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 > 第77章 雨骤开业忙:海鲜粥秀暖场与基金驰援

2024 年 11 月 23 日清晨七点,渔村的雨比预报来得更急,豆大的雨点砸在 “望海贝坊” 的雨棚上,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响,像无数根小鼓槌在敲打。李伟踩着积水跑向舞台,裤脚溅满泥点,刚调好的音响突然发出 “滋滋” 的电流杂音,把正在彩排的舞狮队吓了一跳,狮子头差点歪倒在背景板上。

“怎么回事?” 李伟扯下麦克风,电流声刺得耳朵发疼。县文化站的技术员小张满头大汗地摆弄接线板:“雨太大渗进插座了!得换防水接线板,不然短路更麻烦。” 他翻遍工具箱,只找出两个普通接线板,塑料外壳上还沾着雨水,“这雨再下半小时,连电源线都得受潮。”

阿强扛着两块防水布跑过来,雨水顺着他的额发往下淌:“我家就剩这两块厚防水布,先盖在音响和电源上!村里电工王师傅正往这赶,他有防水接线板。” 他边说边把防水布固定在雨棚支架上,布边角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就是雨棚西南角有点漏,得用沙袋压牢,不然滴到食材上就糟了。”

小玥穿着蓝色卡通围裙,手里攥着搅拌勺站在厨房门口,紧张得指尖发白。“李叔叔,音响坏了怎么办?” 她望着舞台上慌乱的人群,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还想给大家表演做海鲜粥,要是没人听见解说怎么办?” 小涛赶紧递过一块擦手巾:“别怕,王师傅很快就来,咱们先把粥的材料准备好,等修好了就能表演。”

临时厨房内,沈亦舟正把提前泡好的大米倒进大铁锅,灶火 “呼呼” 地舔着锅底。“别慌,” 他对围着的几个孩子说,“咱们今天做海鲜拼盘粥,就算音响没声,咱们用手势教大家,一样能让大家学会。” 他指了指墙上贴的步骤图,“之前李伟第一次教做这粥,把盐罐当成糖罐,煮出来的粥又咸又苦,大家都笑着说‘这是大海的味道’,后来他每次煮都先尝三口,再也没犯过错。” 孩子们听了都笑起来,小玥的紧张也少了些。

上午八点,“烟火厨坊” 的直播提前开启。李伟举着手机站在雨棚下,镜头里能看到村民们正用沙袋堵雨棚漏点,舞狮队的师傅们在擦拭狮子头。“家人们,咱们今天的开业仪式有点‘雨中冒险’的意思,” 他对着镜头苦笑,雨水打湿了他的刘海,“音响受潮出了点小问题,雨棚还漏了个小缝,但咱们的海鲜粥表演绝不会缺席!正好跟大家聊聊我以前的‘黑暗料理’经历 —— 第一次做海鲜粥,把盐当成糖放了三大勺,煮出来的粥咸得能当咸菜,小玥尝了一口就吐了,说‘李叔叔,这粥比海水还咸’,后来我每次调味都让孩子们先尝,再也没出过岔子。”

在线人数瞬间涨到 3.1 万,弹幕里笑成一片。ID “宝妈群群主” 留言:“李老师太可爱了!我家孩子第一次煮鸡蛋,把蛋壳也煮进去了,说‘这样更有营养’!咱们捐的防水接线板和 10 个儿童防水手套,昨天已经到县物流站,王主任说今天上午十点就能送到,正好给孩子们表演用!” 还发了张手套的照片,粉蓝相间的卡通图案,很受孩子喜欢。

ID “搭建师傅老吴” 留言:“漏雨的地方用‘防水胶带 塑料布’!把塑料布剪成圆形,贴在漏点上,再缠三层防水胶带,我以前修雨棚就这么干,中雨都漏不进来!我捐的 2 卷防水胶带,和接线板一起送过去!” 弹幕里有人开玩笑:“老吴师傅这是‘救场专业户’!别让咱们的粥变成‘雨水海鲜粥’!”

ID “县民政局” 官方留言:“已协调应急管理局送 2 套防水音响设备,上午八点半到;另外,经研究决定,设立‘望海贝坊公益基金’,每年拨款 5 万元用于厨房设备更新和儿童厨艺培训,今天现场会签订协议,后续还会联合企业捐赠 10 套儿童厨具,下周送到!” 弹幕里顿时刷满 “民政局给力”“基金太赞了”,ID “村民阿婆” 也留言:“我煮了 8 桶姜茶,已经送到现场,大家快喝,别感冒了!”

上午八点半,应急管理局的防水音响送到,技术员小张赶紧换上,电流杂音消失,清晰的音乐声响起,舞狮队的师傅们也开始彩排,狮子头在雨中上下跳跃,引得孩子们阵阵欢呼。小玥和孩子们穿上新到的防水手套,开始准备海鲜粥材料 —— 虾块、鲳鱼丁、蛤蜊肉整齐地摆在盘子里,大米已经煮得开花,冒着热气。

【海鲜拼盘粥表演实操细节】

食材展示与趣味讲解:沈亦舟拿着盘子走到镜头前,展示处理好的海鲜:“大家看,虾要去壳去虾线,我以前帮小涛剥虾,把虾壳剥得碎碎的,虾肉也跟着散了,小涛说‘沈叔叔,你剥的虾像豆腐渣’,后来我练了三天,终于能完整剥出虾仁了。” 他边说边演示剥虾,动作熟练,“鲳鱼去骨时要小心,别伤到手,我第一次去骨就切到了手指,小玥还帮我贴了创可贴,说‘沈叔叔,你要像我一样小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玥接着展示大米:“大米要提前泡 1.5 小时,加半勺盐,李叔叔以前泡大米忘了放盐,煮出来的粥没味道,大家都不爱吃,后来他把‘加盐’两个字写在手上,再也没忘过。” 她举起手,手背上果然用马克笔写着 “加盐”,弹幕里纷纷刷 “太可爱了”“记笔记小能手”。

熬煮过程与互动教学:李伟把大米倒进沸腾的汤底里,边搅边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每隔 10 分钟搅一次,我以前煮粥忘了搅,锅底糊了一大块,粥里全是焦味,小涛还说‘李叔叔,这粥有烧焦的味道,像烤红薯’。” 他故意放慢搅拌速度,“大家看,要是搅得慢,大米就会沉底,很容易糊,一定要勤搅。”

小玥负责加海鲜,先放虾块和鲳鱼丁:“煮 5 分钟再放蛤蜊肉,李叔叔以前把蛤蜊肉放早了,煮得太老,嚼着像橡皮,妈妈说‘海鲜要煮到刚熟才鲜,不能煮太久’。” 她边说边看时间,“现在刚好 5 分钟,该放蛤蜊肉了!” 孩子们一起鼓掌,弹幕里也刷满 “小老师太专业了”。

调味与试吃环节:粥煮好后,小涛负责加胡椒粉和香油:“胡椒粉放 1 勺,香油放 2 勺,李叔叔以前香油放多了,粥里全是油味,大家都只喝汤不吃米,后来他用小勺子量,每次都不多不少。” 他用小勺子仔细量,加完后搅拌均匀。

李伟利落地盛起一碗热气腾腾的海鲜粥,双手捧到县民政局局长面前:局长您尝尝,这可是孩子们亲手熬制的,火候和调味拿捏得比我这老师傅都到位! 局长轻吹碗口袅袅白雾,浅尝一口,眉梢瞬间扬起笑意:这鲜味直钻心窝!没想到孩子们手艺这么绝,比我家厨房的招牌还胜一筹。

小玥踮着脚尖,将盛满爱意的粥碗递到刚冒雨赶来的母亲手中。女人捧着温热的碗盏,琥珀色的汤汁映着女儿期待的目光,第一口入喉,泪水便决堤般滚落:玥玥真的长成小大人了... 这碗粥里全是妈妈盼了好久的味道。 女孩扑进母亲怀里,带着奶香的粥气氤氲在两人发间:以后每天天不亮,我就给妈妈熬最鲜的粥!

围观人群不自觉红了眼眶,手机镜头后的弹幕如潮水翻涌 ——纸巾告急 被暖到心脏暴击 的评论不断刷屏,将这份跨越灶台的温情传递到每个屏幕背后。

渔港码头的石板路上就铺满了鞭炮碎屑,朱红色灯笼沿着望海贝坊新刷的白墙连成一片,在海风中轻轻摇晃。九点半不到,闻讯赶来的村民们已将临时搭建的观礼区挤得满满当当,老人们搬出自家竹凳,孩子们骑在父亲肩头,连隔壁渔村的渔民都开着小渔船赶来看热闹。

上午十时整,锣鼓声如惊蛰春雷炸响,两只金红交织的醒狮踩着鼓点腾跃而起,矫健地跃上临时搭建的朱漆木台。狮头灵动翻飞,忽而昂首向天似与流云对话,忽而低伏探地若嗅人间烟火,颈间银铃随动作奏响清脆韵律。当《瑞狮采青》表演推向最**,狮口猛地一合,咬住高悬的生菜,眨眼间利齿翻飞,将生菜撕成碎叶,裹挟着象征祥瑞的利是封抛向人群。翠色菜叶与鎏金红包雨般纷扬洒落,孩童们欢呼雀跃着争相捡拾,观礼区霎时爆发出如潮的喝彩声,热烈气氛直冲云霄。

李老师扶着麦克风的手微微颤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阳光穿透云层落在她古铜色的脸庞上,折射出细密的汗珠。那些汗珠顺着皱纹沟壑蜿蜒而下,在领口晕开深色的痕迹。“大家都知道,这栋房子去年还是堆着渔网的破仓库。” 她喉结滚动了两下,目光扫过台下挤在遮阳伞下的村民们,声音突然发涩,仿佛被渔网的麻绳勒住了喉咙。“去年台风天,有个小女孩冒雨来我家借厨房写作业,浑身湿透却攥着作业本不肯撒手...... 她冻得发紫的嘴唇一直在说‘作文还没写完’。”

人群中传来窸窸窣窣的抽泣声,有人偷偷抹眼泪,有人抱紧了身边的孩子。李老师深吸一口气,海风掀起她鬓角几缕灰白的头发,露出耳后晒伤的痕迹。“那天晚上,我抱着烤得半干的作业本,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突然发现本子里夹着张字条 ——‘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 她的声音带着海风般的粗粝,却又像海浪轻拍礁石般温柔,“从那天起,我就发誓要给孩子们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她转身指向身后新落成的三层小楼,玻璃幕墙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现在好了,望海贝坊不仅能教孩子们做海鲜粥、蒸鱼糕,二楼还布置了图书角。这里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更是我们渔村的希望。” 说到最后,她的声音突然高亢起来,带着渔家女特有的爽朗,“等明年开春,我们还要在顶楼建天文观测台,让孩子们看看大海之外的星空!”

粉丝代表赵哥阔步走上台,他正是此前捐赠雨棚的热心人。“还记得第一次点开直播,孩子们脸上纯真的笑容一下子就撞进了我心里。”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感慨,又充满坚定,“以后我还会继续支持‘望海贝坊’,再捐 10 套厨房置物架,下周准时送到!”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村民代表阿强紧接着接过话筒,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意:“咱村里别的不多,新鲜海鲜管够!以后有刚上岸的海货,我一定第一时间送过来,让孩子们煮出更鲜美的粥!”

上午十一点,县民政局与 “望海贝坊” 签订公益基金协议,局长宣布:“‘望海贝坊公益基金’正式成立,每年 5 万元,用于设备更新和厨艺培训,后续还会有企业捐赠厨具,让‘望海贝坊’越办越好!”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孩子们举着 “谢谢大家” 的牌子,笑容灿烂。

中午十二点,开业仪式结束,大家一起喝海鲜粥、吃村民们带来的点心。雨渐渐小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 “望海贝坊” 的贝壳招牌上,泛着柔和的光。小玥和小涛带着其他孩子,在厨房门口贴了张 “食谱表”,上面写着 “周一:海鲜粥,周二:虾仁蒸蛋,周三:海菜肉末粥”,都是他们学会的邪修菜。

下午两点的阳光斜斜照进院子,村民们手脚麻利地收拾着活动现场。阿强戴着粗布手套,将剩余的鲜鱼鲜虾仔细码进保温箱,箱盖边缘还挂着晶莹的水珠:这些海货新鲜得很,明早给孩子们做虾仁蒸蛋,保准个个吃得香。 县文旅局的小王举着云台设备来回穿梭,镜头里定格下晾晒的渔网与彩色贝壳墙:放心!我们准备做个系列短视频,把 望海贝坊 从废墟到重生的故事剪成连续剧,保准让网友隔着屏幕都想来尝尝这碗暖心海鲜粥!

晚上七点,李伟、沈亦舟、周小雨坐在厨房的新灶旁,整理今天的物资清单:“收到新的捐赠:赵哥捐的 10 套置物架(下周到),宝妈群捐的防水手套 10 个(已到),老吴捐的防水胶带 2 卷(已到);公益基金 5 万元(每年到账),企业捐赠的 10 套儿童厨具(下周到)。” 周小雨笑着说:“以后咱们不用再担心设备不够了,能教孩子们更多厨艺了。”

沈亦舟看着窗外的月光,说:“明天开始教孩子们做虾仁蒸蛋,之前小玥说想教其他孩子,咱们可以成立‘小厨师培训班’,每周一次,让孩子们互相学习。” 李伟点头:“还要谢谢县民政局的基金,以后可以请专业的厨师来教,让孩子们学到更专业的厨艺。”

小玥和小涛跑进来,手里拿着今天收到的小礼物:“李叔叔,明天我们还能做粥吗?好多小朋友说想跟我们学。” 李伟摸了摸他们的头:“能,以后每天都能做,还能教更多小朋友。” 小玥开心地跳起来:“太好了!我要教他们剥虾,像沈叔叔教我一样!”

李伟凝望着孩子们被灶火映红的笑脸,胸腔里漫开的暖意几乎要冲破喉间。海浪声裹挟着海鲜粥的鲜香从敞开的后厨飘出,将这份温暖酿得愈发浓稠。他深知,望海贝坊 绝非一夕落成的童话 —— 是政府拨下的扶持资金化作坚实砖瓦,是老渔民们手把手传授的熬粥绝活垒起梁柱,更是直播间里素未谋面的网友们点亮的盏盏星光,共同筑成这座守护童年的港湾。

此刻厨房蒸腾的热气里,孩子们正踮着脚搅动砂锅,木勺与陶壁碰撞出清脆声响。李伟忽然觉得,那些跨越山海而来的善意,早已化作渔村永不褪色的暖阳,既照亮灶台间翻飞的锅铲,也照亮孩子们眼底跃动的火苗。当暮色再次漫过青瓦,他仿佛看见这座飘着米香的厨房,正渐渐化作刺破长夜的灯塔,让每个渔家少年都能循着香气,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