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300章 打的是蔑蒙军,俘虏的全是项人

时近黄昏,硝烟弥漫战场,到处是士兵痛苦的呼叫和战马的哀鸣,以及响个不停的枪炮声。

冬日的陇山关道,一片枯黄,在黄昏下,更是萧败。而此时的赤哲里,心情比环境更差,他好像被战争的迷雾挡住了视线,根本看不清前方的路该怎么走。

预想中的反包抄,并没有实现。后军被云谷军不到两千兵马的骑兵堵住进攻路线,前方布置的侧翼兵马已经与主军断了联络,估计已被云谷军给分割包围了。

怎么办?现在的战局很可能是,敌人的骑兵作为阻击队,堵住己方主力,他们的铁驴队在中间支应,最后跟来的步卒收割人头。

这已不是反包抄不反包抄的问题了,当务之急是让全军脱困。一天不到时间,死在战场上的士卒很可能过万,还有一万兵马,也是覆灭在即。

一战下来,自己非但将银州之战所得到的红利全部葬送,本部兵马还有可能折损近半,这简直是惊天惨败啊!如何给大汗交待?

罢了、败就败了,再坚持下去,损失只会更大。

“用响箭传令,陷入敌阵的本部兵马,各自想办法突围,主力撤回固原!”损失已经不可避免,及时止损是最正确的选择,赤哲里不再头铁,迅速命令主力北撤,脱离战场!

……

“昨夜的战事未歇,敌军主力已经脱离战场,对四散而逃的溃军莫要再追击。围住的那几百蔑蒙本兵,看来是收降无望,让围兵莫要再硬打了,调炮兵过去,将其轰平,以免徒增伤亡。此间战事,就交由三叔来处置了,吾会静州城,料理俘兵安置之事!”仗打了一天一夜,态势已经明朗,宋应奎给三叔安排了几句后,便准备带亲兵离开前线。

不得不说,蔑蒙军队的战斗力很不一般,这一战给云谷军造成的伤亡都有大几百。而他们折损的主要力量只是仆从炮灰,其本部兵马伤亡很可能不足两千。

好在、战事的最后,围住了大约五百左右的蔑蒙正兵。这帮家伙就像野兽一样,力战不降,退到了一处山坡林地上借助地利顽抗。面对困兽,宋应奎决定用蛮力,你们不是战斗意志强吗?密集阵炮轰总能瓦解你们的钢铁意志吧?

回到静州城时,已近中午,简单吃了一口午饭后,宋应奎叫来负责安置俘虏的军官了解情况。

“俘获投降的敌兵,只有两百多蔑蒙兵?其余全是项人?这仗打的,真让人憋气。”在了解到大几千的俘虏中只有两百蔑蒙人时,宋应奎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敌人核心战力的损失完全配不上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啊,若是这一战能歼灭蔑蒙人四五千,云谷全境将安全不少。可惜、看着仗打的热火朝天,结果却不尽人意,光目前对阵的这部蔑蒙军,都还有再战之力。

“将梁活女传到静州来,让其配合、先将这些项军俘虏安稳住。”静州距离云谷核心地域太远,眼下抽不出人员押送俘虏到云谷核心地域,暂时只能就近临时安置,正是用梁活女的时候。

对目前的云谷军来说,最严峻的危机不是外有蔑蒙强军,而是近期占领的这些半生不熟的地盘中,有二十多万北项人。

北项人中,约有十五万是中原遗民,这些人不成问题。但还有超过五万人是正儿八经的项人,其中有过万人还是项兵,这是极大的安全隐患啊。

一个疏忽,这帮狗东西很可能就会造成大祸。说实话,宋应奎心中甚至有学蔑蒙人,将这帮隐患全给屠了的念头。

这个念头也就一闪而过,不具有执行性,眼下得抓住主要矛盾,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营造出共同抗蔑的氛围。

想法和理念倒是很容易生成,实际操作怎么办?这帮项人,放在那儿都挺令人看着碍眼的。

“给行政部门的人传道手谕,让他们尽快从北项难民中统计和甄别出中原遗民及项人本民,要详细造册。并且将项人本民中,有从军背景的单独造册,二十多万人中,只有一万多项军,这其中肯定有不实之处。”目前会州那边设立的收纳北项残兵的民兵旅中,只收纳了一万过点的残兵,定然还有不少北项残兵是混迹在难民中的,必须将其找出来。

在等待梁活女过来的时间里,宋应奎思索再三,大致琢磨出来了一个安置项人的办法。对于项人难民,采用集中和分散安置两种方式。

分三万左右的项人到湟水、河州、洮州三个与藩人交接的地区,进行集中安置,让项藩互相牵制。

剩下的人,主要分散到中原移民中,安置在既定地区。而其中的项人贵族,则将其安置到洮阳和瓦州城中,让他们当城里人,与其部众进行剥离开来。

此次作战俘获的项军,再加上此前俘获和招降,以及接下来甄别出来的项军,估计能有三万人(其中项军正兵应该不过五千,其余是签军、民勇、部族武装,以及被蔑蒙人强行由民转兵的仆从兵。)

这些人,甄别一下,首先单独组建一个六千人左右的民卫旅。给其选派一部分基层训练官,再加上项军残将组成管理层,让其驻扎在宁西卫城外,军垦屯田,半兵半民,兼顾协防西藩。

然后在剩余的人中,甄选出两千人,征召进入云谷军战兵序列分散安插,用以增强军力。

其余的人,分成三个部分,不服管教匪劣之徒,编成矿工队,让他们去挖矿,良善之徒放归为民。还有一部分,以五百人为基准单位组成村落,分散安插到岷州山区当山民与半藩子互相牵制。

总结起来,总的安置办法就是散集结合、宽严相济,既上手段又给出路,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对项人的同化。项人这个部族和群体,将会成为历史。

又要打仗、又要消化地方,还要进行部族同化和融合,近段时间真是纷乱如麻,能将人忙的头都大了。挑战之所以大,根远在于云谷的核心力量太少了,秦州那边的百姓都不能算是核心,不到一年时间,地盘和人口扩张的太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