这刀你带着,赵县尉的人最近盯得紧,真遇上事,别硬碰硬,往东边草料场跑,那里有俺们认识的人。”

石勇揣好刀和布包,又抓了两个包子塞在怀里:“谢了二娘,张大哥!等这事了了,俺请你们吃李屠户的酱肘子!”说着一阵风似的跑了。

孙二娘看着他的背影笑了笑,转头对张青说:“你说,胡仵作会收这药吗?”

张青往笼屉上盖了块湿布:“他要是还有点良心,就该收。再说,就算他不收,这方子传到街坊耳朵里,总有人念咱们个好。江湖上的事,不就靠这点人情往来撑着吗?”

日头渐渐升高,街上的人多了起来。一个挑着菜筐的老婆婆经过,笑着打招呼:“孙二娘,今儿个的包子闻着格外香啊!”

“王婆婆,来两个?给您算便宜点!”孙二娘麻利地装袋,“昨儿个您说孙子爱吃甜的,俺特意多放了点糖霜。”

老婆婆接过包子,压低声音:“二娘,刚才看见赵县尉的人在街口转悠,好像在问石勇的去向呢。你们……没事吧?”

孙二娘心里一紧,脸上却笑着:“没事呢婆婆,石勇就是来买几个包子,早走了。”

老婆婆走后,孙二娘往灶里添了把柴,火苗“噼啪”响。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娘常说的故事:从前有个清官,想办个冤案,找了个被买通的证人。结果证人的娘突然病重,正是被冤案受害者的家人偷偷请大夫治好的。后来证人心怀愧疚,在公堂上改了供词,冤案才得以昭雪。

“当家的,你说这民间故事,会不会真的应验啊?”她问。

张青擦着案板:“验不验应的,咱做了该做的事就行。就像这包子,你把馅调得再匀,也有人不爱吃。但只要咱用料实在,总有回头客。”

正说着,铺子门口又停下一顶小轿,轿帘一掀,走下来个穿绸缎的妇人,竟是赵县尉的婆娘。孙二娘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却堆起笑:“夫人今儿个怎么有空来?要几个包子?”

赵夫人捏着帕子,嫌恶地扇了扇:“谁吃这街边的东西?我问你,刚才是不是有个黑瘦汉子来你这了?脸上带疤的。”

孙二娘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哦,您说的是石三郎吧?他来买了几个包子就走了,说是去城隍庙那边了。”

赵夫人撇撇嘴:“知道了。”说着上了轿,临走前还丢下句,“你们这铺子也太脏了,当心我让官差来查!”

轿子走远了,张青皱眉:“这婆娘怕是没安好心。”

孙二娘却松了口气:“她就是想拿捏咱们,真要查,早带衙役来了。再说,咱怕啥?包子是正经肉做的,税是正经交的,行得正坐得端,谁也挑不出错。”

午后,石勇突然又回来了,满头大汗,手里还攥着个纸团。“二娘,张大哥!成了!”他把纸团递给孙二娘,“胡仵作收了药,还说……还说愿意去县衙翻供,把当年收阎婆钱改卷宗的事全说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孙二娘展开纸团,是胡仵作写的几句话,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诚恳:“感念好心人赠药,愿还原真相,赎往日之罪。”

“赵县尉呢?”张青问。

“他?”石勇笑得得意,“刚才胡仵作在县衙大堂上一翻供,还把三年前张屠户儿子的案子捅了出来,赵县尉当场就懵了!朱都头趁机把宋哥哥的案子压了下来,说要重查。现在啊,赵县尉自顾不暇,哪还有心思管宋哥哥?”

孙二娘拿起个刚出锅的包子,递给石勇:“趁热吃,看你乐的。”

石勇咬了一大口,含糊道:“还是你们这包子香!对了,胡仵作说,他孙子喝了两副药,腿好像真有点劲儿了,让俺谢谢送药的好心人呢。”

孙二娘和张青对视一笑,没说话。灶膛里的火还旺着,笼屉上的热气腾腾地冒,把铺子熏得暖洋洋的。街上的叫卖声、马蹄声、说笑声混在一起,像一首热闹的曲子。

孙二娘忽然想起娘说的那个故事,原来啊,民间故事里的道理,都是老百姓用日子熬出来的——你帮我搭把手,我为你撑把伞,看似不经意的一点善意,说不定哪天就成了照亮路的光。就像这包子铺,蒸的是包子,暖的是人心,攒的,是江湖上最实在的情义。

傍晚收摊时,老王头的儿子来了,送了袋新摘的青菜:“俺爹说,谢谢二娘的方子,胡仵作刚才来谢过他了,还塞了钱,说是药费。俺爹让俺把钱给你们。”

孙二娘把钱推回去:“药是偏方,不值钱。告诉王大爷,就当是咱邻里街坊,互相帮衬了。”

小伙子走后,张青锁上门,孙二娘抬头看了看天,晚霞把云彩染得通红。“当家的,明儿个多和点面吧,说不定石勇又带着弟兄们来蹭包子呢。”

张青“嗯”了一声,脚步却放慢了些。晚风带着包子的余香,吹过街角的老槐树,叶子“沙沙”响,像在说着什么。孙二娘忽然觉得,这平凡的日子,其实也藏着好多故事呢,就像她的包子铺,看似普普通通,却装着江湖的热乎气,装着老百姓的实在劲,装着那些说不完的人情冷暖。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