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四合院:不是,他们怎么敢的啊 > 第79章 认亲

四合院:不是,他们怎么敢的啊 第79章 认亲

作者:依云在青天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1 00:09:45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

娄公馆的餐厅里,方源正陪着王立仁和钱学礼两位老专家用着早餐——牛奶、面包、煎蛋,标准的西式餐点。

“方老弟,今天有什么安排?”

娄晓业穿着一身挺括的亚麻色西装,打着领带,精神抖擞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英文报纸。

方源放下牛奶杯,用餐巾擦了擦嘴:“大哥,不是说好了吗?今天带我去拜访爷爷奶奶。”

“对对对!你看我这记性!”

娄晓业一拍脑门:

“放心,家里的车都是现成的。吃完早饭,我让你其他两个哥哥陪着你去。”

就在这时,那两名一直像影子一样跟着他们的保卫科同志,也从楼上走了下来,显然是打算寸步不离。

方源还没开口,正端着一杯咖啡、慢悠悠走过来的王立仁却先笑了。

“哎,我说两位小同志,”他乐呵呵地拦在了两人面前:

“今天就别跟着小方同志了吧?人家是去拜见自家爷爷奶奶,是家事。

咱们跟着,算怎么回事?不像话嘛!”

“可是,王工……”其中一个年轻人还想争辩。

“没什么可是的。”

王建国摆了摆手,脸上笑容不减:

“你们的任务是保护我们的安全。我看这娄家大宅,里里外外都是人,安全得很!

你们俩啊,也别绷着了,跟我们两个老头子一起,研究研究那些技术资料,给我们搭把手,不比跟着出去瞎转悠强?”

两位保卫科的同志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没敢违逆这位享受着高级别待遇的老专家的“建议”,只能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

中环,威灵顿街。

方源坐在奔驰车的后座,看着窗外那略显逼仄、却又充满市井活力的街道,心中不禁感慨。

看得出来,香港的方家,确实已经落寞了。

没有想象中的半山别墅,也没有浅水湾的海景豪宅。

一家几十口人,竟然都挤在着两栋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唐楼里。

所谓唐楼,不过是这个时代香江特有的、商住两用的老式楼房,一般楼下是临街商铺,楼上则是住家,没有电梯,全靠狭窄陡峭的楼梯上下。

但,虎死不倒架。

方源注意到,这两栋唐楼虽然外墙斑驳,甚至有些窗户上还晾晒着五颜六色的“万国旗”。

但楼层却足足有十二层高,在周围普遍只有三四层的建筑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而且,楼下那七间打通的临街商铺,都挂着“方氏”的招牌,经营着绸缎、南货、药材等生意,看起来门面虽然不大,但地段极佳,人来人往,生意颇为兴隆。

不说这两栋楼未来几十年能升值多少,光是这七间铺子,放在任何年代,都是一笔足以让子孙后代衣食无忧的恒产。

果然,能历经战乱,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保住大半身家的家族,哪个里头没有几个精明的能人。

方源心中暗忖。

“源弟,到了。”

车子在方家大门不远处的街边停下。

娄晓兴、娄晓嘉两兄弟陪着方源下了车。

因为昨天已经提前打过电话,今天方源算是正式登门认亲,方家的老老小小,到的都比较齐。

刚一踏进那略显昏暗、带着一股陈年樟脑丸和药材混合味道的门厅,方源便感到数十道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自己身上。

有好奇,有审视,有警惕,也有……几分阔别久视盼望。

方源抬头望去,只见一位须发皆白、面色红润但脸上褶子很深、身形清瘦的老者,正端坐在太师椅上。

他穿着一身藏青色的暗纹锦缎唐装,手里拄着一根龙头拐杖,一双老眼已经有些浑浊,正热切地盯着自己。

旁边,则坐着一位同样头发花白、身材微胖、穿着深紫色丝绒旗袍、戴着翡翠耳环的老太太,正拿着手帕,不停地擦拭着眼角。

想必,这就是自己这一世,血缘上的亲爷爷——方宗耀,和奶奶——林淑娟了。

方源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襟。

径直走到堂前,撩起衣袍,“噗通”一声,双膝跪地,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

“孙儿方源,见过爷爷!见过奶奶!”

声音朗朗,掷地有声。

“好……好孩子!快起来!快起来!”

老太太林淑娟再也忍不住,颤巍巍地站起身,上前将方源扶起,浑浊的老眼里,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下来。

枯瘦的手紧紧抓着方源的胳膊,上下打量着,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像!真像!跟你爹年轻的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的儿啊……”

说着,竟是嚎啕大哭起来。

方宗耀也是眼圈泛红,他颤抖着伸出手,接过方源双手奉上的一个古朴雅致的锦盒。

“爷爷,这是孙儿从内地给您带的一点心意。”

方源起身,打开锦盒,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套紫砂茶具。那是一把“掇球壶”,配六只小杯,泥料是上好的宜兴朱泥,色泽温润,造型敦厚古朴,壶身上还刻着几句清雅的诗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不是,他们怎么敢的啊请大家收藏:()四合院:不是,他们怎么敢的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是他父亲方礼当年还在世时,特意请宜兴一位制壶老艺人定制的,本打算找机会托人孝敬给老爷子的,却不想……

“好壶!好壶啊!”

方宗耀显然也是识货之人,他将那紫砂壶捧在手里,如同抚摸稀世珍宝般,摩挲着,赞不绝口,眼中的哀伤,总算是被冲淡了几分。

紧接着,方源又起身,分别给坐在两侧的二叔方智、三叔方信,以及他们的家眷、子女,一一弯腰行礼,奉上礼物。

给二叔方智的,是一支英国登喜路的石楠根木烟斗,烟嘴还是象牙的,入手温润,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方源趁机打量了自己的这个二叔一眼,约莫四十出头的样子,穿着西装马甲,头发微卷,看起来像个精明的洋行经理。

给三叔方信的,则是一幅装裱好的现代水墨画。画的是几只奔腾的骏马,笔法酣畅淋漓,气势不凡。

落款是“悲鸿再传弟子某某某”,虽非大师真迹,却也是内地小有名气的画家所作,雅致又不扎眼。

方信年纪稍轻,三十多岁,穿着长衫,戴着圆框眼镜,更像个教书先生。

至于两家的孩子们,无论男女,方源都准备了一份“厚礼”——男孩是沉甸甸的金锁片,女孩则是精致小巧的金步摇或金手镯。

这些东西,以方源如今的身家来看,算不得什么。

但在这个普遍还在为生计奔波的年代,却足以彰显他方家大房长孙的身份和底气。

果然,这一圈礼送下来,原本还有些矜持和审视的二房、三房众人,脸上的笑容都真诚了许多,看向方源的眼神,也变得热络起来。

唯有当方源提起父母方礼、李秀禾双双亡故的消息时,整个正堂的气氛,才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

“礼儿……秀禾……”

老太太林淑娟眼前一黑,险些晕厥过去。

方宗耀更是老泪纵横,鼻涕横流,抓着方源的手,嚎啕大哭,如同一个失去了心爱玩具的孩子。

“我苦命的儿啊!你怎么……你怎么就走在了爹的前头啊……”

哭了好一阵子,在家人的劝慰下,老太爷才渐渐止住了悲声。

紧接着,用浑浊的老眼看着方源,拉着他的手,哽咽着问道:

“源儿,那你……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要不……就留在香江吧?

留在爷爷身边,爷爷照顾你!”

方源闻言,眼角的余光,飞快地扫过在场的几位叔叔、婶娘、堂兄、堂嫂。

只见他们脸上,都露出了理所当然、甚至带着几分殷切的神色,纷纷开口附和。

“是啊,源哥儿,就留下来吧!一笔写不出两个方字!你回来了,这里就是你的家!”

二叔方智率先表态。

“对对对!源侄儿,你一个人在内地无依无靠的,多苦啊!

还是留在香江,一家人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

三叔方信也跟着劝道。

几个年纪相仿的堂兄,更是直接上前,拍着方源的肩膀,七嘴八舌地说着“以后哥几个罩着你”、“香江这地界儿我们熟”之类的话。

看着眼前这一幕,方源的心底,多少还是存了些暖意和安慰。

看来,这血脉亲情,终究还是难以割舍的。

只不过……

此番香江之行,尤其是昨晚与王、钱两位老教授的那番长谈,让他的眼界和心境,又提升了一层。

倒不至于像两位老教授那样,产生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只是心底慕然多出了“修身、齐家”这四个字。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宋朝诗人借古讽今、抨击当朝苟安江南、不思收复河山的诗句,此刻却无比契合方源自身这不尴不尬的处境。

国家大事?以他这“资本家后代”的成分,根本掺和不进去,连入仕的门槛都摸不着。

计划经济时代,又不容他货运南北、流通经济。

结交朋党,发展羽翼,明哲保身?

在这个奉献与牺牲才是主旋律的红色世界里,更是痴人说梦,稍有不慎,就是“拉帮结派”、“搞小团体”的政治罪名。

说白了,当下的内地,根本没有他这种掺杂了后世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灵魂,发挥“英雄主义”的余地。

你的一切成果、贡献,都天然属于集体,属于国家。

这让觉醒了后世记忆的方源,产生了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孤独感。

好的不绝对,坏的不彻底,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

牺牲自己,全心全意燃烧自己成为火红的年代的一砖一瓦?

他既不想做,也不愿做。

彻底倒向西方花花世界世界,当一个敲骨吸髓的资本家,去盘剥底层穷人?

他同样干不出来,良心上过不去。

怎么办?

他今年才十九岁。

等二十年后,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神州,国家真正需要他这样既有资本、又有眼光的人出力的时候,届时他才刚刚步入中年,正是年富力强、大展拳脚的年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不是,他们怎么敢的啊请大家收藏:()四合院:不是,他们怎么敢的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