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21章 归家!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第21章 归家!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11-18 01:23:26 来源:就是看

第21章归家!

匠人营有专门编背篼和框子的匠人,宋应奎跑过去抢了两个新背篼,然后直奔铁匠坊。回家的时候和三叔两人,背着新背篼回。从家里带的背篼是细芨编的不经使,匠人营这边编的可是柠条背篼,质量好的多。

到了铁匠坊一看,铁匠们也忙着收拾东西,他们抢的是成型的或者是好铁料。宋应奎的目标是废料,废料加工起来麻烦,铁匠们有好东西抢,自然看不上这些边角货。要是运输条件不限制的话,铁匠们怕是连废料都不放过,但现在他们也只能凭着人背肩挑,没条件太贪。

“这不是宋小匠头吗?你收凑这些废料干什么?顶不上大用的。”一个匠人见宋应奎把废料当宝,不由走过来吐槽起来。

“俺家在山里,铁不好寻,废料拿回去,说不准也能用上。”宋应奎没做太多解释,一个劲的在废料中挑捡,只要感觉杂质不算太多的,都往背篼里装。

“给、这两个镢头装到背篼里。你看你捡的这些玩意,回炉都难弄成好铁。不是说你,你们木匠坊的东西,挑上点好的带回家不更好?不知道你脑袋里想的是啥。”说话的铁匠,看宋营奎挑的边角料实在太差,发了善心,递过来两把打好没镶木把的铁镢头。

“太感谢陶叔了,你是在县上开铁匠铺吧?以后要做木匠活,带话到五营镇的田成号,直接找我宋应奎,我便宜给你干活。”两把铁镢头拿到街面上卖的话,不便宜,这份情得记着。

“就等你这句话了,以后我真有活找你,你可得来。说实话、你娃娃干的活,我看着比一些老匠人都好,你的光咱可得沾。”陶铁匠笑呵呵的和宋营奎说着话,宋应奎干的活匠人营的人都能看到眼里。他知道这个木匠看着年纪轻,但能拿住大活,与这样有前途的木匠交好,说准以后真能用的上。

收拾了半天,挑挑捡捡,大约捡了二十斤左右的废铁料,宋应奎背着背篼回了宿舍。完了再到匠人营的其它地方看看,看能不能再弄点铁料。

晚上、叔侄二人盘点了一下,大约弄了三十斤的铁料。不过多数是废料,好的很少。铁值钱,能搞到这么多已经不错了。

第二天早晨出发的时候,宋应奎看到了丁焕义弄的东西。好家伙,一副挑担挑着两个凳子另外还挂着一个背篼和一个框,背上背着从家里带过来的破背篼,里边各种木制东西堆的高高的,脖子前边还挂着一个锯子。从观感上看,这家伙弄得东西似乎不少。

双方见面互相打量了一下,丁焕义说,他要跟着同路的人直接回家。说了几句话后,就各自上路了。只是互相在心里都把对方当二傻子来看。

丁焕义能看出来宋应奎叔侄背篼里背的是废铁料,大老远的往家里背一堆废料回去,你以为你是铁匠啊?弄些好木活回家不香吗?脑袋简直有坑。

宋应奎则在心里嘲笑丁焕义个瓜娃子,自己家里两代人是木匠,还死劲往家里背木活,你家里是命中缺木吗?木活又重又难拿,一路走回家,不把人累死才怪,有的是你娃娃的苦吃!

因为要去秦木匠家里转转,宋应奎叔侄等了一会。见到秦木匠从营里走出来后,赶紧跟了过去。

人家秦木匠是大匠人,家里人早都派人牵着骡子到营里来接了。秦家人手牵的骡子身身上,满满当当脱着两堆东西,不过用篷布篷住了,看不清是什么东西。显然、秦木匠也趁着这次工地解散,弄到了不少好东西。家离工地近就是好,要是自家也在县城周围,宋应奎肯定会带话让家里人来接。在这破工地上,好东西收拾不上,对家里有用的东西,还是能弄上些的!

叔侄两人跟着秦木匠走了半天的路,便到了县郊的秦家。原本他们打算在秦家稍微待一会,就赶紧回家。

可秦木匠非要留他们在家歇一晚上,第二天再走。扭不过秦家人的热情,只好明天再往家里走。当天、秦木匠吩咐家里人杀了一只鸡,来款待宋应奎叔侄。

“奎娃、我发现这些大匠人们对人的态度都很好。你看秦木匠这么大的本事,一点都没架子。哪像咱们庄上的丁得贵,本事不大脾气大的不行。你就跟着他干了一个月的活,他在庄上天天传闲话。”晚上躺在秦家客房的炕上,宋学良一边夸秦木匠招呼人礼数周到,一边吐槽丁焕义的老爹丁得贵。

“三爹、有一句话叫远香近臭,秦木匠对咱态度好,哪是因为我本事到家了,还离他做活的地方远,不会抢到他的生意。和咱们交好了,以后干个大活之类的还能找上帮手。丁得贵的就不一样了,他的活就在庄跟前哪几里地,我的本事好、名声好,能直接影响他的收入。”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坏,丁得贵尽管本身脾气就不好,但核心原因还是对自己利益受损的担忧。

在秦木匠家住了一晚后,早晨天刚亮,宋应奎和三叔赶紧辞行,直奔县城。手里有点钱,到县城给家里买点东西正好。

这个时代的人起的都比较早,大早上的县城的铺子基本上全都开了门,主干道上还摆起了早市。在县城的街上,给家里扯了三尺布、买了几样小糕点、一斤豆腐,以及一些针头线脑的小物件后,两人赶紧离开县城,沿着山路往家里赶。

买豆腐是为了想看一下,县里的豆腐店有没有腐竹之类的干豆制品。看了一下,有腌豆腐,但没有腐竹。

翻山越岭,只到下午十分,才看到五营镇城。没进街道,绕过五营镇,往杨家堡的方向走,在下午后半晌的时候,两人进了沟,能看到山脚下的家了。

离开家的时候,天寒地冻、草木枯黄,回来的是,草长莺飞,麦子都快熟了。虽然来到这个世界,也就一年左右的时间,可宋应奎对这个贫瘠的山沟,已生出了家的感情。进庄后,心情更为激动,不顾走了大半天路的劳累,加快脚步往家里赶去。

到了家门口的时候,爷爷、奶奶,还有家里的其他人都站在院门口等着。看到亲人,宋应奎的眼眶甚至有些湿润。可算是平安回家了,这趟徭役服的真不容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