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鼠年说鼠人 > 二十、说说家乡人“垫圈”弄“垡头”(中)

垡头条划好,紧接着就是断垡头、起垡头,这是两道完全衔接的工序。长长的垡头条首先要用大锹切成一尺来长的垡头块,再用锹一块一块地铲起来。

断垡头、起垡头,最好是让划好的垡头条刀缝收口,两壁变宽、有所分离的时候。那样,用锹去切断它轻松不沾锹,铲垡头出沟也方便利索。不过这样的条件可遇不可求。如果遇上晴天,稻茬田本身相对干爽,那就谢天谢地,再好不过。但有时天阴雨,田里还有水,又得“不违农时”抢着把麦子种下去,那就没有选择,带水断、带水起,没得犹豫。垡头起上来了,水放了,田里的含水量下降,垡头晾在上面也容易干的。

起垡头,鼠人家乡一带都用月牙弯的长大锹。这种锹很特别,窄窄的,长近两尺,锹裤和锹尖呈120度内圆弧形。这样的锹头,必须装上带有蹬脚的反方向弧形锹把方可使用。起垡头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拿起大锹,切过垡头块后,即从垡头底部划刀所及处,水平方向插入,退后一步,用一只脚踏在脚蹬上用力向前蹬,凭感觉,蹬到垡头的相等长度,下脚上前一步,弓腰双手用力,稳稳端起,垡头就在锹头上挺出田面。这时锹窄垡头宽而厚重,20多斤,全靠握住弧形锹柄的一双手把持,稍有不稳,垡头就会从锹上掉下;但用惯这种锹的会很轻松自如的就势往左侧或右侧略略一仄,垡头就很自然地摆在起掉垡头的窄沟两边了。此时,人是必须站在刚起掉垡头形成的窄沟里边的。垡头两边分别摆放,有利于风吹日晒,加速脱水,以便及早搬了堆放到田埂上,腾出大田耕翻、碎土、挖墒种麦。

搬垡头也是忙里偷闲抢时间。起出的垡头遇上好天气,连晒带风吹,一两天就会出现干泥斑了。家里人手多的,就会利用中午或傍晚上工的间隙,“接龙”搬:一个弯腰搬起,一个在中间传送,一个在“界埦”边码放。真可谓“不多不少,三个正好”。当然,如果人手更多,那“接龙”传的速度更快。有些年轻人豪兴,传的时候是不必手接手的,而是隔着一定距离抛掷,但这毕竟是20多斤重的泥块,不能隔多远,否则,搞个手臂脱臼倒是得不偿失,也还不如脚下快一点的稳妥。如果家里劳力少,比如,碰上一个女人带两个孩子在农村的,那就让孩子帮忙,系个小围腰,搬着垡头贴在胸前走,终也能替替手脚。从小在地里扑爬滚打,这也许是最真切的表现了。还有的,就一个人搬,两块罍起来搬,走一趟,抵两趟,效率翻倍。因为生产队要赶着耕翻田地,常常会催着限时间让把田里的垡头搬掉,所以大家都很赶紧,月夜,披着银色的月光搬,在鼠人的印象里是常有的事。

垡头在界埦上码放,一般堆三四块高,过高了容易倒。特别是刚搬上界岸,潮潮的,碰上下雨的话,倒的可能性更大。矮一点,两三块高,相对好些。还有用心的农户,见得要下雨,特别听天气预报要下长雨了,就用稻草“校儿头”去苫,那潮垡头也不容易倒的。

喜欢鼠年说鼠人请大家收藏:()鼠年说鼠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