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281章 第279 怎么感觉北项这两年变老

第281章第279怎么感觉北项这两年变老实了?

“舅爷、再有不到两月时间,田里的粮就熟了,今年降雨还可以,我也到下边的田里转了转,感觉收成是有保障的,行政厅这边有无预估?按当下这个情况,咱们境内的产粮够百姓一年吃用吗?”

从去年八月开始的流民安置工作,到今年四月底的时候可算是告一段落。据统计,这一波云谷境内共涌进了十一万左右的百姓,其中九万多是从大郑那边逃难过来的。

如此多的百姓涌入,可是让人头疼了数月,好在现在能看到丰收的希望了,压力一下子减轻了不少。今年的雨水可以,荒田复耕工作开展的也还不错,宋应奎对粮食自产自足还是有信心的。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够吃用了。今年、咱云谷新增了十五万亩夏粮,其中有九万多亩是水田,二十万亩秋田,其中还有四万亩是水田哪!再加上今年的老田看着要比去年收成好些,如此来算,怎么着也够了!”二舅爷对今年的粮食形势判断也很乐观!

“够吃用是好事,今年大郑那边的情况要比去年好吧?我的意见是外购粮食的规模,不宜减少太多,趁着今年年成好,适当的做些储备是有必要的,免得再出啥意外时,咱们无粮可用。”穿越至今,虽然已经遭遇了两场大旱,但老天爷还算好,没有发生连年的灾旱,不然可真就不好过年成了。

“自推行纸钱和银票后,咱们库里的存银日渐增多,花一些采买粮食备急,确有必要。有了今年打底,接收的这十来万难民可算是安稳下来了,咱的心也能定不少。不过看今年的这个趋势,赶在年终、还能有两三万的百姓到咱云谷来谋生,流民安置事宜还是不能放松。统领、接下来流民主安置区,当是何处?眼下咱们治下空着的好地可是不多了。”

将十一万流民的人口红利吃到嘴后,云谷治下人口总数过了四十万,人力资源短缺的局面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不过应之而来的就是土地开始变的紧张起来,准确的说是灌溉条件好的产粮地稀缺了,山地和旱地云谷这边有的是。

“好地短缺确实是个问题,瓦州那边、估计再能想办法开出个两三万亩水田就顶天了!河州和湟水区的情况也差不多,而其它地方,几乎已经没有开发水源稳定的水田的条件了。

没有水田、收成就难有保障,人丁一多、遇到个旱灾就会出问题。可是咱从啥地方弄些水田出来啊?”

宋应奎有些悲观的发现,以目前云谷治下的土地条件来说,好像四十万左右的人口结构是最为合理的,人口再往上长的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便会有挑战!

依着这个逻辑来说,靖历元年的时候,云谷这片区域生活着大概有六十多万人口,显然是过了承受人口的舒适区,出现藩乱并不为怪啊!

“要说好水田的话,有个地方倒是可以考虑,就是平川州、靖远堡一带。那地方有大片的平川,还靠着黄河!当年赵督军曾想过在靖远堡开渠,在平川州用厢军营田。不过由于水势太低,开渠不易最终做罢。我看着咱现在在瓦州弄的大水车提水容易,在平川再开二三十万亩水田不是难事!”

平川州能开发出二三十万亩水田?二舅爷出的这个主意很有格局啊!不过这地方在与北项进行划界谈判的时候,划给了北项。

“舅爷、平川现在在北项手中,暂时咱还没计划与其撕破脸哪。不过、有所谋划也是好的,反正三五年内,咱就有条件与北项再做计较了!”

今明两年,云谷治下的人地矛盾不是啥问题,而两年后、应该能完成两个步兵团的自行车化,云谷也就不怕与北项展开全面战争了。平川的这二三十万亩水田,可不就是腹中之物?

“这两年,项贼倒是安稳。不再找咱的事,不然、倒是能借机将平川给占了!暂且、让他们管上两年吧。”与北项打的几次战事云谷军都占了便宜,以至于二舅爷作为一个文官都有些好战,他对云谷军的战力很有信心啊。

北项这两年很安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这两年,他们非但没有组织对云谷军或者是归宁军的战事,双方的边界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就连大郑那边,好像也与北项相安无事,细想一下,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如果是大郑的话,两年不打仗不是啥,而北项这个政权两年不打仗就很怪异。因为他们是以战立国,自开国以来基本每年冬天都会组织规模不等的战事。从根上来说,游牧政权的抢掠本性难改。

再一个、自有了粗糙的火器后,他们更没道理窝在老巢不动,在云谷军这边讨不到便宜,在大郑那边、他们还是有些优势可言的,可为何对大郑也没动手哪?

具体原因不得而知,那就暂时不用操心他们的事了,还是先将自己的事操心好再说。

“如今、咱们境内,最不尽人意的地方是榆原川啊。这地方现在是人丁最稀之处、本来哪、榆原应该是今后流民安置的重点区域,可是榆原是个干川,如果运气不好,刚安置的一两年遇上个旱情,百姓们就立不住根脚,这让人很难办。”云谷治下,受战乱影响的大部分地区,都恢复了生气,只有榆原向一片伤疤一样,还是满目萧瑟,看的宋应奎很是不舒服。

接下来陆续收凑的流民,宋应奎其实是想放到榆原川的。可榆原川糟糕的灌溉条件,却让人下不定决心。云谷军并没实力,用三五年之功来不计成本的开发这么一大片地方。

“榆原川县城靠近兴越峡口的地方,倒是有条件弄个一两万亩水田。先往这一地区填些人户过去吧,其它的地方徐徐图之,久久为功、总是能将榆原川恢复的。”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榆原不起,瓦州不兴啊。瓦州川小,靠自己种田的话,也就能养活个十万以内的人口!仅靠十万人,瓦州难成大城。若是没有榆原川的人口和物产的支撑,瓦州难当大任。”瓦州川有十万人口,不代表瓦州城有十万人口,榆原川不恢复生气的话,瓦州的城市人口至多有个一两万,这根本满足不了宋应奎将瓦州建设成一座工业大城的预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