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94章 任石坪关守备官

第94章任石坪关守备官

“此番本将能带儿郎们杀回达川口,五营义勇之功当推首位!来、本将敬宋令官一杯。”扎好营垒,陶可道设了大帐,宴请宋应奎、杨顺安、魏大刀等义勇头人喝酒。

“将军过誉了,我等义勇只是守了本份,护了粮草周全。”宋应奎举起酒杯喝了一口酒后,回起了客套话。

凭心而论,他陶可道确实要感谢自己。若是没有哪几万斤粮的支撑,一千多溃军怎么可能稳下军心,在陶可道的带领下杀回达川口?

本来陶可道这边的兵马只有八百多,一路上陆续遇到的溃军全被他收到了帐下,到了达川口时,他手下的兵马已有一千四五。能安然的收这么多溃军,当然也是有粮食的原因。义勇队押运的几万斤粮食,回撤的时候全被陶家军带到身上,手中有了粮,军心就能稳。

过千官军,加上四五百义勇,只要人心稳,西蕃军还是很难啃动的。

“可不是过誉,你部战力堪比官军,你们带的几十个蕃子头颅就可作证。无论上峰怎么处置,五营和魏家川义勇的功劳本将定会据实上报,决不能辱没了你们的一番武勇。”

武将保住了兵,就保住了最大的底气,凭着手下这一千多战兵,陶可道的心放的宽宽的。这次大败,谁的责任都有可能被追究,唯独他陶可道有自信平安过关。所以才会镇定自若的给宋应奎等人说请功的事。

请个毛线的功,现在的宋应奎脑子里已经没有一点刷功劳的想法了。平安回家才是正事!带过来了义勇有六个战死,尸体还躺在板车上得想办法运回老家哪。还有两个走丢,四个残了身。回去之后,如何向这些死伤兄弟的家眷交代都是个问题。

等局势稍微稳定之后,想办法把缴获的五十匹马卖了,应该是能安抚住死伤弟兄的家眷吧?人已经没了,让他们得些钱财也算是一个交代。

在达川口待了六七日之后,上边关于溃撤回来的兵将处置之事终于有了音信。

陶可道被任命为河口镇守使,全权接管达川渡口以西镇守事宜。至于其部兵马,省里会派员核查名录,核查完之后定军额,安军心!

宁西城和海石堡已失,西肃省暂时无兵也无力组织光复这两地的战事,眼下只能让陶可道先将渡口守住,再图长远之计。

至于如何追究河西兵临阵撂挑子的罪责,达川这边反正是没收到相关风声。河西的几部兵马,本身就和军阀差不多,省里有没有那个能力论罪都是未知数。

宁西前线都没有了,前来助战的义勇怎么办?上边没有传来具体的指令,只是让原地待命。

这次大败,助战的三千多义勇,损失惨重,除了五营义勇大部和魏家川义勇的一部分外,海石堡一线的其他义勇几乎全军覆没。也就达河口到海石堡这条道上运粮的义勇队大部保全了性命。

又等了几日,省里派来的核查兵额确定战损的官员终于到了达河口。来的人还不少,官吏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人。

在核查队伍中,宋应奎看到了最想看到的人,自家二舅爷姜云瑾也在其中。

二舅爷是核查官之一,这可是天大喜讯,回家有望啊。

果然、待核查队见过了陶可道之后,宋应奎就被二舅爷召见了。

“奎娃、听到伱平安回撤到达川口的信后,我赶紧派人去五营传平安信了。也算是有福气,能在如此败局中安生归来,还立了功劳。你回家后,可得给你们宋家的祖坟上多烧些纸钱,感念你家先人保佑。”见到宋应奎后,二舅爷很是激动,到底是有血缘关系在,不像外人。

回家?宋应奎对这个词最敏感,连忙说道:“多谢舅爷牵心,我也想尽快回家祭拜先人,只是身在军中,没有军令回返不得啊。”

“莫要急心了!宁西战败,还丢了大量军资,朝廷只能回缩防线,沿河防蕃。你们义勇再待在前线,只会徒费钱粮,与大局无益。督军衙门已经议了章程,不日就会令你等回乡。

你这番在军中,实实的立了军功,有陶可道将军的请功文书为证。舅爷这边稍微出了点力,就给你操作了一个实打实的差事。督军衙门拟在黄石坪起一关城,着令你为新起的石坪关守备官,领三百军卒驻守。这可是从七品散衔武官的身份,从此往后你就有了正经官身,也算没白到战阵中冒一番险!”

石坪关守备官?二舅爷说了一波喜讯,弄的宋应奎有些消化不了。黄石坪就在五营镇境内苟家河的上游,那地方那儿来的关城?自己去哪地方当的个哪门子的守备关!

再说,朝廷在那地方设关干什么啊?哪又不是前线。

一头雾水的宋应奎只得开口问道:“舅爷、督军衙门为何要在黄石坪设关驻军啊?”

“你这娃娃,到底是没学过军略,不知军事。沿着黄石坪往上穿过云谷峡口,可就是三岔口了。此地是河州蕃部窜入大郑腹地的孔道之一。在黄石坪设关,是为了防已然失控的河蕃走峡口道直抵五营,近而越狼娃山犯榆原城,乃至通过阴山阿甘山道威胁瓦州城。

当然让你当石坪关的守备,也有舅爷我向督军进言的原委。眼下,省里很难拿出钱粮在狄道、河州等地起关堡防蕃。唯有依靠本地义勇和乡绅自筹粮款像延州、横山防北项贼一样,在邻蕃之地广设堡寨防贼了。

兴建石坪关,官府给你拨不了多少钱粮,主要靠你自己想办法从乡绅中筹措。再一个,虽然给了你三百兵额,但这些兵其实就是你此番带过来的五营义勇。他们的兵饷,只靠五营的差役银来供养。让你任这个守备官,本意是以本地人守本地土,如此省里付的军饷开支才能保平,还能防止大局进一步糜烂!”

二舅滔滔不绝的向宋应奎吐露了为自己争取这个官职的前因后果,以及在黄石坪设关驻军的意义。

可宋应奎听到的却是这个官差并不好做,感觉又是一个和自干五差不多的差事!你都有直接向一省总督进言的资格了,就不能给我谋个实打实的好位子吗?自筹经费修关堡,靠着五营镇本身的哪点差役银养兵,这算什么事!五营镇正经在册的纳税户也就**百户,一户一两多差役银,加起来也就一千两左右的银子。

一千两银子分摊到三百义勇身上不过三两多而已,一年三两银子够干什么的?吃饭的伙食费,都未必够!靠这点钱,还养个屁的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