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259章 云谷大学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第259章 云谷大学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11-18 01:23:26 来源:就是看

第259章云谷大学

“妹子、宋云谷要问哥哥借三千人户,这可如何是好?”凉州城中,高存虎拿着从云谷传过来的信,脸色很微妙的询问起妹妹高存珍的意见。

“此乃军国之事,哥哥问我干嘛?”

“也不全是军国之事啊,今年二月你就要远嫁云谷,若是我不应下人家借人的要求,你嫁过去可是不好相与。冲着你的面子,这人得借啊!”高存虎假惺惺的给自家妹妹玩起了心眼,说起套话来。

“宋家哥哥不是在信中说会付借人的钱粮吗?哥哥觉得此事不划算?”高存珍不是小白,她知道自家哥哥心里有小九九!

“是说要付钱粮,可我怕这些人借过去,有去无回啊。三千人户,那就是两万左右的丁口啊。咱归宁军的人丁也不富裕,失了这么多人丁,影响还是挺大的。再一个,如今我们两家成了亲家,我问人收租借人丁的钱粮,这不是给伱臊脸吗?”

“哥哥、两家虽是结了亲家,可军国之事,怎可儿女情长!宋家哥哥是通情之人,怎会在这事上计较?要我说,此事当以约为准,不可因私费公。”高存珍知道哥哥等的就是自己出言宽慰,好让他心安理得的收云谷军付的人丁租借费,她也就顺坡下驴,将该说的话说出口了。

“是啊、军国之事不可儿女情长,妹子你能体谅哥哥的难处,哥哥感激不尽。哥哥也是为了咱河西百姓之生计考虑,若是不然、将这三千人户当作咱妹子的嫁妆,哥哥都不带眨眼的。

为了咱妹子出嫁之时有面子,这次云谷军租借的人户,我尽量多安排壮丁,绝不坑咱妹夫。”

云谷军开出的人丁租借条件,高存虎其实很动心。河西这边,人口不缺,少一两万人没啥影响。将这一两万人租借出去,不但能赚云谷军的钱粮,还能腾出不少熟地,再找人将这些熟地耕种起来,不就又能赚一笔钱?让他为难的只是面子问题而已。

……

“这个高家也太是小气了一些!非但分文不少的要收咱们租借人丁的钱粮,还要让提前预付一年的定金,他们是怕咱云谷军赖账不成?”收到归宁军关于人口租借的回函后,二舅爷又一次来到了瓦州,他对高家小气的行径很是无语!

“不说这事了!归宁军能应下租借人丁之事,已是好事一桩了。现下咱们将精力放到如何用好这些人,才是正着!行政厅要以最快的速度安排接收团带着银钱去凉州领人,租借来的人丁要全部安置在瓦州。今春、瓦州重建的主要工作有两处,一是复田、能复耕多少田就复多少田,二是整修城内房屋。

城主府在瓦州城中设一个借银的钱庄,凡是有户籍和宅契的瓦州城中百姓,都可凭户籍和宅契免息借得宅屋修缮费用,用以整修自家屋舍。

为了支持瓦州重建,城主府将在瓦州城外兴建一个砖厂,以供应城内修缮屋舍的砖石。此外、干城堡到瓦州的道路,今春开始也要进行整修和铺沙,所用民力皆从瓦州和干城两地雇佣。如此一来,瓦州百姓和租借来的百姓,除了种地外还能有务工的收入,手头上会宽裕不少。

除了以上措施,为了给瓦州城增添人气,本座决定、将我云谷即将新设的大学办到瓦州城中。从今秋开始,云谷大学将正式在瓦州开学授教,首批计划招生人数为六百人,暂定学制为三年。”

对于百废待兴的瓦州来说,目前没有发展工业的条件,只能先从农业和基建方面想办法,等人口规模到了一定程度后,再说工业建设的事吧。不过、在工业上也不能毫无布局,将云谷唯一的大学设在瓦州,就是为了正经进行工业建设时,能有人才基础,起点会高一些。

“奎娃、这个云谷大学的办学章程是什么?和咱们在洮阳和五营设的几个学校有何区别?”二舅爷又发现了华点,对云谷大学起了兴趣。

“云谷大学所招生员,需要取得师范学校等校的毕业证才可报考,算是咱云谷军治下的最高学府。以后、师范学校、工业学校等校要改名为中等专业学校,生员在这些学校毕业后,既可直接就职,亦可选择报考大学继续深造,学习更高深的学问。

由于今明两年,各中专学校的毕业生源不足,可适当放宽招生条件,凡是有大郑秀才及以上功名的证明材料,亦可报考云谷大学。为了让他们适应咱云谷的学制,持有功名的生员会进行单独的考试,不与我云谷的中专生同考,云谷大学招生的一半名额给他们。当然这只是过渡,两三年后,这个口子就要收住了。

此外、随着小学堂入学生源的增多,从今年开始、中专学校,只招收咱云谷境内的小学毕业生。凡是获得小学毕业证的生源,皆可报名参考中专。

现在每年小学堂的毕业生有三四千人,但中专录取的生员不足两千,为了让没录取的生员有个奔头,各小学堂可酌情容许小学毕业生在学堂中多学一年,在下年时再考一次。”

三年小学、三年中专,云谷现下的学制实在是太短了一些,只能算是人才速成培养。如今条件变好,人才培养体系当然要更完善一些。办正经的大学,延长小学年限,就是接下来云谷教育改革的方向。

用三到五年过渡,宋应奎的想法是将小学阶段的教育年限延长至五到六年,然后对接到中专教育体系。中专这块的教育年限暂不延长,三年应该是够了。

中专教育完成后,基本的素质教育就算是完成的,精选一部分确实是人才的进入大学深造,进行真正的精英教育,这就是宋应奎理想中的教育体系。

“在云谷大学学完,是直接授官吗?”二舅爷听到这种事,脑子本能的就往科举方面跳。

“也不算是直接授官,大学学完获得毕业证后,确实会带品,不过并不一定会在官场中就职。行政系统只是大学毕业生就职的一个选项,其它差事也会派给他们。”要是不给待遇的话,没人会愿意多读几年书,可若是纯粹走学而优则仕的老路,哪办大学就没意义了。在大学生就业上,宋应奎准备既要给政治待遇,同时还要兼顾专业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