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108章 惊天大事,西蕃陷了达河口兵渡

第108章惊天大事,西蕃陷了达河口兵渡黄河!

“亭蔚误会了,本官要说的章程是今年五营征的差役银可以不用现钱,以粮抵银就行。抵银的粮不仅限于麦子,黄豆以及洋芋也可,按市价折算成银钱数,送到了守备所就行。”

因为有卖车轮和铁料的收益,宋应奎现在手里并不缺现钱。所以他找汉俞洪,就是想让里亭直接收粮食给自己。

守备所几百号人要吃喝,需要的粮食不少,与其拿到钱后还要想办法买粮,倒不如直接收粮食。另外哪,宋家的做腐竹和粉条生意需要大量的黄豆和土豆,所以这两样也可以先收到自己手里,然后再作价卖给经营家族产业的二叔。

收黄豆和土豆还有另外一层用意,就是进一步带动五营及周边农户种植这两样作物的规模,尤其是种植土豆的规模。

想尽办法的推广土豆,宋应奎并不是完全无私的。除了想扩大家族粉条产业的原料来源外,他还想着用土豆来酿酒。

酿酒这事,在此前不在宋应奎发展产业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办个执照很是麻烦。但现在连炼铁的执照都办下来了,酿酒的执照还算个事吗?大不了再找二舅爷,走个高价的后门吃点亏罢了。

酒在后世都是暴利产业更何况是在这个时代哪,将土豆酿酒的产业之路趟开了,仅凭着这个产业,就能让关里的弟兄们不愁吃喝,过上富足日子。五营这边里离蕃地不远,酒在蕃地的受欢迎程度比在大郑地盘上还厉害。用土豆做点口感差的白酒,卖到蕃地去,他们又不像大郑百姓那样嘴叼,不习惯喝非粮食酒。

想要搞酿酒业,目前的这点土豆中植规模不够看,必须要在进一步扩展原料种植源头。

“直接收粮?还能收黄豆和洋芋守备这可是行善政啊,咱五营的所有乡民都得感念你的恩情。”汉俞洪一听宋应奎跑过来商议的居然是这事,忙开口说起了商业互吹的话。

直接收粮食算善政吗?一定意义上能算。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农村,一直存在现钱短缺的现象。差役银收的是现钱,每到征税季的时候,商人们知道农民手中缺钱,但又必须将粮食卖了交现金税,所以会想尽办法压低粮价,从中牟利。

对农民来说,有粮的时候粮贱钱贵,但又不得不卖粮换钱交税。缺粮的时候,钱贱粮贵,又能被粮商们剪一道羊毛。别看差役银占的税额不大,但为了凑这点税钱,农民们要付出的多余成本不小。很多种地的百姓,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两银子的现钱。五营镇能用粮抵税后,镇里的百姓就不需要交任何现金税了,这自然是好事。

当然、汉俞洪对宋应奎进行商业互吹,也不完全是代表普通百姓感谢善政。直接收粮,他这个亭蔚就能通过踢斗多谋一些私利。所以说,以粮抵税,无论对里亭还是乡民都是沾了便宜,这样的行为值得点赞。

商量妥当了怎么征收差役银的事后,回到石坪关,宋应奎便将主要精力放到了制作武器上。铸炮、造燧发枪,还有造无翼弩,这些活的关键技术需要宋应奎亲自上手,其他人没那个分忧啊。说到底,匠人手艺才是自己的立身根本。

干活的时候宋应奎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守备所发展产业,技术积累有点薄弱啊!现在就靠着自己一个人撑着,这不是个事。得想办法再招揽些有能力的匠人,比如老相识秦木匠这样的人。另外,还得在所里自己培养一部分技术工人。要让所里的产业,对自己的依赖性变小,这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要不直接来个技术学校,专门培养技术工人?只是不知道这玩意开起来后,有没有人报名啊?在这个时空,大家认为的上学,是学文考科举,学匠人算那门子上学。

前几天,在五营街道,宋应奎碰见了抱着孩子逛街的贾桂灵。那女人没事找事的说他家潇哥哥过了举人试,现在已经到京城考进士去了。等他家潇哥哥考了进士,就能做七品文官,哪身份比宋应奎一个不如流的武官守备不知道要高到那里去。

除了夸自家男人越发出息了之外,贾桂灵还顺带的嘲笑了一番宋应奎和丁玉梅的破事。说宋应奎太没出息,尽干丢人事,名声在整个五营镇都臭了。

你家男人出息,关我什么事?我名声臭了,又与你有什么关系?面对这种脑袋有病的女人,宋应奎只得往远里躲。往后若是再到街上看见那女人,一定要先躲开,咱一正常人和一个神经病有啥计较的?

不过从贾桂灵的言语中,也能看出来,读书人在这个时代的地位有多重,都能让人痴迷般的爱慕和找各种机会像发了疯似的显摆。做匠人,那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慢慢来吧,咱的时间还长,勤加积累,说不定有着一日就能积攒出一股足以改变大郑百姓意识的技术力量,从而让匠人在大郑也成为能左右时局的势力哪。

想法跟美好,现实很吊轨,正当宋应奎生出了一点想要改变大郑面貌的念头时。大郑好像自己发生了变化?

不、准确的来说是宋应奎所处的这块地方,发生了一件惊天大变之事。

靖历二年九月十九,宋应奎正在工作台磨枪管,五营那边一名差役骑着骡子慌里慌张的跑进了工坊区!

“什么?西蕃兵攻陷了达川渡口,现在大军已经越过黄河,正在向瓦州城逼近?这是哪儿来的消息?如此重要的军情,本官作为武官都没收到,里亭怎么会收到这个消息?”差役是汉俞洪派过来传信的,他通传的消息让宋应奎震惊不已。

西蕃兵在达川渡口一线进逼之事,宋应奎有耳闻。可是督军衙门在达川口也布置了重兵啊,最近这段时间没听说那里已经爆发了大战,怎么突然之间,达川渡口失陷了,还让西蕃主力渡过了黄河。

黄河天险一失,瓦州城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屏障,缺兵少将的瓦州城很可能会不保!这tm不是扯淡吗?瓦州不保,西肃不就大乱了?这个消息,比去年的蕃乱严重了不知道多少倍,整的宋应奎都不知道此刻应该干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