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243章 大郑市场随便撬一个角就能吃撑

第243章大郑市场随便撬一个角就能吃撑了!

“二娃子、你收拾一下,我这几日找个来咱云谷的商队,你带着海娃和强娃去趟咱老家,专门收鹅翅管毛,毛管越粗越好,能收多少,就往过来带多少。这回我看他曹二锅再学咱家怎么制笔!”

经自家侄子提醒,沈三很快便研制出了用鹅羽毛当吸水管的制笔办法。他发现相较于鹅尾毛来说,鹅翅的羽毛管子更粗一点,更适合做吸管。

云谷这边养鹅的人少,收不上来多少鹅翅毛,但沈三老家中原一带鹅多,容易收集鹅翅毛。他准备打发沈二娃子回老家去收鹅毛,如此一来自己就拥有了笔管的原料优势,曹家即使反应过来想仿制,一时半会也弄不来多少合用的鹅毛管。

“三爹、就我和海娃、强娃三人过去能带回来多少鹅毛?怕是指不住事吧?”沈二娃子一听三叔要打发自己走远路,心里很不乐意,开始找借口推脱起来。

“鹅毛能有多重?你三人一人挑一担子过来,就够咱做好几千支笔了,伱怕个逑。记住了,到老家后不着急往回来走,一定要多挑些合用的鹅毛再往回赶。你若是胡乱带鹅毛过来,看我不打断你的腿。”一只鹅身上能用来做钢笔吸水管的鹅毛并没有多少,收鹅毛这活是个细致活和操心活,摊钱不多、但费的功夫大,指望别人未必能带回来合用的毛,将自家侄子打发过去沈三才能放心。

决定打发侄子回老家收鹅毛后,第二天、沈三便开始寻摸去大郑的商队,最好是能去中原的商队,好将沈二娃子等人捎带到中原。

钢笔的用户目前主要集中在云谷境内,沈三与境外的商队打交道不多,一连几日都没有碰见可以信赖的商队。

这天一早、笔坊刚开工,沈三就准备出门继续寻摸能带侄子回大郑的商队。结果在大门口,被几个看模样像是从大郑来的商人给堵住了。

“可是沈东家?我们这几日都在寻你,你坊里伙计说你一直不在院里,今日来的早,果然碰见了。”领头的商人一见沈三,立马开口攀谈起来。

大郑过来的商人寻我?沈三有些闹不明白他们要干什么,开口问道:“几位相与,不知寻沈某何事?”

“自是寻沈东家做买卖来了。我们听闻云谷做钢笔的,沈东家是魁首。前几日见过了你铺子里售的好笔,果然名不虚传,就想着买些带回大郑。只是你家伙计说,好笔的量少不经卖。我们就想着寻到沈东家你,烦劳多赶制一些好笔,卖给我等!”哪商人说话倒是干脆,三言两语就将找沈三的原委说明。

郑商找我买钢笔?沈三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大郑的读书人用的不都是毛笔吗?他们进钢笔过去,能找到买主吗?“几位、你们说的好笔,怕是我家新制的内管铜笔。只是钢笔此物大郑的读书人怕是用不到吧?你们进此物过去,不怕折了本钱?我给你们说,我沈记笔行,可不干赊货的勾当。”

“沈东家说那里话。我们找你进货,自然是用现钱来结款,怎会打赊账的主意。至于买主,自然是能寻到,不然我们哪来的胆子垫着本跑这么老远的来进货?大郑的读书人确实用毛笔,但大郑要写字的不光是读书人。

钢笔好写小字,记账写信,军中和衙门的公吏书写公文很是方便。再加上从你们云谷进过去的腊印机如今在大郑官衙很是紧俏,其上所书腊版字是硬笔体,为传阅公文方便,文吏们在书公文时亦爱用硬笔来写,顾此钢笔在大郑的买主不少。

只是大郑用笔之人多嫌弃珍珠杆做的储水笔太过粗糙,容易污手和染纸,还不如沾水笔好用。见了沈东家制的新笔,我们觉得此笔既方便、又精巧,进到大郑定能好卖。”

大郑是真正的大市场,哪怕有十分之一的写字之人专用钢笔,所形成的市场都不是云谷这一小市场所能比的。沈三觉得钢笔在大郑没市场,那是因为他低估了大郑的体量。随着腊印机等物传入,这两年硬笔在大郑也有了一定的用户群体,这一小部分群体,就够将沈记作坊给吃撑了。

“不知几位要进多少货啊?”一听自家的笔在大郑也能卖出去,沈三立马询问起货量来。

“起码得千支以上吧?数少了进到大郑不经卖的。”

“千支?这怕是不行!你们在我云谷肯定待不了多长时间,内铜管笔制起来慢,我作坊里也没多少存货。哪怕是加班加点来做,要做够千上千支笔,怎么着也得要两月时间。”单子大了自然是好的,可沈三悲哀的发现自家作坊的产能跟不上,短时间内根本做不出来这么多笔。

“啊!要这么长时间?我们确实等不住。这样吧、沈东家你现在有多少笔就先卖我们多少,然后我们再给你付一笔定金,三月之后来提千支铜管钢笔你看如何?”郑商见沈三这边确实没多少货,只好转变思路,先交定金等下次到云谷来时再提货。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对了、听几位的口音,似是从中原来的?”先收定金再生产,沈三哪有拒绝的道理?不过、他脑子里还盘算着新产品,听几位郑商的口音和他老家那边的有点像,不由多问了一句。

“我们是从洛阳过来的商队,沈东家的口音似是我们同乡?”

“正是同乡,我是京都边上的中牟人。既然几位是沈某的老乡,我正好有一事烦请你们帮忙。这几日、我家侄子要回趟老家,正愁没有可信的商队将他捎带回去,也是赶的巧,恰好遇到了诸位乡谊来寻我。不知几位乡谊在回程之事,可否将我家侄子带上。”

正所谓瞌睡遇到枕头,一大早的,不但遇到大主顾,还有可能将二娃子等人给捎带回去,可谓是双喜临门。尽管与这几位商人是初次打交道,但双方会有大笔交易。有了这个交易基础,捎几个人回去,还是挺令人放心的。

按说、既然铜管笔有了大主顾,沈三就没必要再惦记着做廉价的鹅管吸水笔。但沈三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大郑那边的市场终究是离得太远,对自家作坊来说,云谷这边的市场才是根本所在,不能因小失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