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236章 幸福的烦恼

第236章幸福的烦恼

去的时候有马车送,回来的时候只能靠两条腿。整整走了一天,侯张氏才走到会川镇。

到了租的小院,开门一看两个孩子还在,侯张氏这才放下心来。赶紧将从洮阳城带过来的东西分了一份给帮着照看孩子的邻居,感谢他们这十几天的照顾。接下来的一两个月,还得麻烦他们哪。

只在家中留了一天,侯张氏又急匆匆的往洮阳城赶。回去的一路上,侯张氏在想,若是有能力带着两个娃娃到洮阳城生活就好了。

到了洮阳城后,助产士操规的编定工作终于是开展了起来。不过上午,还是要上识字课和医理课,只有下午时,才会进行操规编定。

像侯张氏等人所参与的操规编定工作并不复杂,她们要做的就是对农医学校的大先生们草拟的操规条例逐条进行审议。

审议之时,大先生们会先对草拟的操规条例一一讲解,讲解后就需要侯张氏等人对具体条例投票审议是否通过。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置可否稀里糊涂的随大流举手,没人对草拟的条例提出否定意见,以至于六七天的时间就对第一版草拟的条例内容审议完了。

审议结果报到城主府后,城主大人发了火,说草拟的内容在审议后几乎只字未改,这样行事简直就是草菅人命!若是如此,何必大费周章的从各镇甄选数十名助产士来洮阳城编定操规?直接让农医学校的先生编不就成了?

操规被发回重审,并且规定每个参与审议的助产士在审议过程中必须发言,发言内容将会记录在案。待正式编定的助产士操规开始执行后,参与审议的助产士要签名确定,一旦操规在执行过程中出了大问题,审议通过相关条例的助产士会被追究责任,受到相关惩处。

一听要负责任,侯张氏等人才不敢怠慢,知道自己参与的工作人命关天,开始较起真来。在随后的审议过程中,侯张氏都带头否决了数条草拟的操规内容,并提出了不少修正和补充意见,甚至还有两条在正式操规中增加的条例是根据侯张氏的提议整理完善出来的。

云谷助产士操规编定工作,直到靖历七年正月底才完成。抛去中途放假的时间,侯张氏等人差不多在洮阳城待了整整三个月时间。

周期之所以这么长,一方面是编定审议过程确实耗费时间,另一方面也是宋应奎想借助编审操规的过程对云谷首批获得执照的助产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并给她们创造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交流和碰撞对任何科学技术进步都有巨大的推动性作用,对医学更是如此。

“张大夫、我们农医学校正在筹建妇幼保健学校和医院,现下急需你这样的优秀助产士加入,不知你是否有意向到洮阳城来任教?”操规编订工作结业之时,张培宏单独找侯张氏进行谈话,给她抛了留校任教的橄榄枝。

侯张氏听到农医学校的校长居然要让自己留校任教,吃惊不已。自己就是一普普通通的乡镇稳婆,竟有机会到洮阳城的学校任教?前段时间还琢磨着如何想办法留在洮阳城哪,谁能想到突然之间就出现了一步到位的机会。

不过她没有立马应下张培宏的招揽,而是说要回去和家人商量好后再做决定。

家里就两个娃娃和谁去商量?这只不过是侯张氏拖延的理由。真实的原因是侯张氏对到妇幼保健学校任教有恐惧心理,她害怕自己一目不识丁的妇人,干不好这份工作,最后会恶了张培宏这等高官的好心。

说目不识丁吧,也不完全是。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扫盲,侯张氏其实已经任得了一些字,但她觉得自己认得的这些字不足以应付妇幼保健院的教职工作。

怀着忐忑和纠结的心情侯张氏回到了会川镇,刚到家安顿好,正给两个孩子做饭哪,家里就来了两个公吏,说镇长大人要召见她,有要事相商。

来到镇公所,见到镇长,侯张氏从镇长的言语中听出原来镇长召见自己,是希望她能留在会川镇牵头组建和主持镇妇幼保健站。

镇上对组建妇幼保健站很重视,不但会无偿提供设站的场所,每年还会给二十块银元的经费,以支持妇幼保健站正常运行。

会川镇镇长之所以如此重视妇幼保健站,原因是正月的时候城主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将妇女顺产率以及三岁以下幼童的存活率纳入乡镇官员政绩考核体系。每年会在这两个指标上对各乡镇进行排名,排名倒数的两个镇和四个乡的主官会被一票否决,失去晋升资格。

听传言最近城主府正在考虑初步恢复县治,会川镇的镇长还想着尽快成为县官哪,总不能被这两个指标给拖了后腿吧?

到洮阳城培训了一圈,自己一下变成了香饽饽,农医学校的校长在招揽自己,会川镇的镇长也在找揽自己,侯张氏陷入了幸福的烦恼。

她做梦都没想到有朝一日,稳婆这个职业居然成了香饽饽,不但收入有了保障,还有好的工作机会供自己来挑。到底挑那个好哪?

按理来说,去妇幼保健学校任教最是理想,凭着学校任教的工资再加上自己被评为二级助产士后每年十块银元的补助,妥妥的就成了高收入群体,养活两个娃娃将不成问题。可是侯张氏对自己的能力并不自信,她不觉得有能力在妇幼保健学校站住脚,倒时候被学校辞退了怎么办?

回到家中,侯张氏一夜没合眼,琢磨到了天亮,才痛下了决心。还是留在会川镇更稳当一些。凭着自己的接生能耐,怎么着也不会出大问题。就收入来说,只要干的好未必会比去洮阳城少。

城主府的助产士补贴,镇里给妇幼保健站的补贴、接生的收入,再加上带徒出徒后的补贴,这些加在一起,一年少说也能挣三十块银元以上的钱。靠着这份收入,足够拉扯两个娃娃长大了。一个女人家家的,还想着要挣多大的钱哪?

再说、会川镇这边自己多多少少也算是过熟了,往后不但有乡邻的照应、在官面上也能说上话,日子能过舒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