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 > 第180章 课题风暴

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 第180章 课题风暴

作者:做梦都不放过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7 12:3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国庆节的热烈气氛尚未散去。

清华园内,银杏叶片片金黄,为这座学术圣地披上了灿烂的秋装。

然而,比这秋色更为炽热的,是一场即将在机械制造系掀起的“技术风暴”。

国庆后约两周,“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红星轧钢厂实践基地”在校内大礼堂,召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课题发布会。

消息早已不胫而走,不仅机械系的学子们翘首以盼,就连电机、精仪、动力等兄弟院系的学生,乃至一些青年教师也被吸引而来。

大礼堂内座无虚席,走廊和后排都站满了人,气氛热烈得如同盛夏。

这场面,很大程度上源于吕辰、王卫国等六人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在红星轧钢厂的成功实践。

他们的故事,经由校刊的长篇通讯和同学们的口口相传,早已在清华园内成为了传奇。

自动分拣码垛系统、仓库管理集成、攻克“最后一公里”难题……

这些词汇激励着无数渴望将理论付诸实践、用知识改变工业面貌的年轻心灵。

当红星轧钢厂的李怀德副厂长身着笔挺的中山装,在系领导和刘星海教授的陪同下走上主席台时,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李怀德满面红光,精神抖擞,他代表着来自生产一线的声音,代表着国家工业建设的坚实力量。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李怀德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工厂领导者特有的豪迈与务实,“今天,我能站在咱们中国最高学府的讲台上,心情非常激动!为什么?因为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我们国家工业未来腾飞的希望!”

他开门见山,再次高度赞扬了吕辰他们的项目。

“同学们可能都听说了,就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我们红星轧钢厂,与贵系的吕辰、王卫国、吴国华、汪传志、陈志国、任长空六位同学合作,成功研发并上线运行了国内首套应用于重工业现场的‘板材自动分拣码垛及仓库管理系统’!”

他详细描述了系统运行时的壮观景象,讲述了它如何将工人从繁重、重复且有一定危险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如何将发货效率提升数倍,如何将库房管理从混乱无序变得井然有序。

“这不是纸上谈兵!”李怀德用力一挥手,“这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它证明了什么?证明了咱们清华学子的智慧,一旦与工厂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就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证明了‘厂校合作’这条路,走对了,走宽了,前途无量!”

他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语气愈发激昂:“同学们,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我们需要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更需要你们这样有知识、有抱负、敢想敢干的年轻人才!红星轧钢厂,愿意成为各位实践理想、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我们实践基地的大门,永远向你们敞开!”

李怀德富有感染力的演讲,彻底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许多学生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渴望的光芒。

随后,发布会进入了核心环节——课题发布。

由机械制造系的资深教师和轧钢厂技术科的王科长、钱工程师、孙工程师等人共同梳理遴选的实践课题,被逐一公布在大礼堂侧面的巨型公告板上,同时技术科的工作人员也开始分发详细的课题说明手册。

霎时间,整个礼堂如同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彻底沸腾了!

公告板前被围得水泄不通,学生们争先恐后地阅读着课题名称和简介,议论声、惊叹声、讨论声汇成一片。

“快看!‘板材自动矫平系统设计与试验’,实践经费700元!”

“我的天!‘热处理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经费1200!”

“还有这个,‘飞剪定尺精度与动态补偿研究’,1500元!”

这次发布的课题,涵盖了紧固件工艺、金相分析、热处理工艺优化、冷轧参数控制等基础领域,但更多的,是紧扣生产实际痛点的“应用型研究”。

例如《轧辊磨损在线检测与自适应补偿机构设计》:旨在解决轧辊磨损影响板材质量的问题,要求设计简易可靠的检测装置和补偿机构。

《基于继电器逻辑的天车定位与防撞系统改进》:要求为厂内天车加装高精度限位和防撞装置,提升安全性与作业效率。

《连铸坯表面缺陷自动识别探索》:尝试利用光学传感和初级图像处理技术,对连铸坯表面缺陷进行初步识别分类。

《冷轧机液压AGC(自动厚度控制)系统稳定性优化》:针对现有厚度波动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大型电机轴承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装置研制》:旨在预防关键设备突发故障,减少停机损失。

大大小小,一次性发布了整整四十七个课题!

每个课题都标注了预估的实践经费,从五百元到一千五百元不等,这在当时是一笔足以支撑深入研究和试验的巨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更吸引人的是,发布会还宣布,允许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观察,自行设计课题,提交实践基地评估,一经采纳,同样可以获得经费和支持。

吕辰、王卫国六人自然也拿到了厚厚的课题手册。

他们挤在人群相对稀疏的角落,快速翻阅着。

“好家伙!”汪传志第一个咋呼起来,“李厂长这魄力!四十七个课题,我看有一半以上都带着‘自动化’三字,或者跟自动控制密切相关!”

吴国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他快速扫过几个与控制逻辑相关的课题,呼吸都微微急促起来:“确实!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工业化对自动化的需求已经摆在了台面上。继电逻辑、顺序控制、传感器应用……这些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技术革新的核心。”

他猛地抓住吕辰的胳膊,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狂热,“辰子,看到了吗?这是我们的战场!我们必须深耕下去,我敢断言,谁能吃透这套逻辑,谁就能成为未来自动化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我们要做,就做这个‘逻辑泰斗’!”

陈志国相对沉稳,他指着《气动传送带节能与调速系统优化》的课题说:“这个可以看做是我们分拣码垛系统中传送带单元的深化和优化,技术延续性强,做起来把握更大。”

汪传志则对《小型工件自动分拣装置》青睐有加:“这个好!咱们那套控制逻辑和机械结构几乎可以直接复用,稍微改改就能用在配件厂的轴承车间,见效快,还能还老赵师傅一个人情!”

任长空翻到了《车间生产数据采集与报表自动生成系统》的页面,小声说:“这个……好像也挺有意思,要是能做成,车间主任们就不用天天熬夜填报表了。”

兄弟们各抒己见,都从这四十七个课题中看到了机会和熟悉的方向。

这时,王卫国合上了手册,环视几位兄弟,脸上带着他那标志性的、属于军人的坚毅神情:“同志们,这些课题都很好,也很实际。但是,”他话锋一转,“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些课题对于我们‘技术攻关小组’来说,挑战性似乎……不够了?”

他的话让其他五人瞬间安静下来,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王卫国继续道:“我们有成功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经验,有面对‘最后一公里’难题并战而胜之的韧性,有厂校两方面的高度信任和支持。现在,基地刚刚成立,需要树立一个更高、更难的标杆!我们不能总在熟悉的领域里打转,我们要打硬仗、啃硬骨头!要把咱们在分拣码垛项目中验证过的自动化理念,推向更核心、更前沿的生产环节!”

“卫国说得对!”吕辰眼中精光一闪,立刻领会了王卫国的意图,一股豪情在他胸中激荡,“我们不能满足于修修补补,我们要干,就干一波大的!要树立一个让整个轧钢厂,甚至让工业部都为之侧目的标杆项目!”

这股豪情瞬间感染了所有人。

“干大的!必须干大的!”汪传志摩拳擦掌。

“没错,我们不能停留在库房。”陈志国也重重点头。

吴国华和任长空虽然没说话,但眼中燃烧的斗志已经说明了一切。

六双眼睛再次投向那本课题手册,但目光已然不同。

他们不再局限于单个的、孤立的课题,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大型板材车间那庞大、嘈杂、代表着工业力量核心的连续生产线。

“你们看,”吕辰的手指在手册上划动,最终停留在那几个描述板材车间瓶颈问题的简短语句上,“轧制、矫直、定尺、分拣……这些环节现在大多依赖人工和经验,效率低下,质量波动大。如果我们能……”

一个大胆得近乎疯狂的构想,开始在六人的脑海中同步孕育、清晰。

接下来的几天,213宿舍的灯光再次亮到深夜。

六兄弟几乎泡在了图书馆和系里的资料室,查阅一切能找到的关于板材轧制工艺、矫直机原理、飞剪定尺技术、生产线协同控制的国内外资料。

他们反复讨论,激烈争辩,草图画了一张又一张。

最终,一个庞大便携式的课题构想逐渐成型。

他们决定,不自选手册上现有的任何一个课题,而是要自行设计一个综合性的、极具挑战性的巨型课题。

《基于生产线协同的板材轧制-矫直-定尺-分拣全流程自动化系统研究与示范》

这个课题的名字长得吓人,其内涵更是野心勃勃。

它旨在对板材车间的核心生产流程进行一次彻底的自动化改造探索,将他们在分拣码垛系统中验证的理念,应用到温度更高、速度更快、精度要求更严苛的主生产线上。

吕辰执笔,将课题的核心内容拆解为五个既相互独立又紧密关联的子系统:

第一子系统:轧制线自动供料与对中系统。

这是流程的起点,也是最危险、最考验耐高温设计的环节。需要研究如何将高达上千度的红热钢坯,从加热炉出口自动、精准、安全地送入第一架轧机。这涉及到耐高温材料的推钢机或步进梁的设计,以及能在强光、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的光学或机械对中检测系统。是机械传动、高温防护和精准定位控制的极限挑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二子系统:在线自动矫直与平整系统。

轧制后的板材由于内部应力会产生弯曲、翘曲,必须经过矫直才能达到平直度要求。需要研究高刚度、高精度的矫直机结构与辊系配置,并集成在线厚度检测仪,实时反馈调整矫直参数。这可以说是对他们之前解决的“码垛整齐度”问题的前置化和高端化,对机械结构设计和检测反馈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子系统:飞剪定尺系统。

这是整个流程中速度与精度要求最高的部分,堪称“皇冠上的明珠”。板材在传送辊道上高速运动(速度可能达到每分钟上百米),需要根据订单要求,动态测量长度,并在运动中进行精准剪切。这涉及到高速测速、精准时序控制、飞剪机械动力学分析、刀片间隙与磨损补偿等一系列极其复杂的技术难题,是对时序控制、传感器动态响应和机械执行机构灵敏度的终极考验。

第四子系统:成品板材自动喷码与分级系统。

剪切后的板材需要立即进行标识和分类。需要设计能在钢板表面快速、清晰喷涂编号、规格、生产批次等信息的自动喷码装置,并集成初步的质量检测(如表面缺陷视觉识别、平直度复检等),根据检测结果自动将板材引导至合格区、待检区或次品区。这相当于将“仓库管理系统”中货位编码和分类的理念,直接迁移到生产线的末端。

第五子系统:全生产线集中监控与协同控制系统。

这是整个自动化示范线的“大脑和神经中枢”。挑战在于如何用多个继电器控制柜(甚至考虑引入更先进的电子管逻辑元件)协同工作,实现对各子系统的集中监控、流程联动、“一键启停”、故障急停与报警、以及关键生产数据的可视化(设想用大型信号灯板或简易图示面板)。吴国华在看到这个子系统的构想时,激动得双手发抖,认为这将是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在复杂工业流程中应用的集大成之作,是迈向真正“工业大脑”的关键一步。

当这份厚达二十多页,包含初步构想、技术难点分析、预期目标、初步经费预算(他们大胆地预估需要超过五千元,是单个课题经费的三到十倍)的《课题建议书》最终完成时,六人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与兴奋。

这个课题一旦提出,必将引起轰动。

无论是支持的、怀疑的、还是观望的,目光都会聚焦过来。

成功,他们将真正奠定自己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先驱地位;失败,则可能让刚刚起步的实践基地和厂校合作蒙上阴影。

“兄弟们,”吕辰将那份沉甸甸的建议书放在桌上,目光扫过每一位战友,“前路艰险,可能比我们在库房里遇到的任何困难都要大十倍、百倍。你们,准备好了吗?”

王卫国啪地一个立正,虽未着军装,却军姿挺拔:“攻坚克难,舍我其谁!”

吴国华扶了扶眼镜,眼神坚定:“逻辑的高峰,就在眼前,必须攀登!”

汪传志咧嘴一笑:“怕个球!就跟这些铁疙瘩磕到底了!”

陈志国沉稳点头:“系统集成,方见真章。”

任长空用力握了握拳,声音不大却清晰:“俺,俺跟着大家干!”

六只手紧紧叠在一起。

第二天,吕辰和王卫国怀着忐忑而又决然的心情,将这份《课题建议书》分别递交给了系党总支周明书记、刘星海教授,以及红星轧钢厂的李怀德副厂长。

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一场关乎未来的风暴。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