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零八章 讨宋伐夏一起上

水浒新秩序 第一百零八章 讨宋伐夏一起上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2 07:01:20 来源:武林小说网

泾州治所保定县城,泾原路经略使曲端官衙。

“相公,已经查实了,九羊寨(位于怀德军西南角)和寺子岔堡垒(位于西安州东南角)的静塞军司兵马确实撤了,里面驻防的是西狗去年才招募的番人。”

向曲端汇报军情的军官姓吴名阶,政和年间从军,因鏖战夏人有功,晋升为进义副尉、权任泾原路第三将队将。

彼时,泾原路第三将正将正是现在的泾原路经略使曲端。

此后近十年时间里,吴阶一直在曲端麾下供职,算是后者的心腹之一。

“晋卿(吴阶表字),你是什么意见?”

时年三十七岁的曲端身量高大,相貌英武,且机敏知书,善作文章,富有兵机韬略,在诸西军新秀中也极为出众。

受曲相公的影响很深,吴副将也颇爱读书,并以勇武有谋略而知名军中。

“末将认为大同很有可能已经攻破或者围困了溥乐城,西狗静塞军司和翔庆军司有被同军分割的风险,才匆忙抽调西安州和怀德军守军,以集中力量反击同军。”

大同伐夏之战和之前两次讨宋的战术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特点。

正乾皇帝发布《讨夏檄文》后,同军先由河东和燕西两路发起攻击,突破夏国左厢神勇军司后,永兴军路同军才开始由绥德军和环州两路并进。

仅仅是这三个方向的军队全部出动,前后就用去了月余时间。

同军如此稳扎稳打,国力和战力都全面落后的夏军自然是节节败退,而在一旁观望形势的秦凤路宋军也是压力极大。

尤其是直面同夏两军的泾原路,更是一直牵挂着此战的形势变化。

曲端似乎早就猜到了这个结果,对吴阶的分析不置可否,随口询问起另一件事。

“信甫有没有什么异动?”

曲端嘴中的“信甫”

乃是知镇戎军事张中孚的表字。

赵宋王朝脱胎于五代乱世,自始至终都没能真正解决藩镇和军头问题。

“以西人守西地”

的西军一开始就有这些问题,经过百余年的持续演变,其内部早已经是大小将门林立,逐渐变成了乡党利益共同体。

比如现在官厅中的二位,曲端籍镇戎军,吴阶籍德顺军,皆是泾原路本地人。

而镇戎军知军张中孚同样出身镇戎军,和曲经略是正儿八经的老乡。

同是出自镇戎军的将门,曲张二人自幼相识,既相互竞争又有合作。

多年过去,家世相对较差的曲端却后来居上,直接统辖张中孚所部,曲、张二人的关系自然会有些微妙。

吴阶虽是曲端的心腹,却不敢挑拨两位贵人的关系,说话便委婉了很多。

“请恕末将直言,镇戎军去年才遭夏军祸害,境内军民恨西狗入骨,相公若真的有意用兵西安州和怀德军,张知军的态度并不重要。”

数月之前,夏国遣使入陕诉说同军即将攻夏一事,建议两国联合抗击强同。

新宋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正苦于打不开局面,得知同夏即将爆发战争,大喜过望,欲要联夏抗同,却遭掌握实权的陕地诸将公开反对。

但大宋与大同毕竟有灭国之恨,一旦确认了同夏两国已经开战,诸将也不能不顾唇亡齿寒的现实危机而放任大同灭夏。

新宋朝廷尽管还远远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也不肯放过反攻大同夺回失地绝佳时机。

半个月前,小赵官家就发下了圣旨,要求川陕、江南、福建等地加强敌情搜集,若能寻得战机,可以不先不请示朝廷直接反击敌军。

如此一来,新宋政权虽然没有与夏国正式结盟,却达成了联合抗同之实。

在联夏抗同的大战略下,泾原路经略使曲端正面的不关心环庆路同军的动向,却派心腹打探背面的夏人是否撤军,其动机就相当可疑了。

曲端之前派吴阶深入夏军控制区打探敌情时,公开的理由是泾原路即将出兵攻击环庆路同军,为保证后路无忧,必须先确定夏军的动向。

显然,勇略皆备的吴副将早就猜到了经略相公的真实意图,才有“张知军的态度并不重要”

这一说辞。

“呵呵呵。”

曲端性情豪爽,敢做敢言,在西军之中有早“大嘴”

之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