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250章 羊皮筏子能撑起恢宏的战略?

第250章羊皮筏子能撑起恢宏的战略?

“若是要出兵协助归宁军,断项军后路,军资运输当是关键。本座初步算了一下,一千兵马出战,一月要消耗的粮草就在数千石,再加上弹药消耗量,需要的后勤运力怎么着也得五千石。数目上来说,还不算大问题,关键在距离和移动速度上。

北项攻归宁军的后方,距我军有四百多里之遥,而且还隔着黄河。此战我军要用的战术是快进快打,后勤队需要时刻跟在主战兵马身后做保障,难度很大。再一个、项军现下也有炮,若是我军带的炮口径太小,就很难在局部战场上压制住敌人,可炮太重的话,骡马就不能驮行,用炮车来运输的话,行军路线受限很大,速度上也会有很大影响。参谋部在制定作战计划时,要将这些因素充分的考虑到。”

战事还没有展开,但作战动员和战前计划得早早做准备。在组建枪骑营的同时,宋应奎将军中主将召集起来,开了个军情会议,给军将们布置相关的作战任务。

“司令、以卑职之见,此战后勤保障可与战兵分开行进,到平川会合即可。”听完宋应奎的布置,参会的魏大刀沉吟良久后,开口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后勤队与战兵分开走?这怕是不妥。出了官营,就是敌战区。若是没有战兵保护,后勤队很容易被敌骑阻击的。”魏大刀的发言宋应奎很不认可,这又不是在腹地作战,战斗力不强的后勤队一旦遇袭,那就是给项军送菜。人家不需要多少兵马,有个三五百人,就能将后勤队给灭了。

“司令、若是走陆路的话,确实很容易遇袭。但咱可以走水路啊!从临津渡坐筏子,三四日功夫就可到平川。将主要军资全放到水路上来运,主战兵马,只需携带少量作战物资,轻骑前出,来去如风,定能神兵天降。”

水路?魏大刀的意思莫非是用羊皮筏子走黄河水道,进行军资运输和保障?

这意见靠谱吗?在宋应奎的意识里羊皮筏子主要的用途是渡河,而不是做长途运输。河州的临津渡离平川的黄河渡口有好几百里水道,其中还有不少险峡,指望这东西运军资,怕是太过冒险。

“魏营长、临津距平川距离不短,水道中急流险地不少,能顺利通航吗?”

“司令可能不知,像我魏家川靠河,平日里见多了河运的筏客。只要经验丰富的筏客,基本上没听过出事的。这段水道虽然有些凶险,但也没看着那样恶,筏子客们有把握的。”与没怎么见过黄河水运的宋应奎不同,生在黄河边上的魏大刀自小就与筏客们打交道,对筏客的能力再了解不过,他不觉得走水路能有多大的风险。

“这样吧,由魏营长牵头组建司令部水运司,既日赶赴临津,组织筏客进行临津到平川一带的水路踏查和小规模试航,以确证黄河水道是否可用。另外、后勤司将此次作战的军资共备两份,一份在官营集结,另外一份在临津渡口集结,若是评估水运确实可行,就用临津集结的军资,若是水运最终确证不行,临津集结的军资则专拨给河湟驻军使用。官营这边的的出战运输队组织不可荒废,要积极准备,两路运粮队互为备份。”

即使有魏大刀的确证之言,可宋应奎对黄河水运到底可不可用还是不放心。最后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在官营镇和临津渡,水陆两路同时准备。

从心而论论、宋应奎当然希望魏大刀提出的黄河水运方案能用。要是羊皮筏子真能可靠的由临津渡沿河而下,将军资运输到平川渡口,那意义可就大了。

不光关乎此次出战阻截北项攻打归宁军的战局,要知道、北项的首府银州同样也在黄河岸侧。有了水运的后勤支撑,云谷军甚至可以以河州为后勤总基地,组织兵马直捣黄龙。

虽然这个想法有些太过大胆,以现阶段云谷军的实力也没那个能力展开,但起码是提供了一条思路和可行性。

先不说北伐银州,直捣项军老巢这么高难度的事,就说黄河水路若真可用,那此前被视为鸡肋地区的瓦州一线,短时间内就有将其盘活的可能了。

瓦州是原西肃的中心,也是整个西肃地区,最优渥的地方之一。只是由于被战争的破坏太大,百姓十不存一,才沦为废地。没有水运的话,云谷军想要长久控制这一地区,成本实在太大了,最少三五年之内是入不敷出的状态。以临洮为腹地,支撑起重建瓦州的消耗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

可要是有了水运、就可以黄河为线,先行将瓦州等重点城池控制住,而后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以点带面、以运输线为中轴,迅速启动重建瓦州事宜。

想想水运线路一开的种种好处,宋应奎都想迫不及待的展开造筏工作,后世关于羊皮筏子有句俗语叫,羊皮筏子赛军舰,对现在的宋应奎来说,这玩意还真有可能起到军舰作用。

可一想到单薄简陋的羊皮筏子的实际形象,宋应奎的疑心又起。如此简陋的装备,真能靠的住?靠着简陋的羊皮筏子,真能撑起重建瓦州、乃至重创北项、直捣银州的恢宏战略?怕是有些太过想当然了!

行不行的、先试一试再说吧,万一真有奇迹发生哪。

决定让魏大刀赶紧到临津进行水运试航试验之事后,当天的军议会还议定了援助归宁军的正副主将人选。

此战对云谷军的挑战太大,宋应奎准备亲自挂帅担任主将,副将由远房堂弟宋应庆担任。

杨顺安坐镇官营,负责后勤保障,二舅爷在这期间作为留守主官,境内的军政事宜一肩挑。

由于外部局势的变动,之前计划好的重新规整肃南草原治理之事,只能往后拖,等将北项那边给收拾消停了,再说肃南之事。此战顺利的话,重整肃南藩部的掣肘会小很多,进程会更快一些,不算太耽误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