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鼠年说鼠人 > 二十六、“瑾董,哪喂票!”(五)

鼠年说鼠人 二十六、“瑾董,哪喂票!”(五)

作者:瑾握国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9 17:33:0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鼠人父亲来到乡下与母亲、鼠人一起生活的时间可能是1962年春夏之交,那是最考验人生命力顽强程度的岁月。

因为原来小姐姐供应粮标准能保证她每月基本食堂三餐,甚至有时周五晚饭、周六早饭匀成三顿吃,省着带回一个平头罐中餐蒸饭给母亲和鼠人吃的也不止一次。这种温馨的记忆鼠人脑子里一直保存,没有忘过。可小姐姐户口下放回来,她要交伙食,就靠队里分的麦子、稻谷加工成的面和米带去交了。一家三口,两人上中学,母亲年纪大,本不是强劳力,又要照顾父亲,参加队里劳动少,按劳分配,一家从队里能分的粮食极少。当时上初中寄宿生,国家总算有每月6斤粮食补贴,高中寄宿生有8斤补贴,总的粮食不够吃,带不出,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尤其令人伤感的是小姐姐户口下放,正是她面临高考的高三那一年,实在是非常无可奈何的事。

当时鼠人与致哥通信,致哥对这一方面与其他哥姐是不同一般的重视的。因为那时母亲已经得了浮肿病,父亲还得靠她照顾,弟妹面临带不出粮食,不能正常上学。所以,致哥非常关心,很认真地对待这问题。有一次,鼠人信里说了他和母亲、小姐姐三人每月的计划周转粮只有42斤。42斤是毛粮,买稻子,机成米,打七折甚至六五折就更少了。其实,母亲这时候在家也想各种“急法”,尽量将能吃的或勉强能吃进口充充饥的都想办法弄得吃。42斤稻子,除能机成米的,磨成“彩子”来烧稀粥吃,细糠,也就是“皮糠”,筛出来,一起烧粥。粗糠也不轻易丢弃,磨一磨,揉一揉,用粗眼的箩筛过一下,放锅里炒得有点焦香味,再放点糖精水拌拌,很饿时,拿点来放嘴里嚼嚼,也能消消闲,噎下去,能抵抵饿。父亲还给它取个简洁的名字叫“糠焦”。

三口人,每月只有42斤毛粮。也许致哥觉得难以置信,就让鼠人把“周转证”用挂号信寄给他。鼠人就寄了,深褐色的铅印长方形牛皮纸的填有范启明户主名和每月供应数、盖有公社粮管所的鲜红印章的“周转证”。这种“周转证”是当时乡村农村人很熟悉的证件,特别是冬春季,家家户户少不了。有时是农民粮食不够吃,国家粮库发放粮食填周转;有时是粮食紧张不够吃,怕农民自己计划安排不好,秋收过后让把粮食(一般也是稻谷之类的“毛粮”)卖到粮站,填发按月计划可买回的同类粮食的“周转证”。

致哥看了,又用挂号信将“周转证”寄回给鼠人,信中对鼠人讲,这样的计划粮食确实不够。也许他想到,此刻家中不是怕家人生活水平超过当地平均水平,而是能不能一家人安全度过这困难时期了。后来,致哥还寄过两三次包裹,用三合板钉的木匣子,里面装的筒子面条和一些“高级糖”。鼠人收到,看木匣子用一根根钉钉的很结实,致哥那熟悉的蓝黑墨水写的毛笔字,心里很感动。星期天带回家,父母亲都很高兴、欣慰;吃那难得吃到的“高级糖”,都感到特别甜。

喜欢鼠年说鼠人请大家收藏:()鼠年说鼠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