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26章 八月十五全家出动走亲戚!

第26章八月十五全家出动走亲戚!

回家的路上,宋应奎和二叔聊着生意上的事。一连几个集日,从家里带过来的腐竹都能卖的差不多。这说明市场已经开始接受腐竹这个新产品,就五营镇这个小集市来说,前期的客户教育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看脚户那边的市场什么时候能打开。

一斤腐竹能赚七八文钱,一天销售三十斤左右就是两百五十文左右,再加上卖豆腐赚的钱,每个集日的收入能在三百文左右。一月九个集日,月收入在二两银子上下。对去年还在赤贫状态的宋家来说,现在可以说是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要是在街上有个铺子就好了,那样就能天天赚钱。”得陇望蜀,二叔的摊子刚摆顺当,便开始想着拥有一件铺面。

“再摆一段时间的摊子看情况吧,要是生意再能好些,咱就想办法盘个铺面。不知道在五营街上盘个铺面贵不贵?”生意做好了,肯定要开个铺子,这样与脚户做生意更方便。只是现在家里才刚刚开始赚钱,宋应奎觉得暂时很难开起铺子。

“你二爷爷开铺子的时候,家里前前后后搭进去了四五十两银子才弄成的。街上开铺子本大着哪,还得月月给人点房钱。铺子不好开啊。”听见叔侄两人的对话,坐在牛车里的宋田顺不由插起了话。他心里也有一个在街上开铺子的执念。以前、家里是根本没条件想这事。现在家里也算是踏进了生意行当,心头能不窜火?只是开个铺子的成本太大了,以现在这个规模,要想攒起开铺子的钱,怕是得好几年。

“咱们开铺子,应该花不到二爷爷当初的那么多钱。他开的是斗行,要压很多货钱在里边。咱家自己能供货,最多花一半的钱就能开起来。只要咱好好干,有个一半年时间,在街上开个铺子不难实现。”见爷爷对家里能不能开起铺子有些悲观,宋应奎出言打起了气。事情已经上了轨道,在小镇上弄个铺面对一个穿越客来说,有那么难吗?人家别的穿越客,一年时间怕是都实现了财务自由。

“奎娃、你真觉得咱一半年时间里,能开上铺子?”宋田顺被孙子话,彻底将心头火给烧了起来。

“真的!咱们腐竹的生意才刚刚好转,我看半年之内,每个集日卖一百斤以上是能达到的。再加上我还能接些木匠活来做,攒够开铺子的钱不难。”

“要是一个集日能买百十来斤腐竹,攒钱开铺子还真不是一件难事。”

三人一路上聊着对腐竹生意的畅想,越聊觉得希望越大。突然宋田顺开口说道:“咱家腐竹的生意既然能做大,哪是不是趁着这段下粮的时间价格便宜要从别家买些黄豆?光靠咱家收的黄豆,就现在这光景,买到过年前后都就没有了。”

趁着粮价低收黄豆?这事宋应奎也想过,只是家里的本钱太少收不了多少,压货是没啥大意义的。“爷爷现在黄豆确实便宜,可咱没多少银钱,收个几石豆子压着,沾不了多大便宜。倒不如把活钱先留在手里,边用边买黄豆。”

“奎娃你傻啊?咱可以先把粮定下,从别家真正拉粮的时候再给他结钱。黄豆不像麦子能随时换钱,有时候拉到街上去,还找不到人收哪。咱去定豆子,到时候上门拉粮,对他们也是个方便。”宋田顺开口驳斥了孙子的想法,在有些事上他想的就比自家这个能孙子高。

“这么做的能行吗?人家愿意把粮留着给咱们?”宋应奎是不理解乡土社会的人情关系,总觉得啥事都得靠现款结算才能搞定。

“怎么不行?你就算一下咱家能压多少石黄豆合适,你说个数,回去后我就挨家挨户上门想办法。”

“要是能预订的话,先定个三五十石吧。”其实宋应奎想的是最好能定一百石以上的黄豆,但害怕说出来把爷爷给吓住,所以说了一个保守的数目。

“三五十石这么多?要不先定上三十石稳妥一点。”

“哪就定上三十石,咱根据接下来的行情再及时调整。总之最少要压够一个月以上用量的黄豆,这样咱就不至于打住手。预订黄豆的事把稳着没?要是咱定的粮被人家偷偷卖了,有可能会耽误大事。”

“这事没啥担心的,我要找的都是实在人家,他们不可能干出这事来。”

见宋田说对预订黄豆这事很有信心,宋应奎也就没再说啥。反正靠不靠谱,先试着再说。家里收的黄豆,还能用一段时间,等库存快告急的时候再行动也可以,那时候攒的本钱也就多些了。

回到家里,第二天,修山路的工程继续启动,若是能赶在收秋粮的时候,将大部分路修通就好了。

除了修路外,还得腾开人手,将麦地犁一遍,好让田地容易吸收秋雨和用阳光杀菌。刚忙了几天,八月十四的时候,奶奶叫停了这些事。安排了新任务,说是八月十五的时候,全家老小都得出动去走亲戚。

这是个啥情况?八月十五按照传统习俗确实有走亲戚的习惯。但没必要全家总动员去干这事吧?一般这一天也就转一两个近点的实在亲戚,毕竟还是农忙时节,又不是过年。

更令人奇怪的是,一直嚷嚷着赶农时的爷爷,居然没有任何反对意见,说是要提两斤腐竹去转自己的外家?

家里人莫不是想着到亲戚家去显摆自家的腐竹生意吧?一斤腐竹也十几文钱哪,有至于吗?

直到晚上奶奶不厌其烦的给即将分头去转亲戚的主事人交代到了亲戚家要说的话以后,宋应奎才明白奶奶到底是图什么。

奶奶翻来覆去的强调到了亲戚家后一定要说,现在家里做起了卖豆腐和腐竹的生意,明年开春的时候,还要再盖几间房。最重要的是,要说去街上做生意的是二叔,二叔现在还没成家。

合着是要去发动亲戚朋友给已经十九岁的大龄剩男二叔说亲啊。怪不得要全家动员去走亲戚。这个时代,说亲对象主要靠的是沾亲带故的人互相介绍。等介绍的差不多有点眉目了,再合找媒婆正式上门问亲和八字。农村地区,也没有专业的媒婆,成天没事闲转着走东家窜西家给人拉媒保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