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 > 第130章 课·冰海沉船与人性之光:从巴伦支的北极航行看失败的价值

教授推开教室门时,午后的阳光正斜斜地落在讲台上,像给泛黄的世界地图镀了层金边。他指尖在北极圈的位置画了个圈,指甲划过纸面的声音带着点海风的粗糙感: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鸦雀无声的教室:大航海时代的航船上,写满了成功的传奇——哥伦布的帆船扬起美洲的晨曦,麦哲伦的船队刻下环球的轨迹,但有一艘船,它既没发现新大陆,也没完成贸易使命,却让荷兰人记了四百多年。它的船长叫巴伦支,他的北极航行,是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之一。

刘佳佳转着笔的手停了下来,笔帽在桌面上磕出轻响:教授,失败的航行多了去了,凭什么巴伦支特殊?难不成他沉船的姿势特别帅?全班哄笑起来,她却没笑,眼睛里闪着较真的光。

教授笑着摆手,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三个词:人性、契约、超越。我们先把故事讲完,答案自然会浮现。他拿起讲台上的地球仪,指尖顺着荷兰海岸线向上滑,1596年的春天,阿姆斯特丹的港口飘着海雾,两条船正在装货。商人们把丝绸、瓷器和香料搬上船,叮嘱船长克尔克:穿过北极,把这些卖到中国去,比绕好望角快一半呢!

地球仪在他手中缓缓转动,北极的冰蓝色像块凝固的眼泪:而站在船头的巴伦支,已经是第三次向北极出发了。前两次,他要么被冰山挡路,船板撞出裂缝;要么被北极熊袭击,水手的胳膊被撕开个大口子,连西伯利亚的海岸线都没摸到。但这次不一样,阿姆斯特丹市长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去过两次,知道冰海的脾气,你当向导,我们放心。

教授突然停住,看向推了推眼镜的顾华:你觉得,巴伦支为什么非要去北极?荷兰人有的是航线,绕过好望角也能到东方。

顾华的指尖在笔记本上轻点:是不是跟道家说的反者道之动有关?别人都走南路,他们偏要走北路,想另辟蹊径?就像现在的创业公司,都想找蓝海市场。

有点意思。教授点头,地球仪转了半圈,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垄断了传统航线,荷兰作为后来者,就像学生想抢前排座位,要么挤进去,要么找条没人走的路。北极航线理论上比南路近一半,可谁都知道,那地方是冰做的陷阱。

他突然提高声音,像站在颠簸的甲板上喊话:巴伦支的船出发时,船员们在日志里写:五月的海像融化的玻璃,我们以为春天会为我们开路。他们不知道,荷兰人用的旧历比公历慢了十几天,等他们意识到时,北冰洋的冰已经开始凝固了,像一锅正在冷却的粥。

讲到这里,教授拿起水杯猛灌了一口,喉结滚动的样子像吞下一整块冰:船到喀拉海时,灾难来了。一夜之间,海面冻成了坚硬的镜子,船被死死嵌在冰里,像被巨人攥住的玩具。巴伦支站在甲板上,看着船员们用斧头凿冰,冰屑溅在脸上像针一样疼。克尔克船长叹着气说:看来,我们得在这儿过冬了。

教室里的空气仿佛也跟着冷了下来,刘佳佳下意识裹紧了外套。教授的声音带着冰碴子:接下来的八个月,成了人间炼狱。他们在岛上搭起木屋,用船上的木板当床,用海豹油点灯。那油烧起来黑烟滚滚,闻着像烧焦的头发。极夜来临时,太阳消失了三个月,木屋外是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暴风雪像野兽一样撞着门板,整夜整夜不停歇。

廖泽涛突然拍了下桌子,吓了旁边的小景云一跳:他们为什么不烧货物取暖?丝绸、瓷器又不能吃,保命要紧啊!换了我,别说丝绸,船板都给它烧了!他的脸红扑扑的,像在为几百年前的水手着急。

教授的目光沉了沉,指尖在讲台上敲出缓慢的节奏,像冰锥敲击冰层:这正是故事最震撼的地方。当时船上有几十箱商人委托的货物,有上好的羊毛织物,有精致的钟表,甚至还有给中国皇帝准备的礼物——一对纯金打造的酒杯。

他走到教室后排,声音压得很低:船员们后来饿得吃皮鞋上的皮革,煮鞋带汤喝,烧船板取暖,却没动过那些货物。有个年轻水手冻得快死了,念叨着要是能裹着丝绸死,也算体面,巴伦支抽了他一耳光,手冻得没知觉,打在脸上像块冰:那是商人的东西,我们是荷兰的船员,不是强盗。

讲到这里,教授点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一张黑白照片:考古学家在那座岛上发现的遗物——一把生锈的斧头,刃口崩了好几个豁口;几枚磨得光滑的海象牙,上面刻着歪歪扭扭的十字;还有一箱完好无损的丝绸,深蓝色的缎面上,凤凰的花纹还能看出金线的光泽,像刚从中国运来的一样。

这就是契约精神,教授的声音带着颤音,道家说言出必信,行之必果,他们用生命守住了这句话。那箱丝绸,后来被送到了中国,万历皇帝把玩酒杯时,绝不会想到,这金子的光里,藏着十几个荷兰水手的命。

小景云的肩膀轻轻耸动,用课本挡着脸,露出的耳朵红通通的:那他们最后活下来了吗?声音细得像根冰丝,仿佛怕惊扰了几百年前的亡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半人没撑到春天。教授的声音低了些,投影仪切换到一张泛黄的日志照片,字迹歪歪扭扭,坏血病像幽灵一样蔓延,船员们的牙龈出血,牙齿松动,有人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再也没起来。巴伦支每天记录日志,后来的研究者发现,他的字迹从工整到潦草,最后几页几乎看不清——他的手指冻僵了,连笔都握不住。

他顿了顿,念起日志里的句子,声音像被风雪刮过:今日捕猎到三只狐狸,皮毛分给伤员,肉煮汤,所有人都喝了一口,连最虚弱的彼得也抿了抿嘴唇。北极星很亮,像商人们仓库里的灯,我们会活下去的。

阳光透过窗户移到了墙角,教授继续说:1597年6月,冰化了。幸存的船员们把巴伦支的遗体裹在帆布里,埋在岛上的石头下,坟头插着他的航海日志。然后乘小船逃离,划了七个星期,直到遇到荷兰商船时,有人举着那箱丝绸哭了:我们没完成任务,但货物还在。

商人们看到货物时,先是愣住,然后集体沉默。教授突然提高声音:后来荷兰议会决定,给每个幸存船员一笔养老金,阿姆斯特丹市政厅挂起了巴伦支的画像,画像下面写着:他没带回财富,却带回了比黄金更珍贵的东西。

他看向扶了扶眼镜的陈一涵:你觉得,荷兰人为什么把失败者当英雄?

陈一涵的指尖在桌面上画着十字:可能因为他做到了比成功更重要的事?就像哲学里说的,过程有时比结果更接近本质。就像我们爬山,没到山顶,但看到了别人没见过的风景。

说得好。教授在黑板上画了个天平,左边写,右边写,哥伦布发现美洲,靠的是勇气;巴伦支被记住,靠的是在绝望中守住的底线。这让我想起三个案例——

第一个是廖泽涛你上次提到的巴伦支团队教授看向坐直身子的廖泽涛,你们公司那个农产品项目,明明知道暴雨冲毁了仓库,继续供货会亏损,还是借钱从别处调货,给合作方按时送到。最后虽然没赚钱,却拿到了长期合同。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吗?

廖泽涛挠挠头,耳朵有点红:当时老板说,道家讲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不能因为赔钱就丢了信誉。现在想想,还真有点像——我们守的不是货,是别人的信任。

第二个是小景云你说的医院故事。教授转向眼圈红红的小景云,那个急诊科医生,明知车祸病人救不活,还是守了三天三夜,给他擦身、说话,最后家属送来锦旗,说谢谢你让他走得有尊严。这是不是和巴伦支守着船员遗体下葬一样,守住了比生命更重的东西?

小景云点点头,声音带着哭腔:嗯,医生说医者仁心,不在结果在尽心。就像巴伦支,哪怕船沉了,也要让船员走得体面。

第三个案例,教授的目光扫过全班,是顾华做的志愿者项目。你们在山区支教,明明知道那些孩子不一定都能考上大学,还是坚持了五年。这就像巴伦支知道北极航线难走,还是要留下地图——有些事,不是为了成功,是为了给后来者铺路。

顾华笑了笑,露出两颗小虎牙:我们教的不只是知识,是让他们知道山外面有海,有像巴伦支这样的故事。有个孩子说长大了想当船长,去北极看看,我觉得这就够了。

教室里安静了片刻,刘佳佳转着笔的手又停了,笔帽在指间转了个圈:教授,道家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巴伦支明明在争北极航线,怎么也算呢?

教授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尖重重敲在北极点:他争的是路径,不争的是底线。就像冰海里的船,船可以沉,但船上的灯不能灭。巴伦支的日志里有句话:冰会融化,海会流动,但人心里的规矩,该像北极星一样定着。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温和:这就是道家讲的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守住本真,比什么都重要。婴儿不会算计利弊,饿了就哭,高兴就笑,巴伦支他们守住的,就是这种不加修饰的本真:不是我的东西,冻死也不能动;答应别人的事,死了也要做到。

从哲学上看,巴伦支的故事告诉我们,是个伪命题。当我们用结果定义成败时,就像用尺子量大海——能量出长度,却量不出深度。巴伦支没到中国,却到了人性的深处;他没开辟航线,却开辟了一种精神: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垮。这种精神,比任何成功都更接近生命的本质。

最后,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三个思考题,粉笔划过的声音像冰刀切割冰面:

1. 如果你是巴伦支,在零下四十度的极夜中,会选择烧货物取暖,还是守住契约?为什么?试着站在水手、商人、后来者三个角度,写下你的选择。

2. 道家的与巴伦支的是否矛盾?如何理解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智慧?想想你生活中,哪些事该放手,哪些事该坚守。

3. 请举一个身边的巴伦支式故事(比如坚持原则却没得到好结果的事),说说它让你对有了哪些新的理解?是过程中的成长更重要,还是结果的达成更有价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下课前,我们再回到那个问题。教授合上讲义,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地图上北极圈的位置,像一艘永远不会沉没的船,巴伦支的船沉了,但他的航行成了一座灯塔。大航海时代的成功,让世界变大了;而巴伦支的失败,让人类的灵魂变重了。这或许就是那句老话——重要的不是你走了多远,而是你在无路可走时,守住了什么。

结尾:你的冰海沉船里,藏着怎样的人性之光?

暮色像厚厚的冰层,慢慢覆盖了教室。此刻的你,或许正经历着巴伦支式的冬天——考研失利的迷茫,创业失败的窘迫,坚守原则却被嘲笑的孤独,明明拼尽全力却一无所获的沮丧。你可能会想:这样的坚持,真的有意义吗?

但巴伦支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没被冰封的人性微光,那些在绝境中守住的底线,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就像冰海里的沉船,船身会腐烂,但散落的铁钉会在海底形成珊瑚礁,成为新的生命家园;你的也会沉淀,成为照亮别人的灯塔。

现在,轮到你了——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明明没得到想要的结果,却因为过程中的坚守,觉得虽败犹荣?是守住了对朋友的承诺,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评论区写下你的故事,点赞最高的10位,我们会送上《冰海沉船与人性之光》资料集,里面有巴伦支航海日志的完整译文,还有10个失败却伟大的历史故事,让你在寒冷的里,感受到人性微光的温暖。

毕竟,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终点衡量的。就像巴伦支的船,虽然没抵达东方,却在人类的精神版图上,留下了永不沉没的航迹。你的航迹,又会刻下怎样的故事?现在就来说说吧,让那些没说出口的坚守,成为照亮彼此的光。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