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 > 第74章 课·富人怎么教育孩子的?当法家规矩、儒家仁礼遇上资本教养

蝉鸣声把午后的阳光撕成了碎片,刘佳佳撑着下巴,法学课本摊在膝盖上,昨天律所实习时看到的一幕还在眼前晃——那个哈佛毕业的实习生,张口就是康德的道德律,却在复印合同时偷偷篡改了日期。顾华转着笔,笔杆上贴着考研机构的标签,标签边缘已经卷了毛边,她妈早上还在说张阿姨的儿子去了牛津,你可得争点气。廖泽涛盯着课本上有教无类四个字,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壳——那是他爸公司的logo,上周家族聚会上,二叔还在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不如早点进公司学应酬。

小景云的铅笔在素描本上画着歪歪扭扭的校门,门柱上一边写着,一边写着,像两个吵架的小人。陈一涵的录音笔正对着讲台,里面存着她采访过的那位退休校长的话:现在的教育,一半像法家的刑具,一半像商家的包装,就是不像育人的土壤。

教授抱着个铁皮盒子走进教室,盒子上的锁锈得发红。今天咱们聊个俗气的话题,他把盒子往讲台上一磕,锁芯一声弹开,富人怎么教孩子?不过得先从两千年前的两派吵架说起。

一、法家的冰与火:规矩里的成长密码

铁皮盒子里倒出一堆青铜色的小物件:刻着律令的竹简模型、微型的木耒(古代农具)、小小的剑鞘。教授拿起那片竹简模型,阳光透过上面的镂空文字,在黑板上投下法不阿贵四个影子。

法家觉得人性这东西,就像没驯化的野马,教授的指尖在竹简上划着,你给它水草,它可能反过来踢你。所以商鞅变法时,根本不跟你讲温情——想让秦国变强?简单,立规矩,守规矩的赏,破规矩的罚,没那么多废话。

廖泽涛突然嗤笑一声,手机壳上的logo在阳光下闪了闪。我爸公司的考勤系统比这狠,迟到一分钟扣两百,可销售部老王天天迟到,业绩照样第一,老板还不是睁只眼闭只眼?他想起上周家族聚餐,堂弟把红酒洒在地毯上,婶婶笑着说孩子还小,可家里的佣人打碎个杯子,就得扣半个月工资。

教授没接话,拿起那把小剑鞘:商鞅的规矩里,最狠的是——教育只能教两样东西:种地、打仗。为啥?因为这是富国强兵的刚需。就像现在的某些精英教育,从小让孩子学编程、练演讲、啃金融,不是因为孩子喜欢,是因为这些能换成未来的筹码。

刘佳佳的后颈突然一凉,想起律所那位实习生的简历:三岁背唐诗,五岁学奥数,十二岁考托福,可昨天篡改合同日期时,眼睛都没眨一下。这算什么教育?她的指甲掐进课本,简直是把人当成工具打磨!

法家要的就是工具理性教授把木耒和剑鞘并排放着,你看这两件东西,一个能种粮,一个能杀敌,都是的。商鞅认为,道德说教都是虚的,不如告诉孩子做到A就能得到B,简单直接。就像现在有些富人给孩子定KPI:钢琴过十级奖励出国游,考试进前五十取消零花钱,把儒家说的,变成了可量化的交易。

顾华的笔尖在笔记本上戳出个小洞,墨痕晕成了朵难看的花。她想起表妹的作息表:早上六点背单词,晚上十点练书法,每个周末赶三个补习班,姑姑说这叫全面发展,可表妹上次在电话里哭着说我连动画片都不知道演什么可这样长大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吗?她的声音有点发颤,如果规矩只讲奖罚,那遇到没规定的事,他们该怎么选?

教授把竹简模型翻过来,背面刻着徙木立信四个字。法家也怕规矩成了摆设。商鞅在城南立木,说谁能搬到城北就赏十金,一开始没人信——就像现在有些家长,答应孩子考第一就买游戏机,真考了又说你应该更努力。可商鞅真的赏了五十金,从此秦国人知道,规矩不是说着玩的。

小景云突然举手,素描本上的两个字被画了个圈。我邻居家的哥哥,他爸是老板,从小就给他定了规矩:自己的书包自己背,打碎碗要赔钱,连跟司机说话都得说。这算不算法家的规矩?

教授点点头:规则意识。法家的高明之处,是让规矩成为习惯,而不是偶尔的表演。就像那位老板,不是在孩子犯错时才提规矩,是把守规矩变成了生活本身。现在很多富人教育孩子,表面学儒家的,骨子里还是法家的——比如让孩子学茶道,不是为了懂风雅,是为了练专注力;让孩子参加公益,不是为了培养善心,是为了积累人脉。

陈一涵按下录音笔的暂停键,沙沙声停了。可那位退休校长说,他见过太多名校毕业生,简历漂亮得像假的,却在团队合作里只会抢功劳,遇到挫折就崩溃。她翻开采访笔记,某页折着角,校长说他们学了一堆规矩,却没学会怎么做人

二、儒家的温与润:品德里的成长根基

教授从铁皮盒子里拿出个小小的青铜鼎模型,鼎身上刻着两个字。法家像冰,儒家像水。他把鼎放在竹简旁边,孔子看到战乱中的百姓,觉得光靠规矩治不了人心。他说不学礼,无以立,这个不是点头哈腰,是懂得尊重人;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不是道德绑架,是心里装着别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景云的铅笔在两个字旁边画了颗心。我爷爷教我写毛笔字,总让我先学字,说写不好人,字再漂亮也没用。有次我把墨水洒在他的宣纸上,他没骂我,就说知道错了就好,下次小心。这算不算儒家的教育?

教授笑着点头:因材施教。孔子教子路要谨慎,教冉有要勇敢,就像现在有些富人,不逼着孩子学钢琴,反而带他们去农村体验生活;不天天讲大道理,而是在孩子欺负同学时,蹲下来问如果别人这样对你,你会难过吗

廖泽涛突然想起去年暑假,他爸带他去山区助学。那个被资助的小女孩,穿着补丁衣服,却把最好的红薯干塞给他。回来的路上,他爸没说你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只说记住这种被人惦记的温暖,以后也要这样对别人可我二叔说这是,他的喉结动了动,说富人做慈善都是为了避税,教孩子善良就是教他们软弱。

教授拿起那片竹简,又放下,拿起青铜鼎:法家怕成了软弱,儒家怕成了冰冷。其实孔子也讲,但他的是有温度的。比如他说父母在,不远游,不是捆住孩子的脚,是教他懂得牵挂;他说君子喻于义,不是不让孩子追求利益,是教他别丢了底线。

顾华的笔记本上,张阿姨的儿子旁边,多了行小字:听说他在牛津经常帮同学占座,还教当地老人用翻译软件。她之前总觉得,优秀就是考高分、上名校,现在突然明白,那些没写在成绩单上的东西,或许更重要。

现在很多富人学儒家,学的是皮毛。教授的指尖在鼎上的字摩挲着,给孩子穿汉服、读论语,却在背后教他做人要狠;带孩子参加茶道课,转身就说别跟穷人家的孩子玩。这哪是儒家?是用仁义包装的功利。

陈一涵重新按下录音笔,里面传出退休校长的声音:真正的儒家教育,是让孩子看见跌倒的老人会扶,捡到别人的钱包会还,不是因为怕被骂,是因为心里过不去。她想起那个被资助的山区女孩,收到捐赠的图书时,在扉页上写了,字歪歪扭扭,却比任何书法作品都动人。

刘佳佳的指尖划过课本上程序正义四个字,突然想起律所那位实习生的另一个细节:他帮保洁阿姨搬过重物,还会记得前台姑娘的生日。或许教育就像鼎,她轻声说,得有法家的站稳,也得有儒家的装着温暖。

三、资本教养的矛与盾:资源背后的成长真相

教授从铁皮盒子底层抽出一叠照片:有的拍着孩子在实验室做实验,有的是在慈善晚宴上致辞,还有的是在田间地头锄草。现在说说富人教育的矛与盾他把照片摊开,矛是资源:国际学校、私人导师、环球旅行;盾是底线:规则意识、同理心、抗挫折能力。可惜很多人只看到了矛,没看到盾。

刘佳佳的目光落在实验室那张照片上,想起律所合伙人的儿子,十五岁就发表了科研论文,可上次团队建设,他主动帮大家搬水,还说我爸说端茶倒水不是丢人的事之前我总觉得,他们的成功全靠钱堆,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现在才发现,有些东西钱买不到。

但钱能买到机会。教授指着慈善晚宴的照片,那个在台上致辞的女孩,十岁就跟着父母去非洲做公益,她见过贫民窟的孩子怎么生活,也知道联合国官员怎么谈判。这种视野,不是光靠看书能得到的。

廖泽涛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堂弟发来的消息:刚跟爸吵完架,他非要我放弃画画去学金融。他想起堂弟画的星空,比任何照片都璀璨。可资源太多,也可能变成枷锁。他把手机揣回兜里,我爸的朋友,给孩子请了六个家教,结果孩子十七岁就得了抑郁症,说我从来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顾华突然想起姑姑的朋友圈,表妹的照片永远光鲜亮丽:在巴黎铁塔前比耶,在钢琴比赛上领奖,在公益活动中微笑。可上次视频通话,表妹偷偷说我其实很怕,怕哪天干不好,让我妈失望这算什么教育?她的笔尖在全面发展四个字上划了条线,简直是把孩子当成奢侈品在打造。

教授拿起最后一张照片:一个男孩在田埂上跟老农聊天,手里拿着本笔记本,笑得一脸泥。这是我一个学生,家里做房地产的。他爸每年带他去农村住半个月,不是作秀,是让他跟着学种地,学怎么跟陌生人打交道。教授的指尖在照片上的田埂划过,资本教养的关键,不是给孩子最好的,是让他知道,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不是帮孩子铺路,是让他学会自己搭桥。

小景云的素描本上,校门的两个柱子不再吵架了,旁边画了把钥匙,旁边画了颗太阳。我长大要办个学校,她的铅笔跑得飞快,早上学规矩,比如按时上课;下午学善良,比如帮同学讲题;晚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画画、看书都行。

陈一涵的录音笔里,退休校长的声音还在继续:教育就像种庄稼,法家是犁,儒家是水,资本是肥。光有犁会把地翻坏,光有水会把苗淹死,光有肥会把根烧烂。得合在一起,慢慢等它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下课铃响时,夕阳把铁皮盒子里的物件染成了金色。竹简的影子和青铜鼎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像个奇怪又和谐的符号。

四、思考题:你的教育配方是什么?

1. 规矩的温度测试:如果你是家长,孩子打翻了牛奶,你会说A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再这样就打手心,还是B没关系,我们一起收拾,但下次要小心,或者C你自己擦干净,不然今晚不能看动画片?这三种说法背后,藏着你对和的平衡感——试着想想,哪种说法能让孩子既记住教训,又不害怕犯错?

2. 资源的边界探索:如果你突然有了足够的钱,你会给孩子报昂贵的马术班,还是带他去社区养老院做义工?会让他读学费高昂的国际学校,还是支持他跟着兴趣学木工?资源像把双刃剑,用得好是翅膀,用得不好是枷锁——你的选择里,藏着你对的定义。

3. 品德的实践机会:当孩子在超市偷偷拿了颗糖,你会怎么做?是当场批评让他放回去,还是回家后慢慢讲道理,或者觉得反正不值钱算了?儒家说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家说小过不惩必成大错——你的处理方式,就是给孩子上的第一堂善恶课。

4. 自我的成长空间:回想你小时候最讨厌的教育方式(比如被强迫学才艺、总被拿去跟别人比),如果现在让你设计自己的反方向教育,你会加入哪些元素?是每天半小时的发呆时间,还是可以自己决定周末干什么的自主权?真正的教育,从来都藏着对人的尊重。

教授把铁皮盒子重新锁好时,蝉鸣声已经淡了。五个学生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落在那些照片和竹简上,像在完成一幅关于的拼图。

刘佳佳在笔记本上写下:好的教育,是让规矩成为铠甲,而不是枷锁。她决定明天去跟那位实习生聊聊,问问他是怎么平衡和的。

顾华给表妹发了条微信:下次回来,我带你去吃路边摊,别告诉你妈。她突然觉得,比起牛津的录取通知书,表妹眼里的光更重要。

廖泽涛给堂弟回了消息:把你的画发我几张,我帮你跟叔叔说说。他想起爸在山区说的话,温暖从来不是软弱,是比强硬更难的坚持。

小景云的素描本最后一页,那个奇怪的校门里,孩子们在跑,在笑,在互相帮忙捡东西。门楣上写着四个字:先学做人。

陈一涵把今天的录音整理好,发给了退休校长,附言:您说的庄稼,我们都在学着种。校长回了个笑脸,后面跟着句:别忘了,庄稼有自己的时节,别急。

此刻的你,或许正站在教育的十字路口——不管是教育自己,还是教育孩子。

不如现在就拿出纸和笔,写下你的教育配方:法家的规矩要放几成?儒家的仁礼要加多少?资本的资源该怎么用?把你的配方写在评论区,点赞最高的三个配方,我们会邀请教育专家来点评。毕竟,最好的教育,从来都是在碰撞里慢慢清晰的。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