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162章 二舅爷带着封文回来了

第162章二舅爷带着封文回来了

带徒弟真不是一个好差事,为了分担教学任务,宋应奎准备将纺研所的工匠们都利用上当助教。绕是如此,正常的教学任务展开后,还是忙着不行,最后没办法,又让李国倩做了学徒们的班主任,对学徒的日常教学活动进行管理。

一个月的集中扫盲工作结束后,学徒们的日常教学被分为两个部分。每日上午跟着纺研所的匠人们学基本的制器技术,下午的时候抽一个时辰识字和学算术。若是宋应奎这边有空,会抽一个时辰对他们展开教学,若是没时间的话,则由李国倩带着温习已经教过的学习任务。

由此、李国倩承担的工作就比较重要了,她要跟着学生们一块听宋应奎讲课,并将讲课内容记下来,整理后在宋应奎没在的时候安排学徒们学习。

“这活你一个干是没法干过来的,学堂那边派的两个先生,在我教课的时候也要参与记录。到时候你结合我做的教案和他们的记录将其合在一处,以便我忙其它事务时好带娃娃们自习。”理清楚了展开教学的办法后,宋应奎给李国倩专门交代起如何当好班主任的事,她和两个学堂老师现在也算是助教团队的一员。

刚开始的时候,宋应奎倾向于从学堂那边的老师或者是自己的秘书中找个人出来当学徒的助理班主任。结果这几个人,每一个能当事的。他们既没有接触过机械方面的事务,又对自己在教学工作中所用的简体字和阿拉伯数字不熟,讲课内容对他们来说就像是鸡同鸭讲。

好在李国倩这边在纺研所做过一段时间的助理秘书,人还比较灵性,对机械的事能知道个大概齐,且在与自己沟通的过程中熟悉了简体字和阿拉伯数字。尤其是在阿拉伯数字的应用上已驾轻就熟,能够无缝的将大郑用的字符切换成阿拉伯字符。能承担起这部分工作。

“大人、你授课时用的白字和代数的记号,我想着做一个与咱大郑所用的字相比照的册子出来,如此也便于学徒、匠人和学堂的先生们译读,伱看如何?”李国倩在与宋应奎接触的过程中,对他所用的文字和数学符号产生了浓郁的好奇心。

按说这人应该是个不识字的主,可为何他用的白字居然能自成体系,几乎与大郑字全部能对照上,丝毫不影响表达。大郑的民间是有些白字在用,可没有多到完全取代官字的地步,偏偏宋应奎这人会的白字,就多到了这种程度,该不会是他自己脑子里琢磨出来的这玩意吧?

有一种人生而知之、天生聪慧,宋城主怕就是这种人!李国倩甚至脑补了宋应奎琢磨出这些白字的动因,肯定是当年家贫没条件去识字,偶尔从乡邻工匠那里识得了一些白字,而后就自己慢慢琢磨,无师自通的琢磨出了一整套白字出来。至于说用西域人用的算术记法,应该也是他偶然得知,牢记于心的。别说、西域人用的数符做算术的时候的确要比大郑直接用字或者是算筹好用一些。

“嗯!本官所用的字不是白字,那是简化字。既然你有心编个对照册,也是一桩好事,编好之后拿给我校阅,待校阅无误后,我安排刊印,以作为学徒班的标准教材来用。”你才写的白字哪!真是不会说话。不过说回来,整理出一套简化字和大郑官字的字典,确实很有必要。日后,说不定还要在自己的地盘上全域学习简化字哪。

教徒弟、抓工农业生产和练兵,自靖历四年以来,宋应奎感觉自己的生活有节奏了不少,日子过得似乎比大郑时期更充实和有意义。在大郑、要想过上这种完全独立自主,稳稳当当奋斗的生活,估计是一件难事!从这个角度来说,西藩人的到来未必全是坏事。

大郑、对自己以及云谷势力范围内的人来说,已经算是过眼云烟了吧?嘿、还真不是!四月中旬的时候,从正在建设的云谷城那边传来消息,有一个自称是城主二舅爷的人,带着十来个随从想要过境到石坪关来。

二舅爷?他不是去京城守缺了吗?怎么又跑到云谷来了?搞不清楚状况的宋应奎赶紧打发二弟带人去云谷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宋应芳去了趟云谷后,就将二舅爷一家及随从带到了石坪关。

“舅爷?你咋回返五营了?我大舅爷说你不是去了京城洛阳守官吗?”在城主府见到二舅爷后,宋应奎很是好奇的询问起二舅爷来。从他的神情和穿着打扮来看,最近一年多日子过得好像不怎么地,没有了之前当照磨官时的风采。

“哎!洛阳城居之不易啊。自去岁我到洛阳守缺以来,以赋闲了快一年多了。眼见着这么待下去实在不是办法,朝中理藩院又贴了榜说要招官到五营等故地笼络遗民和势力以为朝廷所用,我就主动投了贴,请命而来。”二舅爷一脸失意的说起自己到五营来的原委。

请命到五营等故地笼络遗民和势力?这是个啥意思?该不会是大郑这时候才想起自己等遗民还有些用?想着来拉拢了?“舅爷、我听着有些糊涂,还望详细说道说道?”

“奎娃、我这次来,可是给你带了一桩好事。朝廷正式册封你为五营知军、权知五营军州一应事宜,正五品官身。这职位,在朝中也能算是高官了!”说着、二舅爷就从怀里取出了一封官文,递给了宋应奎。

拿起官文,粗粗的看了一眼,模模糊糊的认得里边的内容和二舅爷所说的差不多。其中还有与二舅爷有关的认命,好像是什么五营军通判。比较搞笑的是,既然封了官职,但却没写具体要管理的地方?

“舅爷、我现在可不归大郑治下管,这份文书形同白纸啊,还不如西藩人封我的五营领主管用哪。”

“你这娃娃、咋就不知恩哪?朝廷封你五品高官是圣恩浩荡,你却说不如土藩封你的个什么领主管用。这种无君无国之言,怎可轻说?”见宋应奎对封官文书不以为意,非但弃之一旁,还出言轻漫,二舅爷不由拿起了长辈的架子,出言教训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