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275章 流民来了!

组建督察司、逐县、逐营、逐厂展开督察的消息一经传出,整个云谷官场骤然紧张起来。

俗话说的好、哪有不偷腥的猫、哪有不贪钱的官?云谷体系中大大小小的官员,同样不可能例外。

刚开始的时候、摊子小、官员少、想弄点油水都没有,而现在、云谷说起来也掌控了小半个省的地盘,每年财收好几百万两银元,其中的油水和利益有多大可想而知!

相对于官吏**,宋应奎更担忧的反倒是官营产业和军队。因为这两个系统的摊子要比行政系统大,一个是挣钱大户、另一个是花钱大户,一进一出是云谷体系真正的核心和根本。

军队的情况还好一点,管理人员的培训一直抓的紧,人员素质能够保障。官营产业近年来发展快、管理人员多数是就地提拔,素质层差不齐,乱七八糟的什么人都有,体系相对混乱,贪污的空间又大,很难不出猫腻。

“此次巡检督察、事关我云谷军政府的长治久安,诸位一定要用心,本座会时时关注进展,莫要因为人情挂碍、耽误我军政府的大事。

焕义、你我是自小一起长大的,也是我最信任的人,这一次可不能辜负我的信任。一定要将祸害咱云谷健康发展的害群之马全揪出来,不要心存顾虑。揪出来的越多,咱们往后的日子会越安稳!

想一想当年咱们开木匠坊之时有多不容易!辛苦十来年才有今日之局面,万不能被宵小之徒给葬送了!人们常说咱云谷的家底是我宋家的,这话不对、咱云谷的家底是大家的,是你我弟兄共同创出来的,这份基业有我的份也有焕义你们的份,这一点你心里要明白!”

督察司的负责人,宋应奎让丁焕义来做。此前他负责情报系统,干的是差强人意,并不是太令人满意,看来是不适合这个职位。仔细斟酌后,决定给他换个岗位,让他试试督察司司长的职位是否合适。

让丁焕义负责督察司事宜,原因是这人与自己的关系比较亲近,算是跟自己起家的班底。再一个、丁焕义为人比较轴,有丁家人性短的遗传,在云谷体系中、并不怎么守待见,和很多大佬们的关系处的都不怎么好。

还有就是他毕竟负责过情报工作,在打探消息上多少还是有些专业性在的。

从头而论、云谷体系中宋家、杨家、丁家和姜家是基本班底,其中宋杨丁三家是一个庄子出来的,子弟们基本上都在云谷各系统中效力。然而相对来说、丁家子弟发展的并不怎么好,除丁焕义外再无牵头之人。

人家杨家虽然在藩乱中折损了不少人,但幸存的人在军中混的都不差。杨顺安和他的几个子侄,现在是军中的影响力仅次于宋家。

同出于一个庄,丁家的发展不但比不上宋杨两家,他们的存在感甚至都不如后来的贾家、柳家以及汉家和刘家。启用丁焕义做鞭,宋应奎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奎哥、这次督察贪官污吏的活我绝对给你干的漂漂亮亮的。咱们创下的基业,岂能容哪些臭虫们作祟?实话说、我从家里人那里就听到了不少人借着给咱云谷军办事中饱私囊、勒坑百姓的秽事,这次既然让我来做督察司长,看我不把他们给收拾干净了,看他们还敢伸赃爪子不?”被宋应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一通洗脑,丁焕义一下有了干事的热情。

“焕义、查贪纠腐需要忠心,也需要技术!你记住了、查案、查人一定要讲事实、讲证据,事实不清、证据不明,案子就不能做实,查出来的事,法厅那边也不认,所以活一定要干仔细了。

再一个、借着这次机会,你要将督察司的队伍带起来,往后督察司可不仅是要查贪纠腐,在时机成熟后,我计划让督察司从行政厅这边独立出来,不再受制于行政体系,往后的级别会和**厅一样。主要负责的工作会和大郑的御史台差不多,既监督百官、亦监督法纪执行,刑罚司负责的案件诉讼事宜将交给督察部门来做。所以队伍一定要专业和可靠,不可滥竽充数!”

查、诉、审三法权独立是近现代司法体系的标识,其实中国古代在中央层面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也有相应的体系建设,只不过没有向下普及而已。借着组建督察部门的契机,宋应奎准备开始这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不过与后世的制度不同,宋应奎准备将监察和检察两个部门合在一起,既节省人力又能加大这个部门的权威性!

安排丁焕义组建督察部门,并着手展开首期巡查工作后,宋应奎的主要精力也就放在了这上边。毕竟这个工作相当重要,丁焕义又是个新手,很多事需要真正的一把手拿主意和做决定。

就在督察部门展开工作之时,行政厅那边通报过来了一件大事。今年的旱情对秦州、关中一带影响甚大,从八月中旬开始、秦州、关中出现了流民潮,有大量的流民从秦州关流出,借由岷州山道,涌进云谷。

根据会川镇那边的统计,现在每日都有数百名流民进入云谷境内,急待行政厅这边拿出措施进行安置。

“舅爷、眼下会川、洮阳一带聚集的流民大约有多少?”果然不出意外的出现了流民潮,宋应奎赶紧关心具体能有多少人。

“算上官营那边进来的流民,总数已经过万。行政厅的计划是将近期涌过来的百姓,全部填进瓦州,统领意下如何?”

“瓦州那边的准备工作做的怎么样了?”

“已经准备就绪,安置两三万百姓不成问题,流民到了瓦州就能给分地和分安置房。”由于旱情发现的早,行政厅这边早有准备,二舅回答的很是干脆!

“看来万数百姓还是有点少啊,也不知道往后会不会再来些百姓,若是能再来两三万就好了。对了、官营那边来的百姓可是从北项境内流入的?”从秦州那边涌进难民宋应奎是预料到了,但北项那边对人口外流管的很严,不知道能不能借着这次旱情的机会也挖挖北项的墙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