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142章 挑战一把自己,做一款真正的工

第142章挑战一把自己,做一款真正的工业机械!

“郭掌柜,这布料的质地有些差了吧?做的军服能堪用?”高价买来布匹后,宋应奎跑到新建的制衣房与郭凯峰商量军服款式。结果摸了一把布料后,不由眉头一皱。

郭凯峰不会是吃了回扣吧?花了几百两银子买来的布质量次的要命。这个时代的棉布质量是差,但也没差都这个地步吧?织的很是粗糙,质地很是不匀。用这种布做军服,能穿几天!

“镇守,现在外商们运过来的棉布几乎都是这个样子。咱还在大郑治下的时候,世面上买的布都是官监布。可现在能流到咱这地方的,基本上都是品质差土制布。实在是寻不上好布啊。”

脱离了大郑后,连好布都买不上了吗?也不是如此,只是好布基本上被有钱有势的主给垄断了,几乎不可能流到三岔口这种低端市场上。质地好的棉布是什么?哪是硬通货,能直接当钱使的。

丝绸相当于金银,质地好的棉布起码能算是铜钱吧?这东西现在在低端市场上是有价无市的存在。

“罢了!先用这种布做吧,等本官想到了其它办法做冬装的时候再用好布。”

市面上买不上好布,除了将就还能怎么办哪!心情不好的宋应奎与郭凯峰商议了军服的大概款式后,便回了镇守府。

到了镇守府门口,发现汉俞洪在等自己。张口一问,他来是给政事官吏谋利益的。说既然要给军卒做制服,五营的政务人员是不是也能享受到这个福利?

五营缺布料,能争取到一套制服确实是福利,不过汉俞洪们心热制服,不光是为了沾便宜,更多的是为了寻求身份上的认同。衣冠是身份的象征,有了统一的制服,相当于有了正式的官员身份。汉俞洪们这些人,在大郑的时候都没捞到一身制服穿。

“你去和郭掌柜说一下,让他们在军服的基础上稍微改一下以做五营各级官吏的正装。村正及以上的官吏每人一套。”既然花了高价给军队都配了制服,那就再出点血给官吏们也做一套吧,五营的官吏并没有多少。

汉俞洪见宋应奎答应的痛快,顺势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口说道:“镇守,咱们的官服分为几等啊?”

老小子怕是官迷上身了吧?就这么大点地盘的官,衣服还要分个等!宋应奎没好气的说道:“暂时就不分等了,咱五营毕竟只有一镇之地,官吏加起来统共没多少,在官服上分等没那个必要。”

打发走了官迷汉俞洪后,宋应奎的心情变得更糟糕,咱好歹是一个穿越客,居然让缺布料给难住了。

实在不行,咱就织羊毛布,造价高就高,好歹质地上要比买的粗糙棉布好吧?粗棉布做的军服,士兵们能不能穿一年都是个问题。

哎?羊毛布耐磨但原料少,棉布不耐磨但除了五营这一片地方外,其它地方的原料不算太缺啊?谁说织布,只能用一种材料?羊毛和棉可以混纺,羊毛和麻也能混纺啊。

混纺好,混纺既能改善单一原料织物的缺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原料成本。由此就可以真正形成五营的产业价值。

在想到混纺这个思路之前,宋应奎不觉得五营有发展纺织产业的前途。无论是棉还是羊毛,甚至是麻,五营以及附近地域都不具有原产地的优势。没有原材料产地优势的同时,也没有技术积累。这样的情况下,想把纺织产业搞起来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但是有混纺这个思路后,起码原材料的产地优势五营是具备了。咱这里是不产羊毛,也不产棉花,但咱这里可以让棉花和羊毛交汇啊,而且咱还有优化羊毛性能的优势。没有织布的传统不要紧,想办法对纺织机械进行改进,利用别人都还没有混纺经验的先发优势,从头进行技术积累。

解决羊毛脱脂的问题,在现有纺织工具的基础上,研发一套适合混纺的纺织机械。研发的纺织机械,还要在性能上有优势,织出来的布要比市面上常见的布好。对了、印染工艺上也得做改进。一定要让五营产的布,成为优质布的代名词。如此一来,五营就算是真正具有了在天下立足的根本。

优质的布料,在世界贸易体系中都是硬通货,这个产品不像此前搞的产品那样受限。咱现在所处的位置,算是真实历史时空里丝绸之路的一个小节点啊。丝绸能行销全世界,咱五营产的混纺布行销小半个世界总有可能吧?

一定要将这事给搞成,只要弄成了这事,也不枉做了一回穿越客。

简单的羊毛脱脂工艺搞定不难,目前来说最大的困难应该是研发一套性能优良的纺织机械。纺织听着是一个词,实际上是两件事。纺纱机械和织布机械合在一起才组成了整套的纺织机械。

纺纱工具如何改进?最好是能改进成水动力的纺纱机,效率高一点。直接弄成熟的水动力纺纱机械可能有点难度,但简单的改进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织布机也用水动力的思路吗?宋应奎不准备走这条路。当年上学的时候,他参观过一个机械博物馆,里边有一种二三十年代日本制造的手动织布机。据博物馆的讲解员小姐姐介绍,当年这款机械进入中国后,深受华北地区百姓的欢迎,他们用这款机械织出来的布,甚至冲击了日本工业化纺织厂的市场,以至于日本后来禁止将这款机械销售给中国人。

从效率上说,这款纯手动的织布机,最起码不比水动力的织布机差。纯手动的织布机不受水源的限制,不用建大型工厂,农户在自已家里就能生产,宋应奎觉得这更适合当下的五营。

地盘狭小的五营,搞太多大型工厂,势必会让很多人脱离农业生产。五营不能发展成一个纯工业化的小镇,这样就太脆弱了,必须得想办法留住农业人口。

可是做一款类似于自己参观时看到的那种手动力织布机,挑战很大啊,自己的机械制造水平,未必能将其搓出来。挑战一把吧!咱不能一直不思进取,对自己的要求要提好一点,总想着用简单办法来解决问题,不是一个要改变世界的心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