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177章 地盘大了这么多,人口才多了四

第177章地盘大了这么多,人口才多了四万不到?

效率慢倒是有效率慢的好处,大郑派人除了捎一封公文外,还捎了一套武将的朝服以及临洮将军的印信,这比西藩带过来的鸟毛和啥都没有的北项强了不少。

穿越这么久了,可算是混上了一身挺能看过眼的制服。人家大郑的官服确实好看,用料是上等丝绸,且是织锦面料,光这材料、拿出去卖的话都能值些钱。

抛开衣服不说,就文书而言,大郑这边的也要比另外两国正式一些。西藩和北项给的封文,严格来说并不算数,皆是地方军将本人发出来的,而不是他们的朝廷发的。大郑就不一样了,大郑的封文是有皇帝和朝廷印信的,是正正经经的任命书。

当然、不管文书正不正规,这玩意在宋应奎眼里,都不当会事。谁也别想着当自己的老板,咱从头到尾都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刚起家的时候,没靠着谁、现在好歹算是有了些资本,更就不可能给谁当小弟了。

至于是与这三家的关系,原则就是咱不主动去惹人,但谁也别想着来欺负咱,能应付就应付,应付不了咱就刀枪相见。

“三叔、征正兵的工作进展如何?壮丁队和白首领的人,我准备在近期都打发回去。正兵这边要尽快补上,免得人全打发回去后,无兵可用。”经过一个多月的收整,狄道境内基本安定,宋应奎赶紧召来杨顺安和三叔等人,商议接下来的军事安排。

“我这边最近一段时日招上来了千人左右,够编两三营。”宋学良简单的汇报了一下近期在狄道境内进行的征兵工作进展。

“千人很可能不够,我想了一下,最起码得新编两个整建制的步兵营,分驻官营和洮阳,一个骑兵营驻在漫洼负责策应,另外还得组建三个守备大队,在会川、三岔口一带驻防。同时还得再建一个枪炮大队驻在官营,往后沿川城和官营各驻一个枪炮大队听用。如此一来,新增兵马就得一千六七。五营和云谷最多再补正兵一二百,剩下的全得从新领之地出。”

仔细一算,要是没有三千以上兵马,将来就很难面对项军的全面进攻,有道是有备无患,现在就得抓紧将这些兵全都补齐。

宋学良闻言张了张嘴,话却没说出口。咱就这么大点地盘,你一下子要养三千兵马,能养活住吗?咱是占了一县之地,不是一府之地。

见宋学良欲言又止,旁边的杨顺安接过话头说道:“城主、咱们新领之地,怕是征不上来这么多兵?按着这个征法,可用青壮差不多就征完了。”

“啊?咱们不是占了比一县都大的地盘吗?怎么可能征不上来这么些兵?要知道、靠着五营和云谷那么点地盘的人,咱都征了近一千五的兵哪。”杨顺安的话让宋应奎有些吃惊,他不理解地盘大了这么多,兵源咋会不理想哪?

杨顺安叹了口气,才开口说道:“还不是被藩乱给闹得,自元年开始,狄道境内乱子就没有消停过,好好的一个富县被整的残破不堪,人数怕是少了一半不止。这些日子我和小虎一直在各乡庄搜寻,据目前的粗略估算,狄道全境算上官营,人户不足两千,男女老少加起来很可能不过四万。这么大的地界,也就和咱五营云谷的人户相当而已。”

又一次错估人口了,上一次是对云谷山区的人口少估了,而这一次却是对狄道一线的人口高估了。在宋应奎的意识里,一县之地,再怎么着也得有六七万人吧?结果是不足四万。

人口增加的不理想,导致的问题就是兵源不够啊。云谷、五营的征兵力度本就不轻,要是按照原计划征兵的话,狄道这边的征兵比例还要比云谷五营高,这不利于安抚刚刚归附地域的民心。

“这样吧!就按两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营的建制在狄道境内征兵,枪炮大队这边从五营、云谷这边想办法。至于守备大队,暂且不建,将云谷的守备大队调到三岔口驻防,其余地域的守备、先由巡罚司的人想办法应付。”宋应奎一边对计划做出了调整,一边在心里暗暗发起了愁。

缺人可是件相当麻烦的事,不光影响军事,还影响发展。本来他还琢磨着要再建一批工厂,扩大工业生产能力,特别是扩大钢铁产量哪。现在连人都没有,还怎么发展?

除了扩一千七八的兵外,最起码还得有三四千不事农业生产的壮劳力!如此才能养活住目前庞大的体系,才能维持系统的稳定。

云谷军不似其它势力,像大郑、主要靠的是农税来养人。北项和西藩则是兵民合一,供养的脱产兵马比例不大。而宋应奎选的路是靠农业满足基本需求,靠工商业来供养大比例的脱产士兵,从而在这乱世中立足。以这个时代的生产条件来说,又没法大量的解放劳动力来从事工商业,所以、基本的人口基数要达标才行。眼下的问题,就在于相比于面对的险恶环境、基本人口数过不了关。

狗日的藩乱和大郑的不负责任,真是能将人害死。要不是他们的祸害,形势能至于这么糟糕吗?

糟糕的形势不仅影响的是当下,这玩意的影响很可能会持续十几年。就是现在治下的百姓拼命生养,等一代人真正长起来能用,不得十七八年?咱那儿的时间等人慢慢长起来?

除了指望人生养外?还有个办法就是吸引移民。可是、周边的情况都和狄道差不多啊!整个西肃弃地的百姓,这几年全都遭了秧,有的逃到了大郑腹地、有的则成了西藩人的刀下冤魂,人口减员过半都是乐观估计。有些庄子,甚至整庄消亡。

想到这里,宋应奎都看白飞燕等人不顺眼了。西肃弃地、尤其是狄道一带变成这个鬼样子,肃南诸部难逃干系,他们在这一带可没少杀人。奶奶的腿,气的宋应奎都想立马去找这帮家伙算账。真是一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