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 > 第96章 寒雪将至:把暖意织成防护网

藏区的冬天总来得猝不及防。前一日还裹着青稞甜香的风,转天就卷着雪粒子狠狠砸在“格桑花暖厨”的铁皮屋顶上,噼啪声像无数小石子在跳脚。沈亦舟凌晨五点就爬起来添火,灶膛里的牛粪火明明灭灭,刚从棚里抱来的柴火受了潮,塞进灶膛只冒黑烟不旺焰,呛得他咳嗽两声,指尖触到暖厨的铁灶台,冰得像攥着块寒玉。小次仁裹着两层打补丁的厚外套,冻得鼻尖通红发亮,正蹲在火塘边,用小木棍拨弄着零星火星,嘴里呵出的白气刚飘到眼前,就被穿堂的冷风揉碎在冷空气中。暖厨角落堆着刚打包好的青稞制品,纸箱上印着的“上海结对家庭”标签还没干透——丰收季收尾时,他们刚把最后一批定制的青稞礼盒发往内地,那是二十个上海家庭认养的“爱心青稞田”产出的成果,盒里还附带着小次仁他们画的感谢卡。

“阿佳,今天的酥油茶多放两勺牦牛奶,煮得稠些,孩子们喝了能顶冻。”沈亦舟搓着冻得发僵的手,指缝里还沾着昨夜揉面的青稞粉,往铜锅里舀奶时,手腕都有些发沉。卓玛妈妈正用冻得裂开口子的手揉青稞面,指关节处的冻疮渗着淡红血丝,沾着的青稞粉簌簌往下掉,听见这话头也不抬地点点头,往灶膛深处塞了块干透的牛粪:“雪片越下越密了,旦增爸爸天不亮就去后山赶牦牛,到现在没个信,电话打过去全是忙音。”她抬眼望向窗外,远处的雪山已经和铅灰的天连在一起,眉头拧成个疙瘩,“去年这时候雪还没这么大,就压垮了三家的牛棚,今年这架势,怕是要更凶。”

李伟扛着竹梯从外面撞门进来,军绿色外套上积了层薄雪,一进门就打了个寒颤,雪水顺着衣领往下淌,在胸前洇出深色痕迹。“仓库西头的屋顶漏雪了,刚找了块厚塑料布蒙上,可风太野,边角根本压不住,雪水顺着墙缝往青稞粉袋子上渗。”他从怀里掏出个旧温度计,红色液柱死死停在4℃,“咱们那批刚磨好的青稞粉要是潮了发霉,前阵子合作社的辛苦就全打水漂了。还有县教育局派来的两个支教老师,后天一准到,给她们安排的那间土房,连个像样的炉子都没有,总不能让人家姑娘住冰窖。”

话音刚落,暖厨的木门“吱呀”一声被顶开,扎西科长顶着一身风雪闯进来,藏青色制服上落满的雪片一沾热气就化成水,眼镜片上蒙着层白霜,他抬手一抹,倒把镜片擦得更花。“县气象局刚发的红色预警!”他把怀里的文件夹往桌上重重一放,纸页间还夹着片没抖掉的雪,抓起桌上的热酥油茶灌了大半杯,烫得他龇牙咧嘴才缓过劲,“未来三天有强降雪,气温要跌破零下十五度!咱们乡那五户独居老人的土房本就是危房,还有二十亩晚熟的青稞没来得及入仓,再不想办法,就要被雪埋在地里了。”

沈亦舟插在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周小雨”的名字,他赶紧接起,视频界面刚弹开,就传来周小雨语速飞快的声音:“亦舟,你们那边是不是下暴雪了?粉丝群里都炸锅了,本地网友发的视频里,藏区都成白的了!”她把手机镜头猛地转向电脑屏幕,上面是公益平台的后台数据,密密麻麻全是捐赠记录,“上次青稞丰收直播结束后,两百多个粉丝报名捐过冬物资,还有十几家企业捐了发电机和保温棉,现在物资全从上海发出来了,走的王总的冷链专列,预计今天下午就能到乡上的物资站!”

暖厨里的人都跟着松了口气,次仁爷爷枯瘦的手都微微颤抖起来,可扎西科长刚放下茶杯,眉头又拧成了疙瘩:“高兴得太早了——乡上到咱们村的那十八公里盘山路,昨天下午就开始结冰了,冷链车根本开不进来。我刚才给乡派出所打了三个电话,他们唯一的铲雪车发动机冻坏了,现在只能组织村民人工铲雪,最少得明天中午才能通。”他抬手搓了搓冻得发僵的脸,语气沉下来,“物资要是在乡上的露天站里冻着,发电机的机油一凝固就废了,保温棉吸了潮气也起不到作用,咱们这阵子的盼头就全白费了。”

“不行就我们去接!”李伟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外套都没顾上穿,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暖厨里有十二把铁锹,我再去叫上村里的党员和年轻小伙,凑够二十个人,咱们徒步去乡上,把物资扛回来!”次仁爷爷一听这话,立刻放下手里的酥油茶碗,碗沿在桌上磕出轻响,他往起站时踉跄了一下,扶住桌沿才站稳:“我也去!我在这山里走了六十年,雪地里哪有坑、哪有暗冰,闭着眼睛都能摸清楚。”卓玛也赶紧放下手里的面盆,举着沾着青稞粉的手:“我能背轻的东西,还能给大家当翻译,路上和乡上的人沟通方便。”

沈亦舟赶紧按住激动的众人,指了指手机屏幕上刚弹出来的消息:“别急,周姐早想到这一层了,她已经帮咱们在公益平台预约了‘暖冬救援专场’直播,现在开播正好。”他把手机架在灶台旁的铁架子上,调整角度让镜头能照到暖厨里的场景和窗外的雪景,“一来能让捐赠的粉丝知道物资的最新情况,二来直播间里藏龙卧虎,说不定有懂高原雪地运输的朋友,能给咱们出出主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直播刚进行到四十分钟,扎西科长放在桌上的手机突然急促地响起来,铃声在安静的暖厨里格外刺耳。他一把抓过手机接起,听了两句眼睛突然亮了,猛地一拍大腿喊起来:“太好了!县交通局的三台铲雪车已经从县城出发了,还有县应急管理局的救援车,拉着融雪剂和防滑设备,预计两个小时就能打通乡到村的路!”他挂了电话,快步走到镜头前,藏青色制服上的雪水还没干,声音都带着颤:“各位网友,告诉大家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政府的专业救援队伍已经上路了,咱们的爱心物资很快就能安全送到村里!”

弹幕瞬间沸腾起来,各种点赞和加油的表情刷满屏幕:“这就是中国速度!民间爱心 政府保障,双重保险太给力了”“为藏区交通局和应急管理局点赞,这才是雪中送炭”“这下彻底放心了,物资肯定能平平安安到孩子们手里”。周小雨的声音也从手机扬声器里传出来,带着明显的笑意:“我刚和王总确认过,他派的两个老司机已经和政府的铲雪车汇合了,跟着铲雪车的路线走,安全绝对有保障。另外,粉丝捐赠的物资清单我已经发给扎西科长了,除了发电机、保温棉和过冬衣物,还有不少适合孩子的绘本、文具,甚至有网友捐了两台点读机,专门给孩子们学汉语用。”

沈亦舟滑动屏幕查看弹幕时,突然注意到一条带着“宝妈”标签的特殊留言,是上次捐羽绒服的上海小学生妈妈发来的:“主播你好,我家孩子特意录了段视频,想发给小次仁和卓玛,麻烦你接一下。”他赶紧示意周小雨把视频投到直播画面里,屏幕上立刻出现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脸蛋圆圆的,手里举着一幅色彩鲜艳的画:“卓玛姐姐,小次仁弟弟,你们好呀,这是我画的‘暖冬乐园’,里面有暖烘烘的房子,还有好多好吃的青稞饼。我把我最喜欢的玩具熊捐给你们了,让它陪着你们过冬,就像我陪着你们一样。”

小次仁本来蹲在火塘边烤手,听见视频里的声音立刻站起来,凑到镜头前,小脑袋都快贴到屏幕上了。看着视频里的小姑娘,他突然小声说:“我也画了画,要寄给她。”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画纸,是用彩色铅笔涂的,上面画着两个手拉手的孩子,站在金灿灿的青稞田旁,天上飘着白色的雪花,却有一个比房子还大的红色太阳。卓玛轻轻摸着小次仁的头,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着镜头说:“我们收到了你的心意,谢谢你。等明年青稞熟了,我们把最好的青稞磨成粉,寄给你做青稞饼吃。”

直播结束时,外面的雪果然小了些,从鹅毛大雪变成了细密的雪糁子,远处的山路上隐约传来了铲雪车“轰隆隆”的轰鸣声,像闷雷滚过山谷。李伟和村里的党员们已经在暖厨门口集合好了,每个人手里都拿着铁锹,腰间系着麻绳,次仁爷爷把磨得发亮的藏刀别在腰上,说路上遇到野狗或者陷进雪坑时能用得上。沈亦舟则在暖厨里忙前忙后,把刚烤好的青稞饼装进保温桶,又往每个桶里灌了热酥油茶,叮嘱道:“路上每隔半小时就停下来喝口热的,别冻着肚子。”

三个小时后,天色渐渐暗下来,远处的山路上突然出现了一串晃动的车灯,像一串从天边挪过来的星星,越来越亮。卓玛第一个发现,举着手里的白哈达就往村口跑,冻得通红的脸上满是激动,边跑边喊:“来了!是铲雪车!物资来了!”铲雪车开在最前面,巨大的铲斗不断把路边的积雪推到沟里,后面跟着王总的两辆冷链车和政府的救援车,每辆车的车轮上都绑着厚厚的防滑链,在结冰的路面上碾过,留下深深的辙印。

车队刚在暖厨门口停稳,王总的司机就跳了下来,他裹着厚厚的军大衣,脸上冻得通红,眉毛和胡子上都结着白霜,一开口就呼出大团白气:“这路太险了,过鹰嘴崖那截坡的时候,车轮差点打滑,多亏了政府的铲雪车在前面开道,还撒了融雪剂。”他打开冷链车的后车门,一股带着暖意的风立刻涌了出来,车厢里的物资都用蓝色的防水布整齐地盖着,掀开布一看,五十床羽绒被叠得方方正正,军大衣和暖宝宝堆在一旁,发电机用泡沫垫裹得严严实实。扎西科长拿着打印好的清单,逐一核对数量:“五十床羽绒被,二十件军大衣,十台发电机,三十本绘本,二十副手套,还有这个点读机,一件都不少,全齐了!”

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帮忙卸物资,大家哈着白气,搓着冻僵的手,却干得格外起劲儿。卓玛和小次仁负责整理孩子们的物品,当小次仁从一个纸箱里抱出那个带着补丁的棕色玩具熊时,眼睛瞬间亮了,紧紧抱在怀里不肯松手,用藏语对卓玛说:“这是上海姐姐送我的,你看它的耳朵还是软的。”他把脸贴在玩具熊的绒毛上,冰凉的小脸蛋蹭着温暖的绒毛,露出了甜甜的笑。卓玛拿起一本《白雪公主》的绘本,书页里夹着一张泛黄的便签,是那个上海小姑娘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的:“希望你喜欢这个故事,我们一起好好学习,以后我想去藏区看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次仁爷爷走到堆着羽绒被的地方,伸出枯瘦的手轻轻摸着被子,厚厚的羽绒被蓬松又温暖,他的手指在布料上轻轻摩挲着,突然对着物资深深鞠了一躬,嘴里用藏语念叨着什么。扎西科长赶紧给众人翻译:“爷爷说,内地的好心人送来的不是被子,是晒得暖暖的太阳,是揣在怀里的希望,暖到了我们藏区人的骨头缝里。”李伟走过去,拍了拍爷爷的肩膀,把一杯热酥油茶递到他手里:“这是大家一起的心意,咱们一起把暖厨的供暖弄好,把老人和孩子都照顾好,这个冬天肯定能舒舒服服的。”

卸完粉丝捐赠的物资,政府救援车的司机又从车厢里搬下来几套崭新的供暖设备,银色的外壳还闪着光:“这是县应急管理局专门给暖厨调配的,有两台大功率取暖器,还有四套壁挂式暖气片,专门用于暖厨和支教老师的宿舍。我们带了三个技术员,现在就能开工安装,保证明天早上就能用上。”扎西科长指着暖厨旁边的一片空地,用脚在雪地上画出个大致的轮廓:“县发改委的同志明天一早就到,来考察暖厨升级项目,打算用专项扶贫资金给咱们建一个一百平米的保温仓库,再盖两间带卫生间的支教宿舍,以后青稞储存和支教老师住宿都不用愁了,这都是长效保障。”

沈亦舟突然想起直播时粉丝的建议,拉了拉扎西科长的袖子:“直播的时候,有粉丝建议咱们把多余的物资集中起来,建一个‘暖冬互助点’,专门分给村里的独居老人和困难户,您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吗?”扎西科长眼睛一亮,立刻点头:“这个主意太好了!我下午已经和乡民政办通过电话了,他们会派专人来登记困难户信息,明天一早就把物资分下去,保证村里的每一个困难群众都能温暖过冬,一个都不落。”

当天晚上,暖厨里的灯火亮到了后半夜,技术员们正蹲在地上安装供暖设备,发电机“嗡嗡”地运转着,电流通过电线输送到取暖器里,很快就发出了温暖的热量,暖厨里的温度一点点升起来,从之前的几度升到了十五度。沈亦舟和卓玛妈妈在灶台边忙碌着,锅里煮着牦牛肉汤,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里面加了青稞和土豆,香气飘满了整个屋子。李伟和扎西科长则拿着石灰粉,在暖厨旁边的空地上画出保温仓库的地基轮廓,雪地上的白色石灰线在灯光下格外清晰。

小次仁抱着玩具熊,坐在火塘边的小板凳上,听刚从乡中学放假回来的旦增讲上海的故事。旦增从背包里掏出一本画册,指着上面的高楼大厦说:“上海有比咱们村后面的雪山还高的楼,晚上的时候,楼里的灯全亮起来,像满天的星星。还有很大的图书馆,里面的书堆得比暖厨还高,想看什么书都有。”小次仁睁着大大的眼睛,怀里的玩具熊被他抱得更紧了,小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去上海,看看那些高楼,还要给送我玩具熊的姐姐送最好的青稞。”

夜深了,外面的雪又开始下起来,落在暖厨的屋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可暖厨里的烟火气却越来越浓。沈亦舟靠在门框上,望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手里摩挲着爷爷留下的黄铜勋章,勋章的

第二天一早,县发改委的同志如期而至,他们带来了保温仓库的设计图,还带来了一位建筑工程师。工程师仔细查看了暖厨的地形,对李伟和扎西科长说:“这里的地基很结实,适合建保温仓库,我们用的是新型的保温材料,能抵抗零下二十度的低温,还能防潮,青稞放在里面绝对没问题。”

扎西科长拿着设计图,给农户们讲解:“这个保温仓库建成后,不仅能放青稞,还能放大家的农具和过冬物资。另外,支教老师的宿舍就在仓库旁边,有两间房,带独立的卫生间,还有供暖设备,保证支教老师住得舒服。”农户们听了,都高兴地鼓起掌来,次仁爷爷说:“有了这些,咱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中午,周小雨发来消息,说公益平台上又有很多粉丝申请来藏区当志愿者,其中有几位是建筑专业的大学生,想来帮忙建保温仓库和支教宿舍。李伟笑着回复:“欢迎他们来,咱们的青稞饼管够,酥油茶管饱。”

沈亦舟正在给粉丝写感谢信,他用汉语和藏语两种文字,写在印有青稞图案的信纸上。信里说:“藏区的冬天很冷,但有你们的爱心,我们一点都不觉得冷。青稞会记得阳光的温暖,我们会记得你们的善意。”他把信和一小包青稞粉装在一起,打算和粉丝捐赠的物资回寄过去。

卓玛则在整理粉丝捐赠的图书,她把适合孩子们看的绘本放在一个专门的书架上,打算在暖厨里建一个“爱心图书角”。小次仁帮着把图书一本本摆好,还在每本书的扉页上画了一个小小的太阳,说这样看书的时候就像有太阳陪着。

下午,支教老师终于到了,是两个年轻的女孩,背着大大的背包,脸上带着笑容。当她们看到温暖的宿舍和孩子们热情的笑脸时,感动得红了眼眶:“没想到条件这么好,比我们想象的强太多了。”卓玛妈妈给她们端来热酥油茶:“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有什么需要尽管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晚上,暖厨里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农户们带来了自家做的牦牛肉干和奶渣,孩子们表演了藏舞。沈亦舟和李伟做了一大桌菜,有青稞狮子头、牦牛肉酱拌青稞饭、青稞奶酥,还有粉丝捐赠的物资里的罐头,丰盛极了。

扎西科长举起酒杯,对着大家说:“这个冬天,因为有大家的爱心,我们不再寒冷;因为有政府的支持,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格桑花暖厨’会越来越好,藏区的日子会越来越甜。”

众人都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暖厨里的笑声和歌声飘出窗外,在雪夜里格外响亮。小次仁抱着玩具熊,靠在支教老师的怀里,听着故事,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窗外的雪还在下,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暖的,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冬天,有彼此的陪伴,有无数人的牵挂,再冷的雪也能融化,再难的日子也能度过。

沈亦舟站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的繁星,雪花落在他的脸上,凉凉的,却一点都不觉得冷。他想起爷爷说过的话:“烟火不息,希望不止。”现在他终于明白,这烟火,是灶膛里的火苗,是暖厨里的灯光,是每个人心里的希望。这希望,会像青稞一样,在藏区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雪,都能顽强地生长,迎来丰收的季节。

第二天,保温仓库的建设正式开工,村民们都主动来帮忙,有的搬砖,有的和水泥,有的运送材料,热闹非凡。扎西科长带着县发改委的同志在现场指挥,确保工程质量。沈亦舟和李伟则负责给工人们准备饭菜,每天都换着花样做,青稞饼、牦牛肉汤、炒青菜,让工人们吃得饱饱的,干活更有力气。

粉丝捐赠的物资也开始分发给村里的困难户,次仁爷爷带着大家挨家挨户送,每到一户,都用藏语告诉他们:“这是内地的好心人送来的,要记住这份温暖。”独居的阿佳奶奶接过羽绒被,激动得哭了:“谢谢你们,谢谢内地的好心人,有了这床被子,我这个冬天再也不怕冷了。”

支教老师也开始了备课,她们在暖厨旁边的教学点整理教室,把粉丝捐赠的文具和图书摆好,还画了黑板报,上面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小次仁和村里的孩子们每天都来教室,帮着打扫卫生,整理图书,盼着早日开课。

周小雨发来消息,说公益平台上“格桑花暖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很多企业都表示愿意长期合作,资助暖厨的运营和发展。她还说,下个月会组织一批粉丝志愿者来藏区,帮忙建设保温仓库和支教宿舍,还要体验藏区的生活,学习种青稞和做青稞食品。

李伟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农户们都高兴极了,次仁爷爷说:“我要教他们种青稞,让他们知道我们藏区的青稞有多好。”卓玛妈妈说:“我要教他们做青稞饼和酥油茶,让他们尝尝我们藏区的美食。”

沈亦舟则在计划着,等粉丝志愿者来了,要带他们去看青稞田,去看雪山,去体验藏区的风土人情。他还要和他们一起做青稞食品,一起给孩子们上课,让他们感受到藏区的温暖和热情。

雪还在下,但藏区的春天已经在悄然酝酿。青稞的种子在土壤里积蓄力量,等待着春天的发芽;暖厨的烟火在雪夜里燃烧,照亮着希望的道路;人们的笑容在寒冷中绽放,温暖着彼此的心灵。这团烟火,会一直燃烧下去,把每个冬天都变得温暖,把每个日子都变得甜蜜,把这份爱心和希望,永远传递下去。

几天后,保温仓库的主体结构已经建成,工人们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支教老师的宿舍也基本完工,只剩下一些细节需要完善。小次仁和村里的孩子们每天都来工地旁边,看着仓库一点点建起来,脸上满是期待。他们知道,等仓库建好,等支教老师开课,他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沈亦舟站在仓库的地基上,望着远处的雪山和近处的青稞田,心里充满了感慨。他想起自己刚来藏区的时候,暖厨还是一个破旧的小木屋,现在却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热闹。这一切,都离不开粉丝的爱心,政府的支持,还有藏区人民的努力。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格桑花暖厨”会成为藏区最温暖的地方,成为希望的象征。

晚上,沈亦舟在暖厨的“传承墙”上,又贴上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众人一起卸物资的场景,每个人都笑得格外灿烂。旁边,他写下了一行字:“暖意不分地域,爱心没有距离,烟火同心,温暖同行。”这行字,在灯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就像每个人心里的希望,永远闪亮。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